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85|回复: 0

zt坐禅 基本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3 11: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坐禅就是坐禅。就只是打坐。要始终坚持下去。它可以洞悉坐禅的当下,认识纯粹的本身。这就是人本来的样子,这才是真实。   2、自觉真实,成为真实的人,用真实的眼去看、用真实的耳去听、用真实的心去思考,这样的事才会是真实。它不虚、不邪、不是表里不一,不是贪梦,不是愚痴。这是救人的大道,是光明。是历代高僧大德执着追求的境界,因为它最有价值。   3、不坐禅也就罢了,现在既已闻知,就要努力成为通晓禅道的人。努力吧!专心致志地练习!只须注意当下,坚持到底忘记自我就行了。   4、始终坚持每一次呼吸!心凝聚一点,不能胡思乱想。吐气、吸气的一瞬间,集中意念,不迷失当下。   5、练休闲禅的话,就去禅堂。既已来到这里,就要按我的要求,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努力地修炼。   6、坐禅的目的是开悟。所谓开悟就是解脱心的束缚,求得最大的自在,如果不能在真实的活动中求得最大的满足,就没有人生的价值。所谓束缚就是自我,就是道理。过去的一切概念、观念,常常在当下的一瞬间,干扰练禅的见闻、觉知、意念,将自己的自我真相搞得乱糟糟的。因为禅的当下,易被那些杂乱意念侵扰,惟有集中禅定意念于当下,才不会有杂乱意念侵扰的机会。坐禅就是认识真正的当下。这就是开悟,坐禅的开悟即是坐禅。忘却身心,专注于坐禅时,心中就全是坐禅,全是禅的意念,没有一切杂念。   7、修行是为了体悟禅,这是坐禅的目的。没有目的的修行,就好比盐无咸味,糖无甜味,生活就变得平淡无味,没有意义了。对自己诸恶的根源,不具备破除的思想准备和决心,就出冥入冥地坐起禅来,这是怎样的修行啊!这是哪家哪派的佛法。   8、总之,先要济度自己。心中只有坐禅的事,没有丝毫杂念,一心专注禅定。这种根除了世俗杂念的努力,才是真正的修行。坐也罢,站也罢,走路也罢,睡觉也罢,一心一念都不离坐禅,只有百分之一秒的密度,这才是修行。一次呼吸做到家了,再做下一次呼吸,再下一次呼吸。要每一次呼吸都认真做好。这种方法能够防治意念扩散,现在只是呼吸,只能保持单纯的意念。   9、无道理可讲,只要同当下亲近,自己既能感悟,也能感到安乐,因为这就是无拘无束的世界。只需认真做好每一次呼吸,最后就可以明白:正在呼吸的当下,当下的呼吸就是一切。(5.9)   10、腿坐痛了就变换姿势,不管采用哪种坐姿,是趺跏盘腿坐就行。困倦难耐时也可以睡觉,为了解决心的问题,要最大限度地重视中心,求道心愈强,怠慢心自然就没有了,必要的睡眠之后,立即起来,关键是努力之心啊。修吧,练吧,认真地坐禅吧。该说的都说了,下面就只有靠先生您自己的努力了。偶尔也有参拜的人来这里,你不必留意分心,只顾专注坐禅,一心入定。   11、必须让意念回到当下一念,集中到眼下的呼吸中。致力于当下的努力就是修行。与烦恼的斗争决不能退缩。倘若不能绝对战胜烦恼,坐禅也就失去了意义。若能始终坚持当下最好。当下就是永远。因为永远只有当下,觉悟当下,即产生当下一瞬间的过去和当下一瞬间的未来,从而明白真正存在的现实的当下。   12、心中不能禅悟,是因为过去和现实的界限不明。当下,当下,当下!前后断绝而继续活动,这就是我们的心。即使心理活动本身就是那样,然而记忆、思绪相互交织在一起,清净心就变成了烦恼心,但往往又不能区别调伏。人的本来心既无纠缠,又无迷惑,明明白白,自由自在,而且没有烦恼,思绪集中于当下。但由于记忆作用产生的执着心,瞬时间就变得混浊,并会转化为烦恼。   13、一心体悟前后断绝的当下,烦恼也就会烟消云散,恢复人本来的面貌,就会自由自在地活动,成为获得光明、拯救、终极境界的人,这样的人被称为佛。   14、始终坚持当下。怎样走才符合修禅的要求呢?走路时只注意每一步,认真地走,不能让杂念有侵扰的余地,一心一意地走。 作者: 糖果巧巧 2007-12-15 20:51   回复此发言 -------------------------------------------------------------------------------- 2 坐禅 基本篇   15、开始吸气时,要逐渐加深,吸气至最深时,呼吸已经完成。意念集中于这一呼一吸上面,将所有的杂念收摄,统统抛弃。抛却杂念后,心情畅快,纤尘不染,剩下一颗清净心,只是吐气、吸气,干干净净吐出废气,深深地吸入新鲜空气,能一心不乱,彻底进入禅定。如杂念产生,应及早发现,用调息法破除杂念,一心一意地坐禅。   16、什么是行?行的目的也只是行。在事实面前,道理不起任何作用。我见面前事实会怎样?坐是什么?就是事物本身,没有什么理由,这是自然的,什么道理也没有,总之就是坐,别无其他。你刚才列举的那些,不过是自己臆造的虚象,简言之就是一种道理。大家都那样说,是因为从迷乱的世界来认识周围的事物。   17、事实本身就是当下,所以要认识本来的当下,就不能添加自己的看法,只是当下的事实最好。就是说,把事实本身作为事实,将当下本身视为当下。   18、修行就是彻底地忘却自己,领悟无我的境界。也就是断除烦恼的根源。真正忘掉一切,达到无我境界时,无我本身就能教给我们无我,即领悟到没有烦恼的世界,这就是佛的世界,就是人在一瞬间的本生相。能够体悟这种无我的,大彻大悟的人,就是佛,就是觉悟者。仅在这一瞬间,凡夫俗子就可到达神奇的彼岸,那是距离十万亿土的佛的世界,这一瞬间体悟到应努力修炼时,十万亿土也转瞬缩小、消失,你与佛更加接近,沐浴着明亮的佛光,得到佛的拯救。   19、只要没有道理、分别或任意的表象,就是物本身。(5.9)   20、对话:   现在知道怎么修炼了吧。   是的,现在我懂了。   你为什么想要打扫房间呢?   为了干净整洁。   那么,你开始打扫的时候,想的是打扫,还是干净整洁,或是边想边干?   不,没有想。   为什么?   因为只是打扫。   好极了,在这里打扫至何时,才结束打扫呢?   ……   什么时候打扫?   当下。   当下怎么打扫?   一下一下地打扫。   ……   只有当下的连续才是全体。   21、唯有空才是运动,无前无后,除了当下本身的活动,其他一切都不存在,瞬间的一点,空前绝后。   22、不过总算入门了,显然许多修行方法都还不懂,只不过是这种程度而已。这种程度的心境不需要任何力量,只要保持心波的宁静,恶浊自然会沉降。倘若心接触世俗尘缘,掀起心中的波澜,心立刻就混浊迷乱了。而保持心静是修炼的正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进入禅定的门径,从这里真正的修行才算开始。绝对不能中途泄气。要努力,菩提心,菩提心。   23、天真无邪的幼儿动作,没有杂念的世界。以事实去认识事实,用那个东西去认识那个东西。以其物教其物。一切物就是物本身,只要客观地认识就行了。防止心的散乱,摆脱杂念的诱惑,将心集中于当下的一点。道法自然,不用自然的眼光去观察自然,就不能看见事物的本来面貌。   24、对话:   去澡堂吧。   当下的佛法是什么?   就是洗澡。   为什么?   因为洗澡就是洗澡。除洗澡外,别无其他。   ……   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只要心静,只要心静。   25、如不加上自我因素,禅就是自然质朴之源,是事物的本身。事物只能用事物本身来解说,只要说得彻底明白。客观真实,不加雕饰,无任何道理可讲的世界,就是佛法。所谓佛,就是离开道理,彻底解放自己,独立自己,没有束缚的自由人。进入佛法的大门后,必须勇往直前,彻底弄清当下。不如此,就难以进入没有道理束缚的佛的世界。   26、对话:   和尚,我已知道什么是寂寞、幽静。因为仿佛什么也没有,所以坐禅者既不懂寂寞也不去体验,这就是寂寞。   不感兴趣就会厌倦。或过分看重自己,只想虚度光阴。或对一切都采取无所谓的轻率态度,人生就会变得空虚乏味。   这一瞬间就已经很充分了。   孤独也罢,寂寞也罢,有各种各样的词汇,但在这时,在这种场合,那已经足够玩味的了。既没有不足,也没有过分,任何时候都恰倒好处。既不是创造的,也不是追求的,那是一尘不染的心的作用。 作者: 糖果巧巧 2007-12-15 20:51   回复此发言 -------------------------------------------------------------------------------- 3 坐禅 基本篇   但天气太热了!   这不是风流,又是风流。太热、太热了,怎么样,懂了吗?   27、对话:   想偷懒吗?   我只是在扫地。   什么?你不如安闲地坐下来欣赏风景。   现在不是欣赏风景的时候。   扫地就专心打扫。不彻底断除杂念,就不能生活在禅的世界里。明白吗?你这个懒鬼。   28、现实,就是现在正在做的事,必须彻底忘掉自我。如果心中有了快乐,说明已经离彻底觉悟不远了。修行,只管始终坚持当下。只管打坐,只管活动。只管的正念要毫不间断地保持下去,好比万里铁路线,不断地延伸至远方。   29、一旦有了开悟,便有了一种形象,这与本来是相背离的。开悟之后修行的要点是:一心只管修行,用当下破除当下,以只管破除只管。只管被破除之时,日常的一切,便成为真正的无我的现在,成为最透彻的开悟,这就是大悟。   30、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如能充分了解自己,就具备了作为人的一切要素,如果说完全不了解人的要素,那是说谎。因此,这就是所谓知己方能知人。为了知人,必须首先从根本上了解自己。   31、当下一念只有瞬间,无前无后,所以是一个一个的绝对。什么杂念都没有的当下一念,只有一点,这一点就是一元绝对性,没有比较的余地,毫无疑问,不存在有或无这种二元的比较。烦恼皆无,心只集中在一念上修行,这种只在一念的心境,就是禅。(5.9)   32、求道的人要想成道,不能不选择缘分。为了求道需必要的缘、良缘;妨碍道的迷缘,一定要有勇气和决断避开。所谓缘就是人和物。一旦心沉溺于情,或束缚于某种框框,当下就迷暗了,当下一念也就失去了。   33、一个方法:   面向天花板躺着,身体完全放松,心要恬静闲适,无思无虑地凝视天花板。一小时、二小时,尽可能忠实地照着做。无意识地呼吸,两眼望着天花板。(仿佛天花板在呼吸似的。似乎自己的一切都已不存在,仿佛只有天花板才是真实。)   34、结果,的确只有当下一念。只有当下深入下去头脑才会清醒,才会快乐舒畅。心的迷乱已经过去,只剩下当下一念。关键是屏弃烦恼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那永恒的当下。心中充斥着无聊之事,如被无聊之事纠缠,就不能屏弃烦恼。所以从一开始就不应有迷乱。   35、因为当下就只是当下。当下的心境,不过就是当下的心境罢了。随着时光的流逝,心境也随之转移。因为当下并非反复无常地固定于某物,所以当下是自由的。   36、世界应当保持没有污染,生气勃勃,亘古不变。为了这种理想境界,我们要沿着宇宙人生的正道前进。如不努力,就不可能到达终点。不管身居何处,现在始终是自己。使当下成为正念(只管),保持这种正念,灵魂必定得到拯救。   37、要最大限度地处于紧张状态,要拼命。最大的集中力,就是最大的紧张状态。就是竭尽全力地维护当下。如此一来,意念便能迅速回归当下,你会明显地感到快乐。   38、一瞬的继续。如果真正坚持当下一念,那么坐禅也就成功了。如果相信这句话并立刻付诸实行,便是进入禅定的捷径。从禅只须坐就行了,真正的坐禅修行只须如此,因此只需在这方向努力。此外,对于那些不信禅或信心不足的人来说,讲的太多反而无益,先只须让他们明白禅的道理,以后自然就会相信。我们起的作用,不过就是让他们相信自己。   39、尊重佛法之道,也是尊重先辈、仰慕古人。不重道的人不可能得真法。看重自己与固执己见无关,重视秩序而不轻慢,才是懂佛法的人。   40、吾心皆空,仅有当下。消除杂念,集中精力于当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9 08:54 PM , Processed in 0.02916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