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9|回复: 0

长江日报:子女加分是一份送给权力的礼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9 03: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0年07月29日08:20 来源:长江日报

近日,鄂尔多斯市人事人才网上刊登的公安系统招聘公告显示,包括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公务员等子女在笔试成绩上加10分。这一公告立即引起诸多报考者的不满,投诉此政策有歧视性,当地人事局答复此政策是“为了照顾东胜内部工作人员”“你有能力考得高不就行了嘛”。(7月28日《南方日报》)

  鄂尔多斯出现这种照顾内部人员的加分政策,并不值得大惊小怪,此前,类似某系统招聘,内部职工子女加分的事情太多了,理由也都是大同小异,比如照顾内部职工的情绪或者回报这些职工为当地做出的贡献等等。只是像鄂尔多斯这样,明知道这种加分是在制造一种不公平,但在面对外界的质疑仍旧表现出一副满不屑的姿态,却很少见。而这种狂妄的姿态或许要比加分事件本身,更令公众焦虑。

  包括各色各样的高考加分,为什么饱受社会所诟病,而且加分制度漏洞百出、腐败严重,却依然极其坚挺地存在着,是这种加分制度不能取消?还是这种加分关系到太多利益,而无法取消呢?我想应该是后者,因为某种程度上,加分所能衍生出的一些利益回报才是加分制度无处不在的真正价值。

  当地人事部门在解释这种加分时,说的充满感情,比如“这些人为了东胜的发展做出了那么多贡献,适当的照顾一下也是应该的嘛”。可是,做出贡献的仅仅是这些群体的人吗?农民、工人、服务人员等等,谁不是在为当地的发展做贡献呢?凭什么子女在考试上差公务员子女一筹?

  面对外界的质疑,相关领导非但没有感觉到这是在制造一种社会不公,反倒对公众的质疑表现得很不耐烦。这种姿态其实也不难理解,一方面,作为政策的享受方,谁会将贴在自己身上的好事往外扔?另一方面,这些特殊的群体才是影响官员成绩以及仕途的核心力量。或者说,这种加分制度更像是当地官员用来向一些拥有一定权力的群体进行“贿赂”的礼物,用公共资源来为一些官员换取足够的支持,这跟平遥古城宁可涨门票价格,也不愿意削减公务接待很相似,都是为了堆积官员心目中的财富——人脉。

  可以想象,在这种纵容和娇惯下,习惯了享受特权的群体不认为这种加分是制造不公平,甚至感觉是一种福利,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在这种特权与等级思维下,没有人会去考虑是否制造了社会不公,是否是在用特权来享受社会资源。因此说,整顿这些加分乱象,关键在如何掐断几乎习惯了的特权思维,否则,纵然是取消了这次加分,也还会有新的加分制度出现,该享受的照样享受,不过是换个名字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24 02:39 PM , Processed in 0.04473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