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4|回复: 0

美元上涨为中国提供“解套”良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3 11: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0/02/22 15:32:21

近段时间,外界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大,虽然中国政府依然坚持说,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但如果不能通过灵活的战略、战术来实现这一目标,只是一味硬顶,那么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很可能成为中国的难以承受之重。

由于自2008年7月以来中国实际上又恢复了人民币汇率盯住美元的做法,前段时间美元的持续疲软,实际上也意味着人民币兑欧元和日元等货币的汇率不断走低,这自然对推动中国出口有利,中国顶着国际压力让人民币汇率盯住美元也算物有所值。而现在,随着美元兑欧元和日元汇率的节节走高,人民币如果继续亦步亦趋地与美元同步,既会加大中国被美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的危险,也无助于继续舒缓中国的出口压力,可谓是面子和里子双失;但如果中国像某些学者建议的那样,索性让人民币兑美元一次性升值5%至10%,则不仅会使中国出口行业雪上加霜,而且仍然无法使中国摆脱操纵汇率的恶名,更重要的是,此举依然不能令美欧诸国满意,因为不少欧美人士认为人民币的低估幅度在30%左右。可见,定量上调人民币汇率,无法改变中国面子和里子双输的局面。

中国要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摆脱当前这种去留两难的困境,唯一可行的办法是显著加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把人民币汇率的升降更大程度地交给市场去决定。这样做一来可以缓解外界对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的指责,二来也有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有人可能会说,在众多投资者都在赌人民币会升值的当前情况下,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只能导致人民币汇率的单边大幅上扬,这和大幅上调人民币汇率有何区别?哪里谈得上什么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应该说,在前段时间美元持续走弱的情况下,情况确实是这样,而现在随着美元的显著上扬,局面则有了微妙的变化。

经济学界有种看法,在汇率、利率和财政赤字这三者中,政府只能同时管住其中的两者,而不可能将三者同时管住。反过来说,中国要想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就必须在利率和财政赤字这二者中放开一项。中国虽然表面上的预算赤字不高,但国有银行天量放贷所蕴含的坏账风险以及地方政府融资带来的潜在风险,实际上最终都要由政府财政来背,如果算上政府为应对这些风险所需要的拨备,则中国的隐性预算赤字会提高一大截,所以政府必须大力控制财政赤字,中国银监会日前发布新规控制信贷风险,归根到底就是控制财政赤字风险。如此说来,中国能够放的只剩下利率这一项了。

经济危机期间,各国竞相降息以刺激经济增长,因此各国的利率政策难以显示出差异化,而美元汇率此轮的上涨,实际上是投资者在赌利好经济数据会推动美国先于欧洲和日本加息,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中国能让市场相信中国的利率会长时间维持在低水平,中、美两国的利率预期就会出现明显落差,前段时间流入中国的热钱就会出现回流美国的冲动,到那时如果中国能一方面采取行政手段继续大力挤压人民币资产的泡沫,另一方面调动资金加大美国国债的购买力度,力争助涨美债、甚至美国资产的价格,并鼓励国内资金兑成美元投入海外高收益市场,则有望推动热钱回流美国、并阻止新的热钱流入中国。可以这样说,随着美元汇率的上扬以及美元资产吸引力的提高,人民币在波动区间放宽的情况下仍保持汇率的基本稳定,目前已经具备了现实可能。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既然中国经济先于美国复苏,如何能让市场相信中国的利率上调会长期滞后于美国呢?这就要借助中国对金融市场的行政干预了。既然美国能在不继续降低利率的情况下实施“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也可以在不加息的情况下实施“定向紧缩”的货币政策,用行政手段压缩银行业对国有企业、房地产业的贷款,用行政手段压缩国内A股的上涨空间,并同时鼓励银行的低成本资金流向一直苦于资金不足的民营企业,进一步方便借入低成本人民币以投资海外资产的“融资套利交易”,这样既可扭转前段时间在发放人民币贷款方面“损不足以补有余”的局面,也有助于增强中国维持低利率的合理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13 06:48 PM , Processed in 0.06377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