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南京耗资5000万新建一年的汉中门大桥,被市民发现有三十多根栏杆裂开了口子。而在接到投诉后,施工单位竟连夜用胶水将裂口糊上了,欲盖弥彰的“伤疤”,让人们惊叹“豆腐渣”工程登峰造极。
当一座大桥,耗资5000万,落成之后,被当地媒体称之为““桥面将出现12股机动车道,将明显增强桥面车流的通行率”的大桥,在投入使用一年之后,出现了结构上的硬伤,三十多根栏杆裂开口子,而在接到投诉之后,施工单位用了最牛的修补方法,用胶水将裂口糊上,真的让人无法置信,人命关天的桥梁交通要道,竟到达了如此登峰造极的“豆腐渣”工程。
一位退休的老工程师看到这一现象之时,痛心的表示这绝非是热胀冷缩的原因,而是大桥本身的结构出现问题,换而言之,也就是该桥的质量问题存在很大的疑问,也就是大桥在建造的过程中出现硬伤。但面对这样的情况,南京市市政设施养护管理处是如何解释的呢?工作人员表示称,“在没调查清楚原因前,也不敢武断下结论就是质量出问题,导致结构损坏,也有可能是热胀冷缩等原因造成”。好一个热胀冷缩,居然可以冷缩到三十多根栏杆均出现如此开裂的问题,且能塞下一只手掌,此热胀非此热胀也!
关于热胀冷缩的理论,上过初中的人都应该清楚,即是热天物体膨胀冬天收缩;而如果观察细微之人,也可以见到水泥路面、桥梁的路面,其相接处都留有一条空隙,其原因就在为了防止热胀冷缩挤坏路而留有空隙。但这座造价5000万的汉中门大桥,居然能够热胀到让三十多根栏杆的接口处开裂,让大理石整体间开裂,依然解释为热胀冷缩造成的原因时候,不得不怀疑解释之人是否一直处在热胀冷缩之间。而在另一方面,更雷人的在于,施工方居然用胶水把如此之大的致命伤来粘合,真是开辟了建筑史上的一个新纪水,同时也给胶水史上开辟了全新的一面,如此欲盖弥彰之行为,是否当天下人都是瞎子呢?即便天下人都是瞎子,但心没瞎,良心没有被粘合住!
就这样一座双向12车道的大桥,看起来造价高昂,宏伟壮观,殊不想在这造价高、规模大、气势恢弘的里面,却是败絮其中,真的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而出现问题之后,居然可以归解为“热胀冷缩”的原因,更有天方夜谭之作;而桥面开裂,施工方居然可以用胶水粘合,更是惊天地泣鬼神之作;这个时候,不得不怀疑,施工方、质量监督方,把那些行驶在桥面的车辆、行走在桥上的民众,是否视为草芥呢?如此之“豆腐渣”的大桥缘何能够让人放心?5000万的投资就建了这么一座豆腐渣大桥?
诚如一位网友所言,“周岁桥梁多处开裂竟用胶水糊,试问良心裂缝该用啥粘呢”?
【相关报道】
南方日报12月13日报道见过“糊弄”人的,没见过这么“糊弄”桥的!继重庆出现“楼裂裂”后,近日,南京耗资5000万新建一年的汉中门大桥,被市民发现有三十多根栏杆裂开了口子。而在接到投诉后,施工单位竟连夜用胶水将裂口糊上了,欲盖弥彰的“伤疤”,让人们惊叹“豆腐渣”工程登峰造极。
花费5000万改造闹市区便民桥
据当地媒体报道,这个月,有市民发现,横跨秦淮河的汉中门大桥“有点不对劲”,南侧的几十根栏杆都出现裂纹,并且裂得很规则,他们担心是桥梁受力的结构出现问题,于是向媒体报料,希望相关部门立即调查。
据了解,这项工程属于改造项目。由于施工的难度较大,工程从2007年开始,一直到2008年6月才竣工。据工程负责人称,整个项目总投资大约5000万元。去年《南京日报》在报道汉中门大桥通车新闻中称,改造后的大桥“桥面将出现12股机动车道,将明显增强桥面车流的通行率”。
一年后30多根栏杆根部出现大裂口
但是今年12月,陆续有附近市民发现,桥上很多栏杆出现裂痕,而且裂缝的走向有规则,与拱桥桥面的“八”字形相符合。有退休工程师看了之后担心:“这不是普通的热胀冷缩,而是结构上出现问题。桥面受力出现问题,那后果可能非常严重啊!”
8日,南京《现代快报》记者来到现场查看发现,大桥南侧人行道的花岗岩栏杆都出现裂纹,裂纹在栏杆的根部,约有30多根栏杆都出现了这样的裂纹。有的裂口缝隙宽到足以塞进成年男子的手掌。
当地记者联系了南京市市政设施养护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会与桥梁维护单位联系,并称,“在没调查清楚原因前,也不敢武断下结论就是质量出问题,导致结构损坏,也有可能是热胀冷缩等原因造成”。
南京建委道歉网友斥责“雷人”
据当地媒体报道,南京市建委目前已紧急出台汉中门大桥整改意见,并对施工单位擅自采用胶结材料封闭裂缝,在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表示道歉。南京市建委表示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绝不护短。
由于市民及时发现以及媒体的报道,南京汉中门大桥没有造成不良后果。但是不少网民还是斥责这种豆腐渣工程太“雷人”。有网友在新华网上发表评论,“周岁桥梁多处开裂竟用胶水糊,试问良心裂缝该用啥粘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