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2|回复: 3

圣严法师谈“佛教的宗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 08: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恐慌小猪 于 2009-11-1 21:09 编辑

佛教共有多少宗派?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因为,佛法虽只有一味,由于接受者的程度──根性的高下不一,以及生存时代与生活环境的差异,对于佛法的看法,也就因人而有不同的解释了。佛经中说:「佛一圆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就是指的这一层意思,站在佛的立场看佛法,法法可通涅盘城,站在佛弟子的立场,那就各有各的专长的法门了,比如最有名的十三位弟子,他们各有一种第一的特殊的性格,也各有他们的伴侣(杂阿含一六.四四七)。这可算是佛教分宗的最初徵兆。

  佛陀涅盘后的四五百年间,单是印度境内的小乘佛教,就分有二十个部派之多,他们往往仅是为了一个很小的问题的争执,动辄就结成一团,分成一派。小乘佛教分得七零八落,而失去了统一教化的依准力量之际,马鸣龙树的般若空的大乘佛教,便在印度境内应运而兴。

  到了佛陀涅盘后约一千年之间,由于无著世亲以至清辨护法的唯识有的思想抬头,印度的大乘佛教,也就分成了空有二宗;稍后一些,由密宗的兴起,又将大乘佛教分为显密二教,把空有二宗,归入显教一类。这是印度佛教的大致情形。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最初没有宗派的门户之见,后来由于翻译事业的逐渐鼎盛,佛典的大量译成,以及佛教思想家对于佛法的分类判摄,才有宗派的出现。

  中国佛教的宗派,最先成立的是由于东晋时代鸠摩罗什译介的三论或四论宗,这是印度空宗的法脉,到嘉祥大师而集大成。同时依据小乘的成实论而有成实宗;依据小乘有部的俱舍论而有俱舍宗。依据涅盘经而成涅盘宗;依据十地论而成地论宗;依据摄大乘论而成摄论宗;由达摩西来,传佛心印,而成禅宗;由唐代道宣专弘四分律,而成(南山)律宗;依据法华经的综合与开发,至智者大师而成天台宗;由玄奘大师西游归来,据唯识论而成法相宗;依华严经的综合开发,至贤首大师而成华严宗;自慧远大师倡莲社专修持名念佛,至善导大师而成净土宗;最后由于唐代开元年间,西域来了善无畏等三位密教的高僧,译传了密部的经法,而成立了密宗。

  这样算下来,中国佛教,共有十三宗之多了,其中除了成实与俱舍两宗属于小乘佛教,此外都是大乘佛教。 后来,由于各宗的相摄相抗,十三宗仅剩下了十宗,涅盘宗归入天台宗,地论宗归入华严宗,摄论宗归入法相宗。现在且把大小乘各宗与空有的关系,列表如下

  :

  ┌─成实宗─────────空宗

  │

  ┌─小乘─┤

  ││

  │└─俱舍宗─────────有宗

  │

  │

  │┌─三论宗(涅盘)─────空宗

  佛教─┤│巢

  ││天台宗(摄论)─────空宗

  │巢│

  ││唯识宗(地论)─────空宗

  ││

  ││华严宗─────────有宗

  └─大乘─┤

  │南山宗─────────空宗.有宗

  │

  │净土宗─────────有宗

  │

  │禅宗──────────空宗

  │

  └─密宗──────────空宗.有宗

  从以上所介绍的宗派看来,可谓洋洋大观,但自晚唐以下的中国佛教,小乘不受重视,三论、唯识,已无人研究,密宗在中国只是昙花一现,唐武宗会昌五年的法难之后,密宗在中国消失,倒是流去了日本。中国的地理及社会背景,无法严格地要求戒律的遵行,所以律宗也是若存若殁地□延残喘而已;最盛的是禅宗,以致禅宗的六祖惠能之下,又分出了五家宗派,五家之中以临济及曹洞二派发展得最盛最久,今日的中国僧尼,几乎全部是出于这两家的法脉而来。至于讲说教理方面,仅有天台与华严勉强维持而已。到了宋明之际,中国出了几位主张禅净双修的高僧如永明延寿(唐哀帝天佑二年至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所以晚近的中国佛教,了念佛与参禅,参乎就没有别的事情可做了。(注一一)

  自清末民初以来,由于流落在日本的许多典籍,陆续地请回了中国,三论、唯识、律宗、密宗等,在中国已有了复活的现象,只可惜中国佛教近数百年没教育,不培植人才,这一复活的机运,能否开发出来,尚待努力之中!

  除了中国,佛教在今日的世界各地,也都有著许多宗派。 南传上座部的泰国佛教,分有大宗派及法宗派。西藏的密教区,分为黄教、红教、白教、黑教等。 日本的佛教,大致上与中国相似,而以净土真宗及日莲宗为日本佛教的特色。近人印顺法师对日本佛教曾作如此评语:「日本式的佛教,不是佛教化的家庭,是家庭化的佛教。不是在家佛教,而是变了质的出家佛教。」(海潮音三四卷七月号 「建设在家佛教的方针」)这就是日本佛教的特色。

  最后,我要总结一句:佛教的分宗分派,是属于支节的分门别类,而不是根本思想的左右出入。正因如此,不久的将来,当可见到统一的佛教,在世界上出现。

  注十一:禅宗的五家七宗的派别,不是理论的,乃就吾人所禀自然之理解,对禅所发挥之态度而言耳。故性质温和者其言和,性质烈者其言峻,因其发言之和峻,禅风因之而变,其禅风之相异,即禅之派别相异。故禅宗之派别在 教理的区别上不若华严天台之明皙也。
发表于 2009-11-1 10: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由于唐代开元年间,西域来了善无畏等三位密教的高僧,译传了密部的经法,而成立了密宗。
恐慌小猪 发表于 2009-11-1 20:58

西域=西藏?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 10: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善无畏
  善无畏(公元637~735),梵名 Subhakara-simha,中印度摩伽陀国人,唐代高僧,为唐代密宗胎藏界的传入者,与金刚智、不空合称开元三大士,共同奠定了中国密教的基础。
  出生于东印度乌荼国,也就是现在的 Orissa,刹帝利种姓。为释尊的叔父甘露饭王的后裔。十三岁登焉荼国王位,施行仁政,深得军民爱戴,后因诸兄嫉妒其能而引起内乱。善无畏勇猛镇暴,曾被流箭所伤,但仍大赦其兄,并让出王位。退位后,善无畏到印度南方海滨参学。因感悟世间无常,乃毅然出家学道,修"法华三昧",并游历诸国,修行禅观。之后又到中印度摩竭陀国那烂陀寺,礼昙无德 Dharmaguptaka (又译为达摩鞠多,有说即是龙智) 为师,专研三藏教理及密教奥义,得受密法灌顶,被尊为"三藏阿阇黎"。
  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善无畏以八十高龄抵达中国长安,玄宗礼之为国师,奉诏住兴福寺南塔院,后移西明寺。翌年,奉诏于菩提寺译经,译出《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一卷。密教的根本经典《大日经》,又名《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共七卷,由善无畏口译,一行记录而成。其后又由一行编纂,加以注释,撰成《大日经疏》二十卷。此外,尚译有《苏婆呼童子经》、《苏悉地羯啰经》各三卷。
  善无畏于开元二十年上表奏请返回印度,但未得准许。开元二十三年十一月七日示寂,世寿九十九,法腊八十,葬于龙门西山广纪寺。付法弟子有宝思、一行、玄超、义林、智严、喜无畏、不可思议(新罗僧)、道慈(日僧)等。
  自唐武宗废佛后,密宗在中国也随之衰微,只有善无畏所传的"胎藏部密法",由不空传惠果,再传日本空海,和金刚智所传的"金刚部密法"相并传习,直到今日仍流传于日本。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 10: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莲花生大师
  印度僧人。8世纪后半期把佛教密宗传入西藏,藏传佛教尊称他为洛本仁波且(轨范师宝)、古如仁波天(师尊宝)、乌金仁波且(乌仗那宝)。通称白麦迥乃(莲花生)。
  据多罗那他于1610年所著《莲花生传》所载,约于摩揭陀国天护王时出生于乌苌国王族。一说系乌苌国英迪拉菩提(印度金刚乘始祖,著有《秘密集会》)之子。
  初名莲花光明,后通晓声明及各种明处,得名莲花金刚。旋又依一真言阿阇黎寂色学事、行、瑜伽三部密法得密号为莲花生。其后又从瑜伽师乐天及瑜伽母乐持学无上部法。他曾周游印度广访密法大师,成为佛吉祥智的四个证得现法涅盘的弟子之一(另外三人为燃灯贤、极寂友、王种罗睺罗)。
  他又从吉禅师子学法。据智慧海王所著《莲花生传》载,他又从吉祥师子学大圆满法以后曾到中国的五台山学习天文历数。他的上师佛吉祥智也曾立志朝礼五台,他的同学无垢友也到过汉地。所以莲花生一派传授的教法有很浓厚的汉地禅宗色彩。
  吐蕃赤德祖赞即位后,由寂护举荐入藏传法。他入藏的时间,近代学者多方考证,结论不一。据智慧海王所述年月推算,他于750年由印度启行至尼泊尔,752年至拉萨,秋季开始建桑耶寺,754年建成。761-774年组织翻译。约于804年离藏,在印度的达罗毗荼传法建寺达12年之久。晚年不知所终。由于他对藏传佛教所作的巨大贡献,受到各宗派的共同敬仰。他在吐蕃培养造就人才很多,传说其中得到密宗悉地的,有赞普和臣民25人,如虚空藏、佛智、遍照、玉扎宁波、智童、柱德积等人均为当时有名的译师。
  著述收入甘珠尔及丹珠尔的有8种。宁玛派的密部经典由他主译的很多。后世掘藏派在山岩石窟中发现的经典多数题为他的著作,但只由本派传授,未收入藏文大藏经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1 04:00 PM , Processed in 0.04076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