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人狂言:火箭发动机技术,亚洲第一,俄罗斯都比不上!!全世界都笑了!
以下日本网友的观点
火箭燃料发展历史按火箭的第一级燃料分代为4代
第1代不说了
第2代
燃料:偏二甲肼。氧化剂是4氧化2氮。特点:技术成熟,价格低廉,但是有剧毒
代表:美国"大力神",苏联的"质子",欧洲"阿里安4",我们中国长征2,3,4.
第3代
燃料:煤油,氧化剂是液态氧。
特点:无毒,性能高,燃料密度高,火箭直径比较小,技术成熟,价格低廉
代表:美国"土星"(登月用),苏联"联盟",
第4代
燃料:液态氢。氧化剂是液态氧 特点:无毒,性能奇高。氢氧发动机技术门槛高
此种发动机技术只有美国,欧洲掌握,日本的H2最棒,它的特点:安全,可控。
1:煤油/液氧发动机:俄罗斯的RD-180推力达423吨,RD-191M 推力201吨
2:液氢/液氧发动机大推力有美国的RS-68,338吨。欧空局的火神-2,137吨。
日本的LE-7A,112吨。但它是比冲最大的液氢/液氧发动,达4312牛`秒/公斤。分级燃烧,是世界上技术最先进液氢/液氧发动机。大推力液氢液氧发动机技术非常高,俄罗斯之前也搞过能量号用来登月,一直爆炸所以放弃了。
中国的120吨的煤油/液氧发动机和50吨液氢/液氧发动机才刚刚试车成功,还不成熟,日本已经实用化了,中国落后日本非常远---估计落后20年。
日本是国际空间站参与成员之一。日本籍航天员早就多次上过国际空间站了,这点你们必须知道!!日本通过参与国际空间站,保持了航天高端领域的竞争力。另外日本有充分的能力制造先进的卫星。国际空间站还给日本带来了一个好处:空间资源共享,空间站很大,活动范围宽,功能齐全,参与国在空间站上可以协调共享各类科技试验资源,极大提高尖端科技领域的认知度,航天员在里面过的是"空间生活"。相形之下,中国的航天员还只是"空间生存"。 在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国际空间站为日本航天产业节省了巨额经费,使政府有更多的钱投入医疗、教育......
==========
中国网友观点
日本的观点无非是想说,我们中国应该省下纳税人的钱,像欧洲和日本一样,把脑袋寄存到别人身上是吗?估计是这个意思!放弃自力更生,放弃自成体系的产品,跟着老美后屁屁转!可是楼主要知道,你想去空间站,人间也得代你玩啊!带着你玩的前提就是"合作",把你的载人,空间站计划停下,然后我们"合作",老美把人给你送上天...可是有一天老美不高兴了,不带你玩了,你咋整啊?就像运十,现在明白了,当初下马运十是错误的,可是人家波音,空客现在市场也作熟了,现在搞大飞机要比那个时候多花多少纳税人的钱啊!不过我们还得搞.因为这是一个国家的战略考量,必须有的...就像两弹一星一样!
所以还是老一代人有眼光,自力更生,坚苦奋斗,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有希望!如果跟着美国人还是苏联人玩,估计我们现在别说飞船,两弹一星恐怕都搞不出来了,那现在的中国就真的成二流国家了!
也许对日本,欧洲合适,因为他们干愿做老美的干儿子,可对于我们国家不适用,因为我们不想给老美当儿子...
下面介绍一下CZ-5号,虽然运载能力上还不如美国,苏联,但运载能力上也有大幅提升!做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对我们国家信心才对,在这样的高科技领域,老美,欧洲,日本对我们是实施技术限制的,我们现在的航天成就,是我们老一辈人吃窝头,啃野莱啃出来的,请尊重他们这种敬业和爱国精神!
即然是中国人,就应该想信我们的国家!自主载人航天是迈太空的第一步,象日本和欧盟,要是美国一不高兴,他们能任意飞向太空吗???没有载人技术,就没有太空军队!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太空强国。
我们的长征捆绑火箭是液体的,每个捆绑火箭装一台和母体火箭一级一样的发动机。中国没有用过固体火箭做捆绑,固体火箭结构要简单一点,但技术层次一点也不低,其固体推进药体浇注成型要求非常精确。且成本高,大型固体火箭就更难做。
氢氧火箭发动机虽然推进效率高,但昂贵不太经济。日本的氢氧发动机是失败了好多次,最后降低了原设计指标才成功的,且性能还不稳定,日本虽然能发射卫星,但其高昂的成本无法进入卫星发射市场。 从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综合来看,俄罗斯的分级燃烧液氧煤油发动机是最好的。
长征五号"是一种无毒无污染的高性能火箭,它有4个助推器,身高59.5米,起飞重量为643吨,起飞推力为833.8吨。与现有的运载火箭相比,新一代运载火箭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能从现在的10吨提高到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可以从现在的5.5吨提高到14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