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对人工心脏和心脏移植的接受能力相当有限,尤其是在老年期。 这些医疗手段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只能期待延长一段时间的寿命。
2020 年,以色列巴伊兰大学一个科研团队完成的研究证实了 15 年前科学家提出的关于人体衰老的新理论。该理论认为, 随着时间流逝,人体实际下降的是细胞协调能力,而非细胞功能。 这一研究成果有望为医治衰老[2]提供新的思路。
最常见的关于衰老的理论认为,随着时间流逝,人体细胞会经历「磨损」过程。 但目前的发现表明,细胞重大损害的发生并不具有全面一致性,而是随机发生在无功能的细胞组群中,其余细胞则未受到损害。
在 2020 年 11 月初的《自然·新陈代谢》上,巴伊兰大学物理系的阿米尔·巴山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根据实验 证实:在衰老时,细胞始终全面地丧失了协调性。研究人员还指出,随着细胞和其基因的协调破坏,他们观察到细胞受损伤水平增加的现象。 因此,关于潜在治疗方法的研究重点应放在去除那些高度受损的细胞上。
研究小组成员盖伊·阿米特表示,发现细胞和其基因协调的证据令人惊讶, 但更重要的发现是,这种协调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急剧下降 。
如果用现代技术处理,从人体内取出的癌细胞可以一直培养下去,并无寿命限制,从人体内取出的干细胞也可以培养并分化成新的组织。 人也可以用药物与病毒将一般细胞转化成不死化细胞系。但目前的技术不支持用这些来替换人体内衰老的细胞和组织。
一些科学家希望 通过恢复端粒长度来延长体细胞的寿命,从而对抗衰老 ,进而延长生物体的自然寿命和改善生活质量。
因此,有研究团队尝试开发出一类针对全身干细胞的新口服药物,从而在治疗衰老引起的疾病,甚至在解决更广泛的人类抗衰老问题中起到作用。
但距离实用还很遥远,而且效果非常有限。
其实,现阶段的实验证据还不能推导出,会因严重衰老而死亡的生物的主要问题 到底是欠缺再生能力还是欠缺吐掉衰老细胞的能力,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 。
地球生物总归会在承受一定限度的物理伤害后死亡,可以被其他生物捕食、患病而死、接触有害物质后中毒死亡等,个体数并不会撑爆环境承载力, 没有自然寿命也并未影响它们进行出芽繁殖、有性生殖等去随机突变,对演化没有特别的不利影响。
既然血肉如此苦弱,那人类变成机械不就好了?在近未来, 人们可能获得简单地注入人体后自动增殖、拆除病原体、修复细胞与基因组的纳米机器 , 还有执行各种器官功能或扩展新功能的人工器官——现在的 智能手机 就是一个松散地连接在人身上、扩展长距离通讯与信息取得·搜索能力的人工器官。
机械在对抗时间的时候并不比生物更有优势[7],但是机械损坏之后很容易修理。 上述机器应当可以无次数限制地升级换代,可以不断地应用新的部件,各种涉及身体改造的接头和端口都应当可以适应技术的变革、长久地使用下去。
各种事故和凶杀案等非衰老、非疾病造成的死亡的比例 不会只因为没有自然寿命限制而减少 ,因为许多工具、产业机器和武器会随着人类的技术进步而变得更加危险、更加致命。因而有了这种技术也不需要用政策限制生育。
1973 年美国每 1 万人中 94.2 人死亡,其中自杀、杀人案和意外(例如火灾、雷击、车祸、空难)造成每 1 万人中 7.8 人死亡。
因此,为了实现永生还需要改善社会的结构,进一步缓和人之间和人们自身的冲突 。
和地球上已经存在的没有自然寿命限制的非技术物种相比,人类的优势是 可以将生存空间扩展到地下建筑、海上建筑、其他天体和太空建筑物上 ,对环境承载力的忧虑更多地建立在能源危机上。近期的能源问题是可以被现在能够想象的技术(轨道太阳电站、反射镜戴森云)解决的,但也需要人类的持续进步。
当你志在永远的时候,你要考虑到一切小概率事件都会在漫长的时间里发生,例如:
可能有黑洞或奇异物质组成的物体冲过来, 可能有狂暴的犯罪分子无差别攻击其他人, 可能有其它技术文明打过来……
其实,目前看来,人类并不特别执着于肉体,可能的话转换成能量或时空构造也是可以的。
即使几乎所有黑洞都蒸发了,人类仍然可能悬浮在寒冷、空洞、只有逐渐减弱的辐射的广大时空之中,并自己创生物质和能量。当然,人类能发展到这一阶段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如果有了这个等级的技术, 各种物理定律将成为需要克服的障碍 ——这些不是人类身上的设定,而是承载人类的自然界的设定。
1. 人体生物学设定不支持永生 ,器官、细胞均有衰老极限,自我修复能力有限;
2. 虽有研究证实表观遗传变化、细胞协调能力下降与衰老相关, 但现有抗衰老技术实用化遥远、效果有限 ;
3. 机械改造或可延长寿命,但机械亦会损坏,且需应对技术进步带来的新风险;
4. 永生还面临社会结构、意外事件、宇宙风险 等多重挑战,实现可能性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