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关珺冉
编辑/漆菲
朝野一番混战后,自民党新任总裁高市早苗如愿成为日本第一位女首相。
10月21日,高市早苗当选日本第104任首相。这是日本历史上首次由女性出任首相。
当地时间10月21日中午,高市在临时国会众议院首相指名选举中胜出。随后进行了参议院首相指名选举,高市在第二轮投票中胜出,由此正式当选日本第104任首相。经过在皇宫举行的首相任命仪式和阁僚认证仪式后,高市内阁将于当晚正式成立。新政府由自民党与日本维新会组成联合执政。
过去十余天,高市亲手终结了自公两党26年的政治“联姻”,面临“当上总裁却当不上首相”的压力。永田町内则暗流涌动,不同政治势力开启角力。就连刚刚下野的石破茂也不禁感叹,“前首相福田康夫曾对我说,‘在首相官邸谁也不说真话’,如今我对这句话深有体会了。”
过去十几天,东京永田町暗流涌动。
而今,考验高市执政“手腕”的时刻到了。“高市早苗政权是否会成为短命政权,关键要看自民党与维新会的关系。如果两党出现裂痕,维持政权将面临挑战。”庆应义塾大学经济学部研究员、日本前众议院议员小池政就向《凤凰周刊》评价说,“而在地方选区,自民党重新赢回的保守派选票与失去的公明党票数之间的差额,将直接左右选举结果。如果自民党与维新会合作顺利,民调支持率保持高位,执政联盟有望在下次众议院选举中轻松获得过半数的席位。”
公明党退场,维新会入局
“我们已经跨过了‘卢比孔河’(西方谚语,意为‘破釜沉舟’),退出执政联盟的趋势不会改变。”10月10日,在高市与公明党党首斋藤哲夫举行党首会谈前,一位公明党议员如此说道。
此刻距离高市当选自民党新任总裁仅6天,自民党还沉浸在诞生首位女总裁的气氛中,公明党给了其当头一棒——宣布退出执政联盟。除了不满于对政治献金的处理方式,公明党也对高市让原安倍派议员萩生田光一担任代理干事长,以及露骨的“论功行赏式人事安排”感到失望。
不过,政治献金问题在自公结盟期间一直存在,对于在高市即将成为首相之前,公明党的突然发难,立场偏右翼的日本《产经新闻》直接表示,“讨厌高市,才是公明党的本心”。
极右政党参政党在最近的选举中大胜,带给自民党很大压力。
高市的原计划是,在自公执政联盟在国会两院均未掌握过半议席的情况下,与和她在政策上更相近的国民民主党合作,组成联合执政伙伴。然而,随着自公执政联盟的瓦解,原定的剧本被打乱。
小池政就提示道,很多议员过去都是在自民党与公明党组成执政联盟的情况下参选的。“未来,各选区的约两万张公明党选票走向何方,将直接影响到自民党议员能否当选。即使中央层面自公两党分道扬镳,地方选区的自民党议员们仍可能继续寻求与公明党的合作。”
公明党宣布退出执政联盟的次日(10月11日)清晨,高市拨通了维新会国会对策委员长远藤敬的电话,开门见山道:“国民民主党应该不会来了,希望你们能协助我们。”远藤与高市是旧相识。面对高市的请求,远藤回复说:“只要能切实推进政策,我们乐意协助。”
维新会党首、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得知高市的合作请求后,判断这是推进实现大阪“副首都”构想的良机,当即决定启动联合执政的协商。高市直接致电吉村,并给出“认真听取意见”的承诺。
10月13日,大阪关西世博会落下帷幕之日,维新会前党首、前大阪市长松井一郎提醒维新会共同代表藤田文武“(我们)别‘出价’太低”。四天后,永田町传出重磅消息:自民党与维新会经过两天的紧急磋商,谈判取得“大幅进展”,距离组成执政联盟仅一步之遥。
到了投票前一日(10月20日)傍晚,高市与吉村签署了组建联合政权的协议书。
10月20日,自民党与维新会举行党首会谈并签署协议文件,就联合执政达成一致。
高市在签署仪式上笑容满面地说:“没有稳定的政治,就无法实现强而有力的经济和外交政策。我们(指两党)是经过真诚和漫长的政策讨论的,期待与维新党共同努力,实现国家愿景。今天将成为加强日本经济的起点,我们要把日本建设成一个对子孙后代负责的国家。”
吉村则说:“维新党是一个弱小的政党,但与自民党有着共同的国家愿景和强国愿望。日本面临的安保环境严峻,她(高市)要推动日本前进的强烈热情,深深地打动了我。希望能共同努力,创建一个让现在没有投票权的孩子们长大后会真正感激的国家。”
自民党党派性质迎来巨变?
10月16日,维新会与自民党举行了1小时15分钟的会谈,维新会关于经济、财政、社会保障等政策提出12项提案,敦促后者采纳。“副首都构想”和社会保障改革是其中的“必要条件”。
据悉,两党关于两年内针对食品的“消费税零税率”以及“废除企业团体献金”两项政策的提案仍存分歧。自民党主张“现金补贴”而非消费税减免,且主张企业团体献金应实施“公开而非禁止”的方针。
谈判过程中,维新会把“将国会议员削减10%”增列为条件之一。吉村表示:“国会议员从未进行过如此规模的削减。但正是这样的改革才能改变日本。”
议员定数削减是维新会长期主张的核心改革议题。在大阪府议会,自维新会创始人桥下彻担任知事以来,议席已削减约两成。有观点认为,相较于禁止企业及团体的政治捐款,削减议员更容易被自民党采纳。若能削减比例代表席位,便无需调整选区划分。
维新会与自民党组成执政联盟,似乎出乎不少人的意料。据日本《每日新闻》特约评论员佐藤千矢子透露,这件事似乎暗中进行了很长时间。“高市担任总裁后,主导者是自民党国会对策委员长梶山弘志。维新会一侧则是国会对策委员长远藤敬。”远藤敬是罕见的与自民党总裁选举中五位候选人都有联系的人。
小池政就认为,对于都需要恢复士气的政党而言,合作是有利的。“自民党可以重新夺回流失的保守层支持者,维新会则能重拾被掩埋的存在感。”
不过,新的执政联盟并不被舆论看好。纪尾井町战略研究所10月16日公布的调查显示,49.3%的受访者认为,自民党和维新会组建联合政府“不是一件好事”。
自民党对维新会的党内管控能力仍存疑虑。今年9月,维新会三名议员接连退党,自民党高层直言“其组织缺乏凝聚力,给人以松散之感”。
另外,自民党现任领导层中缺乏像菅义伟那样与维新会有着深厚渊源的人,高市与远藤也只是浅层交集。维新会内部有声音称:“现任自民党领导层中几乎无熟人。”
“历史事实表明,与自民党联合执政的政党几乎都销声匿迹了。关键在于能否不惜代价实现政策目标。”藤田文武曾如此说道。分析认为,维新会与自民党组建联合执政是“双刃剑”。若与政治改革态度消极的自民党携手,维新会恐被视为“政治失信的共犯”。
值得注意的是,高市近来在争取支持的过程中,也向参政党党首神谷宗币伸出橄榄枝。神谷虽未当即应允,但透露说“高市表态称双方的政策相近”。神谷8月末曾与自民党大佬麻生太郎会面,更在街头演说中称赞政府出台排外政策是“自民党的英明之举”,靠向自民党之势有目共睹。
日本《朝日新闻》发表评论文章称,若真心寻求联合执政,必须要超越双方的政策共识,明确更加详实的执政目标。文章认为,民众的信任是政策推进的根基,自民党“黑金”丑闻亟待解决,切勿误判亟待解决课题的优先顺序。“自诩为执政制衡力量的公明党退出后,转而与立场比自己更激进的维新会组成联合政府,自民党党派性质或将发生巨变。”
维新会“倒戈”让在野党梦碎
“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举行三党(立宪民主党、维新会、国民民主党)会谈。(维新会的做法)简直是两面三刀。”10月15日晚,首相梦破灭的国民民主党党首玉木雄一郎向身边人发泄不满。
起因是当天下午,玉木与立宪民主党党首野田佳彦、藤田文武举行会谈,磋商首相指名选举中三党合作的事宜。殊不知,维新会当晚决定“倒戈”。
10月15日,日本维新会共同代表藤田文武、立宪民主党党首野田佳彦、国民民主党党首玉木雄一郎举行会谈。
自公两党执政联盟瓦解后,在野党阵营一度活跃起来,并提出推举玉木出任首相的方案。如果立宪民主党、维新会、国民民主党能团结一致,的确能推出在野党阵营首相,实现政权更迭。
担任过首相的野田佳彦对政权更迭尤为执着。他一度对与公明党合作抱有期待,还称“我们坚持中间道路。公明党也提及‘中间道路改革’,双方存在共同点”。
日本历史上成功实现非自民党执政的政权更迭,仅有1993年由非自民党主导的八党派组成的细川护熙联合政权,以及2009年由民主党、社民党、国民新党三党组成的联合政权。在野田佳彦看来,自公解除执政联盟是“十几年一遇的夺取政权的机会”。
不过,在日本政坛,仅靠拼凑议席数而诞生的联合政权几乎都以短命告终。细川内阁虽然结束了长达38年的自民党政权,但仅仅维持了8个月便瓦解了。野田佳彦2011年作为民主党党首当选首相,其内阁也仅存续了482天。
曾担任过首相的野田佳彦,对政权更迭尤为执着。
这一次,从始至终,在野党联合政权诞生的路径难以清晰勾勒出来。
国民民主党与维新会在安保和能源等基本政策理念上与立宪民主党存在较大分歧。玉木本人对与立宪民主党联合执政也抱有较大抵触情绪,直言“首相并非仅仅依靠议席数简单相加就能选出的”。他甚至说,“希望立宪民主党不要擅自写我的名字”。在立宪民主党内部,也出现了“若在政策上妥协,党内将难以维系”的声音。
立宪民主党曾设想推举国民民主党党首玉木雄一郎,作为在野党阵营的首相候选人。
小池政就向《凤凰周刊》评论称,从历史经验来看,日本在野党很难真正做到团结一致。即便为了凑数而推举出一位首相候选人,之后的政权运作也会困难重重。“过去两次国政选举的结果,虽然公众表明不支持自公政权,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希望看到由方针各异的在野党组成的联合政府。”
欲提前修订“安保三文件”
就任首相已成定局,高市迅速启动新内阁的人事布局。她以“人尽其才、全世代聚力同心”的人事方针,试图重整自民党士气。
按照最新名单,前干事长茂木敏充(70岁)将出任外务大臣,前防卫大臣木原稔(56岁)将出任官房长官。在总裁选举中与她短兵相接的小泉进次郎(44岁)与林芳正(64岁),将分别担任防卫大臣与总务大臣。高市希望以此化解选举后的裂痕,构建“全党一致体制”。
高市计划起用前地方创生担当大臣片山皋月与前法务大臣松岛绿两位女性议员入阁。片山皋月将任财务大臣。由于公明党退出联合执政,国土交通大臣职位出现空缺,即便与维新会组建联合政府,该职位仍确定由自民党人士出任。
高市还将设立一个新内阁职位,负责统筹外国人相关事务。她在自民党总裁选举期间主张发挥强化外国人政策的“指挥中枢”功能,推动相关立法。
关于执政联盟的合作形式,维新会选择了“内阁外合作”。高市一直寻求维新会议员出任阁僚的“内阁合作”,但维新会对此持谨慎态度,最终选择以不接受内阁职位的方式与自民党合作。
维新会顾问马场伸幸解释称:“目前尚未形成立即入阁共事的条件。(合作)或许应在逐步共事、积累成果的过程中再行商议。起步阶段采用内阁外合作的方式更为合适。”
虽然维新会不派出人员担任阁僚,但考虑让远藤敬任首相辅佐官一职。鉴于执政之路仍将如履薄冰,与朝野政党均有沟通渠道的远藤敬承担起在野党与首相官邸之间的协调工作。
另外,自民党与维新会决定,提前修订包括《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在内的“安保三文件”。两党在10月20日签署的联合执政协议书中明确了这一方针。方案包括出口装备五类限制的废除、设立国营工厂、配备新一代动力潜艇等内容。
两党还准备于2027年创建独立的对外情报机构、推动反间谍立法等措施。另外,两党都有意重启核电站,且计划研发新一代核能反应堆。
《日本经济新闻》评论称,外交与安保领域的执政共识,反映出自民党联合执政伙伴从公明党转向维新会的变化。“例如出口装备五类限制的废除,因公明党内存在根深蒂固的审慎意见而未能实现。”
自民党沉浸在诞生首位女总裁的气氛中时,公明党宣布退出执政联盟。
新政权面临内外考验
自公明党退出执政联盟以来,临时国会一再推迟,首相指名选举亦不明朗,令霞关(日本中央省厅集中地)的官员们苦恼不已。
政治进程的延宕,已波及到财务省、外务省等机关。有官员坦言:“我们必须比以往更细致地准备方案,确保新首相短时间内充分理解。而更棘手的是,我们连首相是谁都还不知道。”
高市在总裁选举期间承诺,一旦出任首相,将尽快推出2025年度补充预算案,以缓解物价上涨压力。然而,一位财务省人士直言:“即便高市顺利上任,从预算编制到资金筹措,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目前来看,年内完成补充预算案的审议并通过几乎难以实现。”
此外,自民党内部也有不同意高市经济方针的议员,而众议院预算委员会由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掌控。可以预见,高市政权在编制补充预算与下年度预算时,将被卷入一场多方势力交错的博弈中。
更为棘手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于本月底访问日本,日方公布的预计访问时间为10月27日-29日。
已故首相安倍晋三与特朗普建立了较为亲密的私人关系。
在重大国际会议及招待外国元首前夕,首相及阁僚通常会接受由外务省主导、各相关省厅高层参与的情况简报。更何况研究对象是个性难测的特朗普,简报的数量倍增。
有分析认为,即将召开的日美首脑会谈议题繁多,急需协调的重大事项堆积如山,包括落实双方达成的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协议等关键内容。留给新首相的准备时间不多了。
不过,小池政就乐观地认为,高市与特朗普之间迄今虽然没有私人关系,但由于两人都是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崇拜者,预计能够建立友好关系。“关税方面其实已经基本达成协议,这次会谈不存在棘手的议题,预计会先确认日美之间的合作关系。”
高市与安倍关系密切,她也被称为“女版安倍”。
对新诞生的高市政权,日本国内弥漫着不安感。10月17日,前首相村山富市以101岁高龄辞世。同一日,高市与维新会就联合执政达成协议。
高市向村山表示哀悼时,并未提及“村山谈话”,而是赞扬村山在与自民党联政之际,为建立稳定政府,放弃了社会党的基本政策,转而支持《日美安保条约》。
她说:“我认为他(村山)经历的是一段艰难的时期,我现在也处于类似境地,正在努力建立一个稳定的政府。我认为村山是一位负责任的国家领导人,我表示衷心的哀悼,缅怀他的坚强和善良。”
《朝日新闻》对此提出质疑:“多次对‘村山谈话’持否定立场的高市早苗,是否真正理解那段历史的意义?”《日本经济新闻》亦提醒道:“在国内排外主义情绪再度高涨的当下,如何与邻国相处,将成为新政权无法回避的考验。”
“村山的离世与高市政权的登场几乎在同一时刻发生,宛如一则象征性的预兆。”韩联社评论道,它预示着虽不完美但仍努力反省历史的日本“亲历战争一代”,已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实习生黄德旸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