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沿海的内陆省份”吗?
在中国西南,广西明明拥有1595公里的陆地海岸线,坐拥钦州、北海、防城港三大天然良港,可西南地区的货物想要出海,却不得不向东,穿越广西、广东两省区,绕行珠江三角洲,才能最终驶向大洋。若以南宁港六景港区为起点,经西江,抵达广州港南沙港区,全程航运距离约为760公里。
地理的“先天设置”,让广西、乃至整个中国西南地区,陷入一个近乎无解的困局:临海,却难以直接向海而生;有港,却苦于没有一条属于自己的江海直达通道。
华南沿海地貌,广西是西部地区唯一沿海省份(区)。
但今天,自古就已形成的这一地理困局,正被一项总投资约727亿元、全长134.2公里的超级工程彻底打破,它就是平陆运河。截至2025年9月21日,平陆运河项目累计完成投资 598.5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3%;累计完成土石方开挖约2.91亿立方米,占项目土石方开挖总量的92.4%;累计完成船闸主体混凝土浇筑547.3万立方米,占船闸主体混凝土浇筑总量的93.6%;航道工程基本成型段施工长度 103 公里,完成率 82.1%,世界级运河的雄姿已全面展现。平陆运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项通江达海的运河工程,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最为关键的“画龙点睛”之笔。这一工程究竟有多震撼?
平陆运河将极大缩短西南地区货物出海的运输距离。
制图/肖钊
它成功穿越了西江水系与钦江水系之间的分水岭,彻底打通了广西内陆通往北部湾的最后一程地理阻隔,从而实现了西江“黄金水道”与北部湾海域的直接水路连通;
它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西南省市,拥有了真正意义上“最短距离、最低成本”的出海通道;
它让货轮不再绕行广东,可径直南下,一路向海,直通东盟。
这已不仅是一条水道,更是一条经济动脉、战略通道。平陆运河建成后,可缩短西江中上游地区入海航程约560公里,每年带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节约运输费用52亿元以上。西南地区借港出海的漫长历史,即将终结。
北部湾港钦州港集装箱码头。
而它带来的,远不止物流变革。北部湾港正从“边缘小港”跃升为国际枢纽大港;南宁、钦州变身跨境贸易前沿;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产业、文明交流,正因这条航道,悄然重构。
这是一次主动的山河重组。我们为何要调动七百多亿巨资,去改写中国西南地区沿袭了千年的经济地理法则?它究竟如何改写山河、重塑版图?背后又隐藏哪些惊心动魄的技术挑战?今天,让我们一同了解这条“神秘运河”如何让大西南“逆天改命”。
广西明明靠海,为啥货物出海还要绕道广东?明明直线距离只有一百多公里,货船却要绕行560公里才能出海?
这绕行的560公里,是中国西南被地理锁住的巨大成本。国家投入727亿,绝非仅为缩短距离,而是要砸碎这把千年枷锁,释放川、渝、滇、黔等西部省份的出海潜能。平陆运河,是启动中国西部新引擎的那把黄金钥匙。
平陆运河区位示意图。
制图/夜鸣蝉
这一切,都要从一条南方的大江说起,西江。它是珠江的主流,也是广西的母亲河,更是西南地区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但这条大江有一个倔脾气,所有的江水,一律向东流。
这就造成一个尴尬局面:从广西南宁、崇左,甚至云南文山、贵州黔东南等地发出的货物,如果选择水运,只能先沿着西江向东走,经过梧州,进入广东,在珠三角地区换装海轮,最后才辗转南下出海。
广西北部湾有钦州、防城港、北海这三个天然良港,与西江的直线距离仅一百多公里,但货船却不得不绕行超过560公里,这不仅使运输时间更长,更因额外的燃油与中转成本,导致全程物流成本明显增加。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测算,这将显著削弱西南地区货物的市场竞争力。物流效率慢、绕、贵。
西江航运干线。
因此,尽管广西拥有1595公里海岸线,却长期陷入“近海不能直接出海、有港却没有直达航线”的窘境。一批批从西南山区工厂出发、本应直接南下的货物,却硬生生向东迂回了一大圈。而北部湾那些本来水深港阔、潜力巨大的港口,也因为缺乏直接的经济腹地货源,常常只能望海兴叹。
真正受影响的,远不止广西。整个中国西南地区,四川、重庆、云南、贵州,都急需一个属于自己的、更便捷经济的出海口。要知道,这些地区,每年有数亿吨货物需要出口,尤其是通往东盟国家的电子产品、机械装备、化肥、水果、冷链食品等,它们对物流成本和时效极度敏感。
重庆寸滩港。
目前绕行广东的路线,显然已无法满足西部陆海新通道所要求的“高效率、低成本的国际物流网络”。中国需要一条更便捷、更智能的便捷通道。
那么,为什么国家要下如此大力气修建平陆运河呢?
这是破解千百年地理困局的关键一招。运河将直接改变物流方向,将广西从“通道”变为“枢纽”,从根本上重塑区域经济地理格局。
平陆运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和关键闭环。没有它,通道的运输方式格局将存在明显短板——缺乏一条运能巨大、成本低廉的内河航运干线。现有通过铁路和公路进行的海铁联运虽能运行,但成本较高且易受制约。
北部湾港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门户。
制图/韩守青
从全国港口布局的层面来说,平陆运河可以引导西南货流从北部湾港分流,既能有效缓解珠三角港口的吞吐压力,优化其功能定位,又能彻底激活北部湾港作为国际门户港的战略潜力,从而形成南北呼应、功能互补的港口新格局。
2022年8月,这项总投资约727亿元、长达134.2公里的“超级工程”开工建设。它要干的,是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事:劈开分水岭,引江济海。
2022年7月至2023年4月,广西钦州
卫星视角下的平陆运河青年枢纽项目工作进程。
具体来说,它要从西江干流平塘江口开始,一路向南挖下去,穿越钦州灵山县的丘陵地带,最终在钦州港接入北部湾。
这不仅仅是一条水道的变化,意味着北部湾港将成为中国西南地区距离最短、成本最优的出海门户;意味着中国-东盟贸易的物流效率将迎来关键性的突破;意味着,广西终于要从“地理末梢”,逆袭成为“区域枢纽”。
一条运河,改变的不仅是一条水流的走向,更是一个地区的命运,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
广西梧州西江上舳舻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