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刚迎来三周年纪念,华尔街顶级分析师们却开始提出此前难以想象的质疑:推动这场大涨行情的强劲动力——人工智能,实际上是否反而会拖累美国经济增长?普遍的共识是,人工智能必将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正是这种预期推动数千亿美元交易,掀起一场19世纪风格(或20世纪90年代末风格)的基础设施建设热潮。这引发了人们对泡沫形成的担忧,连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近期也表示:“这某种程度上是基础设施泡沫”,并非纯粹由金融投机驱动,其效益将持续多年甚至数代人。
美国银行全球研究部高级美国经济学家阿迪蒂亚·巴夫(Aditya Bhave)表示:“似乎无论走到哪里,都绕不开人工智能话题。”其团队在上周五讨论了这一话题。他们表示:“人工智能是当下人人热议的话题。”
据巴夫团队透露,在美国银行与客户的讨论中,“最常讨论的话题之一是人工智能及其对增长、生产力和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目前并无证据表明人工智能的应用引发了失业潮,尤其是在白领领域。“至少到目前为止,人工智能推动生产力提升的说法似乎更站得住脚。”但摩根士丹利财富管理部门的丽莎·沙利特(Lisa Shalett)和瑞银(UBS)的保罗·唐纳文(Paul Donovan)对此持保留态度。
摩根士丹利财富管理部门首席投资官沙利特此前告诉《财富》杂志,她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泡沫现象“深感忧虑”,并在10月1日的一份研究报告中重申,这波涨势已进入“第七局”。随着这场比赛接近尾声,摩根士丹利全球投资委员会道出了萦绕在他们心头的三大隐忧:所谓的超大规模企业在自由现金流增长方面面临的挑战、投机性交易,以及最后一点——“核心收入板块增速放缓”。
瑞银财富管理部门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保罗·唐纳文上周五撰文指出,一个简单问题正困扰着市场:“人工智能是否正在对美国经济增长造成损害?”他指出,围绕人工智能的“狂热”情绪“应基于这样一种预期,即当下的投资将在未来带来更高的经济产出”,从这个角度来看,人工智能无疑对长期经济增长大有裨益。换言之,问题的症结更近在眼前——恰是沙利特担忧的最后两点。
唐纳文的分析涵盖了数据中心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这些标志性设施带动建筑工人、程序员等群体投身经济活动,助力美国经济增长。但他指出:“人工智能可能通过转移资源的方式抑制当前增长。”例如,他援引了彭博社的研究,该研究显示,数据中心对电力的需求会推高区域电价,致使消费者电费大幅攀升,进而减少了他们在其他经济领域的支出。同样,高能耗企业也将面临成本上升。唐纳文警告这可能“撕裂经济增长叙事”,因为这种动态或将迫使部分当前盈利的企业走向倒闭。换言之,难道为了维持数据中心运转,本地小企业就必须走向消亡吗?
摩根士丹利的沙利特则提出了不同的担忧,即使是所谓充满活力的新型人工智能企业,当前增速也并不理想。她将此归咎于“市场饱和或垄断——如在搜索和数字广告领域所见的那样——以及日益激烈的竞争”,并以云服务为例说明:新入局者正通过价格战争夺市场份额。她还担心大量风险资本涌入新兴商业模式,并建议投资者重新考虑对小盘股和亏损科技公司的投资敞口。
巴夫的团队总体上更为乐观。尽管他们承认中期风险仍然存在,但认为至少目前来看,人工智能对增长仍呈“净正向”影响。只需看看上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便可知,其表现甚至超出美国银行相对乐观的预期。在特朗普关税冲击导致第一季度“进口缺失问题”使经济数据“略显模糊”的情况下,年化增长率仍反弹至1.6%,“展现出非凡韧性”。他们指出,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正成为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巨大动力。
巴夫团队援引负责半导体板块分析的高级分析师维韦克·阿亚(Vivek Arya)的乐观预测:尽管人们对中期经济形势存在担忧,但资本支出仍是推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动力。阿亚此前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表示,他认为这种紧张情绪与每年的特定时期有关,即第四季度的关键节点,因为大多数企业开始展望未来。经济学家欧文·拉蒙特(Owen Lamont)称之为市场“恐慌季”,而沙利特本人也指出,标准普尔500指数近期成功打破了历史上表现疲软的“九月魔咒”,逆势上涨近3%。
阿亚告诉《财富》杂志,美国银行观察到“往年此时……人们对来年的支出规模感到担忧,这也在情理之中”。他补充道,在2025年初,客户预计云服务资本支出仅会增长约20%左右,但实际增幅已飙升至50%-60%,远超预期。“但如今,人们又开始为来年及之后几年的情况感到担忧了。”
另一位发声者是哈佛大学教授、前奥巴马政府经济学家杰森·福尔曼(Jason Furman)。他在九月下旬测算得出,若剔除数据中心因素,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将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扣除所有资本支出后,202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化增长率仅为0.1%。针对唐纳文的观点,其他一些生产性活动可能会填补这一空缺,弗曼补充道:“若没有人工智能热潮,我们可能享有更低的利率和电价,从而推动其他领域实现额外增长。粗略估算,这部分增长或许能填补人工智能热潮催生的增长中约一半的份额。”尽管如此,人工智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非简单明了。 (财富中文网)
译者:中慧言-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