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0|回复: 0

美军不敢认的细菌战,《志愿军3》拍出来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3 07: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军不敢认的细菌战,《志愿军3》拍出来了

来源:观察者网  胡雨清
2025-10-03 11:09:53


a1.jpg 【文/新潮观鱼】今年国庆档,电影《志愿军:浴血和平》以超2亿的票房成绩暂时领跑。这部《志愿军》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以“边打边谈”的历史脉络,聚焦第五次战役后至停战协定签署期间的博弈与牺牲。

判桌上的交锋,将美方的傲慢无礼刻画得入木三分,主持朝中谈判工作组的李克农写下“不动如山”四字的细节,成为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停战谈判博弈的精神内核。

银幕内外,“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的感慨悄然引发共鸣。

虽然该片在宏大叙事与历史细节的平衡上仍面临挑战,但勇敢的历史呈现也让观众在熟悉的题材中看到了一个突破——

影片直面细菌战这一战争细节,揭露了这段被美方长期否认的历史真相和最隐秘的罪恶。

1952年1月,抗美援朝战局陷入胶着之际,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公然违背国际公约,发动细菌战。他们通过飞机向志愿军营地和朝鲜乡村播撒携带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菌的昆虫。严峻形势下,一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争骤然打响。

a1.jpeg

美军在朝鲜投下的四格细菌弹


电影中有这样触动人心的一幕:一位战地护士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给感染疫情的战士们吸痰,救活了战士,但年纪轻轻的她不幸离世。

a2.jpeg

导演陈凯歌在路演现场表示,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敌军以“投弹”的方式发起细菌战。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医护人员舍身救下性命垂危的战士,自己却不幸感染病毒。

《志愿军》三部曲编剧张珂(也是《南京照相馆》编剧之一)在路演中提及,当时牺牲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最高级别的军事指挥员,就是因勘察美军遗留的特殊炮弹而感染牺牲的。

a1.jpeg

志愿军防疫宣传队


张珂以两位志愿军老兵的真实经历为例,揭露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手段之卑劣,造成我方战士伤残、毁容、牺牲等不同程度的损失,身体与精神都留下创伤。他强调,这段历史是抗美援朝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观众通过影片铭记过往,缅怀志愿军战士与医护人员对抗“细菌战”“毒气战”的巨大牺牲。

a1.jpg


看完电影,再看海报设计,四个板块的划分不仅勾勒出电影的叙事脉络,更揭示了一场胜利背后不可或缺的四种力量。

a1.jpg


第一板块是军工组。归国军工专家吴本正(朱亚文 饰),以专业知识完善军工体系,赵安南(肖央 饰)是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成员,他将抗战经验奉献给新的战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当起了运输队司机,还有从步兵转型为坦克维修师的张孝文(吴昊宸 饰),他们都是抗美援朝的“幕后英雄”,用技术与智慧支撑起前线的每一颗子弹、每一次冲锋。

a1.jpg


第二板块是战士群像,让观众看到谁是最可爱的人。用身躯堵住枪眼的黄继光(周政杰 饰),是一代代中华儿女铭记的特级英雄,孙醒(陈飞宇 饰)代表着千千万万普通战士的坚守,杨三弟(张宥浩 饰)在细菌战中被感染,后得到小护士舍命相救。他们是冲锋在前的勇士,用血肉之躯筑起保家卫国的长城。

第三板块是谈判保障团队——翻译人员林月明(宋佳 饰)、李晓(张子枫 饰)与中立区军事警察姚庆祥(彭昱畅 饰)。158次大会,733次小会,期间5次中断,历时747天的谈判打破了世界军事史上最长停战谈判纪录。在看似平静的谈判桌背后,是他们确保了每一次对话的准确传达,维护着谈判区域的秩序,姚庆祥以牺牲生命的代价维护着谈判大局。

a1.jpeg


第四板块是朝中谈判工作组的中方代表团——彭德怀(王砚辉 饰)、李克农(郭涛 饰)和乔冠华(王传君 饰)。他们代表着新中国的意志与立场,在停战谈判中寸步不让,将前线的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和平协议。

海报上的四组人物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叙事:军工系统的全力支撑,为胜利提供了保障;前线将士的浴血奋战,为谈判赢得了底气;而谈判代表团的据理力争,最终将军事优势转化为和平成果。

恰逢新中国成立76周年,“万人见证胜利时刻”主题观影活动顺利落下帷幕。国庆当天,由观察者网新潮观鱼组织的观影活动在上海影城SHO举办。走出影厅,有观众直言,电影成片高于预期。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民航业评论员张仲麟表示:“电影比我期待的要好不少,可以给8分左右。除了以谈判为主线比较有新意,把美国人的傲慢无礼展现得淋漓尽致,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还有一点值得肯定——电影展现了美军在朝鲜战场发动的细菌战。根据一些资料,他们的罪行与七三一部队石井四郎有脱不开的关系,而且美国人始终否认他们在朝鲜战争发动了细菌战,但我们有累累铁证。电影里把美国人不想提的细菌战拍出来,是突破。”

a1.jpeg

10月1日,上海,观察者网新潮观鱼观影团成员观看《志愿军:浴血和平》。 新潮观鱼摄

全片情感浓度最高的段落,是幸存的小妹妹在白发苍苍之际见证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庄严肃穆的迎接仪式,是对“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深刻践行,也让观众直观感受到,今日的和平与发展多么来之不易。镜头扫过城市的万家灯火,先烈们守护的中国,已如他们所愿,繁荣富强。

这些年,抗美援朝题材影视化的步伐一直未停,创作者们也一直在尝试,如何在有限时长里,既展现历史全貌,又不失艺术感染力。或许未来的创作可以深耕一个具体的史实切口,不必执着于“史诗化”的全景呈现。个体命运与时代洪流的交织,同样能有力地照见那段历史的壮阔与惨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0-3 04:58 PM , Processed in 0.02989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