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回复: 0

[好摄之徒] 5年,他拍下100个中国年轻人的面孔,引人落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27 07: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年,他拍下100个中国年轻人的面孔,引人落泪

Screenshot 2025-09-27 at 5.55.52 PM.png

2020年,90后福建男生乐子毅

开始拍摄那些在城市里漂泊

但素不相识的年轻人。

5年里,他走过北京、上海、杭州、大理……

拍下了超过100个90后、00后的面孔:

普通的上班族,

生活在城市边缘的短剧演员,

昼夜颠倒的网络女主播,

靠接小红书广告为生的博主,

被房东赶走、不知道下一步去哪的模特……

年纪最小的拍摄对象,

2004年才出生。

IMG_1130.JPG
31.jpg
IMG_1132.JPG

《异乡人》

乐子毅自己的摄影故事,

也始于一场逃离:

从小是差生

毕业后想做摄影,却不被父亲理解。

他一路对抗,一直到现在三十几岁。

曾在书店当过店员,在美术馆打过工,

如今生活在杭州,

成为了一名独立摄影师。

IMG_1133.PNG

2023年,乐子毅凭借《异乡人》系列,拿下徕卡

奥斯卡·巴纳克新人奖,成为中国大陆第二位获奖者

在上海新展期间,

一条和乐子毅聊了聊拍摄5年的《异乡人》,

还有一个个他所见到的鲜活人生。

这一代生活在异乡的年轻人,

他们面对的困境是更复杂、多样的,

这是一个时代的投射。

如果可以,他想拍到2030年。

编辑:夏   尔

责编:陈子文

自述:乐子毅

IMG_1134.PNG
IMG_1135.JPG

一名模特,站在杭州家中的阳台

IMG_1136.JPG

一对住在云南山中的情侣

IMG_1137.JPG

一位今年才来到上海生活的女孩

IMG_1138.JPG

一个与小狗相依为命的嬉皮士

IMG_1139.JPG

一位来自河南安阳的摄影师,背后是大理的崇圣寺三塔

异乡人这个项目,我从2020年开始拍摄,到现在为止,大概拍了有100多位,大部分都是90后、00后,最小的一个04年,是在大理打工换宿的大学生。

他们是各行各业的年轻人:有为事业打拼的创业者,也有平时喜欢养植物的摄影师;有生活在昆明的大理姑娘,还有跟小狗相依为命的嬉皮士;有为寻找工作发愁的年轻人,也有平时昼夜颠倒,靠接广告为生的小博主……

IMG_1140.JPG

小K

K是我拍的第一个女孩,她当时才19岁,是一个网络女主播。这个行业,其实收入还算不错,但因为她年纪很轻,涉世未深,就遇到了网络诈骗,攒下的所有积蓄都被骗没了。

但遇到这样的事情,她非但没有得到家人的帮助,反而迎来了指责,说她不孝。我拍小K的时候,她才从家里逃离,来到杭州半个月,在一家奶茶店打工,晚上住在网友家里面。

在那以前,我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一类群体。我发现我措手不及,不知道该怎么把拍摄进行下去。

那时我唯一的设想,是把相机先放下来,按现在的说法,就是city walk,陪她在城市里头游走。我先从分享自己的故事开始,慢慢地打开了话匣子,也让她卸下了戒备。

其实我拍摄《异乡人》,更多是对自己异乡身份的好奇,因为我的生活很单调,通过摄影,我可以去观察他们,也能观察自己。拍摄相处的过程中,它给我带来了很多慰藉和情感的流动。

IMG_1142.JPG

坐在家中的Haoran

男生Haoran,当时他离开了上一份工作,跑来杭州想要成为一名模特,但在工作还没有太大的起色的时候,他的房东却要把他赶走。

我拍他的时候,他正收拾着各种行李,却不知道下一步应该去哪里。生活一地鸡毛。

IMG_1143.JPG

W

这个女孩W,是2020年底通过微博联系我的,她住在杭州的一个loft公寓里面。拍摄时,突然,她的男朋友裸着上半身从二层下来。我也被吓了一跳,我根本就不知道还有别人在,当时想:干脆就让他们一起拍。

后来我的(摄影)书出版,我寄了一本给W,才知道拍摄过后没多久,他们就分开了。她回了老家武汉,离职、创业,最后创业失败。

去年我做展览,她来现场看了这幅照片,和她的新男友一起。

IMG_1144.JPG
IMG_1145.JPG

璇儿

短剧演员璇儿,最开始我们在网络上认识,我关注了她很长一段时间,但却从来没有真正交流过。

她平时生活在城郊,她说,平时如果没有工作的安排,她会很长一段时间不出门,就在家自己试戏、独处。

IMG_1146.JPG

Yvonne,坐在西湖边的亭中

坐在西湖边上的这个女孩是Yvonne,她是一个华裔女生,从小在意大利长大。第一次拍她,是在她居住的地方,第二次我就说,也许把她放进更大的人群当中,才能找到她的特别性。

我们就约在了西湖边上的一个凉亭,散步累了休息,拍下了这张。她有着跟我们很相似的面孔,但状态显然跟周遭的人截然不同。

IMG_1147.JPG
IMG_1148.JPG

异乡人

在别人看来是很普通的事情,但我会在他们的身上找到自己某个时间点的共性——也许我曾经经历过,也许我未来会发生。

大家去过了不少地方,可还是找不到心安即吾乡那样的状态,但家更是回不去了。

IMG_1149.JPG

阿辉与他“绿色的家”

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有我在大理生活的三年期间,遇到的一个朋友阿辉。从外形上看,他是一个还挺帅的小伙子,后来才感觉到他是一个残障人士,肢体和表达能力是受限的。

我和他约在了公寓见面,他在深夜里工作,面对着电脑。但我把相机架好,构好图,却迟迟没法拍摄,我不知道为什么。阿辉看到我的困境之后,立马把窗帘拉开,走廊微弱的灯光,就透过绿色的窗户打到了他的墙壁上,那一刻,我毫不犹豫地按下了快门。

那一次我特别感触,一个很细小的动作,但他在用更多的可能、用身体去感受环境,感受这个世界。可等到照片冲出来后,我迟迟联系不上他,他的朋友圈也停在了某一天,再也没有更新。第二年,他的朋友说,大概率阿辉是已经不在了。

50.jpg
IMG_1151.JPG

乐子毅镜头下的百张面孔

其实对我、对我的拍摄对象来讲,每次的沟通可能都是一种慰藉:我们在都是陌生人的城市里头相遇,因为一次拍摄连结在一起、产生了交集。

交集之后,又继续各自前行。

IMG_1152.PNG
IMG_1153.JPG

24岁的乐子毅,厦门

我在厦门长大,但我的祖籍属于大田县,离沙县小吃的沙县很近,我自己的成长经历,就一直在流动当中。

其实我并不是摄影的科班出身,在大学学的服装设计,因为当时的分数刚好只够这个专业。但它并不是我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在学校里面,也是整天无所事事。

IMG_1154.JPG
IMG_1155.JPG

带着相机一起,四处出游

我无意间买了一台照相机,发现通过摄影,自己可以找到很多乐趣,我就开始到处旅行。

坐绿皮火车去新疆、西藏,身上带了200块钱就敢去昆明。毕业以后,索性去了一家艺术书店工作。

56.jpg

刚毕业的乐子毅,做过房产中介,也当过店员

2020年,疫情来了,我就想着去一个更大的城市,找一个更稳定、更有前途和方向的工作,我来到了杭州。

工作是找到了,但每天上班下班,两点一线,没有什么新认识的朋友,回到家也经常焦虑、睡不着。

某一个失眠的晚上,我想,我是一个摄影师,我是不是能做点什么?这么多像我一样的异乡人,他们在城市里面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活?

IMG_1157.JPG

《异乡人》的故事,从一条深夜的微博开始

我就深夜发了一条微博:我不知道你在这里生活的是怎么样,如果你感兴趣,我愿意去拍你。结果陆陆续续收到了很多人的私信,完全没想到,大家都这么地渴望得到连接。这就是一切的开始。

2023年我把这系列作品投了徕卡的奖,但也不抱任何期待,失望就能小一点。结果我在菲律宾旅居学英语的时候,收到了一封官方的邮件,告诉我拿了奥斯卡·巴纳克新人奖。在我之前,中国大陆只有一个人拿过。

我立马冲到了街上,那时候感觉快有一个月没讲中文了,就在那放肆发泄、大喊。

我现在居住的公寓,在杭州萧山,是去年夏天才搬过来的,一个不大的loft。一楼是我办公和休息的区域,二楼就是纯睡觉。

家是一个我回到自己秩序的地方。基本每次外拍回来,我都会先躺平个一周左右的时间,吃好吃的、看剧,然后骑车去湘湖转一下,见见朋友。

IMG_1159.JPG

IMG_1160.JPG
IMG_1161.JPG

异乡人和她们的家

对一个刚来到陌生城市的人来说,可能的概念是非常模糊的,它只是你上班下班以后,休息的一个地方,东西大部分都不属于你,拎包入住,拎包就走。甚至想买一些贵重的东西、家具,在未来都可能成为你搬家的负担。

所以我拍《异乡人》,完全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像新闻记者的角色去报道什么。因为他们的故事就在我们身边,他们的困境也是非常具象化的:

我们这一代人,有些时候就是在这样的无根状态中,流动、生活。

IMG_1162.JPG

IMG_1163.PNG

走摄影这条路很久了,但其实我也没有和家人做到完全的和解。

我的父亲是一个医生,他一直觉得,我干(摄影)这个事情是完蛋了,以后可能要上街要饭了。

64.jpg

2019年,我第一次在国外做展览,在日本的东京。虽然是一个很小的展览,但那个时候我想,这些年和家人相处得不是特别舒服,这或许是一个契机,我应该主动去表达点什么。

我就联系了我父亲,和他说:爸,我在日本做展览了。他表面上说,恭喜你啊,挺好的。但转头就跟我妹妹讲:你以后如果不好好读书,长大了就会像你哥一样。

这件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在他的眼里,成功好像是有一种单一化的标准的,东亚式父权结构下的教育,什么是成功,要由他来告诉你。

这些记忆对我来说,是非常痛苦的,我的整个青春期都在对抗之中生活。一直到我现在三十几岁,可能才逐渐地理解父母的这些担忧。但我还是觉得,他们本可以用更好的方式来交流。

66.jpg

IMG_1167.JPG

乐子毅与被摄者


《异乡人》到今年是第五个年头了。我和很多人因为搬家、变动,没有时常联系,但我对这样的状态非常熟悉和了解。

最初我带着工作发展和逃避原生家庭的目的来到杭州,生活了一年后,我选择离开。阴雨绵绵的天气,或者是没有合口味的美食,这些都没什么大不了的,其实我早就适应了。我离开这里的原因,大概是我不属于任何一个地方。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凄凉,但对我而言是最振奋人心的。我随着我的生活流动,去到哪拍到哪。

我反反复复地离开一个地方,又回到一个地方,有些时候这样的调整,是为了更好地去面对接下来的人生。

也许我会继续拍下去,一直拍到2030年。

注:文中与《异乡人》相关的拍摄对象均为化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28 07:32 AM , Processed in 0.07034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