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9月23日,纽约曼哈顿的联合国总部再一次成为全球瞩目的舞台。但这一次,吸引世界目光的,依然是特朗普的政治秀。他把一台坏掉的自动扶梯和一台坏掉的提词器,变成了攻击联合国的武器,并由此展开一连串涉及国际外交、绿色能源、巴西和阿根廷的激烈表态。
这场演讲不仅强化了特朗普反全球主义的立场,也展示了他如何利用舞台制造政治表演,为他的“美国优先”路线寻找合法性。
扶梯和提词器:小事故招来大讽刺
当日上午,特朗普与夫人梅拉尼娅一同抵达联合国大会。梅拉尼娅身着米色西装外套与焦糖色上衣,走在身旁颇为亮眼。正当总统准备乘自动扶梯上楼时,设备突然停止运转。特朗普无奈地跟随妻子用脚走上楼梯,并当场打趣:“如果不是第一夫人状态很好,她早就摔倒了。”
走上讲台后,新的尴尬出现——提词器也坏掉了。特朗普顺势调侃道:“我只能说,操作这台提词器的人有大麻烦了。”
普通人眼里的小意外,被特朗普迅速转化为政治表演的开场白。他抨击联合国效率低下,既未帮助解决冲突,也未在重大谈判中发挥作用。“我从联合国得到的只有两样东西:一个坏掉的自动扶梯和一个坏掉的提词器。”这句讽刺成为当天的“金句”。
而几个小时后,“电梯事故” 引发白宫与联合国的争锋相对!白宫发言人莱维特转发了一则泰晤士报的报道称,联合国员工私下开玩笑说要在特朗普乘坐电梯的时候把它关掉,这样可以告诉特朗普联合国没钱,他需要自己走楼梯。
莱维特表示,如果真的有联合国雇员故意这么做,那必须被调查和解雇。不过美联社驻联合国记者则引述联合国匿名官员的消息称,是特朗普团队走在前面的人不小心引发电梯停止工作。这名官员还表示,操作特朗普提词器的人是白宫自己人。
再次抨击联合国:没用的机构
特朗普在演讲中毫不留情。他声称自己已经结束了七场战争,但从未接到联合国打来的电话。“联合国没有帮助我们,他们从未实现应有的潜力。”
他甚至翻旧账,提到当年曾以5亿美元投标翻修联合国大楼,却遭拒绝,结果换来的是一个“质量更差的工程”。如今坏掉的扶梯和提词器,成了他证明“联合国低效”的证据。
这种嘲讽不仅针对设施,更是对联合国存在价值的质疑。特朗普暗示,联合国几十年来未能解决任何重大问题,却消耗了巨额资源,沦为“国际官僚主义的庇护所”。
再次警告欧洲该反移民
在“简单暖场”之后,特朗普很快回到他熟悉的论调。他再次强调全球化和绿色能源政策的危害,警告欧洲国家正在走向失败。“如果你们不摆脱绿色能源骗局,不阻止那些陌生的移民,你们的国家就会失败。”
他坚称自己“对所有事情的判断都正确”,并补充道:“我是美国总统,但我也爱欧洲。我担心欧洲。”
特朗普把自己描绘成“敢说真话的预言家”,即便不受欢迎,也要揭露所谓的“骗局”。
联合国中唯一的以色列支持国
在巴以问题上,欧美立场的分歧正在加深。近来,欧洲多国接连承认巴勒斯坦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纷纷表态支持“两国方案”,强调只有通过给予巴勒斯坦人合法国家地位,才能为中东带来持久和平。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虽然语气更为谨慎,但也公开表示“并不反对”承认巴勒斯坦国,只是附加了释放人质和驱逐哈马斯的条件。这些举动反映出欧洲内部政治压力的增长——从街头大规模抗议到议会辩论,舆论正在推动各国对以色列保持一定距离。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上再次毫不掩饰对以色列的坚定支持。他不仅抨击联合国“反以色列的腐败”,还将“让以色列再次伟大”作为政治口号延伸,试图强化美国与以色列的战略同盟。对特朗普而言,支持以色列不仅是外交立场,更是凝聚其保守派选民的政治武器。
因此,一个清晰的趋势正在浮现:欧洲正在寻求在巴以问题上展现更独立的外交路线,而美国,尤其是在特朗普的推动下,依旧走在“全面亲以”的轨道上。这种渐行渐远的立场差异,意味着未来巴以冲突不再只是中东的战争焦点,而有可能成为欧美跨大西洋关系的新裂痕。
与卢拉的“39秒默契”
在这场充满火力的演讲中,最具戏剧性的桥段莫过于特朗普谈及巴西总统卢拉。他透露,两人在后台短暂拥抱,甚至觉得彼此“默契十足”。“我只和我喜欢的人做生意,不喜欢的人就算了。但至少我们有过39秒的默契。”
然而仅仅几分钟后,特朗普便开始猛烈批评巴西。他指责巴西在前几届政府时期“占了美国便宜”,并宣布美国将以关税作为报复。他的话既带有“私人友谊”的戏谑,又不乏政治威胁。
卢拉在大会上反击,直言美国对巴西进口征收高关税是“对司法系统的攻击”,强调巴西对前总统博索纳罗的起诉“程序正当”,不容外部干涉。“我们的民主,我们的主权,不容谈判。”卢拉的话不仅捍卫了巴西司法,也含蓄点名特朗普试图干预。
当然,特朗普也不是完全没朋友。在会晤阿根廷总统米莱时,他高调宣布:“致阿根廷人民:我们100%支持他。”
特朗普甚至举起一张印有他在“真相社交”平台发文的纸张,声称这是对米莱伊胜选的背书。他把米莱伊描述为“继承了前任极左翼总统留下的烂摊子”,并称赞他在稳定阿根廷经济上取得了成就。
这种“全力支持”并非简单外交辞令,而是特朗普利用拉美局势来证明自己反左翼、反全球化的立场。通过米莱,特朗普向国内外展示了一个“理想的盟友”形象。
气候变化:“世界最大的骗局”
在全球领导人最关注的气候议题上,特朗普依旧保持强硬否认。他直言:“气候变化是有史以来对世界最大的骗局。”
科学界的共识是,气候变化确实存在,主要源于化石燃料排放。但特朗普坚持认为这些预测“往往是出于不良动机”,是“愚蠢的人做出的错误结论”。
他讽刺绿色能源政策只会把制造业转移到“违反规则的国家”,并将“碳足迹”称为“骗局”。甚至点名奥巴马,批评他乘坐老旧飞机排放污染,却口头倡导环保。
特朗普与联合国的恩怨史
事实上,特朗普与联合国的关系一直充满戏剧性。2018年,他在大会上自夸“成就超过任何一届政府”,引发全场大笑。他事后辩解:“他们不是在嘲笑我,而是在和我一起笑。”
如今多年过去,他依旧把联合国视为“鸡肋”,既是批评对象,也是自我表演的舞台。在这次演讲中,他一方面毫不留情地讽刺联合国无能,另一方面又在与秘书长古特雷斯会面时语气缓和,称“我支持联合国,它拥有巨大的和平潜力”。这种反差,正体现了特朗普的双重策略:公开场合制造冲突,私下场合保持余地。
然而,在充满笑声与掌声的舞台之外,美国与联合国、与巴西、与欧洲的关系并未因特朗普的言辞而更稳定,反而可能加剧不信任。
他对米莱的支持,或许能为阿根廷带来短期政治背书,却难以解决长期经济困境;他对卢拉的批评,则暴露了美巴关系的裂痕;而他对气候变化的否认,更可能让美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陷入孤立。
联合国:特朗普的又一场舞台秀
从某种意义上说,特朗普在联合国的表现,是“政治秀场”与“国际现实”的冲突。他既想利用联合国舞台扩大影响,又不愿为多边主义投入资源。这正是他政治风格的核心:利用一切舞台为自己服务,却很少顾及制度本身的长远建设。
从坏掉的扶梯到坏掉的提词器,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上再次制造了全场焦点。他的笑话与抱怨、支持与批评、友谊与威胁,交织成一场混乱却极具娱乐性的政治秀。
联合国在他口中既是无能的象征,也是离不开的舞台;绿色能源在他眼里既是骗局,也是敌人的工具;米莱伊是“理想盟友”,卢拉则是“麻烦制造者”。
这就是特朗普式的外交逻辑——戏剧化、个性化、娱乐化,却往往把复杂的国际问题简化为一句“我说对了”。至于世界能否因此更安全、更繁荣,这才是特朗普之外真正值得追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