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不横,那就钱横,吴老师、李老师、谭老师皆是其中翘楚。为了“摆平”领导,他们在物质方面付出不少。
这几位老师中有的家境不错,拿出点钱给领导送礼不算啥;但也有家境一般的,送礼需要从工资和补课收入中往出拿。尽管如此,他们都信奉一句话:在我们学校,没有钱不能解决的事。
一年,吴老师因为补课遭举报被局里抓个正着,按照局里文件,吴老师不得再担任班主任,而且要到乡下中学待三年才能回来。但处罚却在学校的干涉下,变成了校内处理。
校长在大会上严厉批评了吴老师的补课行为后,加重了语气说道:“但是,考虑到高三阶段换老师会影响学生,所以,吴老师继续担任班主任。”所有老师愕然:原来,局里的规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师们的不满传到领导耳朵里后,为了平息这种情绪,下个学年吴老师从班主任岗位上退了下来。但,再下个学年,吴老师又出现了名单之中,担任高三班主任。
如果说吴老师的补课好歹是经年积弊,李老师的“有偿报考志愿”就是损人利己、误人子弟了。
某年高考后,“尖刀班”(有望考入211和985的学苗)的班主任李老师为本班学生提供有偿报考志愿的服务。在他的“帮助”下,全班30多名能上985大学的学生,都选择报了本省的一所重点大学。原因很简单,如果付费报考的志愿没录取上,李老师不仅要退回报考费用,还会被有些家长不依不饶地缠上,为了稳妥,他干脆让所有学生报考的大学降一个档次,这样就万中无失了。
新学期开学后,省重点大学发来贺信,授予我们学校“优质生源基地校”的称号,校长才知道这回事,他大发雷霆,说了很多过头的话,可李老师仍然悠然自得地继续做高三“尖刀班”的班主任。
不过,如果要比出格,谭老师才是最别出心裁的。某年高一开学两个月左右,学校给所有高一新生建立学籍时,突然发现谭老师班多了一个学生,而这名学生是谭老师私下里塞到自己班级的。
主任勃然大怒:“你胆子也太大了吧,如果所有班主任都像你这样,咱们学校干脆办成‘私人学校’得了……”
谭老师也不是吃素的:“只许你们领导安排学生,我们老师怎么就不可以?我们班开学之后又来了5个学生,都是你的条子。他们怎么来的,你心里难道不清楚?”
主任看着谭老师,眨了眨眼睛,愣是没有接上话茬。
的确,每年高一开学后,都会有原本考不上我校,但从外校转来的学生。据说,这些学生的家长都花了不少钱才打通关系。谭老师担任高一班主任这一届,前前后后已经转来了200多名学生。这些学生和正常考到我们学校的学生之间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德育方面,经常扣分,让班主任很是费心。班主任们吐槽:“收钱的是领导,遭罪的是老师。”
谭老师有个亲戚的孩子没考上我们学校,目睹学校领导的做法,谭老师铤而走险,把孩子安排到了自己班级。眼见事发,谭老师知道不能跟领导“硬碰硬”,否则吃亏的还是自己,他在当天休息时找到主任,给主任塞了一个厚厚的信封。
就在大家等着看学校怎么处理谭老师时,主任突然闭口不提这件事了。并且,谭老师原本只教一个班级的课,这件事之后却给他增加了一个班,而我们的课时费和教授班级数量直接挂钩。
看到送钱有用,年轻老师也有样学样。
学校新来的小李老师参加工作以来兢兢业业,虚心向组里所有老师学习,下班后,小李老师经常备课到晚上十一二点。由于小李老师的努力,他的成绩在组里名列前茅,无论是平时授课还是公开课,都得到了学生、同行以及领导的一致好评,还期间参加过一次市里组织的大奖赛,取得了相当好的名次。所有人都看好小李老师。
最初,由于业务不是很熟练,小李老师一心扑在教学上。从高一到高三的教学实践,小李老师在业务上不断成长,下一步的计划就是做个合格的班主任。
小李老师准备了2000元钱装在信封里找到了主管教学的校长,接过信封,教学校长似乎有意无意地用手捏了捏信封的厚度,执意要把信封塞回小李老师。以为是领导客气,小李老师马上抽身走了。
送出了信封,小李老师感觉心里有底了,一心等着在新工作岗位大展身手。意外的是,公布的班主任名单上并没有小李老师的名字。小李老师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郁闷中,就在酒桌上把这件事和几个要好的同事说了。听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是小李老师送的太少了。“想做班主任,至少得这个数。”有一位老师伸出了五个手指头。
小李老师后悔不已。当时在酒桌上的一位同事,事后把小李老师的遭遇说给我听,我怎么也不敢相信这件事的真实性。可是,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因为没当上班主任,小李老师心想,校长是不是能把他送出的信封退回来。等了好久,期间在路上还遇到过校长,可是,校长当作没那么回事一样,打过招呼之后就走过去了。留下小李老师在原地愣了好久。
3
班主任竞争变了味,那些真正热爱班主任工作的老师,在利益的天平上占不到优势,也就遭了罪。
2023年5月末的一天,师弟易墨给我打来电话,平日性格沉稳的他极力压抑着愤慨的情绪:“我要去找大校长,你去不去?”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赶紧安抚:“怎么了,别激动,慢慢说。”
原来,易墨新学年继续担任班主任的申请,和我一样没有通过,他想叫上我一起去找大校长主持公道。
2022至2023学年度,我在高三担任班主任,易墨在高二担任班主任。
每逢期末考试前,学校会提前进行下个学年的工作安排,易墨性格沉稳,教学水平高,也有能力,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不但班级成绩名列前茅,德育处扣分也很少。易墨理所当然地在年级下发的新学年工作申请表上,明确写上了:“高三,担任班主任。”
学校衡量班主任工作的标准,是教学成绩和德育成绩各占一半,年级排名最后两名的班主任淘汰。易墨认为以自己的工作成绩,担任高三班主任应该没问题,高二年级的其他班主任也觉得易墨十拿九稳。
我倒没有他这种热忱,只是5月初时,胡校长在校园里遇到我时,要我留在高三,“就当帮我一个忙,再辛苦一年。”说这话时,胡校长眼神诚恳,语气也诚恳。因而,5月下旬,我在教师分工申请表上,写了继续在高三担任班主任的申请。
就在我迫于无奈,而易墨憧憬新学年大干一场时,分工名单出来了,班主任一栏里没有我们的名字。
易墨给年级胡校长打去电话,想要一个让自己信服的理由。不想,胡校长却说,易墨班级虽然教学方面成绩还可以,但德育分排在最后。
易墨当时就懵了,高二一年,易墨班级的德育扣分每个月都很少,怎么可能排在年级最后?
胡校长解释说,以往是整个年级放在一起算,排名最后的淘汰,而这次是理科班级和文科班级分开算,和其他理科班级相比,易墨班级的德育扣分就排在了最后。
这个说法显然不能让易墨信服:“以前都是整个年级放在一起算,这次为什么不那么算了?况且,教学成绩和德育成绩还要各占一半。我怎么能在最后?”胡校长接着说:“你虽然教物理,也要懂得与时俱进啊。实际情况是不断变化的,一些做法当然也要跟着变化。”
不说这个也就罢了,一提起这个话题易墨更是生气。想当年,胡校长的孩子在我校读书,虽然学的是文科,但是,所有科目都要进行学业考试,有一科不合格就没有高中毕业证。胡校长孩子物理这科怎么也学不明白,当时还只是一个普通老师的胡校长,到处找人,想给孩子在考前补补课,都被婉言拒绝。
一是胡老师平时的人际关系不好,平时见了领导点头哈腰,见了同事不会主动说话;二是胡老师的要求还很高,要求“给孩子指点之后,必须考试合格”。
接连遭到几次拒绝后,胡老师找到了易墨,易墨原本也想拒绝,可是,想着同事一场,谁都有为难的时候,就答应了他。学业考试的前三周,易墨辛辛苦苦给孩子划知识点,不厌其烦地给孩子讲解,最终,孩子通过了考试,但易墨没有收到胡老师一句感谢的话。
再次见面,胡老师收起了求助时的笑容,只是礼节性地点点头,和其他老师聊天时,仿佛忘记了孩子考前的一切,只说:“这次考试试题简单,好过。”
原以为十拿九稳的班主任职务飞了,易墨情绪激动,几乎抓狂。我非常理解他想要当面质问胡校长和找大校长主持公道的心情。
虽然年级校长主抓年级教学工作,对班主任的任命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可班主任的任命要合情合理,之前定下的规矩也要遵循,如果无缘无故想让谁当谁就当,那还有标准了吗?易墨要我和他一起去找胡校长,看他激动,我说道:“找胡校长要个实实在在的说法可以理解,可是,你现在正在气头上,我最好暂时不要去,等你平静下来,把你的理由说清楚,再把你要问的想清楚,这样才利于问题的解决。‘有话好好说’,如果和领导动怒,理亏的还是咱们自己。”停了停,我又告诉易墨:“我和你一起去未必有效果,这种事你自己去就好。”
其实,早在名单公布之前,就有关系不错的主任告诉我,我的申请可能要泡汤。
主任好心提醒我:“你要不要做做工作?”
我说:“胡校长亲口和我说的事能不算数吗?”
主任说:“咱们学校的形势你还没看清吗,不做工作能行吗?胡校长虽然口头上答应你了,你们组也缺老师,但是,班主任不缺啊,在高三做班主任收入还是可以的。”
“如果是这样,我就回高一,给年轻人让路。毕竟,在咱们学校能上高三也不容易。”
“这不是发扬风格的时候,你要仔细考虑,现在做工作还来得及。做班主任谁不是为了多挣点钱。你好好想想。”说完,主任挂了电话。
和主任通完电话,我心里已经预感到我不能留在高三了。但我没有放在心上,在哪个年级工作都一样教书育人,如果因为经济利益常年留在高三,岂不是让其他人都失去了上高三的机会?
主任打完电话的第二天,我又接到了同组的科任马老师的电话。马老师告诉我,就在刚刚,胡校长给他打了电话,让他留在高三。马老师因为孩子小需要照顾不想留高三,就提了我的名字。胡校长却说,高三班主任名额太紧张,安排不过来。
胡校长如此行事并非第一次了,早在几年前,他就这样对待过崔老师。
崔老师是位业务能力很强的班主任,因为一位从外校借调过来的老师没有班主任经历,职场评定有劣势,校领导就安排他顶替了崔老师的班主任位置。
崔老师去找了主管年级教学工作的副校长,被一句“你太累了,需要歇歇。班主任工作也需要注入新鲜血液”给打发了。崔老师百思不得其解,最终发誓再也不做班主任。
然而,2020年,申请担任班主任的老师太少,焦急之中的胡校长找到崔老师说了很多好话,让崔老师申请班主任。
见崔老师一副不为所动的样子,胡校长承诺,只要崔老师愿意申请班主任,虽然平时教普通班课程,但是,课时费按照“尖刀班”老师的标准计算。
有经济利益,加上胡校长主动放下身段请求,崔老师觉得不能不识抬举,就答应了胡校长。
可等到公布班主任名单时,崔老师竟然没有找到他的名字,他觉得自己被像猴一样耍了,当即去找胡校长。然而,胡校长全然不见了之前的样子:“没办法,后来申请班主任的老师远远超出实际需要,有一部分申请不能通过。”
“那你当初为什么主动找我,和我许诺那些条件,你拿我当备胎啊?”崔老师气愤地说。
“计划没有变化快,我当时也没想到会出现这种局面。”胡校长答复。
“以后再有人管我叫爹,我也不会答应做班主任。”和胡校长实在无道理可讲的崔老师,只得甩下一句狠话,便扬长而去了。
4
易墨第二天还是去找了胡校长,听胡校长说了很多听不懂的算法,包括领导平时查课学生的听课状态,课间学生的表现,甚至还有学生平时的请假次数……最后,胡校长说,这是高二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的结果,再不能改变了。
眼见和胡校长实在没有道理可讲,易墨愤慨地说:“那我去问大校长。”
胡校长马上改变态度,一把拽住易墨:“这是干啥,有啥想不开的跟我说,这是咱们年级内部矛盾,如果找大校长,就把矛盾扩大了。你看看,今年班主任人选实在紧张,如果有机会,来年我再让你做班主任,怎么样?”
易墨听胡校长这么说,心软了,一时不知怎么接话。
见气氛有所缓和,胡校长又说:“其实,我对你的教学能力和德育工作能力还是很认可的,实在是今年情况特殊,申请做班主任的老师太多,你就多理解理解我吧。”说着,从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一盒烟,硬往易墨手里塞:“咱们哥们之间,要互相支持啊。”看着胡校长像演戏一样变换脸色,易墨有些恶心,把烟放到办公桌上,走了出去。
几天后,我再见到易墨时,他已经平静了很多。
“想让你干,就一条理由,工作需要;不想让你干,理由有很多,哪条你都反驳不了。咱们没做努力,就认了吧。”易墨苦笑。
同组的老师撺掇易墨,曾经犯过那么大错误的老师都能继续做班主任,凭什么以“莫须有”的理由就能轻易让易墨下来?如果赏罚不分明,那工作起来还有什么积极性?
对此,易墨只是笑笑:即使我今年侥幸做了班主任,如果我只一心为工作,而对领导依旧爱理不理,那么下学年,我仍然逃脱不了被撤职班主任的危险。与其这样,不如我早点下来,把机会让给那些“有准备”的老师。
易墨说得不无道理,我曾私下里问德育主任,德育分数究竟是怎么算的,按道理,易墨不可能德育扣分倒数。
德育主任回答我:“怎么算的,谁知道怎么算的,那都是教学校长算的。如果不让你干,还愁没理由?这是啥时候,你挣的班主任费都揣自己兜里,能行吗?”
德育主任所说不错,在我和易墨错失高三班主任职务时,魏老师的名字却赫然出现在名单之上。
魏老师和我住在相邻小区,很多时候我们都一起回家,有次他撺掇我,来年继续在高三干一年。魏老师班级的教学成绩一向不好,最好的一次倒数第三,按照成绩和德育分各一半的算法,魏老师想留在高三的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对他的建议,我不置可否。
“你就狠狠心,给领导表示表示。”魏老师随口说道。
“我可不想贿赂领导。”我也随口回答。
“你留高三,我也留高三,咱俩下班还有伴。”魏老师接着说。
“你留高三应该没问题。”听魏老师说话的语气,我附和道。
“不出意外应该没事。”魏老师信心满满。
“我能和你比吗,你太有实力了。”我说的是真心话,就在上个学年,当时还做科任的魏老师因为成绩低,被教学校长数次谈话。觉得丢了面子的魏老师当时就在办公室发话:“下学年我不和你在一个年级不就得了吗,我争口气留高三。而且,还要当班主任。”
当时,魏老师是半开玩笑半认真说的,所有人都没当真。可是,下学年分工,魏老师真的就在高三留下了,而且,确实当上了班主任。
“也就一般般。我就是不服气。”魏老师回答我。
高三班主任名单发布后,我打电话给魏老师。
“祝贺你,留在了高三。”我发自内心地表示祝贺。
“我也没做太多努力。我就是给我家亲戚发个信息,告诉他这件事胡校长说了算。”魏老师没有隐瞒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