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回复: 0

五部门约谈外卖平台,DeepSeek使用率下降50% | 财经日日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14 10: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部门约谈外卖平台,DeepSeek使用率下降50%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年05月14日 19:21

美国4月CPI创4年来最低水平



5月13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4月CPI同比增长2.3%,预期2.4%,前值2.4%,为自2021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4月CPI环比增长0.2%,预期0.3%,前值-0.4%。核心CPI同比增长2.8%,为自2021年春季通胀爆发以来的最低速度。


目前,市场对美联储今年年内降息多次的预期已显著降温。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最新显示,美联储6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超过80%,7月降息的概率已降至不足四成。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美联储必须像欧洲那样降息。鲍威尔的“太晚了”是怎么回事?美联储的策略对美国不公平,美国已经准备好蓬勃发展。顺其自然吧,这将是件美好的事情!(综合华尔街见闻)


|点评| 美国4月CPI继续降温,并不意味着美国政府近期的关税政策对美国物价没有产生扰动。4月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美国前期禽流感对畜牧业的影响逐渐消散,鸡蛋价格快速回落。美国居民对未来通胀水平回升产生担忧,对服务业的消费意愿回落,机票价格走低,共同平抑了CPI涨幅。然而,家具、家电、玩具等进口比重较高的产品价格已出现小幅回升迹象。

美国生产商们还有此前关税尚未加征时的库存,所以美国加征关税对物价的影响在4月体现得并不充分,预计将在年中的CPI数据中得到体现。尽管有特朗普的压力在,美联储近期对于暂缓降息的态度还是十分明确,美联储内部对此几乎不存在分歧。

4月全国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3%



5月14日消息,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3%,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稳步增长态势。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7%,其中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4%;高技术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3%和13.4%;各地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建筑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5%。


对美出口企业加大“转内销”力度,通过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对冲外贸风险,相关企业国内销售额同比增长4.7%,占总体销售额比重较一季度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东部地区特别是经济大省增长态势良好。4月份,东部地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8%。其中,浙江、广东、北京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7.3%、6.6%和5.4%,增速明显快于全国平均水平。(综合新华社)


|点评| 增值税征收几乎涵盖了所有商品和服务的销售环节,以此为口径统计企业销售收入,也比较全面、准确。“两新”政策持续发力,各地加快项目建设,4月企业销售收入整体增长平稳。季节性因素叠加关税政策扰动,4月制造业PMI下行,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速较一季度也有所下滑。行业分化下,面对外部压力,新兴制造产业依然保持着较高增速。

东部地区的经济大省,在高技术及数字经济等领域有着较强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企业销售收入的增速自然也高于全国平均。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出口转内销等一系列支持政策,为逆境下的外贸企业提供了有力支撑。伴随关税政策调整,后续企业收入端或还有较大的修复空间。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回到7.2以下



5月13日,中国央行自4月初以来首次将人民币中间价设在7.2以下,报7.1991,较前日调强75点。人民币也对一篮子货币走强,人民币汇率指数(CFETS)自4月低点明显反弹。与此同时,美元指数维持强势,美元兑日元、欧元、英镑等货币走强,美元指数、人民币兑美元呈现出同步走强的格局。


4月初,人民币中间价上调至7.2以上,但近期美元意外走弱,缓解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从近期的人民币中间价看,央行对中间价的调强幅度(即中间价与前一日收盘价或市场隐含价之间的差值,体现央行主动引导升值的力度)已从前两个月的接近1000点下降到200点。(第一财经)


|点评| 本轮人民币升值通道从4月中旬开始,在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国采取了强硬的贸易反制态度,市场对于人民币主动贬值以对冲外贸压力的预期骤降。中国与多个非美国家达成贸易协定,推动人民币升值。同期美元受美国政府外贸政策反复影响走弱,加速了人民币汇率走强。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超出市场预期,是中美货币同时升值的重要因素。目前,中国对稳增长的态度明确,降息降准等增量政策同步落地,出口压力减轻后,全年GDP展望将更加积极,成为人民币升值的潜在动力。从中长期来看,美元存在一定的贬值压力。美联储年末仍有很大可能进行降息。美国信用风险有所提升,部分国际投资者逐渐减少投资组合中美元的占比。


五部门约谈外卖平台企业



5月14日消息,市场监管总局近日会同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针对当前外卖行业竞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市场监管总局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内部管理,合法规范经营,公平有序竞争,共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切实维护消费者、平台内经营者和外卖骑手的合法权益,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今年2月11日,京东外卖正式启动“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相关举措掀开此次外卖大战的帷幕。此后,京东和美团在外卖领域战火不断升级。同时,饿了么也加入战局,4月30日,饿了么宣布开启平台“饿补超百亿”大促。(澎湃新闻)


|点评| 外卖巨头酣战之际,五部门对其约谈,对外卖行业进行规范管理的信号明确。从短期来看,在各类补贴、优惠的刺激下,外卖市场确实爆发出了较强的消费力。不过,平台间低价倾销的竞争方式,也在一定程度挤压了商家的盈利空间,容易滋生食品安全问题,损害消费者权益,长期而言并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以及消费市场的持续繁荣。

外卖骑手的权益保障,同样是本轮“外卖大战”的焦点,或也是此次监管约谈的重点。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企业和市场的特性,监管更多还是要以公开透明的规则来引导市场,如果过度干预,可能反而会损伤企业的活力。监管加强后,外卖行业高速狂飙的时代或将成为历史。国内市场增长放缓,出海可能会成为外卖企业的未来重点方向。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或成全球年度最大IPO



5月14日消息,宁德时代披露发行阶段董事会公告及刊登注册招股书,宣布正式启动国际配售簿记,预计于5月2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并开始上市交易。宁德时代除了公开发行的1.179亿股外,还有1770万股的额外授权发售、1770万股的绿鞋,若是这两项额外授权都使用,宁德时代此次的募资额可达410亿港元。这将使其成为今年全球募资额最大的IPO。 


截至本周三,宁德时代已获得机构下单超500亿美元,折合约3902亿港元,剔除基石认购部分,已经超额认购30倍。同时,宁德时代的散户认购达60.97倍,下单金额超过1400亿港元。招股书显示,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方面,2024年,全球市占率达37.9%,而储能电池2024年的全球市占率则为36.5%,并分别于全球连续8年和4年市占率第一。(腾讯新闻)


|点评| 宁德时代是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当之无愧的王者,在市占率、动力电池技术、公司盈利能力等多方面都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这次宁德时代港股IPO发售新股的数量并不算多,一半的新股还被基石投资者提前预订,留给市场的认购数量更少。宁德时代的港股发行价格与A股股价预计基本相当,套利空间有限,导致机构与散户的认购倍数不算特别高。尽管如此,在全球IPO市场疲软的背景下,宁德时代港股IPO也算得上是业内的一次盛事了。

全球化是宁德时代未来的主要发展目标,宁德时代在港股进行IPO的首要目的可能并不是为了获取资金,而是借助港股市场进一步增强公司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拓宽公司国际融资能力。

DeepSeek使用率下降50%



5月14日消息,全球著名大模型整合应用平台Poe发布了,2025年春季AI模型使用趋势报告。报告显示,DeepSeek R1的使用率从2月中旬的峰值7%下降到了4月底的3%,整体使用率下降超过50%。OpenAI自从在GPT-4o推出新的文生图功能后,例如,吉卜力风格、仿真自拍等类型图片,实现病毒式增长使用率暴涨。 


在文生视频领域,国内快手发布的Kling家族视频生成模型迅速获得了约30%的使用份额,特别是Kling-2.0-Master,在2025年4月末发布的三周后,就在Poe的全部视频生成中产生了21%,迅速成为有力竞争者。而谷歌的Veo 2在2月发布后的几个月内保持了约20%的强劲使用份额。(华尔街见闻)


|点评| 全球科技巨头们相继推出自己的AI大语言模型,此前AI模型的井喷期已经度过,而细分AI模型之间的明争暗斗仍在继续。DeepSeek作为中国开源推理大语言模型的佼佼者,曾在海内外引发了巨大的话题热度,根据DeepSeek的开源技术,很快其余AI厂商也纷纷更新了自己的推理模型。反观DeepSeek,由于算力不足,短期内难以为庞大的新增用户群体提供稳定服务,同时又对其他AI厂商积极开放应用接口,分流了很多用户,导致DeepSeek使用量骤降。

AI技术仍在快速发展,用户对单一AI模型忠诚度低,很容易因更好用的新模型出现而转向,特别是在对AI模型能力要求更高的细分领域。技术优势,仍是AI应用保持用户量的关键因素。


微软宣布裁员减少管理层级



5月14日消息,美国微软公司表示,该公司将裁减不到3%的员工,影响约6000人,裁员范围将覆盖所有级别和地区。微软称,将在美国华盛顿州雷德蒙德市裁员1985人。据悉,此次裁员旨在减少管理层级,与绩效无关,并非基于绩效的裁员。上一次微软如此大规模地裁员还是在2023年1月,当时的裁员人数达到1万人,涉及HoloLens增强现实头戴设备部门及其他硬件项目。


事实上,其他科技巨头如亚马逊、Meta和谷歌也在进行类似的裁员和重组,以应对市场变化和AI技术革新带来的挑战。数据显示,今年到目前为止,美国126家公司已经裁员了超过53000名科技员工。(证券时报)


|点评| 微软近几个季度业绩持续增长,通过裁员降本增效的压力并不大,这次裁员是微软聚焦AI业务的又一个信号。微软对AI基础建设重金投入,而现阶段AI业务还处在早期发展阶段,投入产出不成正比,给未来微软业绩增长带来潜在压力。并且,像微软这样的老牌巨头企业,难免产生人浮于事的迹象,臃肿的管理层有时会成为新项目开发的阻力,这或许是微软向管理层开刀的原因之一。

AI技术的发展虽然暂时没有在消费者端为科技企业们提供太多收入,但AI大模型所展现出的数据收集、代码编辑等能力已经可以替代部分员工的工作。伴随AI行业发展所新增的岗位技能门槛较高,老员工们很难实现内部转型,未来科技企业的内部优化或将加速。

周三两市震荡走高沪指涨0.86%



5月14日,市场午后在金融股带动下震荡走高,创业板指领涨,沪指重回3400点上方。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32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252亿。盘面上,市场热点较为杂乱,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2800只个股下跌。从板块来看,大金融股午后爆发,港口、物流股集体大涨。化工股持续活跃。光伏、贵金属、军工电子、轨交设备等板块跌幅居前。


截至收盘,沪指报3403.95点,涨0.86%,成交额为5349亿元;深成指报10354.22点,涨0.64%,成交额为7819亿元;创指报2083.14点,涨1.01%,成交额为3695亿元。(财联社)


|点评| 周三午后金融板块带头,权重股集体走高,带动沪指冲上3400点。市场人士对周三午后的异动原因众说纷纭,公募集中调仓、放松外资准入、放开理财资金入场等捕风捉影的猜测广为流传。事实上,过去在没有明显的消息面影响时,权重股带领指数冲关的现象并不罕见,只是近期市场走势受消息面影响更加明显,让部分市场人士忽视了市场自发的力量。

无论周三午后的涨幅是因为什么,显而易见的是有资金正在进行买入,三大指数脱离此前盘整区间,再上一个台阶。公募基金新规落地后,确实有可能导致基金经理们更倾向于增加权重股配置,以期净值表现向基准指数靠拢。指数走高后,更有可能吸引增量资金入市,改变存量博弈的状况,对中小盘股来说未尝不是个好消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5-15 11:50 AM , Processed in 0.06849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