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不同的食材与烹饪方式,分享如下几类肉类利用这一原理的案例。
煎牛羊排
针对厚切的牛羊排,除了高温煎快速熟之外,还有一个就是苏威(sous vide)的做法,讲人话就是「低温慢煮」,原来有专门的低温慢煮机,也就是水浴,泡在 58 - 62 摄氏度的水中煮,这样能够保证肉的水分不流失。
现在有很多衍生的设备都可以实现低温慢煮,例如蒸箱,现在可以有低温的蒸箱,或者是电饭煲的保温功能,都可以实现低温慢煮,关键的就是 PID 的温控。
在家里就可以用蒸箱来做厚切的牛排,做出来的牛肉口感就非常的水润,汁水满满。和通过煎熟的牛排相比,口感上差距非常大。非常值得大家试试看,用来煎牛排。
煮牛羊肉
这里一般是煮白切羊肉、手把羊肉、牛肋条、牛腩肉等。
很多人煮牛羊肉就喜欢一直开大火。如果肉肥一点,可能还算好,如果肉比较瘦,要么就是硬的,要么就是煮超长时间,肉是烂了,但是吃起来是涩的。
问题就在于大火煮会导致肉里面的水分流失,剩下的就是干巴巴的肉干了。当然卤牛肉可能就需要这个效果的除外。
所以煮大块牛羊肉的正确做法就是冷水下锅,煮到水开,撇去浮沫,然后关火,到 40-50 摄氏度后,再次开小火,到微沸,关火,静置半小时到1小时即可。 控制总时长 1.5 小时到 2.5 小时。只要不是老母牛的肉,基本上肉口感可以做到肉汁丰盈,嫩滑不柴。
清水煮牛肋条
手把羊肉
白切鸡与白斩鸭
作为南方人,家里小时候过年过节或者去农村吃席最常见的菜就是白切鸡、白斩鸭。当然,小时候的鸡鸭品质比现在好太多,在上海或者其他大城市,想买到好的鸡或者鸭很难,或者价格特别贵,一只鸡在山姆 198 的感觉也就那样,凑合还可以。 白斩鸭的鸭得选择番鸭,肉质很厚的那种,一般的水鸭是不行的。
番鸭
番鸭肉
煮白切鸡和白斩鸭,基本上和煮牛羊肉是一个思路,就是需要关注煮的时间不能太长。半年到一年的鸡鸭,煮 30 分钟,一年以上的可以煮 45 分钟到 60 分钟,煮久了鸡鸭肉质纤维就没有了,我们南方人所说的肉甜味就少很多。
煮的过程稍微有些不同,你可以选择冷水或者滚水下锅,冷水下锅煮到水开后关火闷 30 分钟到 45 分钟即可。如果鸡鸭比较大,可以在过程中再次开火,温度不用超过 80 度。
之后需要拿出来晾干,让鸡鸭表皮干爽,吃起来口感好,我们福建人吃白斩鸭,还会在鸭肉表面抹一层油,撒一层薄盐。 等皮干了,内外部温度一致了,就可以斩块摆盘了。
白斩鸭
煮白切的肉千万不能长时间大火煮,要么就是肉质硬的不行,要么就是松软到完全没滋味。
好的白斩鸭肉质要能咬的动,还必须有肉感,鸭胸部位的肉也是湿润爽滑的,鸭皮有口感,不绵软,鸭子没有腥味。好的白切鸡也是,讲究的不是这个肉有多嫩,讲究的是皮弹肉滑有水分。
总结一下,大家在做菜煮肉的时候了解了「高温使食物水分散失,低温会保留食物的水分」的原理后,相信肉的口感肯定会大幅度提升~吃到原汁原味好食材好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