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6|回复: 0

多家平台扶持外贸转内销,人民币中间价创新低 | 财经日日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4 09: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多家平台扶持外贸转内销,人民币中间价创新低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年04月14日 19:20

中国3月社融增量5.89万亿元



4月13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公布金融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5.1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37万亿元。结合前值计算可得,3月社融规模增量为5.89万亿元。前值为2.23万亿元。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12.99万亿元。结合前值计算可得,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64万亿元,新增人民币存款4.25万亿元。

 

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6.06万亿元,同比增长7%。狭义货币(M1)余额1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6%。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07万亿元,同比增长11.5%。M2-M1剪刀差为5.4%,较2月的6.9个百分点缩小了1.5%。(央行官网)


|点评| 3月信贷需求回暖,政府发债力度加大,社融数据整体走高。3月是各大银行“开门红”的最后发力月,今年央行降息预期较为明确,银行更倾向于早放贷,信贷前置的趋势明显。企业短期信贷高增与债券融资减少相对应,表明在债市利率波动幅度加大的背景下,企业更倾向于通过信贷方式补充资金,实际融资需求并没有明显增加。

 

政府发债速度加快,但财政存款减少,表明财政投放力度正在加大,推动M2与M1的剪刀差缩小,资金流动速度有所增加。央行罕见地在周日发布超预期的金融数据,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意味明确,二季度更加积极的货币政策有望落地。


中国3月出口同比增长12.4%



4月14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中国3月按美元计出口同比增长12.4%,进口下降4.3%;中国3月按人民币计出口同比增长13.5%,进口同比下降3.5%。以人民币计,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增长1.3%。其中,出口6.13万亿元,增长6.9%,对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实现增长。进口4.17万亿元,下降6%。

 

中国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动能强劲。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专用装备出口一季度分别增长10.8%、16.2%。新能源产品继续在全球绿色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风力发电机组、锂电池、电动汽车等出口分别增长43.2%、18.8%、8.2%。(海关总署官网)


|点评| 中国一季度出口总额保持高速增长,与美国加征关税,贸易商提前囤货有很大关系。前两年积压的船舶订单陆续进入交货期,船舶已经成为中国出口中的强拉动项。3月家用电器、集成电路等产品出口速度加快,更多地还是受“抢出口”影响,中国对越南、泰国出口明显增加,跨国贸易商试图通过转运的方式避免美国关税加征。3月进口同比降幅有所收窄,但仍处于负值区间,国内需求的修复速度较为缓慢。

 

美国作为中国的主要出口国之一,关税政策的反复对中国未来进出口贸易不可避免地将产生一定影响。中国正在与东盟、欧盟等贸易伙伴增强外贸关系,以对冲美国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不过,巴西出口的大豆已经开始借机涨价,中国外贸形势变化方向有待继续观察。


人民币兑换美元中间价创19个月新低



4月14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下调23个基点,报7.2110元,创下自2023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自4月以来,人民币中间价累计下调335个基点。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周宽幅震荡后周一小幅走高,在7.30关口附近徘徊。

 

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延续了上周的下跌态势。14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7.35,环比下跌1.42,创下2023年9月以来的新低;BIS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报103.32,环比下跌1.54,创下2024年1月以来的新低;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1.06,环比下跌1.49,创下2020年9月以来的新低。值得注意的是,在人民币走低的同时,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DXY)也在持续下跌。(21经济网)


|点评| 人民币持续贬值,是美国关税政策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的又一大影响。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时,人民币曾一路贬值,以部分对冲关税加征对外贸行业的负面影响。今年中美贸易摩擦再起,以人民币贬值促出口只是市场的惯性思维,美国政府这次关税加征幅度巨大,已经难以用常规的汇率波动进行抵消。

 

今年中国出口贸易顺差可能会有所收窄,人民币汇率年内确实存在一定的贬值压力。然而,中国央行近期释放出稳汇率的信号,由于背景不同,很难像2018年一样对人民币单向贬值保持较高的容忍度。由于美国关税政策的反复,反而使美元正在面临着更大的贬值压力。


高盛预计国际油价明年继续下跌



4月14日消息,高盛预计,在2025年剩余时间内,布伦特和WTI原油价格将小幅下跌,平均每桶价格预计分别跌至63美元和59美元;2026年布伦特原油价格预计为58美元,WTI原油价格预计为55美元。截至本周一,布伦特原油期货跌至每桶64.72美元左右,WTI原油期货报61.44美元。这意味着高盛预计布伦特原油年内还有望跌2.65%,WTI原油年内有望跌3.97%。

 

高盛预计,2025年全球原油供应过剩预计将达到80万桶/日,2026年预计达到140万桶/日,这将对全球油价施持续加下行压力。高盛表示,在全球经济放缓的情况下,或者OPEC+自愿减产220万桶/日的计划完全逆转,布伦特原油价格可能在2026年跌至40美元的区间,在极端的综合情况下甚至可能跌至40美元以下。(财联社)


|点评| 关税政策扰动下,国际贸易的紧张局势加重了市场的经济衰退预期,油价也受到影响震荡下行。需求端的疲软信号以外,原油库存增加、供应过剩是导致国际油价下跌的另一重要原因。此前为了稳定全球石油市场,OPEC+产油国联盟宣布减产计划,并已通过多次延期来缓解产能过剩的问题。不过,非OPEC国家的产油量增长,也在侵蚀其市场影响力。

 

目前,OPEC+的减产计划再次到期,如果后续其逐步增加产量,势必会对全球原油供应形成新的冲击。加上关税政策为全球经济带来的不确定性,经济增长缓慢时期,原油需求或将继续走弱,未来国际油价还是有着不小的下行压力。


多家互联网企业发力外贸转内销扶持



4月14日消息,美团、京东、盒马等企业近日出台外贸转内销专项扶持计划。其中,美团在“商家入驻、经营扶持、品牌打造”等方面开设绿色通道;京东宣布将推出2000亿元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未来一年内大规模采购不低于2000亿元的出口转内销商品;盒马宣布面向中国外贸企业开放入驻通道,后续将上线“外贸专区”。

 

4月9日,中国商业联合会牵头组织召开应对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外贸商品出口转内销形势研讨会。中国商联副会长张丽君指出,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下,特别是美国政府近期出台关税政策使外贸企业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出口转内销将成为寻求新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综合第一财经)


|点评| 关税壁垒在前,外贸企业普遍面临着成本上升、出口市场遇阻等诸多困难。其中,不少企业生产好的货物已经在仓库,国外订单却被临时取消。对于部分资金周转压力较大的企业来说,采购原材料的欠款可能都得等交完货、拿到钱才能交上。现在卖不出货、收不到订单全款、还不上欠款,企业的资金链是岌岌可危。

 

关税政策或还有变数,外贸企业的生存问题却是迫在眉睫。当前最紧要的,就是给外贸企业找到新的市场。互联网企业加快打通外贸转内销的渠道,能够解外贸企业的燃眉之急。而从长期来看,外贸企业加入内销市场后,场内的消费动能也需要随之增强,才能形成有力支撑。


海南出台提振和扩大消费三年行动方案



4月14日消息,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省提振和扩大消费三年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加大财政支持力度。2025-2027年,统筹各级财政资金100亿元以上,支持海南省提振和扩大消费。2025年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行动方案》提出九方面共35条举措,其中还包括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项目积极申请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强化金融信贷支持,鼓励银行机构提高个人消费贷款额度,优化个人消费贷款偿还方式,通过满减、分期、阶段性免息等形式,支持居民耐用品绿色更新和品质升级。(财联社)


|点评| 作为国际旅游消费平台,海南在吸引外来消费上有着独特优势。免签政策不断优化,扩大了入境游客规模,而其离岛免税政策,每年都撬动了大量高端消费回流。目前国际经济形势较为复杂,要在保证外来消费力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内部消费活力,海南是一个重要支点。此时出台提振消费35条,用意也很明确。

 

从具体措施来看,海南计划在三年用至少100亿资金全方位撬动消费市场,力度还是比较大的。其中,给予财政贴息、发放补贴这些措施,都是实实在在地把好处送到民众手中。当前,消费被摆在发展经济的重要位置,而要拉动消费,把真金白银的实惠给到百姓就是最直接的方式。


内地客成香港楼市上行重要推手



4月14日消息,成交数据显示,内地客正在成为香港楼市向上的重要推手。中原地产亚太区副主席兼住宅部总裁陈永杰透露,今年3月,香港一、二手私人住宅市场录得1097宗普通话拼音买家入市个案,涉及成交金额逾94亿港元;今年一季度,全港一、二手私人住宅市场合计录得2461宗普通话拼音买家入市个案。

 

近期,香港豪宅市场不乏名人身影。港岛南区大潭玫瑰园17号屋以7800万港元易手,据香港土地注册处信息,其中一名买家与阿里合伙人同名。3月,港岛南区深水湾香岛道33号8号屋以4.8亿港元转手,买家以“VIKING SKY LIMITED”名义购入,实际持有人指向来自内地的互联网新贵。歌手邓紫棋购入湾仔东半山利安阁两个单位,成交价约8500万港元。(时代周报)


|点评| 去年香港政府取消了楼市的一系列限制性政策以后,内地买家的购房热情就被点燃,平均单笔交易金额更是高达千万港元,豪宅市场受到了不少关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震荡,人民币依然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出于资产保值的考虑,比较抗跌的豪宅自然吸引了部分买家。加上此前经历楼市调整,豪宅的价格有所回落,此时购入也相对合理。

 

内地富豪扫货香港豪宅,展现了不俗的购买力。其中,被看中的大多是保养得比较好的老牌豪宅,市场中难得有业主减持套现。虽然豪宅市场带动香港楼市交易活跃,但整体来看,香港的房地产市场依然存在着库存剩余情况,未来的价格走势或还将承压。


周一两市震荡反弹沪指涨0.76%



4月14日,市场全天震荡反弹,三大指数小幅上涨。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28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712亿。盘面上,热点快速轮动个股普涨,全市场超4500只个股上涨,连续5个交易日逾百股涨停。从板块来看,大消费股全线爆发,电商、体育、零售等多个方向大涨,海南本地股震荡走强,多元金融概念股异动拉升。白酒、机场等少数板块下跌。

 

截至收盘,沪指报3262.81点,涨0.76%,成交额为5438亿元;深成指报9884.3点,涨0.51%,成交额为7337亿元;创指报1932.91点,涨0.34%,成交额为3232亿元。(财联社)


|点评| 周一两市延续回暖趋势,市场再度聚焦内需相关行业。上周末美国关税政策反反复复,有券商分析员直接表示“判断美国政策已成玄学”,与此强相关的苹果链科技公司早盘受美国豁免部分电子产品关税消息影响大幅高开,但短期内美国对电子产品关税政策摇摆不定,相关板块形成高开低走。

 

市场已经厌倦对美国政府关税政策的猜测,确定性更高的消费行业再次成为行情主线,有出口转内销预期的行业和个股得到活跃资金追捧。值得关注的是,市场对于内需提振政策的推出速度同样心存疑虑,白酒板块表现稍显逊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4-25 09:04 PM , Processed in 0.06079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