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5|回复: 3

[史地人物] 河北首座万亿之城,竟是默默支撑中国百年工业的最强后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29 10: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河北首座万亿之城,竟是默默支撑中国百年工业的最强后盾!

 风物菌 地道风物 2025年03月28日 09:30


54.jpg


10003.9亿元!这是唐山市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标志着唐山成为河北第1座、全国第27座万亿GDP城市。万亿GDP中,第二产业(工业及制造业)占比高达50.4%,黑色金属冶炼是其核心。唐山,一座名副其实的“钢铁雄城”


凭借发达的重工业而常年盘踞河北省GDP之首,在许多人眼中,唐山却是一座过分低调的城市。她是“京津唐”中默默无闻的配角,被掩盖在北京、天津两座巨型都市的光芒之下;她亦非河北的省会,“冀B”偶尔绽放的光彩也常常让位于石家庄。



你可能不了解唐山,但你的生活其实离唐山很近——


唐山钢铁产能占整个河北省的60%、全国的13%,除出口之外,还大量流向全国各地,从京津冀地区的高速公路,到华东的建筑建材,又到西北的铁路交通与输油管道,处处离不开唐山的钢铁。唐山还拥有庞大的水泥产业,一市的产能超过全国的5%,有力支撑着河北及周边地区交通基建与住房建设。唐山还生产过中国第一辆“和谐号”动车;她也是华北最重要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之一;唐山的卫生陶瓷也产量极高,或许你家的卫浴产品就是“唐山造”……


IMG_2755.JPG
钢铁、石油、煤炭产业。
图/视觉中国

钢铁、水泥、动车、机电……唐山就是用这些“硬邦邦”的产业,在我们的身边张开了一面看不见的后盾,守护着我们的生活,也支撑着中国的工业事业蓬勃向前。


不张扬的唐山,还有许多故事可以讲。在历史课本上,她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给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带来了“自强”的希望。我们的故事,不妨就从这里开始——




IMG_2756.PNG

孕育无数中国近代工业“第一”



河头老街,许多游客认识唐山的第一站。


这里有长达千米的水上连廊,有流光溢彩的唐风灯笼,有美食,有美景,有身着汉服的舞者凌波跃起,尽情演绎游人心目中“盛唐”的风采。有多少人注意过河头文化广场上那一辆“龙号”机车的复制品,还有那一组推动中国近代工业进程的人物雕像?有多少人知道,这一条光彩照人的河流曾拥有一个冷硬的名字——“煤河”


IMG_2757.JPG
河头文化广场上,“龙号”机车的复制品。
摄影/Daisy.Q

煤,唐山与生俱来的使命。这座城市诞生只为了一个理由——解开旧中国脖子上“缺煤”的枷锁。


时间拨回至1876年,此时,第二次鸦片战争已经过去了近二十年。坚船利炮轰开了旧中国的大门,轰鸣作响的蒸汽机展现着前所未有的工业威能,晚清政府不得不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兴办了安庆内军械所、天津机器制造局、轮船招商局等军用与民用工业,北洋水师亦在筹建之中,然而这一系列举措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IMG_2758.JPG
煤炭,黑色的黄金。
图/视觉中国

准确地说,中国是缺少机械化采煤的矿井,传统的手工煤窑产量太低,连周边百姓的取暖都供应不上,更遑论为新兴工业提供动力,中国不得不依赖“洋煤”进口,所费不赀,处处仰人鼻息。


为了打破这种被“卡脖子”的局面,1876年,李鸿章委派轮船招商局总办唐廷枢勘察煤矿事宜。唐廷枢来到素来产煤的开平,在镇西二十余里发现一个名叫乔家屯的冷落小村,“所产之煤,比别矿更高,满地皆是,非煤即铁,气脉甚旺,虽二三百年采之不竭”


59.jpg
开平矿务局的诞生。
上图摄影/王英浩 下图/视觉中国
制图/张琪

1878年,开平矿务局成立,9月,矿井在乔家屯西开钻。因乔家屯背靠唐山(今大城山),被命名为“唐山矿”。唐山,即将在这个小小的起点上成长为工业雄城。


开平煤矿,采用的是专门订购的西式机器,管理制度则是“官督商办”,“事无大小,悉照买卖常规办理,所有官场习气一概汰除”


60.jpg
中国铁路与机车的起点。
图/视觉中国 制图/张琪

“争气”的开平矿,果然不负众望,一鸣惊人。1881年,这座“中国第一佳矿”开始产煤,当年产量超过3600吨,次年即翻十倍,1883年再次翻倍,产量一路猛涨,1885年一年生产的煤炭就比开平矿出煤前数年间进口的外国煤炭总额还要多。它不仅迅速将天津进口的“洋煤”挤出了市场,更用这“黑色的黄金”喂养了嗷嗷待哺的北洋水师,还远销中国大陆沿海、香港,为新生的近代工业提供了食粮。


61.jpg
开平煤矿投产后,中国逐渐摆脱仰赖洋煤进口的局面。
数据来源/《百年开滦旧事》《中国近代煤矿史》 
制图/张琪

许许多多的新产业,伴随着煤矿诞生了。


如果说煤矿是近代工业的心脏,铁路就是纵横密布的血管。1881年,开平矿务局延伸出了中国铁路网的第一条“动脉”——唐胥铁路。这段铁路全长仅9.7公里,但采用了国际通用的1.435米标准轨距,成为日后遍布全国的铁路网的正式开端。


IMG_2762.JPG
在中国铁路之源博物馆中,
还能看到中国铁路从零开始的起点。
摄影/刘军

有了铁路,自然就要有机车。1882年,胥各庄修车厂的工人们用手摇的车床组装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中国火箭号,又称“龙号”机车


工业建设不仅需要大量煤炭与钢铁,还需要作为建筑材料的水泥。为了给北洋海军的军事工程提供水泥,也为了支持开平煤矿运输铁路的建筑,唐廷枢又开办唐山细绵土厂,生产出中国的第一桶机制洋灰(水泥)。此后该厂一波三折,更名为一个如今的唐山人依然熟悉的名字——启新


IMG_2763.JPG
曾经的启新水泥厂,
变成了今天的著名景点——启新1889园区。 
图/视觉中国


启新洋灰公司生产著名的“马牌”洋灰,销路极广,津浦铁路的淮河铁路桥、黄河大桥,京汉铁路的洛河铁桥,北宁铁路的渭水铁桥,北京图书馆、辅仁大学、燕京大学、大陆银行、交通银行、河北体育馆、上海邮政总局等当时有名的建筑都用了这种洋灰。“马牌”改变了中国依赖进口水泥的局面,还在1912年远销旧金山,开创了中国水泥出口的历史。


IMG_2764.JPG
唐山附近出产黑土与石灰石,
成为水泥生产的绝佳原材料。
摄影/Parilov,图/图虫·创意

除了有形的工业产品,唐山给当时的中国带来的宝贵财富还有知识与人才


随着开平煤矿带来铁路事业的发展,国家迫切需要铁路建设人才,清廷遂在1896年创办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后迁至唐山而更名唐山路矿学堂,不过人们可能更熟悉这所学校的另一个名字——唐山交通大学


65.jpg
唐山交通大学变迁史。 
制图/张琪

这曾经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学术水平世界一流而被誉为“东方康奈尔”,培养出包括茅以升、竺可桢在内等30余万名杰出人才。它还是国内“交通大学”体系的鼻祖之一,与中国近现代交通史紧密伴生,更孕育了包括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在内的众多亲缘高校,堪称中国近代工程教育的“母舰”。


矿井喷涌的黑金滋养着中国大地,也滋养着矿井周边这一方小小的角落——乔家屯的阡陌纵横,逐渐蜕变为华北工业都市的经纬。以矿区为中心,广东街、山东街、乔屯大街等街道开始生长,商号们带着大笔金钱扎根在唐山。一车车的煤炭、陶瓷、水泥沿着铁路运出去,上海、天津以及海外的百货、五金、鞋帽、服装、绸缎等商品运进来,矿区俨然已经成为“洋派”十足的新世界。随着矿业开发,人口也自然而然地汇聚而来,至1910年,唐山已经从人口仅百十而已的小村落发展为拥有5万人口的工矿业城市。


IMG_2766.JPG
热热闹闹的唐山,就是以矿井为源点生长起来的。
图/视觉中国


1938年,唐山在日寇的铁蹄下沦陷,曾经欣欣向荣的工业产业被迫绑上了军国主义的战车。当日军强占开滦煤矿(开平煤矿曾一度被英国骗占,后清政府开办滦州煤矿“以滦制开”,最终二者合并为开滦煤矿)时,他们夺走的是深埋在地下的“黑色黄金”,却夺不走深嵌在这座城市肌理中的工业基因——那些中国近代史上璀璨的"第一",早已在血火淬炼中铸成民族工业精神的丰碑。

 楼主| 发表于 2025-3-29 10: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767.PNG

新中国的“钢铁侠”



如今的唐山,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钢城”


这名字来源于她惊人的钢铁产量。2022年,唐山粗钢产量达到12413.5万吨,不仅占全省比重的60%,更超过印度同年产量,接近日本和美国产量的总和,成为全球钢铁产能最集中的城市。不是有那样一个段子吗?世界钢铁产量,中国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


IMG_2768.JPG
老钢厂轧钢的瞬间。 
摄影/张宇


要讲述这一切的开端,需要回望新中国成立的年代。那时,新生的共和国百废待兴,有如沉睡的巨人正在苏醒。而唐山一马当先,成为了这尊巨人的钢铁脊梁。


其实,早在开平矿务局创办时,清政府就曾希望将唐山地下大量的铁矿也利用起来,一边采煤、一边采铁,就地设机,以煤炼铁,但限于当时的技术与资金条件,未能全面铺开。后来,启新洋灰公司从德国引进0.5吨电力炼钢炉,炼出“华北第一炉钢”,不久又炼出高锰钢,但规模也十分有限。直到日据时期,侵略者开办“唐山制钢所”才拉开了唐山钢铁产业的帷幕,成为今日“唐钢”(今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旧称唐山钢厂)的前身。


IMG_2769.JPG
唐山迁安首钢铁矿。
图/视觉中国


待到解放时,唐钢先后经历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与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产业凋敝,已奄奄一息,陷入停产、半停产状态。但作为当时的三大钢铁基地之一,国家一声召唤,唐钢还是迅速站了起来,作为重工业部划定的技术实验工厂,承担了为新中国探索钢铁新技术的重任。


当时,我国的冶炼技术还比较落后,炼钢设备主要以平炉为主,炼钢效率高、质量好的转炉还是一项没被完全掌握的新技术。


IMG_2770.JPG
转炉中流淌着金色炉火,淬炼着唐山工业的钢铁基因。 
摄影/姜明婷


1951年,唐山钢厂突破性地采用碱性转炉炼钢,并于1952年正式投产,大大提高了钢铁的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这就是著名的“侧吹碱性转炉炼钢法”


唐山,也因此被誉为“共和国转炉的故乡”


唐钢不仅研究出了这一项重大的炼钢革新技术成果,还先后派出200多名技术骨干,到马钢、太钢、首钢、上钢、邯钢等单位传授这项技术,使其迅速成为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我国主要的炼钢方法。可以说,我国“一五”“二五”“三五”期间上马许多国家项目,包括桥梁、港口、铁路建设,都离不开唐钢在背后默默提供技术与原料支持。


IMG_2771.JPG
钢铁工人专注探查,毫厘之间见匠心。 
摄影/杨薇

在钢铁行业大踏步向前发展的同时,拥有完备工业体系的唐山则全面开花。1949年至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期间,唐山快速形成了以煤炭、钢铁、化工、食品、纺织、建材为主的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也是狂飙突进,至1952年已达2.83亿元,相当于浙江省同期工业总产值的1.2倍,堪称共和国“工业巨头”


IMG_2772.JPG

首钢京唐钢铁成品库.

摄影/赵亮


就在唐山欣欣向荣之时,一场震惊全国的大灾变为这座城市按下了暂停键——


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3时42分53.8秒,猝不及防的23秒过后,曾经充满活力的工业重镇变得满目疮痍。根据事后的统计,这一次地震造成超过24万人罹难,是1949年以来中国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


有西方媒体断言:唐山从此从地球上抹去了。


可是唐山,没有被震垮。


IMG_2773.JPG
河北唐山抗震纪念碑,
记录了唐山人抗震救灾、恢复生产的场景。
图/视觉中国


当救援队伍还在瓦砾中寻找生命迹象时,唐山的工人已用渗血的双手扒开废墟,从扭曲变形的轧机下抢救出尚有余温的钢坯。“恢复生产”,是这座钢铁之城的坚定信念。


这座城市创造了许多奇迹——


震后7天,唐山自行车总厂组装第一批自行车;震后10天,开滦煤矿产出第一车“抗震煤”;震后14天,唐山发电厂并网发电,电流源源不断地输往京津唐电网;震后20天,百年老厂唐山机车车辆厂就生产出震后第一台机车“抗震号”;震后28天,唐山钢铁公司炼出第一炉“争气钢”;11月底,唐钢已经全部恢复生产……


IMG_2774.JPG
唐山“丹凤朝阳”雕塑,象征城市涅槃重生。 
摄影/张久庆

到了1978年底,这座经历了灭顶之灾的城市已将工业总产值恢复至了22.4亿元的震前历史最高水平。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29 10: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775.PNG

一座北方巨港

托举新世纪中国工业的星辰大海



唐山有一个别称,叫作凤凰城,相传曾有凤凰落在这片土地上而得名。当唐山在大灾之后浴火重生,“凤凰”二字越发显得恰如其分。


十年重建,十年振兴。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唐山这只涅槃的凤凰乘着钢铁的双翅一飞冲天,即将飞向辽远的星辰大海。


IMG_2776.JPG
曹妃甸港,渤海湾腹地的天然深水大港。
图/视觉中国


这一场新征程的起点,是港口


唐山港,吞吐量冠绝北方的钢铁巨港,以8.62亿吨的年货物吞吐量(2024年数据)连续多年稳居“中国第二、世界前三”的港口序列,背靠大秦、京哈、京山等铁路干线的黄金节点,贯通唐津、沿海等高速公路,堪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海上引擎”——是的,唐山不仅仅是一座沿海城市、港口城市,在渤海湾港口群中,年轻的唐山港锋芒早已超越了天津港、青岛港等传统大港,书写了“后发先至”的传奇。


IMG_2777.JPG
繁忙的唐山港。 
摄影/孟东红

唐山港分为两个部分,京唐港区、曹妃甸港区,其中尤以曹妃甸港区最为传奇。这里有一条渤海湾馈赠的“黄金水道”——从渤海湾入口一直延伸到唐山海域的天然深槽,最深处可达36米,是渤海的最深处。这条深槽使得曹妃甸成为渤海沿岸唯一不需要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30-70万吨级大型泊位的天然顶级港址。


在唐山港流通的货物,都是铁矿、煤炭这样的“硬货”,战略物资的汇集,使这座港口成为中国北方能源原材料运输的核心枢纽。对内,它建成内陆港55个,辐射腹地覆盖11个省、市的300多万平方公里;对外,它拥有远洋航线235条,通达欧美、日韩、澳大利亚、非洲等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


IMG_2778.JPG
曹妃甸港区是世界最大的煤炭集散地和中转港。 
图/视觉中国


不仅港口在飞速发展,这座老牌的钢铁之城,也在新兴产业的赛道上迸发出惊人的活力。


作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的诞生地,唐山同样也是中国高铁动车的摇篮——早在1998年,唐山机车车辆厂就率先生产了“国产第一列动车组”,2008年,首列国产“和谐号”动车组又一次在唐山制造完成。如今,唐山丰润区已形成全国罕见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155家配套企业形成“半小时供应圈”,组成了高铁动车“一气呵成、无缝衔接”的本地配套生产线。


IMG_2779.JPG
高铁动车穿越丰南。 
摄影/孟东红


依托传统的机械制造优势,唐山的机器人行业发展得热火朝天。在这个领域,唐山全市已形成222家企业的产业集群,从特种机器人到智能服务终端全面覆盖。现在的唐山,可谓“黑科技”满满:医疗抓药机器人在迁安市人民医院实现平均1分钟精准取药,农业灌溉机器人更以“厘米级”精度服务丰南农田……


IMG_2780.JPG
农业机器人正在工作。
图/视觉中国


更令人瞩目的是,唐山正将阳光转化为驱动未来的金色能源。在荒山荒坡、盐碱滩涂上,数十万块光伏板已经被架设起来。尤其是在唐山南部、水系丰富的区域,光伏板与粼粼波光共舞,织就规模惊人的“渔光一体”绿电网络。截至2024年11月底,唐山风电、光伏装机容量550.11万千瓦,绿电结算电量111.49亿千瓦时,身处京津冀的你,家中电器悄然运转时或许就享受了唐山的“绿电馈赠”。


IMG_2781.JPG
河北唐山曹妃甸地区,中国石油最大水面光伏发电项目。 
图/视觉中国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29 10: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782.PNG

波澜壮阔的工业浪涛里

点点滴滴都是普通人的一生



唐山的每一个角落都浸润着工业的记忆。比如——


中心城区路南区与路北区的分界线。今天的地图会告诉你,区分“路南”与“路北”的“路”是新华道;但每一个老唐山都知道,那条“路”本来应该是京山铁路,即老唐胥铁路的延伸。后来,因为铁路压煤改线,也因为唐山曾在大地震后经历过整体重建,城区划分才变成了今天的样子,但“路南”“路北”背后的含义,还是刻在每个唐山人的记忆里。


IMG_2783.JPG
这里,就是唐山!
摄影/李素莲

又比如南湖公园。如今景色秀美的城市绿肺,曾是开滦煤矿持续开采形成的采煤塌陷区。上百年的地下掏空让这里沦为遍布53个污水坑、垃圾堆积如山的“城市疮疤”。1996年,随着“变劣势为优势,化腐朽为神奇”的号角吹响,建设者们昼夜奋战,将沉降地带重塑为水清岸绿的生态画卷。


IMG_2784.JPG
原为采煤塌陷区的南湖公园,生态修复后已蝶变为5A级景区。 
摄影/赵东方

再比如河头老街。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样,老街名谓“河头”,是因为它曾是为运输煤炭开挖的煤河起点,商贾云集的码头鼎盛时期“两岸洋楼花坞,目不暇接”,煤船往来如梭,跳动着工业文明的脉搏。


IMG_2785.JPG
今日华美的河头老街,昔日曾为运煤码头。
摄影/王英浩

自然而然地,工业痕迹构成了每一个唐山人生活的日常。


他们享受工业带来的荣耀:唐山人出门,腰杆总是特别硬,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背后这座城市是河北省经济的老大哥。他们接纳工业带来的安妥:上学时去开滦一中,工作了进开滦集团,生病了到开滦总医院,大半生都在巨型工矿企业及衍生出来的机构中兜兜转转,或许有几分无趣,却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保留了无可替代的确定感。他们也承受工业带来的代价:钢铁行业最繁盛时,空气中带着微微硫臭;生活在水泥厂与铁厂周围,一开窗就是满脸的飞尘;等到环抱减排,又要接受限产带来的种种不便与不安……


IMG_2786.JPG
唐山的非遗火壶表演。 
图/视觉中国

唐山支撑着整个华北,而他们,支撑着小小的唐山。


或许这就是唐山:她不喧哗,却始终在场。她像老矿工布满茧子的双手,从漆黑的矿井中挖掘出照亮四方的太阳石;她又如南湖的睡莲,在工业遗迹上静默地绽放。这座城市教会我们:真正的力量,无需锋芒毕露,而是在历史跌宕中保持向前的定力,在时代浪潮里坚守创新的自觉。


当京津冀的灯火连成星河,唐山便是那托举星辰的苍穹——她不言,但万物生长;她无声,却万象更新。


IMG_2787.JPG
南湖灯会上,凤凰正欲一飞冲天。 
图/视觉中国

编辑 | 猫骑士
图片编辑 | 王家乐
图片设计 | 张琪、鱼一条
图 | 李素莲
首图 | 高玉洁
鸣谢 | 唐山市摄影家协会


📖
参考资料
郗宝山.百年开滦旧事[M].新华出版社
中国近代煤矿史[M].煤炭工业出版社
王士立,刘允正,池作清,杨耀枢.唐山雄风史稿[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关仁山.凤凰涅槃:唐山[M].中国青年出版社
冯云琴.工业化与城市化——唐山城市近代化进程研究[M].天津古籍出版社
闫永增.以矿兴市:近代唐山城市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
高铁军.唐山市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
赵巍.唐山钢铁行业发展现状成因及转型升级创新研究[J].当代经济,2016(30)
董阳,孙辉.曹妃甸建港前后深槽稳定性及冲淤原因分析[J].水道港口,2018,39(3)

本文系【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IMG_2788.PN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4-3 02:17 AM , Processed in 0.0702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