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5|回复: 0

苏州特色房贷月供低至百元,2月新能源车销量增长79.7% | 财经日日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2 03: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苏州特色房贷月供低至百元,2月新能源车销量增长79.7%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年03月11日 19:21

中国2月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79.7%



3月10日,乘联会公布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38.6万辆,同比增长26.0%,环比下降22.8%;今年1—2月累计零售317.9万辆,同比增长1.2%。其中,2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68.6万辆,同比增长79.7%,环比下降7.8%。1—2月累计零售143.0万辆,增长35.5%。2025年1—2月份,中国汽车整车出口达到了97万辆,同比增长17%。

生产上,2月乘用车生产173.6万辆,同比增长38.7%,环比下降17.4%。1—2月乘用车生产382.9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6.5%,2月乘用车生产仅较历史同期高点2017年的179万辆低6万辆。(综合乘联会官网)

|点评| 2月叠加春节假期,乘用车销量出现季节性回落,从1—2月的整体销量上看,国内车市表现并不算差。新一轮汽车报废更新和以旧换新政策落地,再次提振了新能源车的销量,2月新能源车渗透率重新接近50%。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在华销量逆势下滑,在全球范围内的表现也走上下坡路,这并非特斯拉自身的产品力有所减弱,更多的可能是受到马斯克在美国政坛内反复活跃,引起了部分消费者的反感。

春节后车企推出新车的积极性有所提高,购车补贴正在持续加码中,全年预计将释放更多潜在需求。不过,今年新能源车出口前景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特别是在欧美地区。各品牌对于国内市场的抢夺,或许会更加激烈。


3月上海二手房单日成交量屡攀新高



3月11日消息,随着越来越多刚需客户入场,上海楼市的成交表现也愈发突出。继3月1日、2日的二手房成交量突破千套后,这一数字再创新高。数据显示,3月8日,上海二手房网签达1432套,是2025年首次单日突破1400套,仅次于2024年12月28日的1466套。根据网上房地产发布的网签数据统计,3月1—8日,上海二手房总共成交7572多套,平均日成交量约940套。

从目前安居客线上的数据来看,二手房的热度好于新房,并且近一周还在上涨。业内预计,3月的成交量将有较好的表现。上海二手房放量的势头从2月份起就已颇为明显。上海中原地产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上海二手住宅成交约1.54万套,环比下降约4.31%,但同比增幅超124%。(第一财经)

|点评| 近期上海二手房市场热度较高,交易活跃,成交速度加快,部分热门地段已经出现量价齐升的迹象。节后购房需求释放,加上市区二手房价格有回涨的苗头,也推动刚需积极入市。从成交户型和价格来看,面积不到90平方米、200万元以下的“老破小”依然是二手房市场成交主力。同时,改善型需求的置换客群显著增加,也在一定程度支撑了二手房市场的热度。

经历此前楼市调整,当前上海二手房市场仍有较高的性价比。伴随更多购房者进场,回暖态势有望得到延续,市场信心将进一步修复。不过,非核心区域依然存在较大的去库存压力,房价在短期内可能还将承压。


深圳国资放出10万m²产业空间



3月10日,在市区协调联动下,深圳市国资委统筹调配了10万平方米市属国企产业园区资源,科技企业最低可享受2年以内免租优惠(签一年合同免一年租金,或签三年合同前两年免租第三年减半),实现“零租金”入驻。

当日举行“深圳国资国企10万平低成本优质产业空间供给发布仪式”。现场发布的1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包括6个园区。除了“零成本入驻”,园区后续还将发布国资统一产业空间管理平台小程序,集成空间租赁、设备共享、政策申报等功能,实现“一屏管空间、一键配资源”,为入驻企业提供更加精准、高效、便捷的服务。(21经济网)

|点评| 无论是吸引人才还是吸引企业,首先需要解决的都是“住”的问题。为了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深圳的脚步不断加快。这次放出的产业空间,大大减轻了企业的前期负担。而且,产业空间分布在多个优质园区,配套的设施和服务都比较完备,入驻企业也能享受到产业集聚优势。

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前沿技术发展迅速,相关成果将在各个赛道密集落地。其中不少科技企业都处于初创期,需要低成本的创业空间与宽松的市场环境。深圳最近动作频频,且越发强调培育科创生态,这也是当前各地发展的共识。只有鼓励科技创新的土壤够肥沃,未来才会有更多“百花齐放”的可能性。


苏州推特色房贷每月最低仅还100元



3月11日消息,据苏州住建对外披露,近期与相关金融机构研究出台了“三低一宽”特色化金融产品(低首付、低利息、低月供、宽期限),叠加人才房票政策,进一步降低购房门槛,助力青年人、新市民购房置业。

其中,“低首付”指最低首付比例15%,符合各地人才房票政策的购房者,可将人才房票等额抵用于区域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首付款;“低利息”指符合相关征信条件,可享受最低商业贷款利率;“低月供+宽期限”指部分金融机构可提供定制化购房贷款产品,可享受前五年每月最低只归还100元本金,延长购房者本金还款期限,降低购房初期还款压力。(第一财经)

|点评| 苏州放出的楼市新政,不仅降低首付比等购房门槛,而且创新购房贷款产品,减轻前期月供压力、放宽还贷期限。如果以200万总价的房子来算,按照特色房贷业务,前五年每月还款最多能减少差不多一半。对于年轻人来说,安家置业的初期压力将得到明显缓解。

一般来说,青年前期积蓄较少,后期还款能力或会逐步增强。“三低一宽”特色产品,相当于设置了一个缓冲期,为购房者提供了更灵活的周转空间。楼市政策放宽,有望刺激更大的购房需求,也能提升城市的人才吸引力。不过,“三低一宽”只是提供了将还款压力分散到后期的空间,如果没有理性评估购房者的长期还款能力,可能会有不小的风险隐患。


北方华创拟取得芯源微控制权



3月10日晚间,北方华创、芯源微双双发布公告,北方华创计划通过“两步走”取得芯源微的控制权。根据公告,北方华创拟从芯源微第二大股东沈阳先进制造技术产业有限公司收购芯源微1906.49万股,每股作价88.48元,交易对价约16.87亿元。双方已于3月10日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

其次,芯源微的第三大股东沈阳中科天盛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拟通过公开征集转让持有芯源微全部股份(1689.97万股,占总股本8.41%),北方华创将积极参与此次公开挂牌竞买。若上述两步顺利完成,北方华创将取得芯源微合计17.9%股份,取得控制权,按照88.48元/股计算,这部分股份市值为约31.82亿元。(第一财经)

|点评| 符合国家支持半导体产业整合的政策方向,北方华创收购芯源微的进展相当迅速。同时,收购计划得到了芯源微股东的积极配合,第二大股东先进制造的实控人由于减持受限,还申请豁免其限售承诺义务,来进一步推动收购进程。北方华创的收购方案分两步进行,整体设计较合理。加上其实控人是北京国资委,国资背景也在一定程度提高了交易的执行效率。

半导体行业整合加速,并购重组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近年芯源微的营收增速放缓,净利润下滑较大,研发投入加剧业绩压力。北方华创作为行业领先的半导体设备供应商,也是具有强大资源整合能力的平台型企业。若完成收购,双方产业线互补,有望进一步提高竞争力。


京东即时零售赛道布局提速



3月11日消息,京东内部人士表示,京东计划上半年在天津新增20家仓店,仓店是一种融合仓储与零售功能的新型商业模式,也是新零售的主流模式。目前,七鲜超市在天津有10家门店,此次布局后,天津门店数至少达到30家。去年9月,京东七鲜在上海开出首店,开业前两周每天的客流量超过上万人。去年10月,京东七鲜完成店仓融合,将履约时效提升至30分钟以内,同时,依托“产地直采”“海捕直达”等高效供应链模式,推出低价IP“击穿价”。

春节前夕,京东七鲜超市宣布下调免运费门槛:五公里内线上订单免运费门槛最高只需39元,即可享受免运费服务;若订单金额未达到免运费门槛,则收取基础配送费3元。此外,京东PLUS会员在京东七鲜购物可享免邮权益。(华尔街见闻)

|点评| 近几年京东对于线下零售的布局堪称屡败屡战,仓店一体化的七鲜超市早在2018年就开出了首家店铺,由于缺乏明确的发展定位,难以形成差异化优势,负责人反复更换,七鲜超市扩张步伐十分缓慢。如今,经过了惨烈淘汰赛的即时零售行业一大批品牌已经消失,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同行还在苦苦支撑,盒马、小象超市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京东还是想要凭借价格战,赢得一块蛋糕。

对于生鲜门店来说,低价不靠补贴难以与菜市场竞争,高价又不利于规模扩张,找到二者间的平衡点,是品牌生存下去的必要条件。光靠补贴打市场的方式已经被反复证明不可持续,比起规模扩张的美好前景,京东七鲜或许应该先思考如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双成药业重组失败拉响退市警报



3月10日深夜,双成药业发布公告,称经过多轮磋商谈判,最终公司与部分交易对方仍未能就交易对价等商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公司因此决定终止本次重组。这起收购起始于2024年8月27日,双成药业宣布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暨关联交易,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奥拉股份全部股权。奥拉股份赴科创板IPO时,其IPO估值约为120亿‌。而双成药业在去年发起交易时,其市值才不到22亿元。

这场曾被市场寄予厚望的交易,让双成药业一度“23天21板”暴涨7倍,成为2024年的“A股妖王”。因亏损叠加扣除后年营收不足3亿元,公司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重组折戟后,公司将再次面临经营困境。自2016年以来,双成药业扣非后的净利润已经连续9年亏损。(财联社)

|点评| 一家连年亏损,濒临退市的医药企业,突然要跨界收购估值是自己数倍的半导体企业,这件事听起来就疑点重重。更令人疑惑的是,奥拉股份业绩同样十分差劲,二者完全称不上是强强联合,业务上也很难形成协同。并且,双成药业大股东与奥拉股份的实控人高度重合。从去年8月初,重组消息还没公布时,双成药业股价就出现了连续的放量异动。从基本面到市场盘面,一系列的迹象仿佛都在预示着如今重组失败的结局。

恰如当时公布重组之后双成药业连板涨停,现在重组失败,即将“披星戴帽”,连板跌停之路或许就此展开。这次重组是否是一次精心安排的套现计划,还有待监管部门介入,将维护广大投资者根本利益落在实处。


周二两市低开高走沪指涨0.41%



3月11日,市场全天低开高走,三大指数均收光头阳线,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48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38亿。盘面上,市场热点较为杂乱,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2800只个股上涨。从板块来看,国资云概念股集体大涨,军工股震荡走强,猪肉股展开反弹。光刻机、AI医疗、软件开发、CRO等板块跌幅居前。

截至收盘,沪指报3379.83点,涨0.41%,成交额为5923亿元;深成指报10861.16点,涨0.33%,成交额为8896亿元;创指报2204.03点,涨0.19%,成交额为4138亿元。(财联社)

|点评| 隔夜全球主要股指悉数收跌,A股低开高走,三大股指全线翻红的表现显得格外亮眼。特朗普和美国财长此前均表示美国经济增长可能放缓,本身就处于全球关税争端担忧中的美国股市继续调整,并对欧洲市场产生拖累。受外围影响,A股早盘大幅低开,对于美国可能陷入衰退的担忧并未在A股中发酵,很快市场进入修复阶段。

中国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和美国高度不确定的政策前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市场的比价效应。“东升西落”短期内在基本面上还缺乏确定性证据,但预期的自我实现很可能推动国内经济出现更多积极变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3-17 10:21 AM , Processed in 0.05737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