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宋虹姗 编辑/观察者网 赵乾坤】凌晨五点的寺庙钟声敲响时,来自上海的白领李然在朋友圈写道:“在香火与诵经声中,我终于逃离了催婚和KPI。”与此同时,上海青年陈默正戴着VR设备穿越胡夫金字塔,他在线上平台发帖记录:“触摸4500年前的阳光时,我找到了比升职加薪更真实的成就感。”
这些看似割裂的场景,正勾勒出目前旅游行业深刻的变革——从物理空间的位移,演变为一场重构精神秩序的心灵革命。
“‘精神出走旅游’是旅游需求深化和分化的结果,它与社会焦虑互为镜像。”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宋昌耀向观察者网分享称,当年轻人涌向寺庙寻找“无常”的解答,当都市中产在元宇宙重建身份认同,折射出的不仅是旅游形态的迭代,更是一个时代集体精神诉求的显影。
中关村智慧旅游创新协会名誉会长、全国大学生旅游联盟顾问张德欣的观察揭示了更深层逻辑,他向观察者网表示:
“现代人正在用旅游对抗存在的虚无感。”当《消失的法老》VR体验展引发上海青年关注,技术不再是工具,而是跨越现实的
“精神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