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我国常食野菜有300多种,但“吾蜀富冬蔬”,川南自贡地区常吃的野菜不到10种。』
在川南自贡,当“春来江水绿如蓝”时,各类野菜就蓬蓬勃勃次第冒了出来。据说我国常食野菜有300多种,但“吾蜀富冬蔬”,川南自贡地区常吃的野菜不到10种。
对于自贡人来说,吃得最多的野菜应该是侧耳根了,有些地方也叫摘耳根、折耳根、折耳润、蕺儿根等。
侧耳根,叶似侧立之人耳,学名叫鱼腥草。我国长江中下游和关中地区,从唐宋时就食用鱼腥草了。到了近代,则云贵川渝吃得多。
刚出土的侧耳根嫩苗,芽叶嫩绿,芽茎白中紫赤,均可凉拌。四川特有的熟油海椒,碰上侧耳根的脆嫩,特有的鱼腥香味爆裂炸开,令人立时神清气爽。侧耳根的根茎,洗净了炒腊肉丝,烟香加鱼腥味,味“怪”而不邪,小诱人。
入夏,开小白花,侧耳根就老了,这时可以采摘回来炖鸡汤。将新鲜的侧耳根塞进打理干净了的老母鸡肚子里,先武火后文火,炖个两三个小时,鸡肉的香加上侧耳根的腥香,层次感丰富。
猪心肺腥味大,用侧耳根来炖,“臭味相投”,两相消解,反而变得浓稠纯正,油而不腻,不失为一道好汤菜,路边小炒店卖得不错。
椿芽原产我国,大约唐代就开始食用了。到清代,民间有谚,“门前一株椿,春菜常不断”,“雨前椿芽嫩无丝”。可见,至少在明代,椿芽就跻身为蔬菜了。
椿芽鹅黄嫩绿,质脆清香,沸水焯一下,切碎,放鸡蛋里搅拌均匀,下油锅炒熟,香味满屋,三日不散。椿芽除了可炒,还可炸、拌腌、作调料、泡菜,无不清鲜脆嫩,香美诱人。
川菜名菜中有不少椿芽菜,如鸡丝椿芽,肉嫩椿芽香,色香味形俱佳,能上川菜高档筵席。椿芽做春卷馅也极美。
开春后,作为野菜,自贡农贸市场上的椿芽,一两元钱一束,一束一二十芽。不过《本草纲目》载,椿芽能“消风祛毒”,又说,椿芽有“小毒”,不宜多吃。现代分析认为,椿芽含有硝酸盐,处理不当,会增加患癌风险,诱发甲状腺肿大等疾病。因此我一春也就买三五回,炒鸡蛋拌饭、下面条吃。
荠菜,细看与油菜花茎相似,只不过只迷你版的,自贡地区叫“干油菜”。荠菜包饺子,或焯一下水凉拌,素炒,都有独特的清新气息和爽口滋味。
不过荠菜只能吃一两周,后面长出花箭,人们就不吃它了。就如蒲公英,也是要趁它没冲出花箭时最好,放油盐素炒,清香宜人。做汤吃,也脆嫩清香。
阮雀儿学名鼠曲草,如今很多地方叫清明菜。阮雀儿肥肥嫩嫩,浑身浅浅绒毛,泛银白色,一簇簇一团团,长在田间地头、小路旁荒坡上。采摘时只掐嫩芽,洗净焯水,控干,密刀切碎,拌在细粮粉、粗粮粉里制成饼,蒸或烙了吃,特别美味。
儿时,母亲每年都要蒸一两次“阮雀儿粑”给我们吃,翡翠般绿色的“阮雀儿粑”,糍糯的米香和着阮雀儿的清香,我们几弟兄个个吃的肚儿圆。阮雀儿易得,采摘时间也长,自贡人吃得较多。
马齿苋历史上有许多别名:长寿菜、瓜子菜、酸米菜、九头狮子草等,直到李时珍纳入《本草纲目》,说“其叶比并如马齿,而性滑利似苋”,于是统一成了马齿苋。
马齿苋的药用和食用历史非常悠久,唐人孟冼著《食疗本草》中就有记载。南朝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详细列举了马齿苋的食用方法。后来,《本草图经》《救荒本草》《野菜谱》中,都有马齿苋药性、用法或食用的专门记述。
马齿苋属一年生肉质草本,半匍匐于野地,开黄色小花。采摘嫩茎叶食用,主要吃法有,沸水煮软后凉拌,淋熟油海椒;洗净加点蒜片清炒;切碎了搅拌在鸡蛋里炒。
马齿苋滑爽嫩软,微咸偏酸,口感不错。当令时,自贡地区农贸市场里,每天都有零星乡下农人采了来卖,一个季节我也总会买几次,放点蒜片炒来吃或拌上熟油海椒吃。
灰灰菜,既然名儿中带个“菜”字,大约先前属于“家蔬”,后来不知怎么就降为了“野菜”。《诗经》中有一句,“南山有台,北山有莱……南山有桑,北山有杨……”,“莱”就是灰灰菜。
灰灰菜曾是汉地独有,尧时期就有记录了,王维曾在《积雨辋川庄作》中写道:“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其中藜就是灰灰菜,不知王大诗人的“蒸灰灰菜”好不好吃?
我掐灰灰菜嫩颠回来,一是焯一下水,拌熟油海椒凉拌吃,还有就是加几枚泡海椒剁碎了,加点蒜粒炒来吃,吃到嘴里都是脆嫩清香。
《诗经•周南•芣苢》中有:“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芣苢”就是车前草。
为什么叫车前草?就是因为这草蔓生在路边车轮前之故。车前草,自贡地区叫“客猫儿叶”,长在田埂上坟地里,主要作为中草药使用,少有人当做野菜吃。
我吃过车前草炖猪肚,当做药膳食用,味道还可以。也可炒来吃,只是车前草草腥味浓,想来不好吃。
前些年,上沱江边的青山岭采野菜,看见一种植株较大的草类植物,同伴告诉我说是“土人参”。同伴是吃过的,说味道不错。于是我就采了回家,焯水后熟油海椒凉拌了吃,脆嫩,无怪味。
后来读闲书,才知道这种野菜有个文雅古朴的学名,叫“商陆”,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道藏》中还说它:“去三虫,治百病。”我想,既然能“杀三虫”,说明商陆肯定是有毒的,所以不敢多吃了。
资料说,商陆的根茎叶含有商陆毒素,氧化肉豆蔻酸、皂苷和多量硝酸钾等成份,大量食用,会导致恶心呕吐等症状,少量食用其叶,倒不会有什么症状的。
其实,千百年来,“野菜”之所以没有修成“家蔬”,除了口感粗糙、草腥味浓外,有“药性”是重要原因。所以,野菜尝尝鲜尚可,多吃、常吃,则需谨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