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2|回复: 0

[人世间] 炒了二十年房子,我转行去商场卖炒货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17 1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炒了二十年房子,我转行去商场卖炒货了

 看客 看客inSight 2024年08月16日 02:36

IMG_6103.JPG

三年失业两次,告别现钞成堆的年终奖


房地产的春天过去了。


58安居客研究所今年年初发布的“2023年全国房产行业经纪年报”中显示,截止2023年年底,全国房产公司平均门店和单间门店平均经纪人数量都同比减少了约5%。


从事地产营销的阿泉,也在2023这一年失去了工作。他在这行待了近20年,见证过行业最辉煌的时候,公司年会发奖金,现钞堆得像小山一样高。也没能在下行周期独善其身,做不成业绩,呼吸都是错的。


最后一次被裁员,他决定去卖炒货。炒房转行炒货,身体上的辛劳取代了“再努力也没用”的精神内耗。他不知道这份工作能干多久,和前同事聊起近况,他们彼此安慰,“我们只能活在当下”。


再一次失业


去年年底,我从工作不到一年的地产公司离职了,这是三年内的第二次被动离职。


平日里售楼处工作人员多于来访客户,销售一个个没有精气神,早晚会都低着头,一副等待挨骂的麻木状态。但依然要让领导看到大家都很努力,于是天天盘客到晚上九十点,再发张合照到公司大群里,大家都在耗,这样的日子显然不能长久。


这几年,房地产进入了冰河期,成交惨淡,负面新闻接踵而来——债券展期,股价狂跌,裁员降薪,对比往昔的荣光,只能用凄凉来形容。


IMG_6104.JPG

多年前的楼盘销控表,如今已经很难见到这种繁荣景象


去年在家待岗,老领导电话里问起工作情况,然后说到我这来吧。老领导从置业顾问做起,现在是集团一家子公司总经理,多年以后再次见面,发现他额头褶皱越来越深了,一道道褶皱对应着一个个煎熬过的项目,每一个项目成就了他,又消耗了他。


公司主力销售产品是商铺、写字楼和公寓。到岗一周后,我被派去宁波半年,项目没有起色,团队解散后,在上海青浦呆了两个月。临近岁末,集团营销组织框架有了新调整,这一年新进人员陆续打道回府,我是最后一个。接到人事通知,我心里居然有一阵轻松,但更多的还是茫然无措。


和老领导话别时,他勉强笑着。领导说,你虽然很努力,提出很多问题,却没解决方法,可能到了能力边界。我喏喏称是。突然有种人到中年的悲凉,职场上自己已过了保质期,变成过期食品。离开公司的最后一个晚上,我一个人静坐在办公室,拉起窗帘,香烟的白雾一直在手边袅袅升起,一直坐到深夜。


IMG_6105.JPG

去年年底,阿泉彻底离开了房地产行业 / 图虫创意


灯火下楼台,地产行业确实不行了,看看朋友圈的地产人,大多青春受谢,内心彷徨,离开的找不到方向,在岗的大多在勉力支撑,现在一个个都成了“地惨人”。


老同事老万早在世纪之初就在深圳从事房产营销了,后来搞过广告公司,做过营销代理,全国各地跑,最远去过柬埔寨,几乎没着过家。去年彻底没了项目,现在在武汉做家庭主夫,业余在网上学习前端WEB开发。每天一包的香烟,从40块的满天星黄鹤楼降到了12块的红南京。


老李还在项目一线,只是现在营销惯用的套路都失灵了,来访几乎都要靠中介。过去20年塑造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在当下一无所用,他发现自己搞不动了。有一天一行四五个人去看样板房,有人开玩笑说,现在检验地产人是否老去的标准就是换鞋套时能不能站着换。于是几个人在原地站着换鞋套,年过四十的老李踉踉跄跄地直打晃,终于把鞋子塞进鞋套里。


各个地产群也都不聊地产了,偶尔有人冒泡,话题变成转行能干什么,或者怎么能赚钱,前天有个人群里吱声,说现在养蛆收入贼高。顺着这个话题,有五六个人应了声,讨论下来这个要真去做还挺难的。


IMG_6106.JPG

会议室里,狼性文化的宣传标语直接贴在墙上


不上班的压力之前我也承受过。前年在家休整一年,委屈,愤怒,不甘,四处投简历,发现就算在苏州这个准二线城市,这个年龄很难能找到月薪上万的岗位。招聘网站很多对话框显示对方“已读”,却几乎没有回复。在咖啡厅,在图书馆,无所事事的我抬头张望,一些中年人同样在茫然无措地发呆,一旦眼神有交接,马上都会自主回避。我们都是风中飘零的气球,无所依托。


那段时间,我对外联系最多的人是小区里认识的一位老太太,她隔三岔五上门来拿纸箱、泡沫箱、塑料盒、矿泉水瓶,顺便帮忙把垃圾带下楼。


那一整年最大一笔收入来源于购物平台的物流投诉,理赔了五十元。此外收入是年底支付宝集五福两块四,加上今日头条集24节气,全国人民分两亿,我实得一块三毛五。


灯火下楼台


2015年,猎头打电话给我,推荐一个地产二十强的城市公司平台岗位,基本薪资30万。当时我挺吃惊,一打听行情,才知道我这样的有十年房地产经验、做过几个还算知名项目的人来说,市场行情就是这个价,我觉得自己可能要发达了,中午跑到公司楼下的振鼎鸡,叫了最贵的白斩鸡套餐。


那算得上房地产的巅峰时期时代,各大房企敲钟此起彼伏,融资蜂拥而至。市场上所有滚烫的钱最终还是会像洄游的大马哈鱼一样精准找到它们的故乡:房子。


总部培训在大虹桥,彼时,房地产公司在这边一股脑儿扎堆,不是集团总部,就是华东区域总部,如果华尔街一个砖头砸三个银行家,北京海淀一个砖头砸三个教授,彼时的虹桥,一个砖头也能砸到三个西装革履的房地产人。


市场火爆,人才需求量也大。我的一个前同事,小房企的初级策划师,先是被内部推荐到百强房企,薪酬涨了一倍;三个月后包装简历被挖到房企前三十强,工资涨了50%,半年后又跳到TOP10房企,又涨了30%。等于一年里兜了一圈,薪酬是之前的三倍。


IMG_6107.JPG

售楼处的样板房


紧跟着的几年,市场大浪涌动,项目捷报频传,年底奖金丰厚,往往等不到开盘,几百套房子就全部内部订出去了,开盘只是走个现场活动仪式,喜报早多少天就已准备好:开盘售罄,感谢全城!签约完了就是组织销售团队旅游,港澳,新马泰,日本,欧洲,每年都不重样。


早在2011年,老李就是拿到过60万年终奖的营销人。那年公司的年会,奖金都搬到现场来发,现钞堆的像小山高,很多人提了拉杆箱到现场,都装了一箱子拖回家。公司领导喝高了,满舞台向下撒钱,会场山呼海啸。


项目最火的时候,要躲着客户,因为连夜排队的人太多,为此冬天凌晨开过盘。销售现场数着排队买房的人,心里想的是,每一个排队的人,都有我的2000元(佣金)。


行业高周转大行其道,拿地就开工,四个月开盘,六个月现金流回正,地产营销人身在其中,不得不被裹挟,高强度的密集工作,越来越像工具人。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平时家人打来电话,超过5秒没有人接听都会自动挂掉,知道在忙。现在回头来看,确实是很疯狂的年代。


IMG_6108.JPG

当年的内部认筹现场


那个房地产的草莽年代,营销的红利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如今行情低迷,更多是在内部消耗。朋友圈早就被公司长期征用,广告位天天发没人看的销售信息。各种开会,想策略,卖不动,再汇报会,检讨会。去年入职不久后的一次区域公司例会,因为月度业绩完成率不到30%,总经理当面连续骂了营销总监一个多小时。


不管卖的怎么样,总要持续有动作——线上要求销售人人搞直播(也不管有没有人看),线下隔三岔五搞中介踩盘大会,叫卖式推广,炫耀式传播,攀比式创新,挤兑式营销……营销经理时不时在群里 @所有人,"还没开单的咋想的?什么时候卖?"宁波项目售楼处的背景音乐只有一首Victory 进行曲(据说是领导钦点,认为能刺激客户购买欲望),从早到晚单曲闭环播放,一开始听的烦,几个月下来也麻木了。


IMG_6109.JPG

公司要求大家去路口、地铁口各个地方举牌


房地产过去是增量时代,还是开发商,无论是购房者,对未来都有预期。有一个盲目信仰的时候,就容易头脑发烧。


“房价就像5元的停车费,再便宜都觉得贵。突然一张罚单贴在玻璃上,让你交200元违章停车罚款之时,真恨不得给自己一耳光,早知道给10元停车费我也愿意!现实就是,当你买到房,1年之后你会发现,当时买的房子房价真的好便宜!”


以上这段话很多年都是案场的灵丹妙药,大众曾对此深信不疑。


那些年,房地产营销推广是饱和攻击,只要撒网,大鱼小鱼总能捞起。而今市场陡变,河流干涸,我们还依然用过去的方式打捞。指标压力越来越大,人越来越疲惫,每天下班一上地铁,一旦身体碰到固定的栏杆或车座侧边,我就会自动合上眼,迅速找到入睡的感觉。


IMG_6110.JPG

每天开会,笔记本写的密密麻麻


毕业至今,我做的工作几乎都是脑力劳动。有个关系不错的前同事,大概三四年前转行的,他现在是 *记炒货店的苏州城市合伙人,已经开了十几家店,目前在苏州炒货排名第一。他说后面还要拓店,到时让我来负责一家门店。只需要接待顾客,不需要挖空心思让他们上门,而且到点上班,到点下班,下班后也不会再有人找你,这样的工作再好不过。


年底是炒货店生意最好的时候。前同事说,要不你先来店里熟悉起来,于是我去医院办了张健康证,一周以后,开始了营业员工作。


炒房转行炒货


我去的这家店位于一座大型社区邻里中心的一楼入口不远处。店内人员常规配置是一位店长加两位店员,另有流动的寒假工和周末兼职人员不等。每日工作由店长统筹,大致分为收银、烤制和卖场服务。实际上,除了收银相对固定外,其他岗位都随机安排。忙起来,比如外卖订单多了,大家都要去帮忙,随订单取货,计量,装袋,再给到快递员。


我被安排在卖场服务区,从熟悉各类产品开始,店长在前面领着我,示范该怎样介绍产品,拿取货品,补货。陈列区每样货品都堆得像小山一样高,行话讲“货堆大卖”,营业员不等见底就得把货补齐——从斗子前方把货品扒拉堆高,在见底区域补充新品,这样可以把存货先卖掉,行话讲“先进先出”。


第一天上班,店长巡场时不时看我几眼。没客户时,她走了过来,在瓜子花生区示意我该怎么装货。她把自封袋抖一下,底部撑开,然后拿起货铲,在瓜子堆一勺到底,然后交代:不要看客户,只管装,能多卖就多卖。一定要主动帮客户装袋,才能装的更多。


我解释说,老有客户说先尝尝,少一点,我想的是后面不够再加。我不想给顾客造成占他们便宜的感觉。宋芳说,宁愿多装一点,多了可以再减。有些人就算感觉多了,也嫌麻烦,装过了就算了。


IMG_6111.JPG

货柜果脯最标准的摆放方式,是像这样高高堆起


店内的每款产品都是由公司统一配送,我来的第二天正赶上配货。下午三点,我和店长店员走到外面天桥处等待卸货,大卡车开不进负一层仓库,需要在货拉拉下单一个小货车配送。于是工作量增加了:货品在外街清点后,从大卡车卸货到小货车,从小货车开进商场内部,卸货到仓库门前,然后再由我们分门别类搬进仓库。


作为店内唯一一名男同胞,我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一百多箱物品的搬运工作。我自我感觉体能还可以,去年下半年还跑过马拉松,还是感觉很吃力。这天晚上回家,和顺风车司机聊上了,他说跑马拉松的都是把跑步当上班的人,真搞体力活的,天天盒饭,也跑不动啊。他说的对,花钱运动和运动挣钱真是两回事情。


IMG_6112.JPG

公司配送来的产品,需要逐一搬进仓库


在店里干活,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累。店内工作从早站到晚,刚来几天我计数了下,每天一万步起步。工期间只有半小时吃饭休息时间。每天到家以后不想别的,就想多睡会觉。一周排休一天,大多人都会补觉。年前忙不过来,连这一天休息时间都没有了。有店员在仓库搬运货物,搬着搬着就坐在纸箱上喘气,说现在要是能睡,躺下就能睡着。


上班时间分为两个时间段:9:00-18:00点和13:00-22:00点,炒货店的到客时间主要集中在下午和晚上,所以大部分人工作时间是13-22点。然而周末客访量高,周一大扫除,周二和周四仓库进货,一周之中,能够十点正常下班的时候并不多。


在炒货店,时间变成了液体,不知不觉流动很快。商场里面常年开灯,分不清昼夜,在店内感知不到时间,只有走出炒货店的时候,突然感觉两脚发麻,口舌干燥,两手一拍,想起来,今天一整天忘了喝水。


尾声


炒货店与售楼处相比,其实有很多共同之处。炒货店货卖大堆,始终营造热火场景,售楼处集中时间邀约客户,讲究人气,都是为了烘托现场氛围。


不过,在炒货店迎来送往的时刻,忙碌取货拿货的时刻,情绪是稳定的。而去年在售楼处,心情常常很压抑,同事老胡常说,没有业绩,连呼吸都是错的。


今年年初苏州宣布全面取消城六区限购措施,买房不再限制套数。新政力度很大,但市场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


老李听说我在炒货店打工,苦笑着说,等你当上店长,我给你打工,又不忘劝我一句,我们都活在当下,能顾得上的也只有当下。


老万现在在朋友的文创公司混日子。记得第一次见到老万是在一家KTV,2012年的他在引吭高歌。他对我视若无睹,动情唱着一首粤语歌曲,声音响彻KTV,后来他一再说不记得了。是的,时代已经不再应和我们的高歌。



作者  阿泉  |  内容编辑  百忧解  |  微信编辑  康乐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4 07:13 AM , Processed in 0.03799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