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3|回复: 0

[哲史艺丛] 领导当众表演“平地摔”,明朝人的精神状态到底有多“超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29 05: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领导当众表演“平地摔”,明朝人的精神状态到底有多“超前”?

 易璟煜 国家人文历史 2024-06-29 03:48 


0.jpg


本 文 约 4200 字

阅 读 需 要 12 分 钟 


大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风华绝代的王朝,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王朝。这个“才”,可不只包括才能,也包括创造笑料的才华。在抖包袱这方面,咱们大明天团可是专业的,不仅有“发疯文学”“凡尔赛文学”,还有顶头上司带头“起舞”。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全面开花,呈现出遍地“奇葩”的盛况。明人的精神状态之丰富,让现代人也倍感亲切。


1.jpg

那些年,我们一起犯过的“蠢”


人生在世,总有犯迷糊的时候。出门忘带钥匙、走路撞玻璃、遛狗被狗绳“捆”住……遇上这种事情时,人们难免又气又笑,甚至说一句“今天也被自己蠢哭了呢”。但你知道吗,这些“蠢萌蠢萌”的错误,其实古人也没少犯。

这不,谈迁在《枣林杂俎》中就记载了一宗袁崇焕的“黑历史”:

(袁崇焕)尝于演武场较阅,忽自起舞,防牌中蹶。

袁崇焕是明末时期的名将,早年深受崇祯皇帝的重用,一度做到兵部尚书的位置。一日,他在校场练兵,练着练着突然来了兴致,就开始抽剑出鞘,当着上万将士的面舞起剑来。

袁崇焕(孔雀开屏版):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看我给大家舞个大的。

将士们纷纷叫好,一切都很顺利,直到——袁崇焕不小心踩到盾牌,“啪叽”摔了一跤。

之后的故事如何发展,谈迁并没有接着写下去。但仅凭想象,我们也能猜测,当时的场面一定十分尴尬。

袁崇焕(平地摔版):这摔的是我这个人吗,是我稀碎的面子!

上一秒还在英姿飒爽地舞剑,下一秒就上演“平地摔”,这突如其来的反差感,有没有让你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小插曲?

2.jpg

无独有偶,明朝人不仅有自己的“平地摔”,还有自己的“徒手抓蚊子”当冬去春来,春暖花开时,蚊虫也随之多了起来,尤其是对于南方人来说,《明语林》中就记载了明人打苍蝇的“盛况”:

陈中丞智刚躁,一日莅事,偶岸冠取簪,失坠于地。起自拾簪,触砖数四,若怒之者。蝇拂其面,怒叱“擒之”,从者仓皇取索具,徐问为谁,复叱曰:“蝇也!”有劝以宽者,乃镌“戒暴怒”于木而树其前。及有忤,又辄举木挞之。

陈中丞,也就是陈智,是当朝都察院右御史。他脾气刚直暴躁,仗义执言,有许多为人平冤的事迹见载于碑文,堪称“天选御史”。不过,也正是因为暴脾气,让他为许多人所诟病。

这天,他正在工位上辛辛苦苦地“搬砖”,突然簪子掉在了地上。陈智站起来弯腰去捡,结果“触砖数四”,他越捡越生气。正巧,此时有只苍蝇从他面前飞过,陈智的怒火立马有了发泄口,“蹭”地一声就冒了出来,怒叱道:“抓住它!

随从以为他要抓犯人,一边着急忙慌地拿绳子,一边问他:“抓谁?”

哪想到陈智接着叱道:“蝇也!”

3.jpg

这两个字吼得气壮山河,喊出了奋勇杀敌的气势。同僚们都哭笑不得,纷纷劝他“消消气”。陈智自己也觉得面红耳热,于是刻了一块木牌,上书“戒暴怒”三个大字,立在自己的面前,堪比古代版“座右铭”。

可惜的是,这块“座右铭”并没有什么用处。每当与人发生矛盾的时候,陈智还是会第一时间举起木槌打人,行动远远快过思考。他这个动辄言怒的毛病,一直到老都没有改好。

严有“财”,徐有“才”,他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如果要出一个明代贪官大赏,那严嵩父子一定当“贪”不让。当这对父子倒台的时候,锦衣卫去严府抄家。他们本以为这只是一次再平凡不过的外勤,却没想到,竟然抄出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东西。

4.jpg

感谢《明语林》,让我们能直击现场,强势围观这件尴尬事儿:

严世蕃当籍,有金丝帐,累金丝为之,轻细洞彻。有金溺器,象牙厢金,触器之类。执政恐骇上听,令销之,以金数报而已。

除了金银财宝之外,锦衣卫先抄出来一件金丝帐——除了奢华之外没有任何问题。但紧接着,锦衣卫们就搬出来“金溺器”和“触器”。负责的官员一看,这太吓人了,怕吓着皇上,于是“令销之,以金数报而已”。

“溺器”,顾名思义,就是便桶;而“触器”呢,也是便桶。换言之,严世蕃家中如此富贵,以至于连便桶都是“象牙厢金”,极尽奢华,实在是暴殄天物。官员见了都不敢上报,怕污了皇上的耳朵,自己还要受一顿数落。

严氏父子这样有钱,如果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也难怪在《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要痛心疾首地喊“朕的钱”了。

5.jpg


严家有“财”,而与他们同时期的徐阶则有“才”。但不同的是,徐阶的才情反而限制了他。冯梦龙在《智囊》中记载:

徐存斋由翰林督学浙中,时年未三十。一士子文中用“颜苦孔之卓”。徐勒之,批云“杜撰”,置四等。此生将领责,执卷请曰:“大宗师见教诚当,但‘苦孔之卓’出扬子《法言》,实非生员杜撰也。”徐起立曰:“本道侥幸太早,未尝学问,今承教多矣!”改置一等。一时翕然,称其雅量。

徐阶在浙中督学时,有一个秀才用“颜苦孔之卓”作典故。徐阶觉得这个典故眼生,就在旁边批了两个字“杜撰”,并将这篇文章评为四等。考卷发下去后,秀才拿着书来和徐阶对质,徐阶一看,确有其事,于是马上起立认错,并将这篇文章改判为一等。

这是个典型的美德故事。不过,让我们来看看徐阶是怎么认错的:“本道侥幸太早,未尝学问,今承教多矣。”

侥幸太早”,这是徐阶自谦的说法。徐阶自幼聪敏,二十岁就中了探花,被授予翰林院编修的官职,前途无量。因此,徐阶这番话也可以理解为“不好意思啊,我小时候太聪明了,没来得及读太多书就考上了”。

怎么样,这话是不是很熟悉,有没有想起那句“北大也还可以”“我是保送的”?徐阶这样说,既表达了对秀才的认可,也给自己留足了颜面,可谓是十足的体面。而他的这一番自陈,也堪称明代版“凡尔赛”。

上面这些故事都来自他人的记载,而接下来这位更是重磅——李贽,这位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狂人”,在文章《答陆思山》的最后几句中写道:

些小变态,便仓惶失措,大抵今古一局耳,今日真令人益思张江陵也。热甚,寸丝不挂,故不敢出门。

短短几行字,就可以看出李贽的思维之发散,精神状态之稳定,堪称“发疯文学”的雏形。在上一句话中他说,现在的人太不稳重,遇到一点风吹草动就惊慌失措,真让人怀念张居正啊。紧接着他话锋一转,说天气太热了,我没穿衣服,所以不敢出门。

前一句话很正常,后一句话不太正常,合在一起就更加奇怪了。如果可以穿越回去采访李贽,真的很想问问他,是怎么从“益思张江陵”这件事情转换到“热甚,寸丝不挂”上面来的?如果张居正泉下有知,听到这样“亲切的问候”只怕也要吓一跳。

6.jpg

“下梁”发疯,原来都是“上梁”的锅


明代官员们的精神状态这样美丽,离不开顶头上司的“熏陶”。事实上,明代统治阶层从皇帝到官员,每个人身上都多少带着点儿发疯文学。

嘉靖这一辈子,挚爱有很多。他除了心心念念“朕的钱”之外,还对可爱的猫咪爱之入骨。吃饭的时候,手里抱只猫猫;睡觉的时候,枕边放只猫猫;去御花园溜达的时候,身后更是跟着一群猫猫,前簇后拥,甚至能凑出一支“猫猫足球队”来。

除了吃喝玩乐都要猫儿相伴之外,嘉靖更给猫儿加官晋爵,让它们位极人臣。近侍太监刘若愚在《酌中志》中称:

“(其修建)猫儿房,近侍三四人,专饲御前有名分之猫。凡圣心所钟爱者,亦加升管事职衔……候有名封,则曰某管事,或直曰猫管事。亦随中官数内关赏。”

7.jpg

在明代,读书人当官还要考试,而猫儿当官只要合眼缘。但凡哪只“猫主子”被嘉靖一眼相中,就能飞上枝头变凤凰,坐拥荣华富贵。更有甚者,有些猫咪的俸禄甚至比大臣还高,生活待遇也比大臣要好。如此疯狂而热烈的爱,让满朝文武在望“猫”兴叹时,也只能感叹一句“人不如猫”了。

到后来,宫中的猫儿越来越多,以至于严重搅扰了宫人们的生活。就连年幼的皇子皇女,都“多有被猫叫得惊风薨夭者,有谁敢言”。嘉靖眼中乖巧可爱的猫儿,堪称皇子皇女们的“童年阴影”。嘉靖的子女本就不多,然而,即使有孩子被猫叫吓得“惊风薨夭”,嘉靖对猫的爱也从未改变,可谓爱得深沉。这让爱猫的人们不由感叹:嘉靖吸猫的状态,简直就是“世另我”。

8.jpg

然而要说明代最离谱的皇帝,还得看专业选手——明武宗朱厚照。这位是出了名的“中二病晚期”,一生致力于给自己起中二网名。这位仁兄志向远大,从小有一个将军梦,于是自封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并给自己改名叫“朱寿”,煞有介事地玩起了角色扮演。

正德十二年(1517)九月,他“自称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不久后就出现在战场上,“亲督诸军御之”,击败了蒙古小王子伯颜南下的部队。双方打了五天,“斩虏首十六级;而我军死者五十二人,重伤者五百六十三人”。伤亡数字的可信度有待商榷,毕竟朱厚照和文官集团向来不对付,并且由于土木堡之变的前车之鉴,大臣们对“御驾亲征”这几个字心有余悸,一个个以死谏反对朱厚照亲征,以至于他只能偷偷溜出宫。因此,当时战事的情况可能远远超出记载,但无论如何,朱厚照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也狠狠地过了一把“将军瘾”。

打了胜仗,立了军功,那自然就要封爵。翌年九月,他下旨褒奖“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亲统六师,肃清边境,特加封镇国公,岁支禄米五千石”。正德十四年(1517)二月,他又下令“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太师镇国公朱寿将巡两畿、山东,祀神祈福,其具仪以闻”,将祭祀的权利也交给“威武大将军”。

9.jpg

主打一个“自己赏自己”。渐渐地,“威武大将军”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甚至达到了僭越皇权的地步。于是,“威武大将军”架空了明武宗。

除此之外,朱厚照还一度沉迷于佛教。根据《明史》记载,他不仅“自号大庆法王,所司铸印以进”,还将这个名字写在了圣旨上。尚书傅珪看到后觉得不成体统,就装傻弹劾:“孰为大庆法王,敢与至尊并书,大不敬。”朱厚照大概也觉得有些惭愧,自此以后再也没有公开用过这个名字。

与前代相比,明清两代留下了大量的笔记材料,也为后来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多亏了这些史料,我们才能隔着数百年的时光,了解古人们如此鲜活的一面。毕竟,历史是由鲜活的真实构成的,见载于史册的每一个名字,都曾经是和我们一样的活生生的人,会有些许烦恼,也会尽情享受点滴生活。在会心一笑的同时,我们也能感叹“看到古人的精神状况和我一样,我就放心了”。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a.jpg
END
作者 | 易璟煜
编辑 | 胡心雅 
排版编辑 | 韩其娟(实习) 郑美玲(实习)
校对 | 古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7-27 11:53 AM , Processed in 0.03745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