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2|回复: 0

[人世间] 我,想要逃离的潮汕女孩,如今拍视频教冷门潮汕话,与家乡握手言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18 09: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想要逃离的潮汕女孩,如今拍视频教冷门潮汕话,与家乡握手言和

 自PAI 自PAI 2024-06-17 23:52 

这是《自拍》第443个口述故事

方圆(抖音账号:@方圆说潮汕)是个土生土长的潮汕姑娘。她在乡下和阿公阿嫲一起生活的童年,被爱和乐趣填满,也被家乡传统文化的氛围包裹,因此,她天然地更热爱和亲近这片土地。

像每一个憧憬未来的年轻人一样,她也曾在成长过程中,对外面的世界生出强烈的渴望,但总有一种情愫,让她舍不得离开。她选择留在家乡,也选择了一条文化传播的路,一走就是13年。

这个电台主播出身的女孩,是短视频里的一股清流,她坚持四年如一日地用方言录视频,讲潮汕话的正音正字,讲潮汕的俗语与童谣,讲潮汕文化的雅与俗。她把工作生活与这片土地紧紧相连,只因为她觉得,守得住乡愁,才能看得见远方。

以下是她的讲述。

热爱潮汕文化的“姿娘仔”

我叫方圆,是个土生土长的潮汕“姿娘仔”。在我们潮汕话里,“姿娘”是对女人的一种雅称,赞美女人有神韵气质,年轻女子就叫“姿娘仔”,漂亮女子就叫“雅姿娘”。

我是广东揭阳人,小时候和阿公阿嫲(潮汕话里的“爷爷奶奶”)在农村生活,记忆里的童年,就是收音机里的潮剧讲古、夏夜里阿嫲唱的潮汕歌仔,还有一场场的做大戏。每逢有大戏,我会拿着从阿公手里领到的几毛零花钱,先去戏棚子底下的小摊买一包喜欢的零食,再搬着小板凳跟大人一起看戏,直到曲终人散才恋恋不舍地被阿公驮在背上回家。

0.jpg

3岁的我坐在家门口的大树下,手里拿着刚摘的大红花。

也许是因为看多了戏,我小时候经常梦见自己穿着武将白袍,站在耀眼灯光下的舞台中央,雄赳赳气昂昂的。我那时想当个女侠,很痴迷黄飞鸿之类的人物,喜欢把家里的蚊帐、床单披在身上,还自己制作了一套夜行衣,老幻想要去劫富济贫。

IMG_2894.PNG

我(中间)和表弟表妹,小时候常玩在一起。

关于行侠仗义的理想,也受我阿嫲影响。她是地主家的女儿,从小读书,思想也开明,还当过妇女主任,为人非常慷慨大方。小时候我们家并不富裕,但她总是会把粮食分一些给更穷苦的人,有乞丐来家里讨饭吃,我一个人在家不敢开门,她回来后还会让我拿着吃的去追赶乞讨者。

IMG_2895.PNG

年轻时的阿公阿嫲。

我阿公就比较节俭吝啬,阿嫲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咸菜公”,潮汕话的意思是,“咸涩”(吝啬)得就像在瓮里卤了好几年的老咸菜。我阿嫲是刀子嘴豆腐心,阿公性格却很温和,幽默还童真。小时候他会骑着三轮车载着我们兄弟姐妹几个满村子转悠,还教我们挖蚯蚓钓鱼,带我们去抓虾和螃蟹、捡渔网捕蝉、削竹子绑在泡沫上做成小船去漂流。每次被逮到,阿公总免不了被阿嫲教训一顿,说他教坏小孩子。阿公从来不生气着急,他总跟我们说,这是爱呀,爱一个人才会在乎他,家不是讲理的地方,是讲爱的地方。

6.jpg

多年前村里“迎老爷”,阿公阿嫲盛装前往。

在阿公阿嫲的呵护下,我在乡下度过了美好的童年,也因此对故乡产生了比常人更难舍难分的情愫。我热爱家乡和家乡的文化,离不开它,每次出远门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直奔一家老牌小店,喝上一碗地道的潮汕粥。但我必须承认,潮汕是个相对传统保守的地方,当我看过外面的世界,体验过更加包容、多元的生活,难免产生反抗和逃离的想法。

曾经我有一个外出发展的机会,但当另一条路真的摆在眼前,我内心却产生了强烈的纠结和挣扎,就像艾青的那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IMG_2897.PNG

2019年,我带88岁的阿公去拍了一组“网红照”,如今他已经93岁了。

我没有离开家乡。大学毕业时,我们当地的电视台正招聘广播节目主持人,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面试时有个才艺展示环节,大多数人都选择唱歌、朗诵,我突发奇想,选择了一种特别的表演形式——讲古。这是一种以潮汕方言为基础的评书,我从小听到大,有的桥段非常熟悉。

在面试中,这是一个挺冒险的举动,因为评委里有外地人,选择大众接受度高的表演形式肯定更稳妥一些,但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会讲古的了,或许我就脱颖而出了呢。

结果不出所料。后来一位外地评委老师跟我说,其实我根本没听懂你在讲什么,但看你讲得绘声绘色,大家都在笑,我就不自觉跟着笑了,就觉得你讲得很好。

IMG_2898.PNG

我刚进入电视台工作时,在直播室做节目。

就这样,我在2011年正式进入揭阳广播电视台工作,成了一名潮语节目主持人。我主持的第一个电台节目,是一档潮语综艺脱口秀,我和搭档会对潮汕地区的各种民俗故事进行讲解演绎,吸引了很多本地听众,因为中老年粉丝比较多,后来陆续做了《戏说历史》《最美夕阳红》等,现在我的主打栏目《开心下午茶》,也是结合传统习俗、潮汕文化解读和分享网络热点。另外,我还主持着一档大型乡邦人文历史类节目《揭阳古城故事》,邀请专家学者讲述古城的文化历史,也邀请古城居民分享他们与古城的点滴故事。

IMG_2899.PNG

2020年,我在电台节目中做访谈。

因为一直在做潮汕话节目,我也不是播音科班出身,毕业后也没再练习普通话。2015年,我自费去中国传媒大学进修,当时我们班上有十几个同学,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电视台的主播。

IMG_2900.PNG

2015年,我(前排右一)在中传学习时和老师同学合影。

当时我曾向老师请教,我应该继续专注方言传播,还是往大众接受度更高的普通话节目发展,毕竟,方言有地域限制,未来职业生涯可能没法走得更远。老师认为我应该保持自己的特色,那时,他还非常有先见之明地建议我们去拍短视频、做个人IP,后来我开始做短视频,也是早年间受到他的启发。

我从2020年开始在抖音分享潮汕文化,因为短视频做得还不错,去年以来,我还负责拍摄主持台里的一档文化类短视频节目《方圆话说揭阳》,这对我来说,既是认可,也是挑战。

揭阳是粤东最早的建置县,见诸史载已有2200多年,从古到今人才辈出、名胜古迹众多,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有“海滨邹鲁”之称。我们这个节目分为“名贤之光”“传家之宝”“博古通今”三个系列,“名贤之光”每期介绍一位揭阳名贤故事, “囯保单位”每期介绍一个揭阳国级文物保护单位,“博古通今”讲述揭阳出土文物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IMG_2901.PNG

《方圆话说揭阳·博古通今》系列短视频

到目前为止,这档节目的“博古通今”系列已经做了17集,受到许多观众喜爱。有人称赞这是潮汕地区第一档文博类短视频节目,填补了潮汕“文博类”节目的空白,让他们多了一个了解揭阳历史文化的窗口;也有家长陪伴孩子一起观看,说要带着博古通今系列短视频,陪着孩子去逛博物馆,把我们的短视频当成“博物馆讲解员”。

“传播家乡文化,不一定要走出去”

这十几年来,我的电台节目都以传播潮汕文化为主,经常会接触到相关的专业老师和传承人,积累了越来越多关于潮汕文化的知识,才发现即便身为潮汕人,对自己的家乡也是知之甚少。

我在抖音分享过揭阳新亨镇硕联村正月十六的摆猪羊活动,这项习俗的由来就是我在做节目时了解到的。明朝中期,国内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南方工商业得到了高度发展,硕联村在粤东榕江中游,又是闽粤赣交通要道必经之地,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明朝中后期这个地方就成了粮食、茶叶、木材、瓷器等商品的集散地,逐步变成著名的商埠,四面八方的商人聚集于此,有52个不同姓氏在这里聚居。

12.jpg

新亨摆猪羊这项民俗,与“和气生财”这个词息息相关。

这在潮汕是很少见的,因为潮汕地区宗族观念很强,很多地方基本都是一个姓。为了避免不同姓氏之间的摩擦,秉承着和气生财的宗旨,硕联村的先辈们想到了一个凝聚人心的好办法,就是联合起来供奉财神赵公明,通过共同的信仰来维系地方的和谐。这个习俗延续至今,已经有500多年历史,还在2009年被列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当时还有一个疑问,我们潮汕人“拜老爷”一般祭品都是鸡鸭鱼(也有一些地方是一块猪肉、鸡、鱼),称为“三牲”,但为什么硕联村拜财神用的是猪羊呢?后来我了解到,古代把作为祭品的猪羊牛称为“大三牲”,鸡鸭鱼称为“小三牲”,摆猪羊是用最隆重的仪式表示对财神的崇敬。

13.jpg

新亨摆猪羊民俗活动现场,场面非常壮观。

每逢摆猪羊,很多外出发展、经商的乡贤都会回来踊跃捐资,建设家乡、扶贫济困,民俗背后的乡贤文化,其实也是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所以说,民俗有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它可以让一个族群团结起来,对背井离乡的人来说,土地带不走,但习俗和信仰已经融入到血脉里。

赛龙舟也是潮汕非常经典的一项民俗活动。“潮汕龙舟看揭阳”,揭阳赛龙舟沿袭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揭阳龙舟造型生动大气,龙首高昂,龙颈修长,龙尾高翘,船身画着八仙神器等彩绘,寓意驱除水下妖魔鬼怪,有一些龙舟还会画一只凤凰,象征“龙凤呈祥”。我们这里的大龙舟满员53人,揭阳现役龙舟中“年龄最大”的两艘在揭东篦村,建造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已有74年。

14.jpg

揭阳也是“龙舟之乡”,赛龙舟活动历史悠久。

因为做着与潮汕文化传播相关的工作,我也跟很多听众成了朋友。曾经有两位粉丝,因为关注我的节目去参加线下活动,交换联系方式,后来发展成了恋人,我还去参加了他们的婚礼。

IMG_2905.PNG

2017年我主持晚会,听友赶到现场支持合照。

还有一位忘年交,是我至今都深深怀念的。早年间我主持一个市级讲古比赛,有一位选手非常特殊,他70多岁了,带着一个原创剧本来参加比赛,白发苍苍地站在台上讲了十几分钟的相声,还拿了一等奖。后来我了解到,他年轻时是一位很有才华的老师,后来遭受很多磨难,40多岁从农村回到城里,好不容易成家立业,儿子却在三十多岁因病去世,妻子也因悲伤过度走了,生活顷刻之间再次崩塌。但他没有放弃,年老时重新拾掇起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创作、运动、交友,让我觉得特别感动。

我和他成了好朋友,每年过年都会去看望他,给他发个红包,希望他平安健康,他也会早早煮好汤圆等着我。这两年他疾病缠身,我曾经带他去我的一位医生粉丝那里看病,对方还联系了上海专家会诊,可因他年纪太大不敢动手术。去年元旦那天晚上,他在病痛中去世了。

这些年,因为与我生命产生交集的人和事,我也终于和那个曾经想要离家的自己和解。我的工作和生活与这片土地紧紧相连,但依然可以去结识不同的人、去感受不一样的人生,去探求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找到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现在看来,传播家乡文化,就是其中一件。

16.jpg

2021年,我在主持乡村民俗活动。

当然,家乡传统文化里也有很多积弊,比如保守的婚恋家庭观念,我个人力量很难改变,但我一直尽自己所能去做这件事。我常常在节目里跟粉丝讲,要尊重别人的选择和价值观,只要对社会和他人没有伤害,即便不理解,也请包容。

“守得住乡愁,才能看得见远方”

因为想让更多人了解和理解潮汕文化,我开始在抖音分享关于潮汕文化的内容。一开始,朋友建议我做美食或者探店,毕竟,潮汕美食丰富且有名,不愁没流量。但我还是觉得传播家乡文化是我的初心,有一种莫名的责任感在身上。

我到现在做了4年多短视频,一直坚持用潮汕话录制。潮汕话日常听起来常常给人一种很土的感觉,但其实是中国最古老的官方语言之一,有18个声母、61个韵母、8个声调,音律变化非常多,在语言学上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可以说是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因为很多词汇保留了古代汉语的发音,所以用潮汕话去读唐诗宋词或者诗经,都是很押韵很有美感的。在我看来,潮汕话不是土,而是古。

17.jpg

我在抖音分享潮汕方言的读音知识,原以为内容偏冷门,没想到收获许多网友的关注与互动。

但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发现很多年轻人都不怎么会讲潮汕话了,乃至因发音错误产生误会和笑话。所以我们做电台潮语节目的,一定会先审稿读稿,对书面语进行口语化的二次创作,绝不能照搬照用。现在很多家长也喜欢给孩子起些比较独特的名字,但受到普通话发音的影响,用潮汕话念名字就可能叫错。

IMG_2908.PNG

我之前发过一条视频,讲一对潮汕父母叫错自己孩子名字长达7年。

现在很多专家学者都在呼吁,要保护方言,否则几十年乃至一百年后,这些方言可能都会消亡,或以讹传讹地被读错、走偏。而且,我觉得母语是文化的根,现在很多年轻人离开家乡去外地工作和生活,慢慢切断了与家乡的联系,也许有一天,后辈都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了,再想寻回,却不知道从何寻起。守住方言,也是守住乡愁,守得住乡愁,才能看得见远方。

除了正音正字,我也会跟大家分享潮汕的俗语。有人说,潮汕俗语每一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背后,也都有它的寓意和寄托。比如潮汕人常常挂在嘴边的“平安当大赚”,就是潮汕人的一种精神信仰,也是最理想的生活境界。据说这句话的由来,就是讲有一个很有钱的老板,妻子生病了去抓药,被另一个想挣钱但挣不到的人看见,他忽然醒悟,自己虽然没钱但起码平平安安和和美美地过每一天,也是另一种“赚到了”。

19.jpg

我经常给粉丝分享潮汕俗语背后的故事,这也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内容。

关于潮汕话的分享和教学,粉丝最喜欢看的还有“做四句”。“潮汕四句”是潮汕方言里的一种吉祥语,比如嫁娶场合的“做四句”是由青娘母陪同新娘出嫁时来唱的,现在部分地区在办喜事时,由比较年长有威望的长辈来做四句,表示夸赞或者祝福。经常有粉丝在买车、乔迁或者结婚生子时,希望我做四句送祝福,我就会偶尔来分享,主要是图个开心。

语言是没有办法被看见的,但民俗以活动为载体,更容易感染人。所以,我后来也开始分享潮汕的非遗和习俗,比如前面说到的摆猪羊、赛龙舟等。每逢有这类活动举办,我会去现场采风拍摄,讲解背后的文化心理和故事,让大家真实地感受到潮汕文化的魅力。

IMG_2910.PNG

我在省级非遗“新亨摆猪羊”民俗活动现场采访。

今年我在新亨摆猪羊的现场采访,还遇到了外地来的粉丝,他说看了我的视频,对潮汕文化很感兴趣,特意过来的。我其实挺意外粉丝里有外地人的,考虑到这一点,我也开始用普通话去讲故事,这样可以让更多外地朋友来了解潮汕文化。

我的粉丝里,有很多在外工作生活的潮汕人。有一位阿姨跟着子女去到美国生活,因为语言不通,她觉得很孤独也很想念家乡,说每天都会看我的视频,觉得很安慰、很亲切。有一年她回国过年,特意来找我吃饭,还给我包了个大红包,说你要多做一些关于潮汕的视频,多宣传我们家乡的文化。

还有一个在马来西亚的“潮三代”,他的爷爷是潮汕人,但很早就去了马来西亚,他在那里出生长大,从来没有回过潮汕,也不知道家乡具体在哪个村,只是听爷爷讲过一个很模糊的地方。他给我讲了这件事,我去帮他打听,还真的找到了这个地方。我把他家乡的定位信息发给他,他很开心,说很感谢我帮他找到了家乡,有机会一定要带自己的孩子回来看看。

有很多粉丝是幼儿园或者小学老师,他们经常来咨询我一些字的潮汕话发音,也提出让我更新一些唱潮汕歌仔(童谣)的内容,可以播给小朋友听。

21.jpg

可以教给小朋友的潮汕童谣,也唤起很多异乡人的回忆。

我一开始做视频,其实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现在能让潮汕文化被这么多人关注,还切实地帮助到了那么多人,是我觉得最开心的事情。在输出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输入,对潮汕文化了解得越多,越意识到自己的浅薄无知,更加迫切地想要学习和成长。

做地域文化传播最棘手的、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资料不足,很多方言字有读音查不到字,流传下来的传统风俗、名贤故事、传统建筑都找不到史料,甚至各种版本互相矛盾,很难得到验证。我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尽可能接近真相、尊重历史,所以遇到不确定的我会去请教专家学者,也加了很多潮汕文化的交流群。每一条视频,背后都有大量的案头工作,要耗费不少时间精力。

IMG_2912.PNG

我的抖音视频通常都是自己一个人录制的,架着三脚架做口播。

我在一次活动现场,见到了潮汕语言学家林伦伦教授,他主动打招呼:“你不是揭阳的圆圆吗?我经常看你的视频,你内容做得很好,你要继续讲下去。”听到教授的鼓励,我特别激动,因为我刚开始学习了解潮汕文化时,就买了他的书来拜读。还有很多揭阳文史界的专家,给我分享过很多书籍和知识,鼓励我说学习潮文化、传播潮文化,要坐得住冷板凳。

这些老师还有粉丝们的鼓励,让我觉得很值,即便有时候会遇到很多困难,但相比付出,我收获的更多。现在,我在抖音成了一名乡村守护人,未来也想要把传播家乡文化这件事做得更好一些,可能会尝试访谈等新形式,去挖掘乡村背后的人和故事。

我想,我会一直热爱和专注脚下的这片土地,知道自己从哪里出发,才能走得更远。

*本文由方圆口述整理而成,文中照片除特殊注明外均由本人授权提供。


方 圆 | 口述

橙 子 | 撰文

猫 基 | 编辑

-THE  END-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443个口述故事

欢迎打开抖音,关注方圆说潮汕”

IMG_2913.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4 07:02 PM , Processed in 0.04158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