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1|回复: 0

[哲史艺丛] 为什么元朝的后宫,有众多的高丽妃子和太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22 09: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元朝的后宫,有众多的高丽妃子和太监

 大狮子 历史学堂君 2024-04-22 10:25 

作者:大狮子
编辑:莉莉丝


一,大汗宫帐的秘密


忽必烈汗建立“上都”,修起富丽的逍遥宫,那儿有神河阿尔浮,流经深不可测的岩洞,注入不可见太阳的海中。那儿有十里方圆的沃土,城墙、高塔四面围绕,明媚的花园,曲折的小溪,丁香、豆蔻芳华四溢,树林像山丘一样古老,环抱着阳光灿烂的草地。


这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柯尔律治的抒情诗《忽必烈汗》的开头,诗中描绘了神秘、瑰丽的上都城,是为西方人想像出的东方秘境,凝结着蜜的露水,流淌着牛乳的泉。诗人还想象出了一个阿比西尼亚(今天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少女,她操动琴弦,播撒仙乐,琴声能在空中勾画出宫殿。


0.jpg

上图_ 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文艺批评家


当然这些场景只是出于作者的凭空臆想,诗人对于蒙元帝国了解甚少,诗歌意象来自于他吸完鸦片之后做的一个梦。但忽必烈营造的元上都城和元大都城的确是恢弘壮丽。万间宫阙,幽深隐秘。其中有没有弹琴的阿比西尼亚少女,待于考证,但却有着弹琵琶的高丽美人。元代揭傒斯《李宫人琵琶引》记载:“有李宫人者,善琵琶,至元十九年以良家子入宫得幸,上比之昭君。”这李宫人就是高丽人。


其实,元代后宫的高丽女子为数众多,据不完全统计,高丽向大元贡女1500多人,其中大部分流入宫内,“自至正以来,宫中给事使令,多半为高丽女”。除宫女外,元宫中还有为数众多的高丽宦官。元朝没有宫刑,不向民间招阉童做太监,宦官们基本上都是从朝鲜半岛进口的。

   

一个由蒙古族统治的,汉族占多数的大帝国,为何后宫里充斥着高丽人?这和元代同高丽的关系密相关。


1.jpg

上图_ 高丽蒙古战争高丽蒙古战争发生于1231年至1273年,元朝(蒙古)先后九次征伐高丽,最终高丽投降,成为元朝的征东行省


二,从掠夺到上贡:高丽人的入元史

    

1225年,蒙古借口高丽杀死蒙古使者,向高丽发起进攻,至此以后三十年里,蒙古向高丽先后发动了6次侵略战争。由于高丽军民的顽强抵抗,高丽没有被蒙古攻灭,但是蒙古大军一路烧杀抢掠,对高丽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蒙古军队在对高丽战争中掳掠人口无数,仅1254年,高丽被蒙古军队掠走人口二十万六千八百余人。这些男女俘虏被拉到辽东和河北等地的人市上贩卖。元人郝经有诗云:“尽将人口卖幽燕,年年探借高丽钱,肌肤玉雪发云雾,罗列人肆真可怜。”就这样,高丽俘虏不少作为战利品进入了蒙古王公贵族府邸之中。男的为奴隶佣人,女的为婢女侍妾。从此开始,高丽人的身影,开始出现在了蒙古的深宫内院。


2.jpg

上图_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即元世祖


由于高丽国久攻不下,元廷对高丽的政策被迫进行调整,改“剿”为“抚”。忽必烈同意高丽国议和。高丽和元朝结为“甥舅之国”,认元朝为舅舅,同时自认为元朝藩属。元朝则保证高丽的国体完好,从高丽撤兵。


高丽元宗为了确保这一宗藩关系的稳固,哄好元朝大爷,于1270年遣使大都,“小邦请婚大朝,是为求好之缘。。。克成婚卺之礼,则小邦万世永以供职。”忽必烈同意赐婚,将女儿齐国公主嫁给高丽世子。这就是元丽通婚的开始,此后七代高丽王后,均为元朝公主。

  

既然天朝上国下嫁了公主,那么高丽也应当有所表示才是。“既与我一为一家,自宜与之通婚,不然岂为一家之义哉?。。。我太祖皇帝征十三国,其王争献美女、良马、珍宝、尔所闻也。”元朝政府既已明确表态,乖外甥,你要孝敬好你的大元舅舅。高丽国王心领神会,立马遣使入元贺正,并上贡贡女。


3.jpg

上图_ 征东行省(元朝与高丽的形势图 1330年)

  

大概是先前征伐高丽时,蒙古贵族觉得抓到的高丽女俘,貌美恭顺,元廷对高丽女子十分钟爱。不停地向高丽国索取女子。有元一朝,向元廷贡女,基本上成了定制,年年都在选,年年都在贡。高丽政府为此专门设立了“结婚都监”专门负责搜寻女子送往元朝。

   

和贡女类似,高丽国也向大元进贡宦官。元朝本无宦官制度,灭了南宋之后,从宋宫内获取了一些宦官,发现这些阉人在后宫这种女眷众多的地方还挺让人放心。可惜南宋遗留的宦官是存量,消耗完了,也就没有了。正好征服了高丽,可让高丽人来补这个缺。高丽人深受汉人农耕文化影响,吃苦耐劳。挺好使唤。就这样,元廷的后宫里,宦官的位置就基本留给了高丽人。


4.jpg

上图_ 忽必烈灭宋之战


三,反客为主:权倾朝野的高丽宦官和后妃


贡女和宦官,居于内廷,他们表面上只是皇帝的侍从,家奴,所做不过是端茶倒水之列的家务事,贡女还有陪吃陪睡的职责。但是由于他们处在最高权力中枢,离皇帝近,做事乖巧,或者相貌出众,很容易得到皇帝的宠信,从而获取很高的权势,并且影响朝政,乃至出现了居高官显爵,予生杀大权的高丽宦官。

  

方臣祐,高丽尚州人(位于今韩国庆尚北道西部),原先在高丽伺候忽必烈嫁出去的女儿齐国公主。也许是他善于察言观色,机敏灵活的缘故。颇得公主的喜爱,公主就把他送到中国,给了他弟弟真金太子。

   

方臣祐继续发挥他左右逢源的本事,颇得真金太子和太子妃阔阔真的欢心。虽然真金太子命短,没能继承大宝。但是真金的儿子帖木儿即位成了元成宗。方臣祐作为皇太后阔阔真眼里的红人,可谓权倾朝野,一手遮天。而且历七朝而不倒。


5.jpg

上图_ 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1281年—1311年),元朝第三位皇帝,蒙古帝国第七任大汗(1307年—1311年在位)


方臣祐对朝政的影响力到了可以决定功臣王侯命运的地步。元武宗加封高丽忠宣王为沈王,把辽宁沈阳一带的地方给送给高丽。那一带本来是沈阳侯洪重喜的地盘。洪重喜对自己头上新来的长官十分不满。在元仁宗时,去控告高丽忠宣王“不奉法恣暴”等事。方臣祐作站在高丽王那边,就在太后答己那里说洪重喜“肆妄谋覆”。于是倒霉的洪重喜,偷鸡不成蚀把米,被夺去爵位,判了流放。

   

与宦官相比,高丽贡女的发展上限更高。后宫女子若是被帝王宠信,便可成为宠妃,甚至还有可能变成母仪天下的皇后。元代后权极重,宫廷里的太监又是高丽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老乡之间,互相抱团,高丽后妃和高丽太监结合,遂成为可以左右朝政的政治集团。元朝高丽女子成为皇后有元仁宗后金氏达麻实里、许氏伯颜忽笃,还有最为辉煌、权势最大的元顺帝后奇氏完者忽都。


6.jpg

上图_ 奇皇后(1315年—1369年),蒙古姓肃良合氏,名完者忽都,高丽人


三,奇葩奇皇后

   

奇氏出身较低,父亲奇子敖是个五品的闲官。入宫以后,攀附老乡高丽大太监高龙普,得到了给元顺帝倒茶的机会。因其貌美聪明,颇受顺帝喜爱,并多次临幸。彼时,正宫娘娘是权臣燕帖木儿的女儿答纳斯里,燕铁木尔是和霍光一样的人物,顺帝对其非常害怕,故而答纳斯里在宫中不可一世。答纳斯里对奇氏非常嫉恨,多次找茬儿整她,“本宫不信就治不死你这个贱蹄子。”“数捶辱之”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燕铁木尔的儿子谋反被诛,燕铁木尔一党彻底垮台,答纳斯里被废为庶人。奇氏终于翻身得解放,被封为二皇后。奇氏还给顺帝生了两个儿子,脱古思帖木儿和爱猷识理答腊。


1353年爱猷识理答腊被封为太子,母以子贵,奇氏风头压过了新的大皇后伯颜忽都(大皇后死后,奇氏顺理成章坐了正宫)。奇氏是个相当有政治头脑的女人,她“无事则取女孝经、史书,访问历代皇后有贤行者为法”以养声望。京城饥荒,奇氏出资赈灾,从而收买民心。逐渐朝中形成了一个心腹宦官朴不花,大臣搠思监为骨干的政治集团。


7.jpg

上图_ 元昭宗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1339年12月24日—1378年5月10日),北元皇帝


8.jpg

上图_ 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即:元昭宗),书法


元顺帝懈怠政事,沉迷酒色。奇氏趁机开始了她惊天动地的大动作—逼元顺帝“内禅”,让位给太子爱猷识理答腊。奇氏通过朴不花将丞相贺惟一请入后宫吃酒,要让贺惟一同他们一起行动搞政变。结果被贺惟一拒绝。于是奇皇后一伙反诬陷贺惟一结党营私,图谋不轨。逼其辞职自尽。并借此打击反对派,清除了大批异己分子。

   

奇皇后的所作所为,也引起了元顺帝的警觉。顺帝知其不轨,两月不见奇后。奇后见形迹败露,就设想通过军阀势力来进行逼宫。元末两大军阀孛罗帖木儿和王保保关系不和,奇后积极支持王保保,打压孛罗帖木儿,想借王保保军力夺取政权。在她的撺掇下,元统治集团内部爆发了大规模的内战。但结果却走向了奇后设想的反面,孛罗帖木儿,打跑了太子和王保保,攻入大都,杀死了朴不花、搠思监等后党,囚禁了奇皇后。


9.jpg

上图_ 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1320年5月25日—1370年5月23日),元朝第十一位皇帝

  

后来,元顺帝不满勃罗帖木儿的专横跋扈,秘密将其暗杀,把他的人头送往太子处,要和太子父子和好。王保保护送太子回到京师,知道了奇氏母子利用他篡位的阴谋。深受儒家忠义思想影响的王保保认为奇氏母子是骗他去做乱臣贼子,于是便和奇氏划清界限。奇皇后的篡位阴谋彻底破灭。

  

奇皇后搞出的风浪最后平息,但是在农民起义风波中本就飘摇动荡的元王朝经这么一折腾,更加气息奄奄。元顺帝说“今天下土疆分裂,坐受危困,皆汝母子所为也。”1368年,明军逼近大都,奇皇后、太子跟着元顺帝仓皇北逃,奇氏没有做成吕后武则天,却看到了大元江山的覆灭。


10.jpg

上图_ 元末农民起义

  

但能够左右朝局政局的高丽的贡女和宦官毕竟只有混到金字塔尖的少数,大多数只能在深宫中终老,做“上阳白发人”。但这些为数众多的高丽人接近蒙古最高统治者,却对元朝的文化带来一些影响。


元诗人张昱《宫词》曾云:“宫衣新尚高丽样,方领过肩半臂裁。连夜内家争借看,为曾著过御前来。”因为宫廷高丽人多的缘故,元大都也刮起了“韩流”,高丽服装风流一时,也是一段趣话。


参考资料:

【1】《元朝宫廷中的高丽贡女》 喜蕾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1.3.8

【2】《元代的宦官》 丁杨梅,钮希强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大学学报 2009.5

【3】《元代入华高丽女子探析》 李鹏 广西师范大学 2006.4

【4】《元史》 明 宋濂等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3 05:16 AM , Processed in 0.03208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