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绍兴三十一年的一天,一名叫义端的僧人朝着金兵大营的方向仓皇逃窜。忽然,一位身材魁梧的勇士出现在义端面前,挡住了去路。义端识得眼前的勇士,扑通一声跪地求饶,说到:
“我识得您的本来面目,您是青犀牛转世,英勇无比,力能杀人,但请您不要杀我。”勇士似乎看倦了义端的巧舌如簧,他没有给义端继续分辩的机会,手起刀落,将一颗秃头砍落在地。这位如犀牛般神武的勇士是谁呢?他的名字说出来可能令人惊诧,因为他在青史上所留下的才名远超过勇武之名,他就是南宋词人辛弃疾。辛弃疾的影视形象。来源/纪录片《历史那些事》截图
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辛弃疾出生在山东历城(今济南)。这是靖康之难(1127)后的第十四个年头,宋朝的北方大片领土落入金人之手,辛弃疾的家乡也在其列。他的祖父辛赞,出于一家老小的生计考虑,不得已出仕金朝。但辛赞常常思念故国,大抵可以归入陆游笔下年复一年“南望王师”的遗民行列。据辛弃疾回忆,祖父经常带着自己爬上高高的山岗,指画山河形势;祖父还特意安排自己跟随金朝的官员北上,观察燕云一带的山川地理。我们有理由猜想,在辛赞的心中,是有过一个揭竿而起,克复中原的英雄梦的。或许,他一直在等一个举起义旗的机会,只可惜这样的机会在他有生之年一直都没有到来。不过,祖父的期盼如同一枚种子,在辛弃疾的心中生根破土。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秋天,这样的机会终于到来了。九月,素来渴望“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的金主完颜亮起兵伐宋,却在采石之战遭遇战败。与此同时,金朝内部矛盾愈演愈烈,宗室完颜雍夺取帝位。完颜亮在南侵受阻、北归无门的绝望情形下,性情愈发暴虐,激化了内部矛盾,最终被部将杀死。突如其来的变乱为北方民众的抗金斗争提供了机会,一时间各路起义风起云涌。这一年,辛弃疾二十二岁。他在山东组建了一支大约两千人的抗金队伍。此时,山东起义军中实力最为强大的是耿京一部,规模达二十五万人,河北起义军领袖王友直也主动遣使接受其节制。因此,辛弃疾在起兵后不久就主动带领部众投到耿京麾下。同时,他还劝说此前相识的僧人义端也投归耿京。义端虽说是个出家人,但比起佛法,他更喜欢谈论兵法,此时也聚起了一支有千人规模的队伍。耿京对辛弃疾和义端十分信任,但是义端为人却并不正直。和乱世中的许多军阀头目一样,义端是一个心存侥幸的投机者,他起兵的动机不过是用战场拼杀博取富贵。在这样的人眼里,只有权势和机会,是没有忠诚和道义可言的。义端加入耿京义兵不久,也许是基于内部矛盾,也许是由于金兵利诱,他窃取军中大印叛逃了。耿京在震惊之下迁怒于举荐人辛弃疾,要杀他以泄愤。辛弃疾于是做出了三日之内亲手将义端捉拿正法的承诺。接下来,便有了我们在文章开头看到的一幕。没有多余的怜悯和惋惜,辛弃疾对待叛徒的态度果决坚定。他大概天生适应军旅生活,这或许也能解释为何他日后能够给宋词注入坚不可摧的刚劲风骨,荡尽温柔妩媚之风。绍兴三十二年,耿京派遣辛弃疾与起义军的副统帅贾瑞一起,出使建康(今南京),奉表归宋。这样的选择也是出自辛弃疾的谋划。出使的过程极其顺利,高宗皇帝当即任命耿京为太平军节度使,辛弃疾也得到了“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的官职。但在回程途中,使团惊闻噩耗,耿京被军中叛将张安国杀害。主帅被杀,军队溃散,与朝廷定下的里应外合等种种军事谋划转瞬之间皆成泡影。万念俱灰之际,同行人劝辛弃疾速速离开北方这一危险的是非之地,返回南宋。宋廷纵然失望,也定会为辛弃疾保留一官半职以示安抚。这对辛弃疾来说,应该是最稳妥的选择。但辛弃疾却做出了出人意料的决定,这个决定极其危险,大胆到近乎疯狂——他要闯入金人大营,将金人保护下的叛徒张安国绳之以法。这是辛弃疾人生中最为传奇的时刻,《宋史·辛弃疾传》如此记述接下来的情节:
(辛弃疾)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
这一年,辛弃疾二十三岁。他是义军中最忠义的部下,最勇敢的战士,最称职的使者。他的事迹在南宋朝臣中被广为称道,人们或许以为这将是一个天才的少年将领军旅生涯的起点。但令人怅然的是,进入南宋官场后的辛弃疾经历了多年的宦海沉浮,却始终没有获得他所期望的北伐中原的机会。从二十一岁起兵到二十三岁“归正”于南宋,这短短两年的军旅回忆,最终化作辛弃疾往后余生无数寂寥夜梦中的“吹角连营”。自乾道四年(1168)起,至淳熙八年(1181),是辛弃疾仕途辗转迁升的一个阶段。辛弃疾在这十余年中历任建康通判、滁州知州、江西提刑等职,其在江西任上因平定茶商赖文政起义有功,升任知江陵府兼荆湖北路安抚使,随后又迁任江西、湖南安抚使等职。后人常常惋惜辛弃疾一生的仕途皆受“归正人”身份所扰,但就这一时期看,出身对辛弃疾的限制其实是有限的。淳熙八年,四十岁出头的辛弃疾已在多地担任过路一级的官长,南宋朝廷对其也算青睐有加。进入南宋官场后,辛弃疾辗转多地为官。来源/纪录片《诗行天下》截图但我们不能否认,南宋朝野对于归正人的排挤和约束是确实存在的。南宋赵升在《朝野类要》中,有一段对“归正人”身份界定的解释:归正,谓元系本朝州军人,因陷藩,后来归本朝……归朝,谓元系燕山府等路州军人归本朝者。忠义人,谓元系诸军人,见在本朝界内,或在蕃地,心怀忠义,一时立功者。赵升提到的归正、归朝、忠义人等身份称呼,在大多数语境中其实未必需要详加甄别,人们往往将其统称之为“归正人”。对于有功劳来投奔的归正人,宋廷常规的做法,是授予一些荣誉性的闲官,但却并不给予实权。例如,辛弃疾的岳父范邦彦,在完颜亮南征被杀之际,开蔡州城门迎王师,事后仅添差湖州长兴丞;河北义军领袖王友直南归,也仅授复州防御使。此外,归正人在政绩上稍有作为,往往就会受到南宋官僚群体的排挤,辛弃疾后半生多次被弹劾罢官便与此相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大致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归正人中的部分义军领袖的确对南宋朝廷的忠诚度不足。如前文所述,在金人统治下举义旗者,既有耿京、辛弃疾这样的忠勇之士,也有义端、张安国这样唯利是图的钻营之辈。对这样一个鱼龙混杂的群体,南宋朝廷是不敢委以重任的,而归正人复叛的情况也确有发生。第二,南宋的文官集团有维护自身利益的私心。靖康耻的血泪教训,使得自北宋以来已执行了百余年的崇文抑武方针有所减弱,但文臣对武将的警惕和防范心态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归正人多以军功来投,倘若他日身居高位,必将改变宋廷的权力结构,这对于朝中大批以科举入仕的文官来说是有威胁的。第三,归正人大多主战,希望王师北伐,收复故土,这与朝中的主和派产生极大冲突。因而主和派官员往往也成为打击排挤归正人的主力。
霜桕山鸟图页,南宋,文人画。来源/故宫博物院
对于“归正人”身份带来的不公正待遇,辛弃疾是有愤懑的。他中年后的词作中常以美人遭遇“人妒”作为意象,来表达忧谗畏讥的心境,如“蛾眉曾有人妒”“倾国无媒,入宫见妒,古来颦损蛾眉”“自古蛾眉嫉者多,须防按剑向随何”。有议者甚至从辛弃疾词作常常谈及英雄,却从未提到岳飞一事,揣测其大概因羡慕岳飞生逢其时、生逢其地,而生出些许嫉妒之心。笔者不大赞成这样的看法,因为辛弃疾十分珍视自己在军事上的才华,比起满肚牢骚地羡慕前人,他深知自己有更加重要的使命要去完成。在不能上阵杀敌的怅然中,辛弃疾退而深入到更长远的战略思考中,他将自己的军事战略设想写成了《美芹十论》《九议》等文章,交给朝廷参考。这些流传下来的文字,让我们有幸看到了辛弃疾军事天才的另外一面。据考证,《美芹十论》大约完成于乾道元年(1165),要想深入了解辛弃疾,这是一篇值得细读的美文。在这篇文章中,辛弃疾从敌我两个角度对宋金对峙的形势进行了分析,颇具创造性地回答了“该战还是该和”,以及“如何备战”“如何作战”的问题。要讨论宋金战争,辛弃疾首先要解决一个悬在南宋君臣心头的疑惑,金人是否可以被战胜呢?这个问题对现代人来说或许不难回答。如果将宋金之间的战争列成一个长长的时间表,我们会看到双方互有胜负,尽管金人大部分时期呈现一种威逼的架势,但南宋也取得了诸如黄天荡之战、郾城之战和采石之战等诸多大捷。毋庸置疑,金军当然可以战胜。
1140年,南宋反攻中原之战地图。来源/《中国战争史地图集》
但是,如果我们把时间缩小到南宋孝宗和光宗时期,就会发现时人的看法可能不同。绍兴三十二年六月,高宗内禅,太子赵昚即位,是为宋孝宗。孝宗早年锐意进取,常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他在即位后的第二个月就为岳飞平反昭雪,以表达主战的决心。不久后,孝宗重用主战大臣张浚,统筹北伐事宜。可惜的是,张浚其人志大才疏。北伐大军出师不久,就在宿州遭遇了符离之败。此败损伤不大,但却暴露出宋军主将失和,军士胆怯,部分将领畏敌如虎等弱点,这让孝宗认识到此时若强行与金兵交战恐怕难以取胜。第二年,在太上皇赵构和主和派大臣的劝说下,宋孝宗与金朝签订《隆兴和议》。与此前的《绍兴和议》相比,《隆兴和议》的内容对宋更为有利。例如,南宋不再对金称臣而称侄国;南宋给金的财物不再称“岁贡”而称“岁币”;岁币金额也有宽减,银、绢各减五万两、匹。这样的结果大大加重了朝野的避战保和之心,认为战场胜负未知,能获今日之和谈成果已属侥幸。更有人从地理和历史等角度分析,将北强南弱的局面合理化,认为宋不敌金乃是历史的必然,无需过于羞愧。在这样的氛围下,辛弃疾的论断是振聋发聩的。他在《十论》的“审势”“察情”“观衅”三节中,首先剖析了金朝政权的内部弱点,概括为 “三不足虑”:简言之,金朝内部有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被征服的部众对女真人的统治不满,汉人百姓承担沉重的赋税徭役而人心向宋,统计集团内部为争夺皇位也多次陷于分裂。这样的金国,虽然外表看起来强大,一旦遇到真正的危机就有可能土崩瓦解。金人不断的南征,目的很可能是恐吓南宋,达到压榨蚕食的目的。由此,辛弃疾批驳时人观点:“今之论天下者皆曰:‘南北有定势,吴楚之脆弱不足以争衡于中原。’臣之说曰:‘古今有常理,夷狄之腥秽不可以久安于华夏。’”《美芹十论》部分内容。来源/纪录片《诗行天下》截图南宋唯有真正奋起反击才能实现真正的自保。既然如此,宋人该如何做才能扭转颓势呢?辛弃疾从“自治”“守淮”“屯田”“治勇”“防微”“久任”几个角度给出了答案。首先,辛弃疾认为宋朝应该改变委屈求和的姿态,“绝岁币,都金陵”,放弃幻想,向举国军民昭示必战的决心,达到上下一心,“藏战于守,未战而长为必战之待;寓胜于战,未胜而常有必胜之理。”其次,在战线部署上,辛弃疾认为不能龟缩在长江一线,而是要把主要兵力布置在淮河流域。尽管早在《绍兴和议》中,就已经明确淮河以南是南宋的疆土,但由于淮河防线军备废弛,敌军常常能够轻易突进到淮南地区,给宋朝的农业生产和社会治安带来极大的破坏。唯有严密守淮,才能摆脱这一不利处境。在此基础上,辛弃疾建议安排由北方“归正”而来的军队及百姓在淮南地区屯田,这样既解决了归正民众的安置问题,也解决了淮南地区兵力及人口空虚的问题,还能增加军粮补给,减轻百姓负担,一举多得。 《绍兴和议》部分内容。来源/纪录片《中国通史》截图另外,应该约束将帅,善待士卒。辛弃疾分析宋朝军队畏战的问题,认为兵和将的心态是可以分开考虑的。士卒厌战是因为遭到苛待,而将帅厌战则是因为奖赏过度,二者截然相反。大战完毕,往往“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是历史的常态。但立功的士卒不及时得到嘉奖,阵亡的士卒家属不及时得到抚恤,就会使得兵士寒心;而另一方面,对将帅过度升迁赏赐,会让将帅骄纵,同时生出固守高官厚禄的心理,不仅不能激励士气,反而适得其反。因此,辛弃疾的建议是,要把赏赐给到普通士卒身上,同时防备将帅从中克扣。除此之外,辛弃疾还提出了笼络约束归正人,以及不要频繁更换宰执及领军将领等建议,每一条都切中宋朝民政和军政中的要害弊端。在最后一节“详战”篇中,辛弃疾甚至还规划了具体的北伐战略:兵出沭阳则山东指日可下,山东已下则河朔必望风而震,河朔已震则燕山者臣将使之塞南门而守。读到此处,我们不禁猜想,如果在孝宗后即位的宋光宗不是饱受精神疾病困扰的昏聩之主;如果曾经执掌大权的韩侂胄是真心北伐,不是把主战当作党同伐异的筹码;如果上天可以赐予辛弃疾更长久的寿命,使他在六十多岁参与北伐时还拥有康健的身体,这样的战略有没有可能真的实现呢?可惜历史没有为我们展开平行世界的能力,被义端和尚预言为“青犀牛”的辛弃疾,最终没能带领大宋北定中原。
傅抱石山水清音图轴,图以辛弃疾的《水调歌头•醉吟》中“山水有清音”一句为题。来源/故宫博物院
但还好,他成为了词人,他如剑一般的文字穿越时空,成为了语文课本里的篇目。日复一日,无数少年在朗朗读书声中触摸到他破碎的梦想。大概这些梦想的碎片,可以像蒲公英的种子般飘散在世间。1. (元)脱脱等《宋史·辛弃疾传》,北京:中华书局,19852. 邓广铭《辛稼轩年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3. 虞云国《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宁宗时代》,上海:上海人民族出版社,2018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