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82|回复: 0

[哲史艺丛] “女扮男装”的故事自古就有,人们为什么百看不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1 06: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女扮男装”的故事自古就有,人们为什么百看不厌?

 士心 国家人文历史 2023-12-01 05:35 

0.png

本 文 约 4400 字
阅 读 需 要 12 分 钟


近日,“90后越剧女小生”陈丽君因在越剧《新龙门客栈》反串饰演“玉面郎君”一角爆红网络。随着陈丽君的“出圈”,网友感慨中国戏曲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女扮男装、易性乔装类艺术作品也再次展现出独有的吸引力。


1.png

“90后越剧女小生”陈丽君。来源/节目《戏说元日·越剧纯享版》截图


“书房门前一枝梅,树上鸟儿对打对,喜鹊满树喳喳叫,向你梁兄报喜来!”


当我们听到这出脍炙人口的越剧《十八相送》,脑海中也许会浮现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并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梁祝》剧中,祝英台女扮男装的形象堪称“易性”题材的经典。


然而,在卷帙浩繁的笔记小说、戏曲文集里,女扮男装的故事并不止这一个,这样的故事不仅现代人爱看,在古代也经过了一番“严选”。


2.jpeg

越剧《梁祝·十八相送》。来源/节目《元宵戏曲晚会》截图


为什么女扮男装的故事能流传千百年?这款“古人严选”的故事类型究竟有怎样强大的魅力?


在剖析背景、动因之前,我们先将目光移至这些故事本身。


自由交往的女秀才


“飘飘巾帻,覆着两鬓青丝;窄窄靴鞋,套着一双玉笋。上马衣裁成短后,蛮狮带妆就偏垂。囊一张玉靶弓,想开时,舒臂扭腰多体态;插几枝雁翎箭,看放处,猿啼雕落逞高强。争羡道能文善武的小郎君,怎知是女扮男妆的乔秀士?”


这是明末凌濛初编著的《二刻拍案惊奇》中对女秀才的一段描写。出自《同窗友认假作真 女秀才移花接木》一卷,讲述的是杜子中和闻蜚娥、魏撰之和景芳莲两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才子佳人,缔结良缘。


同于其他闺阁女子,这个故事中的女主角闻蜚娥从小习武,最善骑射,“模样虽是娉婷,志气赛过男子”,为考取功名女扮男装,经历一番苦读之后终于考中秀才。当时的社会观念是“从来女子守闺房,几见裙钗入学堂?文武习成男子业,婚姻也只自商量。”闻蜚娥毅然却走出闺门,化身能文善武的小郎君,与男同学们同窗共读。在这些男同学中,魏撰之和杜子中使她芳心萌动,她内心决定在二人中择一位俊生,用射箭的方式自配良缘。更戏剧化的是,魏撰之后来的“官配”景芳莲也曾对女扮男装的闻蜚娥红鸾星动,不仅频频对她表达倾慕之意,甚至托人传递尺素信笺,向她求亲。


3.jpeg

清代冷枚《春闺倦读图》,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闻蜚娥女扮男装考科举是大胆的,景芳莲主动托富员外向意中人求亲,这样的行为也是突破传统陈规界限的。在追求个性解放的晚明,作者凌濛初撰写出女秀才之类的故事,用一种巧妙的方式反映了女性的才华不输男子,不仅体现了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体现了自由交往、自主婚姻的追求。在众多艺术作品中,女扮男装的故事就像是对世俗眼光和陈规成说的有力反击。


勇于挑战的冯素珍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的冯素珍被网友们戏称为“高级凡尔赛”,女驸马的故事也可谓是人人传唱。1959年,由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担任编剧,严凤英、王少舫、田玉莲、陈文明等联袂主演的戏曲电影《女驸马》诞生。此后数十年,经历导演、编剧的一次次改编整理,冯素珍的形象变得更加鲜明具体,《女驸马》本身的戏剧冲突和主题思想更具时代活力,这出传统剧目也有了新的生命,在戏曲舞台上不断给观众惊喜。


4.jpeg

《女驸马》中严凤英的扮相。来源/张凤高编著《严凤英画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驸马》讲述了民间女子冯素贞为救李兆廷,冒其之名应试中魁,被皇家招为驸马的故事。冯素珍自小就被许配给李兆廷,但李家家道中落,无奈投亲冯府。冯家嫌其贫寒,否认这桩婚事,又为冯素珍另配官员之子。冯素贞在花园赠银给李兆廷时被冯父撞见,冯老爷诬陷李兆廷为偷银盗贼,将其送官纠治。冯素珍救李兆廷,也为反抗嫁给刘家儿子,决定男装出逃,在京城假借李兆廷之名赶考,谁料高中状元,又被招为驸马。洞房花烛之夜,冯素珍向公主秉明实情,公主感动至深,助冯素珍与李兆廷夫妻团聚,求得皇帝赦免冯素珍罪名,最终佳偶相配。


5.jpeg

黄梅戏《女驸马》。来源/节目《九州大戏台》截图


素珍的形象阳光明媚、善良勇敢,她在李兆廷含冤入狱时,能够突破传统礼教约束,女扮男装为爱出逃。这样果敢、坚毅的行为,体现出她的智慧和胆识,也是女性意识觉醒的有力体现。这个故事中的公主,也在大胆挑战传统的规训,她在听闻冯李二人的因缘之后心生怜悯,愿在朝堂之上帮助冯素珍救出丈夫。公主的美好品质彰显了女性共情、互助的进步理念。这个女扮男装的故事也是人们对美好愿望的具象投射。


忠义感天的孟丽君


由清代才女陈端生的长篇弹词《再生缘》改编的剧目《孟丽君》,也在京剧、越剧、黄梅戏、粤剧等戏曲舞台上大放异彩,孟丽君女扮男装的经历与冯素珍大约相似。


江南翠竹镇上的妙龄女子孟丽君,自幼爱作男装打扮,机缘巧合下与正直少年皇甫少华相识,两人感情日渐深厚。孟丽君之父孟士元因战事失利被奸臣构陷,皇帝下令羁押孟家上下,孟丽君闻讯,女扮男装四处闯荡,与皇甫少华分别前赠其画像以表情深。三年之后,孟丽君化名郦君玉,科考夺魁。与此同时,皇甫少华班师回朝,皇帝赐婚国丈侄女,当着百官,少华立誓非孟丽君不娶。朝堂上,已官拜丞相的郦君玉唯恐女扮男装之事败露,连累皇甫家,于是百般斡旋,提议悬榜百日,使皇甫少华与孟丽君婚事延期。皇甫少华心急如焚,不得其解。同时,皇帝也看破郦丞相的女子身份,邀其共游上林,更要将孟丽君纳为妃。郦丞相恪守君臣分寸,不为富贵所动,巧妙脱身。最终,在太后的调停下,孟士元罪名洗清,孟家沉冤昭雪,丽君也被收为太后义女,与皇甫少华在朝堂成婚,终成眷属。


6.jpeg

越剧《孟丽君》。来源/节目《空中剧院》截图


以看出,孟丽君瞒着父亲外出求学,拒绝换回女装,甚至参与科举进入庙堂,这并不似传统意义上的模范妇女形象。但这部作品被人们传唱数百年,确有其特别之处。作品中潇洒的孟丽君英姿绰约,性格疏狂,善于追求自我价值,在女性处于弱势地位的朝堂上栖身,面对多番示好的权贵,仍然表现得不卑不亢。这样的品质,必然被社会所尊重。


家国情怀的花木兰


陪伴一代又一代人成长的巾帼英雄花木兰,侠肝义胆,她的故事早已被广大观众熟知。木兰的事迹不必赘述,虽然经历无数次改编,但始终离不开一个精神内核:一位顶天立地、忠孝两全的女将军替父从军,勇闯边关,最终完成自己的使命。从古至今,花木兰代表的是敢于突破礼教桎梏、敬亲爱国、坚韧不屈、勇于担当的伟大妇女精神。后人为其旌表赞颂,也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同。


7.png

花木兰像。来源/徐丽慧著《中国传统仕女艺术》,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版


影视剧里的女扮男装


除传统剧目之外,近些年影视剧中的女扮男装更是掀起一股热潮。这就不得不说到2003年由中国香港无线电视制作,盖鸣晖、陈豪、马浚伟、张可颐等领衔主演的古装爱情剧《金牌冰人》。剧中的令狐喜一角气质非凡、风度翩翩,成为许多90后乃至00后的童年回忆。


令狐喜原是家中四小姐,但其父临终前希望有男丁继承家业,大娘为遂亡夫愿,只好对外谎称令狐喜为男儿。如此十数年,成人后的令狐喜肩负家族重担,继任长安官媒,为百姓撮合婚配。一直以男子自居的令狐喜向来不知情为何物,直到神捕高斐的出现,内心存在多年的坚冰日渐消融,显露出本来的女儿姿态。青春芳华,少女怀春,从最初的单方面暗恋,到冲破身份限制的“同心相知、忧喜与共”,令狐喜与高斐两情相悦,互诉真情。但后来,令狐喜因女扮男装欺君之罪被秦太尉揭发,继而下狱,高斐为救心上人,不惜放弃皇家赐封。最终二人凭借真情感动皇帝,获得赦免。这部剧里的令狐喜虽为女儿身,但风范气度不输男子,在办案过程中果断勇敢、心细如尘,面对旁人指出的错误也敢于接受,由此收获不少观众的喜爱。


8.jpeg

影视剧中的令狐喜。来源/影视剧《金牌冰人》截图


值得一提的是,饰演令狐喜的演员盖鸣晖也出身戏曲行业,八十年代毕业于中国香港八和粤剧学院,专攻文武生行当,师承粤剧名伶林家声,继承声派演唱神韵及精湛舞台艺术。在粤剧舞台上,盖鸣晖呈现过梁山伯、柳梦梅、唐明皇、李益、李后主、唐伯虎等经典男性形象,也反串过花木兰、祝英台、孟丽君等女性角色。此外,由其客串的另一部影视剧《刀马旦》中还有一个经典的女扮男装形象,即民国时期的京城名伶“十二红”高一鸣。幼年进入梨园的高一鸣十二岁便走红,名声大噪,一次偶然的机会,其演出被军阀段直关注。当时的女演员生存背景惨淡,女子不可出现在京剧舞台上,段直以此秘密要挟她共舞,她设计反抗,最终却殒命于军阀枪口之下,开枪者竟是自己的亲生父亲。原来,她本是段直亲生女,但因其不是男儿,幼年随着母亲一起被段直驱赶出家门。和传统的大团圆式结局不同,这个角色带给观众更多的是意难平。她是一介红伶,艺术光辉在舞台盛放,生命之花却在时代的缝隙里艰难生长。


9.jpeg

影视剧中的高一鸣。来源/影视剧《刀马旦》截图


饱览艺术盛宴和经历“意难平”之后,我们不禁思考,看“女扮男装”故事,我们究竟在看什么?


晚明史料记载,当时妇女外出看戏是一件常事,女性表演者活跃于梨园,女作家的创作风格更是浸染了当时的剧坛。明人汪道坤也曾说,在徽州社里演出时,有众多女子聚在一起看戏。士人爱看戏,女子有独特的戏剧审美。明代市镇经济发展,个性解放思潮迭起,当时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一批文人肯定和推崇女性才学,世家大族也开始重视女子的教育。当时人对女扮男装故事的热情,也体现出对于女子才华的肯定和不被赏识的怜惜,对于被封建礼教限制的女性来说,不失为一种在艺术作品中的替代实现。于是在这一时期,女扮男装题材的小说、戏曲发展繁荣。


10.png

明代《南都繁会景物图》(局部),图中下部所示为正在听戏曲的女眷。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清代,女性生存环境变化,男女合演的表演形式被中断,甚至一度禁止女子登台唱戏,这种严加管理的状况直到民国初年才被打破。随后,在戏曲界涌现出一批艺术造诣高超的女演员,例如弹词演员徐琴芳、侯莉君,京剧演员刘喜奎、孟小冬,越剧演员袁雪芬、尹桂芳,黄梅戏演员严凤英,粤剧演员红线女等等。


由此看来,女扮男装的故事似乎不仅仅是故事,其背后还有深刻的社会意涵。从明代女性踏出闺阁看戏、女性才学得到社会赏识、女子教育逐渐被家族重视,到近代女演员重新登台演出,塑造出生旦净末的多彩形象,女性的活动空间似乎在逐步扩大,女性的自主意识也在不断显现。


无论女性角色或是女演员,她们在明清时代,敢于打破传统的性别限制,敢于走上舞台塑造独特的角色形象,表达女性的艺术追求,这无疑是一种积极的女性实践。女扮男装的故事更是为女性提供了一种在封建制度下体验更广阔生活的取巧方式,大多诙谐奇妙,戏剧性强,爽感十足。对现代人来说,这种方式也能制造出不落窠臼的戏剧体验,营造反转的悬念效果。这或许就是人们爱看“女扮男装”故事的原因吧。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a.png
END
作者 | 士心
编辑 | 胡心雅 任婕(实习)
校对 | 古月 苗祎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30 07:21 PM , Processed in 0.05384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