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72|回复: 0

[风味小吃] 入冬了,我的半条命是糖葫芦给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14 10: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入冬了,我的半条命是糖葫芦给的

 冯欢 三联美食 2023-11-13 07:01 

*本文为「三联美食」原创内容

0.jpeg

『糖葫芦的精髓恰是这层薄里透黄的冰糖,当然是越大越诱人,尤其从果子头顶支棱出一大片那种,飞扬跋扈得很,堪称糖葫芦界的劳斯莱斯。』


作者 / 冯欢


“咔咔脆,不沾牙,你就放心咬。”


很奇妙,近年来我听过最撩胃的糖葫芦广告,竟是这句,不是形容山楂多红多大或多甜多酸,而是突出糖的口感,老板是懂流量密码的。


因为糖葫芦的精髓不是山楂,恰是这层薄里透黄的冰糖,当然是越大越诱人,尤其从果子头顶支棱出一大片那种,飞扬跋扈得很,堪称糖葫芦界的劳斯莱斯。必须要脆,一咬掉渣,如踏上刚上冻的河面,有种危险的刺激。糖渣落到围巾或衣服上不舍得划拉掉,还得逐一捏起来放到嘴里吃掉。印象中,小时候的糖片上还会洒不少芝麻,但近年似乎看不见了,不知是为节约成本还是口味风向变了。


1.jpeg

图 / Unsplash


在那个物质不算发达的年代,糖葫芦是许多孩子冬季唯一的甜品,甚至是奢侈品。但多数孩子又嫌山楂酸,一大串也吃不完,所以终究是为这片糖付费。有的先吃糖,把每颗山楂前那块都啃干净了,连那层糊嘴的糯米纸都甘之如饴;有的把糖留到最后,山楂啃得奇形怪状,但糖片完好如初,如后现代雕塑。对于“先苦后甜”还是“先甜后苦”这类经典《世说新语》吃甘蔗问题,甚至可以作为儿童心理学案例分析。


糖葫芦的起源已难考证,但应是发扬光大在北京,已和豆汁、卤煮、驴打滚等列为四大必吃小吃。如今夏天也能买到,其实是本末倒置,因不论柜子的保温技术多么发达,一旦拿出来在太阳下烤一会儿就化了,沥沥拉拉不说,关键是口感不对。说到底,糖葫芦的精髓还是脆,就像冰棍最美妙的口感,永远周身冒白气时的第一口。


2.jpeg

图 / 摄图网


开头那句话广告来自十里河古玩城附近,那条著名的老旧饭馆集散地吕营大街上。前几天傍晚去某家河州牛肉面馆,面韧肉厚,吃得脑满肠肥,一肚子汤汤水水,感觉体重都涨了好几斤。恰好听见一位东北大哥在路边喊,就毫不犹豫买了一根。5元,很便宜,如今北京普遍都是10元。糖确实脆,山楂也大,但应该是提前焯过,虽然去了生果子的酸涩气,但口感也塌了,不硬实,而且水分大,稀释了糖味。这也是需用生山楂做的根由。


我第一次吃熟山楂是那种扁状糖葫芦,据说起源于哈尔滨,因为东北太冷,张大嘴啃冻挺的果子费劲,还容易喝风。将果子煮熟,压扁,好嚼,方便,而且去籽后还能多卖些钱。当年果子普遍不取籽,去了能多卖些钱,扁的更贵,如普通的卖1.5元,取籽的卖2元,扁的能卖3到4元。


也有人认为压扁是为了混淆不新鲜或烂果子,这更是笔良心账,但这种创意不可否认。食物进了东北,往往因创新散发一种魔幻主义风情。如万物过了山海关皆可拔丝,这两年东北糖葫芦又火了,草莓香蕉橘子猕猴桃已不值一提,更有苦瓜地瓜冬瓜黄瓜登堂入室,糖蒜馒头巧克力酸菜蓄势待发,但最让我开眼的还是凤爪。正所谓南吃虾北吃蟹,东北冰糖了自然界,在脑洞如斯的黑土地,未来出现冰糖火箭我也一点不惊奇。


3.jpeg

图 / 摄图网


东北太冷,糖份可以带来热量与幸福,是刚需。


但诚如天津人认为煎饼里加其他都属于“邪教”,作为山楂原教旨主义者,我始终秉持冰糖其他水果都是二流原则,甚至夹豆沙这种传统吃法都不及纯山楂,因为豆沙馅不仅串味,而且厚重的甜遮盖了冰糖的淡雅,喧宾夺主。


天津称糖葫芦为“糖墩儿”,敦实的形象立刻丰满,相比之下“冰糖葫芦”就像大汉面前的小姑娘,轻盈俏皮。天津的物价比北京低,最近我吃的几家都只卖5元,幸福感又上一个档次。但有本地朋友说虽然爱吃,可从小家里不让买,嫌脏,果子不洗,又在自行车前被扎成刺猬似的走街串巷,烟灰煤渣都粘在糖上。这种话术和原来不让小孩买街边铁条串的烤羊肉串一样,不新鲜,不卫生,容易拉肚子,同理还有炸串、麻辣烫等,街头食物仿佛成了青少年健康的第一大天敌,可怜天下父母心。


当然,天津人会吃,爱吃,关键是爱下厨房,很多人家都能自己做,从糖葫芦到烧麦,这是本地人引以为豪的传统艺能。“家里没道招牌菜,还敢叫天津人吗?”


4.png

电视剧《新还珠格格》


我大姑家以前在东北农村。大姑父心灵手巧,我小时候的某年冬天,他也自己动手做过,好玩,卫生,又省钱。山楂拦腰切开,挖核,屋外撅几根细长的树枝,一头削尖,从两半山楂的正中串过;锅里熬冰糖,小半袋子,慢火,待焦黄的糖稀咕嘟起泡,将一串放在里面三摇两滚;提前备一块光滑石板,糖葫芦出浴后趁热往上一砸,啪,冰糖很快就定型成片;再准备一块厚泡沫,斜插,没过手持部分大半,放在窗台上再冻一冻;头天刚下过大雪,山里红,滴溜圆,映着银白景色,黄色糖片在日光下一闪,晶莹剔透,还有零星糖液滴落窗台上,光看一眼就牙齿倒绝,口水横泛……


故事至此都很圆满,但二十分钟后迫不及待拿起来一咬,得,别说脆响,连闷响都没有,因为门牙被粘住了,中看不中吃,不使劲都拔不出来。好不容易撸下一半,倒入后槽牙嚼,上下颌都能粘住,如陷入糖沼。后来才知道,是熬糖火候与糖水比例的问题,越是看似简单的食物,越在细节处见功夫。


糖多了,不仅粘,而且齁。糖葫芦的魅力不在于甜,而是甜与酸的美妙平衡。冯晓泉当年的神曲《冰糖葫芦》开宗明义:都说冰糖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甜;都说冰糖葫芦儿甜,可甜里面它透着那酸……歌词简单,却撩人,许多人的味蕾就是直接被这句击穿,后来天一冷就想吃糖葫芦,一想糖葫芦就想起这首歌,B站里有条弹幕更戳心:


前奏一响,好像要过年了。


5.jpeg

图 / 摄图网


对于我们这批成长于九十年代的孩子来说,记忆的歌声里,这段旋律经久不衰。无忧无虑的年华过去了,但味觉的美好记忆却一直回响。听着听着,湿润的就不只是口腔,还有眼眶。


几年前我住在团结湖附近,经常步行去蓝色港湾吃饭。入冬以后,枣营地铁站附近有个小推车卖糖葫芦,有时在出口南,有时在出口北,玻璃窗里的白色灯光在严严夜幕分外耀眼,油红的糖葫芦格外显大。我只要看见就会买一根,或餐前吃开胃,或餐后吃解油,糖熬得也好,咔嚓一口,清脆有声,一扫此刻的寒冷与白天工作中的压抑,解馋又解压。正如我一个东北朋友所说:


每到冬天,我的半条命,是糖葫芦给的。


END
本文作:冯欢
   微信排版:布雷克

微信审核:然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7 05:19 PM , Processed in 0.05347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