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这些事之后,山水在开始去想,包括我自己也开始好奇,水獭过去在世界上有那么多,现在的状况又是怎样的呢?除了我们在玉树发现的水獭面临这些威胁之外,还有其他什么威胁呢?它们的处境是怎么样的?
所以在2019年的时候,我们联系中国所有在一线进行水獭调查研究和保护的机构和个人,一起写了一本报告。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扫二维码下载。
今年又以这个报告为蓝本,补充了更多的信息,出版了一本书叫《中国水獭:在人类的边缘复苏》,也可以扫二维码购买。带个货,不好意思。
通过这一系列信息的整理,我们把视角放大到了整个中国,然后时间尺度拓展到了整个能追溯的历史里面,我们发现了一些什么有意思的事呢?
首先现在除去水獭在玉树的这些威胁外,水獭还面临着很多其他的状况。所以我们基于从文献中获取到的信息将中国水獭当前面临的威胁总结成了个体水平、栖息地水平和政策与认知水平这三个维度。
我们联系全国所有进行水獭调查和保护的人给这三个维度中的各项威胁打分。从0到10,威胁越严重,打的分越高。结果就是大家都觉得,越到政策和认知的层面,威胁越严重。
个体损失与死亡
在个体水平上,水獭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是非法贸易。在非法贸易这个问题上,亚洲小爪水獭是最严重的,现在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的“水獭好可爱,好想养。”
很多人就会问,我能不能养?但其实真的不能养。亚洲小爪水獭现在已经是CITES附录I物种,是严格禁止国际贸易的。
现在绝大多数被当作宠物饲养的亚洲小爪水獭,都是来自于野生种群。这就意味着一只被饲养的宠物水獭背后,可能有9只、10只甚至更多的野生水獭在抓捕、运输、贩卖过程中就死掉了。
水獭个体面临再一个问题是可能存在报复性猎杀,这个主要发生在渔业比较发达的地方。
水獭跑到人家里偷鱼吃,造成损失比较严重,然后人类就想要把水獭打掉。在我们国家五六十年代那会儿,甚至把水獭当作害兽去处理了。
现在随着水獭种群逐渐回归,很多地方也重新开始有这种苗头,包括山水也在四川跟因为水獭吃鱼造成损失的村子一起商讨对策,比如说成立一个水獭肇事基金等等。
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偶然性因素,比如说有人电鱼,正在河里的水獭就会被误伤。像这张图片展示的,广东惠州西子江自然保育中心救助的一只因为电鱼受伤的水獭。(图源:李成)
另外还有散养犬只和流浪狗,像我们在玉树州的时候就见到过,一只散养的家犬叼着一只水獭在岸上走。虽然不太能够确定是真的捕捉了一只水獭,还是说看到一只死掉的水獭就把它叼起来了,但终究是个隐患。
栖息地退化与丧失
在栖息地这个层面上的威胁,现在的中国已经好了很多。如果我们退到上世纪去看,人来活动导致水獭失去家园的情况比比皆是。
湿地被抽干改成农田,修建水坝后,河流中的水獭也会失去原来的栖息地。
还比如说过度捕捞导致食物资源减少,像这张照片是嘉道理在珠海那边拍到的,我觉得很有代表性,一只水獭站在层层叠叠的地笼前面。
因为水獭主要吃鱼,在食性上跟人有很大的重合。我们不可能听说屎壳郎哪天灭绝了,因为资源不重合。
还有塑料垃圾对于栖息地的污染,像这个图中展示的粪便就是我们当时在玉树发现的一块里面有塑料包装的水獭粪便。
还有一些更直观的个体水平的伤害,这是嘉道理在广东那边拍到的一只水獭脖子上套了一个塑料圈。从这个形状来看,可能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套上去了,因为水獭很喜欢到处钻。
以及还有其他的一些威胁,包括栖息地的破碎化,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等等。
政策与认知不足
最后就到了第三个层面——政策与认知的不足。首先在我们国家,科学家或者科研工作者,对于水獭这个物种或者类群的关注和投入就不太够。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或许有点太极端了,但是我觉得比较能说明问题。这个是中山大学的张璐老师在2018年发表的一项研究。
▲来源:Zhang, L. et al. 2018. The neglected otters in China: distribution change in the past 400 years and current conservation status.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228: 259-267.
截止到2018年,国内研究者发表的有关大熊猫的学术论文有862篇,水獭截止到2018年一共是39篇。其中大概有1/3是在上世纪发表的,关于如何去杀掉和驯养水獭的。
另外关于大熊猫的博士论文有89篇,水獭一篇没有,硕士论文大熊猫有231篇,水獭就两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大熊猫有64个,水獭只有两个,所以这个差距是非常显著的。
水獭不单是被科学家或保护团体遗忘了,它是系统性地被所有人忘掉了,这个其实挺触目惊心的。
我们如果在上海的城区里去做貉的保护,你问一个人说,你知道貉吗?他可能说他不知道。但你说一丘之貉,他一下就能联系上了。或者我们去保护豺,虽然大家都不知道豺是什么东西,但你一说豺狼虎豹,对方就能知道。
但当你说出水獭的时候,那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没有什么人们能够想起来的俗语是与它相关的,甚至连一个糟糕的刻板印象都没有。
我们怎么就一步一步到这儿了呢?这个物种怎么就被我们忘了呢?在古代水獭真的是随处可见,而且是古人非常了解和熟悉的一个物种。
知道水獭能够捕鱼,湖南湖北四川一带的渔民会驯养水懒来帮他们捕鱼,一次一只可以抓几十斤,在明清的时候相当成规模。
少数民族地区会用皮来缝制衣服,我们的中医还认为水獭有一些特殊功效,会拿水獭来入药。甚至说古人会把水獭当成一个物候,来掌握节气到没到来。
《逸周书》里写,“雨水之日,獭祭鱼,后五日,鸿雁来,后五日,草木萌动”,就是古人发现春天的时候,水獭就会把鱼从水里抓出来放到岸上,摆得整整齐齐,感谢老天爷赏我鱼吃,所以古人也觉得水獭是一个特别明理懂感恩的小动物。我们在野外确实见到过类似的现象。
甚至还写道,“獭不祭鱼,国多盗贼”,意思就是春天如果没有发现水獭祭鱼,那说明今年盗贼可能会比较多。
这听起来比较离谱,但仔细想也有点道理。如果獭不祭鱼的话,说明春天到得比较晚。春天晚的话耕种也比较晚,导致收成不好,最后会盗贼横行。
但是獭祭鱼这件事情,现在有几个人知道呢?可能知道的人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这款酒吧。
我觉得这个现象很有意思,但是结果大家不觉得有点令人伤心吗?
水獭明明过去是这么常见的一个动物,被拿来当物候它得多常见。但我们怎么现在就把这个物种忘了?在整理了一系列现在的、还有过去的那些东西之后,我觉得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就是明星物种的光芒,我们国家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太高了,我们有太多有意思的、奇怪、威武和吸引人眼球的物种了,比如说虎、大熊猫、雪豹。跟它们比的话,水獭好像不是那么有排面。
但是在大型食肉动物已经消失的欧洲,水獭就变成了一个特别吸引人的、特别重要的明星物种了。我们这边的话,可能就水獭不能享受到这种因为别人缺位的福利。
另外一个原因是上世纪晚期,一大批毛皮兽的引入和繁殖,比如说海狸鼠、北美水貂、麝鼠等等。水生哺乳动物的毛皮一般都很细密、光滑、防水,所以被经常拿来做衣服。
这些物种被人工繁育,然后拿它们的皮做衣服,因为那个时候皮草比较流行。后来皮草行业衰败了之后,这些物种大量逃逸到野外,最后人们就搞不清楚这是水獭,还是别的水生动物。
比如说现在,我们经常能看到哪里又发现水獭了或者说出现水獭糟蹋庄稼的新闻。但是这些新闻主角一般的都不是水獭,水獭是食肉动物,食肉动物显然不太会糟蹋庄稼。
最后一个原因,也是我认为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水獭自然种群的消亡。在18到19世纪的时候,动物毛皮是国际贸易当中最为主要的货品之一。
随着近代中国国力的衰微等一系列复杂原因,在20世纪初,我国从毛皮最主要的进口国转变成为了出口国。1929到1933年间,四川省一个省每年输出野生动物毛皮大概数十万张,其中水獭皮就可以达到四五万张。
这个趋势也一直延续到了建国之后,比如说在1950到1961年间,全国累计收购水獭皮将近19万张,而湖北、湖南、广东这些省份,一年收购的水獭皮就可以超过万张。
在这么长时间的人为捕杀以及栖息地破坏之后,到上世纪末,全国很多地方,比如说吉林、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地水獭皮的产量——我不喜欢这个词,但是确实也没有想到更合适的词。水獭皮产量降低超过90%,而像北京等地方的水獭种群已经彻底灭绝了。
▲20世纪50-80年代水獭产量曲线图(来源:夏武平, 张杰. 1994. 人类活动影响下兽类的演变.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也许这些原因综合起来,就造成了水獭在我们的记忆里面的消失,我觉得是一个很可悲的事情。
但是后面有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就是1998年,那一年中国的南方和东北地区发生了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在这些水患的背后,全社会都在反思究竟哪里做错了,要如何才能根治水患。
当时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一个32字治水方针,这32个字我个人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国家从那一天到现在,这25年来环境政策和环境本身的样貌。
封山植树, 退耕还林 退田还湖, 平垸行洪 以工代赈, 移民建镇 加固干堤, 疏浚河湖
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开始对水环境进行一个综合治理,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比如说天然林保护、水十条等等,特别是近年来长江十年的禁渔计划,我觉得是非常非常关键的。因为在禁渔的同时,还伴随有各地渔业渔政部门的增殖放流活动。
这些政策加起来就基本上解决了水獭在生存环境和食物资源上的一些问题,所以从2000年之后,特别是2018年之后,水獭开始在全国的各个地方冒出来。
当然这个地图比例比较小,然后点又比较大,所以显得特别多,实际上还是比较稀疏的。但是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可喜的现实,说明水獭正在重新回到它们的家园里面。
但是我在想的问题是,它们何时才能回归到我们的记忆中呢?因为我觉得一个物种的灭绝可能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它被人忘掉了。就跟电影《寻梦环游记》里面讲的一样,死亡不是终点,被忘记才是终点。
▲有獭有獭,在河之涘。凌波赴汨,噬鲂捕鲤。——《补亡诗六首·南陔》
水獭不但没有灭绝,还正在回到它们的栖息地里面,正是需要大家的关注和关心的时候。如果说听完今天的讲座大家能记住什么的话,我希望大家可以认识并且了解到有这么一种可爱的动物,在我们身边的河流里面凌波赴汨,噬鲂捕鲤。
最后的最后,感谢所有伙伴机构为中国水獭保护所付出的一切,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水獭的人,谢谢大家。
除单独注明,本演讲中使用的图片均来源作者本人,文字内容根据讲稿和试讲有所增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