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70岁的老人,面对一个 “宗室+权臣”双重属性的壮年人,对条大河,发个毒誓,说自己保证留他一命。结果,壮汉竟然轻而易举的相信,乖乖的束手就擒。如此滑稽可笑且反智的剧情,恐怕即使是当下不入流的“古装神剧”都未必能想的出来。
但是,这样的场景,却实实在在的在公元249年的高平陵上演,身为曹魏宗室、大将军、手握重兵,且和皇帝曹芳同行“手握天子”的曹爽,竟然就这么随随便便就相信了古稀之年的“老贼”司马懿。而如此轻信他人的结果,却是最终身死族灭的悲惨下场。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 _图
公元249年,曹爽陪同皇帝曹芳离开曹魏国都洛阳,赴高平陵祭扫先祖。表面隐退多年,却早已暗中谋划就绪的司马懿乘机起事,带着司马师、司马昭兄弟和自己的一杆子“老部下”,以私养的三千死士为骨干,发动了政变,史称“高平陵之变”。
然而,手握兵权的曹爽,却在惊慌失措中未采取任何反制措施,最终,司马懿以“洛水为誓”,发誓只是将其免官,绝对不再追究,轻而易举的让曹爽缴械投降。这场如儿戏一般的宫廷政变以司马懿轻松获胜而告终。
结果曹爽最终不仅自己身死,还落了个夷三族的悲惨命运。那么,这位明明“优势在我”的曹爽,为何却会轻而易举的相信司马懿发的誓?是这位大将军真的智商堪忧,还是另有隐情?
1994年电视剧《三国演义》里的曹芳 _图
作为黄河支流的洛河,又名洛水,发源自陕西,流经河南洛阳一带,最终在河南巩义注入黄河,全长约440余公里,就其流域面积以及长度来说,在大江大河数不胜数的中国实在不算突出。但毕竟“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要论起历史文化,洛水却有着超然的地位,甚至是神性。
洛水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上古时期。据说人皇伏羲长期在河洛一带活动,受“河图”启发画了八卦,系著名的“河图洛书”的传说。而伏羲的女儿溺死于洛水,化为洛神。后世无不对其顶礼膜拜,比如曹植的代表作之一就是著名的《洛神赋》。而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更是堪称整个中国绘画史的“神作”。
《洛神赋图》局部 _图
而正是由于洛水的神圣性,使得古人对其极为崇敬,对洛河发誓,就是对神明起誓。东汉光武帝刘秀就曾经来了这么一手。当年,刘秀和朱鲔有杀兄之仇(朱鲔曾经进谗言杀害了刘秀的哥哥刘縯),当刘秀率军围攻朱鲔时候,其虽然无路可逃却也不敢投降,害怕刘秀的报复,结果刘秀当即指洛水为誓,表示既往不咎。结果,刘秀果然遵守了诺言,不仅没有追究其责任,还给予其高官厚禄,并且也没有秋后算账。
大名鼎鼎的光武帝也不敢违背洛水之誓,足见古人尤其是这些帝王将相们还是把神明和发誓看的很是神圣的。所以,曹爽相信司马懿的洛水之誓,也并非是无脑的表现,而是当时的文化氛围中理所当然的认知。毕竟在曹爽看来,汉光武帝都不敢违背的洛水之誓,你司马懿还敢食言吗?
东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 _图
在刻板印象中,曹爽一直是一个毫无能力和智商的宗室子弟的形象。然而,历史上的曹爽却并非如此的“脸谱化”。在和司马懿同朝为托孤大臣以后,年轻的曹爽随即就开始了他一步步的行动。他在一方面对司马懿摆出一副尊重谦卑的面孔同时,却在不动声色的剪除司马懿的势力和权柄。他说服皇帝曹芳尊司马懿为太傅,让其位列“三公”的同时却失去了实权。对于司马懿的“小圈子成员”,曹爽也没有放过,比如执掌禁军大权的司马懿亲信蒋济,就在曹爽的运作下将其供上了太尉的高位,和司马懿“平级”同为三公,却夺走了其禁军的指挥权。如此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让司马懿一方可谓是有苦难言。
另一方面,曹爽也在加紧扶植培养自己的势力。首先是大力提拔重用曹魏宗室子弟,比如曺羲被任命为中领军,曺训为武卫将军、曺彦为散骑常侍等等,彻底掌握了朝廷禁军的力量。其次,是一些所谓的名士,如何晏(就是那位以高颜值著称的“傅粉何郎”)之流,也被曹爽委任以尚书的要职,可谓在文官武将方面都扶植了一批自己人,从而排挤了司马懿的势力。
电视剧《军师联盟》 张春华(刘涛饰)剧照_图
而司马懿面对咄咄逼人的曹爽一度选择了深居简出,韬光养晦,甚至不惜与自己的老婆张春华演双簧装病来避曹爽的锋芒。由此不难看出,曹爽还是具备着一定的政略和手腕的,对权力的运作也算有一定的水准。
而司马懿居于下风之后,曹爽更是单独把持了朝政,史载“专擅朝政,兄弟并掌禁兵,多树亲党,屡改制度”,可以说此时的曹爽风光到了极点,而且由于其皇族宗室的身份,可谓更是多了一份理所当然的底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与一千多年后清朝的“皇父摄政王”多尔衮有一定的类似之处。
然而,比起一直到死都牢牢把持朝政的多尔衮,曹爽这个“老前辈”却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究其本质,曹爽到底还是一个养尊处优的宗室子弟,作为昔日大将军、大司马曹真的爱子,算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一生下来就是一条铺好的大道,可谓赢在了起点。这种环境里成长起来的曹爽,最严重的缺点就是缺乏历练,政治斗争经验严重不足,尤其是是缺乏应对复杂局面尤其是大场面的能力和经验。
而他的对手,又恰恰是政战两道都无比老练毒辣的司马老贼,实在完全不对等。因此,虽然一直以来都占据上风,但真到和司马懿撕破脸皮真刀真枪的对抗之时,曹爽还是从气度和胆色上首先就败下阵来,顿时陷入了束手无措的局面。
洛阳的地理位置 _图
当然,曹爽也并非是完全坐以待毙,毕竟皇帝曹芳在他的手上,自己手上又有兵权有军队,大司农桓范甚至表示可以用自己的权力为其调集粮草补给后勤,可以说,曹爽完全可以打着天子旗号,让司马懿一方成为叛逆,可谓是“优势在我”。
然而,如此拿着一手好牌的曹爽,却又有着软肋,那就是自己的妻儿老小全在控制了洛阳城的司马懿手上。如今的我们,当然可以站在上帝视角,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鄙夷曹爽在大是大非面前只想着家人孩子,婆婆妈妈,不敢跟司马懿玩狠玩命。但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曹爽真的不顾一切,和司马懿干到底呢?
当然以曹爽一方的优势所在,会有大概率赢得最后的胜利。但凡是没有绝对,司马懿的能力尤其是用兵之道毕竟摆在那,司马氏多年的苦心经营也得到了很多老部下,老下属的拥戴和支持。因此,曹爽也未必就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如果失败,那结局自然不言而喻,曹爽的地位和富贵都将化为乌有,如果是这样,那提前束手就擒,当一个富家翁又如何?
刘邦 _图
那再进一步说,就是赢了又如何?败局已定已成篡逆的司马懿,以其性格为人,也会有大概率拉上曹爽乃至于整个曹魏宗室及重臣的家族一起陪葬,死到临头也拼个鱼死网破,到时还不是个血流成河的局面?对于曹爽这样没有经历过真正大风大浪人来说,这两种结局都是不可接受的。当然对于普通人来说,出于人之常情,这样的结局,即使胜利了,人没了家没了,又有什么意义?
毕竟纵观历史,像刘邦这样为了自己逃命可以将自己的儿子女儿扔下马车、在自己的老爸即将被杀还能笑着说“分我一杯羹”这样的人物,也是极少的。
因此,与其说是他相信司马懿的发誓,不如说他是早已没有抵抗之心,只想赶紧乖乖认输,还不失落个能和家人团聚,安安稳稳做个富家翁的局面。于是曹爽冒出一句“司马公正当欲夺吾权耳。吾得以侯还第,不失为富家翁”,也不足为奇。
对此桓范大骂其“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犊耳”。当然,桓范痛骂曹爽并非是骂他相信司马懿发誓,而是他明明“优势在我”却白白束手就擒。也许在桓范这位忠于曹魏的老臣心目中,还是想让曹爽去做一个刘邦“第二”吧!
桓范(?~249年),字元则,三国时期曹魏大臣、文学家、画家_图
司马懿是出身河内郡名门,其家族一直也比较显赫,其高祖父在东汉韩汉安帝时期担任过征西将军,曾祖父和祖父都出任过太守,父亲司马防更是担任过京兆尹这样的要职,这样的家世虽然和袁绍、袁术这样的“四世三公”没法比还有差距,但也可算是名门豪族。
而司马懿和那些只会靠着“祖上蒙荫”啃老,一代不如一代的破落子弟不同,司马懿一直处于上升阶段,自曹丕上位后就一直备受重用,不仅成为了托孤大臣,后来更是步步高升,一直位居曹魏统治核心圈,足以与曹魏宗室分庭抗礼。曹芳上位后,司马懿更是和曹爽分掌大权,任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和曹爽共执朝政,后来又升任太傅,并且“入殿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可以说,司马懿的地位已经远远超过了其祖上。
而一个出身名门,又是地位显赫的朝廷重臣,必定会把名誉和名声看的很重要,这当然不仅是曹爽,也是整个社会的基本认知,这也是司马懿发誓之后,一众曹魏大臣为其担保的原因。
曹爽(?-249年) _图
然而,现实却和曹爽,曹魏众臣乃至天下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本以为可以安心做个躺平的有钱人的曹爽怎么也没想到,司马懿对着洛水发誓,简直就是如同放屁,转眼间就以谋反的名义不仅诛杀了曹爽,还屠了其三族。想必临死之前,曹爽一定是有说不出的悔恨和自责,早知如此,还不如和司马老贼拼命!然而这世上哪有后悔药可卖!
曹爽的失败并非是他一个人的失败,而是意味着从此以后,曹魏皇族宗室彻底丧失了所有的权柄,面对司马家族没有了任何的抵抗能力,彻底沦为了附庸和傀儡。
而司马懿尽管取得了最终胜利,但这种无视神灵,将发誓当放屁,既无原则又无底线的操作,还是在历史上留下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而其子司马昭更是暗中指使放任贾充、成济等手下,在大街上公开诛杀曹魏第四位皇帝曺髦,如此大庭广众当街弑君的行为更是将司马家族毫无顾忌的行事风格暴露无遗,比起司马懿来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曹奂(246年 -302年),本名曹璜,字景明,曹魏末代皇帝 _图
在司马家族如此操作下,公元265年,曹魏最后一个皇帝曹奂“禅让”给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立国48载的曹魏终于被司马氏的西晋所取而代之。而这一切距离“高平陵之变”也不过才过去了16年。
司马家族看似笑到了最后统一了天下,但毕竟出来混迟早就是要还的,“八王之乱”的皇族内部自相残杀堪称历史罕见,“牛继马后”的宫廷丑闻也是遗臭千年,特别是刘裕建宋代晋后,对整个司马皇族以屠戳殆尽的血腥方式让其彻底消失在历史舞台。由此可以看出,司马家族当初的那些恶行,最终终于报应到了其后代子孙身上。
1、《三国志》,西晋,陈寿著
2、《晋书•宣帝纪》,唐,房玄龄等著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