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8|回复: 0

[哲史艺丛] 崇祯的勤政程度堪比朱元璋,为何未见成效,还加速了明朝的衰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11 04: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崇祯的勤政程度堪比朱元璋,为何未见成效,还加速了明朝的衰败

 赵立波 历史学堂君 2023-03-16 06:05 Posted on 广东

作者:赵立波
编辑:莉莉丝

崇祯十五年(1642)崇祯帝对大臣意味深长地感慨说:“与诸位共同裁决政事,除了按例应免日期外,每日视朝不辍,视朝完毕,文武大臣如欲奏报,可以报名候召,敢有壅蔽者,以奸欺论斩”《思陵勤政记》

他甚至认为大明王朝走到今天都是由于皇帝不上朝所致,在勤政上,他要学习太祖朱元璋“八天内看了内外诸司奏札共一千六百六十件,平均每天要看或听两百多件公文”《朱元璋传》。崇祯带着心急如焚的状态终日处理大量政务,总是通过对大臣说明自己急切为政,希望臣下们能够跟上他的节奏和思路。

10.jpeg
上图_ 崇祯皇帝,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

早在登基的第一个月,刚刚在文华殿讲读完就赶紧召见内阁辅臣、六部及督察员堂上官,责问前天发生月食要求群臣拿出陈述为政利弊,为何不见部院大臣奏报?辅臣施凤来称颂崇祯说:“召对之典久废,皇上励精举行,真圣朝第一美政,天下何忧不治?”

此后,崇祯与群臣见面形成了制度,往往一次见面就要探讨几个时辰,甚至这些大臣习惯了过去“套路式”对话,突然面对崇祯的较真严谨,让许多大臣感到非常的不适应。有一次,在听了臣下汇报后,崇祯疑问地说“这就是召对了吗?”觉得他们的回答不认真,不能让他感到信服,于是规定,此后每次讨论政策,要由左右专门负责记述人员,说了什么,给国家提了什么建议都要记下来“召对诸臣仍用记注及谏官二员”。为了节省时间,他决定“今后除盛暑严寒时日,他坚持每天到文华殿处理公务,一切章奏与辅臣当面参详,分别可否,务求至当”《思陵勤政记》

为了进一步提高官员队伍素质能办事能力,他经常召开各种学习讨论,最后还热情的对讲课的人说“先生们吃酒饭!”,并赐给一些银币,讲官们谢恩而退。《国榷》

11.jpeg
上图_ 明朝官员

崇祯每次与讲官讨论学术时,往往都能发挥见地,他经常总结当朝存在的各种弊端,要他们结合实际去阐述问题,“讲官们对皇上如此重视历史上朝政经验教训,肃然起敬,感叹:真不世之英主也。”《烈皇小识》

除了政务处理和学习,崇祯四年开始,他一次次亲临抗旱第一阵地,面对严重旱情,传统农业为本的帝国,这种焦灼是因损失十分严重,大明王朝的税收大部分都来源于靠天吃饭的土地。

崇祯四年(1631),大地被旱情撕裂了一道道口子,每次听完旱情报告,崇祯心急如焚。为了感动上天,他决定亲自离开乾清宫到文华殿斋戒,想用惩戒自己来感动上天,从而缓解旱情。在这里,他列举九条罪过,希望臣下能够和他一起反省,如“用人选择不当、任事者推诿不前;刑罚失中而狱底多冤”等等九个要害失误,对于问题的严重性,崇祯感慨说:“有一于此,便足上干天和!”《崇祯长编》。浙江道御史给崇祯上书,阐述了久旱不雨原因,意思是,皇上应运中兴,今年诛杀太多,用了重典,建议用温和一点的方式对待臣下。崇祯对此听到心里,几天后,下令释放了一些判处笞刑的囚犯,并对其他重案犯也进行了酌情减刑处。

12.jpeg
上图_ 明末辽东形势图

为了进一步表明自己的诚意,崇祯在五月时带领文臣武将步行求雨,一路上不坐轿,全程步行,几天后,果然下了一场大雨《崇祯长编》。

此后的几年,大明帝国气象时常进入干旱少雨状态,各地灾荒旱情在崇祯面前摆放一大叠,为了抗旱,他依旧进行斋戒,说这是“皇天不弃,以象示教“,于是自己在大殿外,在日头最毒的时候自己跪着暴晒祈祷,第二天竟然得雨,他在中左门对诸臣说:“虽然得雨,而禾苗多损,惟反躬修己,诚信爱民,庶可挽回天意。”崇祯完全明白,大明已经被祸害得气息奄奄,而他所能做的就是不断替前人道歉,希望自己能够获得上天的宽恕和原谅。

遗憾的是,这架政治机器,只有崇祯加紧转动,而下边的关键部位却丝毫不动,敷衍怠工。

13.jpeg
上图_ 明末形势图

崇祯有一次因为吏治问题,将各大部尚书招来,对几年来积弊所作毫无起色感到非常愤怒,他指着跪着的尚书们说:“吏部、兵部用人根本,近年来弊端最多,没等用人,先行贿赂,文武俱是一般,最近听说选官借钱云云,许诺到任还债,这债出生在何人身上?定是剥民了!这样怎得有好官爱百姓?”《春明梦余录》

崇祯对官场的震惊只能说明早期他还未能真正了解整个大明王朝的官场风气,实质上已经烂透了,在崇祯登基的第一年,户科给事中韩一良就已经做过深刻剖析:“今之世局,何处非用钱之地,今之世人,何官非爱钱之人?彼厚以钱进,安得不以钱偿”《崇祯长编》

工科给事中顾光祖对崇祯总结说:“我太祖第一重视官吏贪污与否,法用重典,惩贪无数,故人人自爱,好官很多。”此后法律渐轻,加上贪官不知廉耻,很少有因贪污罪被杀,于是此起彼伏,对百姓竭泽而渔。崇祯虽然对贪官也曾出重手,但是一想到建议恢复对贪官“剥皮实草”后,还是不敢决定试行,最后敷衍说:“吏治贪污殃民为首恶,赃款既确,重处何辞?”后便没了下文。

14.jpeg
上图_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

此后崇祯虽然诛杀几位大臣,皆是因为触怒他的爆裂脾气,于重特大案件并无太多关系,一些敢于说真话的大臣此后也很少进谏,最后只是用对话回应对话,未有实际动作推进下去。此后虽然日日看似勤政忙碌,却终日与大臣探讨无关痛痒话题,很少能够推进下去,大明王朝就在这种急切希望救治,却未能施行具体务实措施的路上离后金入关越来越近,最后对使用的人都不能放心,只能把自己身边的心腹太监安插到军队要害部门,充任耳目,而这些更造成了官员的不敢做,不敢说的现象。刘宗周劝谏崇祯说:“大小臣工岂无一人足当信任者?自古未有宦官典兵不误国者。”

崇祯丝毫不听,依旧忙忙碌碌,这个急性子的崇祯最终与大明王朝逐渐走向了太阳落山的地方。

参考资料:《思陵勤政记》《朱元璋传》《崇祯长编》《春明梦余录》《烈皇小识》《国榷》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2 05:09 PM , Processed in 0.03499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