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17|回复: 0

[哲史艺丛] 写下《孙子兵法》的孙武上过战场吗?仗打得怎么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15 10: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写下《孙子兵法》的孙武上过战场吗?仗打得怎么样?

国家人文历史 2023-02-10 05:54 Posted on 北京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林屋读书 Author 林屋公子

0.jpeg
本 文 约 3500 字
阅 读 需 要 12 min


近期,正在热映的电视剧《狂飙》将一部书带火了一把。高启强能够从一介小贩做大做强,一路“狂飙”,逆袭翻盘;据他自称,是有经常研读《孙子兵法》的习惯。

当然,《孙子兵法》作为最早最系统的军事学著作,早在电视剧上映前,《孙子兵法》就已经是流传千年、享誉世界、惠泽众生了。它的作者,据说是春秋后期吴国的孙武,那么,这位号称“兵圣”的作者,是否仅仅是一位理论家?自身有参与指挥过什么战争吗?

1.jpeg

《狂飙》高启强读《孙子兵法》。来源/电视剧《狂飙》截图

 练兵:合之以文,齐之以武 

最早明确记录孙武事迹的,是太史公笔下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据说孙武是齐国人,凭借兵法被吴王阖闾接见。当时,吴王已经阅读过了孙武的《孙子兵法》十三篇,希望能够看看孙武实际练兵,并且要求孙武训练宫女。

之后孙武就把一百八十个宫女分为两队,任命吴王的两个宠妃为队长,尽管孙武三令五申军队纪律,但宫女们以为是在玩闹,都没当回事。孙武下令斩杀两名队长,吴王一看玩大了,就赶紧派人前来阻拦。

没想到,孙武却义正言辞说:“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坚决处死了两名队长,继续任命了两名队长。这下,宫女们都战战兢兢,没人敢喧哗了。之后,孙武就告诉吴王说,现在军队已经练好了,即使赴汤蹈火都行啊!

可吴王两名宠妃被杀,意兴阑珊,就下令回宫了。这下孙武不高兴了,说,大王这是只喜欢我的言论,不能使用我来实践啊!虽然阖闾不高兴,但也认可了孙武的能力,于是就任命孙武为将军。


银雀山汉简《见吴王》也有关于孙武练兵的记录,不过过程稍微曲折一些。说的是孙武与吴王见面之后,首先讨论关于战争的看法。吴王自称喜好军事,而孙武认为“兵,利也,非好也”“非戏也”。

之后,阖闾才提出让孙武练兵,孙武提出选择平民、贵族、妇女等人群试验,而阖闾选择了妇女。尽管孙武请求更换,但阖闾坚持要求。而孙武斩杀二妃后,阖闾大怒,很多天不想见孙武,最后才转变过来。整个过程相对《孙子吴起列传》,就显得更加合理。

孙武首先就提醒吴王“兵,利也,非好也”“非戏也”,与《孙子兵法》开篇第一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含义类似,说的是军事是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绝不能不谨慎对待,更不能如同儿戏一般。

孙武在斩杀二妃之前,声称“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类似《孙子兵法》记录的“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说的是将领在外面打仗,应当有自己的决策权,可以不完全接受君命,因为将领比君王此时更懂军情,所以应当有这项权力。

2.jpeg

银雀山汉简《孙子》

当时,最强盛的国家是南方的楚国与北方的晋国,这两个国家经常互相争夺霸主。后来,晋国就看中了东南的吴国,通过人才和技术输送,将吴国扶植起来对抗楚国。之后吴楚两国屡有作战,因为楚国还要在北方防备晋国,自己内部斗争也比较厉害,吴国也取得不少胜仗,双方矛盾也就越来越深,阖闾的父亲也为楚军所杀,所以吴国的目标就是楚国。

不过,楚国毕竟发展程度要高出吴国很多,吴国的小打小闹也不能对楚国伤筋动骨。

针对吴弱楚强的情况,孙武认为,练兵应该是第一要务。在他看来,兵不一定要数量多,但必须集中力量,不能轻举妄动。所以他认为,将领取得士兵的拥护很非常重要,这样命令才能顺利执行。

当然,他也不是一味主张依靠严刑来让他们服从;他同样也强调用赏赐来使他们团结。这也就是《孙子兵法》说的“故合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在孙武的训练下,吴军越来越精悍,楚国连连吃亏;吴王的胃口也大了,甚至有攻入楚国都城的想法。

3.jpeg

影视剧中的孙武(朱亚文饰)。来源/电视剧《兵圣》截图


《史记·吴太伯世家》记录,吴王阖闾三年,孙武拒绝了吴军入楚的计划,他的理由是“民劳,未可,待之”。也就是说,民众还比较疲倦,应该等待时机。孙武很清楚一点,吴军对楚连连胜利,毕竟只是边境进行的小战,不需要投入太多人财物。

但即使这样,连年战争也让民众非常疲乏。至于要深入楚国腹地,那将需要巨大消耗;如果是一支十万人的军队,那至少日费千金。这就是《孙子兵法》说的“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

4.jpeg

影印本《十一家注孙子》

入郢:以正合,以奇胜 

吴王阖闾九年,孙武的机会终于来了。原来三年前,楚国的盟友唐、蔡二国君朝见楚王,楚国掌权的是令尹(相当于宰相)囊瓦。囊瓦看中了唐公的名马和蔡侯的玉佩、裘衣,就向两人索取。

两位国君不愿交出,结果被囊瓦一关就是三年,最后还是两国前来的使者灌醉了国君的随行人员,偷来宝物送给了囊瓦,囊瓦才释放两位国君。两位国君非常怨恨,晋国又不愿意帮忙,所以他们就投靠了吴国,希望吴国能够帮忙惩罚楚国。

吴王和孙武都非常惊喜。吴国的核心区域在今天江苏省一带,楚国在今天湖北省一带,所以吴国与楚国交战集中在中间安徽省一带;这样一来,吴国很难越过楚国的防线。而蔡国、唐国在今天河南省南部一带。

所以在两国的向导下,吴军乘坐小船沿着淮河西进,到达河南、湖北交界的大别山、桐柏山一带,迅速弃船进入楚国的核心区域。这样一来,吴军不但绕开了楚国的布防,而且拥有了蔡国与唐国的补给,如神兵一般从天而降到楚国。

5.jpeg

吴师入郢路线参考示意图

《孙子兵法》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凡是作战的,用正兵来迎接敌人,用奇兵来战胜敌人。吴军就是这样一支奇兵。囊瓦得知消息,仓促率军迎战,在汉水西边与汉水东边的吴军对峙。

这个时候,囊瓦的副手、左司马沈尹戌给他出主意,让囊瓦先隔着河与吴军周旋,自己调来北方的驻军,到时候将吴军内外包抄。这个主意非常毒辣,毕竟吴军长途而来,又是以少敌多。孙武是否有想到这点,又是如何突破困境的呢?

在先秦文献《春秋左传》中,有关于吴入楚之战的详细记录,但自始至终没有提到孙武其人。当然,不论是根据《史记》还是东汉野史《吴越春秋》,都记录孙武参与了这场战争,我们可以根据《孙子兵法》还原他的想法。

沈尹戌的计划,未必不在他掌握中。《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对自己和敌人的情况都了解透彻,作战才能百战不败。果然正中孙武下怀,囊瓦不愿意沈尹戌抢功,所以率领大军渡过汉水,想与吴军决战。

其实,楚军渡河的时候,孙武完全有机会趁着他们阵型散乱而进攻,即《孙子兵法》说的“令半渡而击之利”,但孙武放弃了这个机会。因为如果这个时候进攻楚军,虽然能取得一定胜利,但会让剩余的楚军逃回都城,到时候严防死守就麻烦了。

而吴军长期停留在外,那是非常危险的,正如《孙子兵法》所说“其用战也,贵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吴军不慌不忙,等待楚军全部过江,然后开始试探性发动进攻。

楚军虽然人多势众,但因政治太腐朽,军队战斗力也不强,吴国对楚国三次小胜。囊瓦这时害怕了,想丢掉军队跑路,被部下阻止了,这才勉强同意与吴军决战。于是两军在一个叫柏举的地方摆开阵势。

楚军人多,吴王不敢冒然下令出击,毕竟吴军输了就全军覆没。孙武大概为了谨慎起见,也在思考如何奇兵制胜。不过,吴王的弟弟夫概为了立功,带领自己的五千兵马私自进攻。而楚军的战斗力竟比孙武想象还差,居然瞬间被五千吴军击溃!

吴王大喜,下令全军追击,囊瓦果然还是扔掉大军跑了。失去指挥的军队更加不堪一击,被吴军打得落花流水。楚军逃到清发水,夫概也学会了《孙子兵法》的“半渡而击”,知道此时强攻会激发楚军困兽之斗。

于是等到楚军一半已经渡河,才从背后袭击,果然又一次击败楚军。后来吴军算准楚军没吃饭,留给他们做饭时间,而等他们做好后又及时出现,这样一来又吃了楚军的霸王餐。吃饱喝足的吴军继续追击,又一次击败楚军,终于到达楚国都城郢。

经过之前的一系列战斗,楚军被吴军几乎歼灭殆尽,长期执政的令尹又逃跑了。年轻的楚昭王没有办法,带上妹妹和群臣,放弃都城逃了出来。吴军就这样兵不血刃,占领了强盛一时的楚国都城。虽然吴军最终没有吞下楚国,但这场战争仍对其造成重创,并让吴国名扬天下。

《孙子吴起列传》对孙武的功绩总结道:“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这场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正是对《孙子兵法》的全面实践运用。

6.jpeg

孙武画像
a.png END

作者 | 林屋公子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火炬

本文首发于《北京晚报》2023年2月9日,原标题:《孙武亲自领导的吴入楚都之战:〈孙子兵法〉如何运用于实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6 12:05 PM , Processed in 0.03888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