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4|回复: 0

[转贴] 美英早已结下梁子,美国内战时,英国为何不趁机发兵入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5 06: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英早已结下梁子,美国内战时,英国为何不趁机发兵入侵

 铁骑如风 历史学堂君 2022-12-05 09:29 Posted on 广东

作者:铁骑如风
编辑:莉莉丝
 
众所周知,欧洲列强在近代是唯恐天下不乱,尤其是天下列强之首的大英帝国,素有“欧洲搅屎棍”之称,十分喜欢干涉他国的内政或者内战局势。而美国自从独立战争和美英战争后,和英国就算是结下了深厚的梁子。而美国工业实力的迅速崛起,和英国等欧洲列强也形成了经济上的竞争关系。因此英国从主观上说,是有机会就要把美国再次踩在脚底下的。

到19世纪中期美国发生南北内战,这毫无疑问是英国干涉的大好时机。然而内忧外患的美国却成功避免了英国以及其他欧洲列强的武装干涉,成功平息南方叛乱。这是怎么回事呢?

0.jpeg
上图_ 北方是自由州,南方是蓄奴州,绿色为未建州的领地
 
  • 列强纷纷承认“南部同盟”
 
1861年,美国工商业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主导的北方各州和奴隶主种植园经济占据主导的南方各州,因主张废除奴隶制的新总统林肯上台,导致矛盾激化,终于大打出手。以南卡罗来纳州为首的南方7州通过法令,解除与北方各州的联盟关系,脱离联邦,成立美利坚联盟国,杰斐逊·戴维斯任总统。

19世纪中叶的美国已经处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端,资本主义经济实力迅速增长。到内战前夕,北方有23州2234万人口,大大超过南方7州910万人口。北方有发达的工业,北方工业年产值15亿美元,有130万工人,铁路网长度达到22000英里。而南方的工业年产值只有1550万美元,11万工人和9000英里公路。这样悬殊的实力对比,南方7州真的是在拿头打北方。

1.jpeg
上图_ 美墨战争是美国与墨西哥之间于从1846年至1848年爆发的一场战争

然而南方敢脱离联邦宣布独立,自然是认定自己在一些方面有优势和机会的。一方面,在40年代的美墨战争中,美国夺取了墨西哥四分之一的土地,并通过战争锻炼了一支战斗力较强的军队。另一方面,南方种植园的棉花产量很高,与英法等欧洲国家的棉花交易量很大,因此南方各州和英法等国的关系不错。而英法等国看到了通过扶持南方来削弱甚至肢解美国,打败这个上升期的竞争对手,让美国重新成为欧洲的经济殖民地的机会。

在南方派来的使者的劝说下,英国于5月13日发布了了中立宣言,承认“南部同盟”不是叛乱者而是交战国。随后又派出舰队到美国领海,以武力威慑联邦政府。随后法国、西班牙、荷兰、巴西等国也宣布中立。可能你会奇怪,当初法国帮助美国从英国手中独立,1812年美英战争期间美法又是盟友,为何现在法国会站在英国一边打压美国呢?

原来1848年拿破仑三世执政后,在外交上选择和英国保持一致,前不久还一起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击败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击败清朝,二者的军事同盟关系已经绑定了起来。在承认南方是交战国后,承认美利坚联盟国的合法性只是时间问题。

2.jpeg
上图_ 拿破仑三世(1808年4月20日-1873年1月9日),即夏尔-路易-拿破仑·波拿巴
 
  • 北方联邦忍辱负重,化解战争借口
 
南方虽然宣布独立建国,但是海军实力弱于北方,被北方海军封锁了海岸线,棉花也没法运到欧洲。鉴于此,南方在1861年年底派两名专员詹姆斯·M·梅森和约翰·斯利德尔前往英国和法国游说,结果在古巴水域被北方海军快速舰“圣哈辛托号”拦截并逮捕回波士顿。这一行动让北方民众叫好,认为这是对外强硬的表现。

而英国政府对此十分恼怒,强烈谴责该行为是对国际法的违反。伦敦的棉花商人们集会抗议美国的行动,各大报纸也声称“要么赔偿损失,要么就开战”。英国政府继续鼓动开战舆论,准备派八千士兵和舰队到加拿大去进攻美国,并给美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释放被捕人员,赔偿损失并道歉,限7日内答复。

3.jpeg
上图_ 亚伯拉罕·林肯(1809年2月12日-1865年4月15日),美国政治家、战略家、第16任总统

面对英国人咄咄逼人的战争威胁,美国联邦国务卿西华德提出要与英国武力较量一番,北方的各大报纸也鼓吹和英国干一架。但是林肯的脑子很清醒,指出现在正在和南方交战,我们决不能开辟第二战场腹背受敌。而且英国当时处在巅峰期,英法联军在地球上所向披靡,拿头去和英国开战啊。但是如果直接听英国的话放人,又太屈辱丢面了,而且也会激发民众的愤怒情绪。

于是林肯想办法拖延谈判时间,等到事件热度过去之后,向英国政府提出照会:此次事件是船长威尔克斯的个人行为,和联邦政府无关。同时于1862年1月1日下令释放梅森和斯利德尔,但是赔偿免谈。这就让英国失去了武装干涉内战的一个好借口。

4.jpeg
上图_ 南北内战旧照

虽然没有直接的武力进攻,但是英国议会主张对美开战的声音一直存在,英国政府以大量的武器装备、粮食和资金支援南方对抗北方,并为南方建造军舰以抵消北方的海军优势。光1862年夏天,英国就为“南方同盟”建造了290艘战舰,其中包括著名的、击沉美国船只65艘的“亚拉巴马号”。英国一直在观望,看如果南方能打的话,就加强干涉的力度。

南方在海战上虽然处于劣势,但是在陆上,面对林肯发动的几十万大军的全面进攻,“南部同盟”大将罗伯特·李大展神威,不但击退了北方军对南方首都里士满的围攻,还连战连捷打到北方境内,一度兵临华盛顿城下。

5.jpeg
上图_ 罗伯特·爱德华·李(1807年1月19日—1870年10月12日),南北内战时,南方联盟的总司令
 
  • 国际局势与舆论形势的变化,促使英国放弃干涉
 
1862年的下半年,局势对北方来说是岌岌可危的。但是从年底开始,发生了四件对北方大为利好的事件,不但彻底断绝了英法等国武装干涉的可能性,还大大加快了平定南方叛乱的进度。

第一件事是林肯政府先后颁布解放奴隶的《初步解决宣言》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林肯是因为颁布废奴政策,激化了南北方之间的矛盾的。因此在开战之后,为了更好地动员广大力量平定南方奴隶主的叛乱,林肯坚定地选择了拉拢奴隶对抗奴隶主的政策,使得大批的奴隶加入到北方阵营当中,而南方的抵抗力量不断遭到削弱。战争的天平开始倒向北方一边。

6.jpeg
上图_ 非裔美国人组成的一支北方部队

第二件事是英法国内的工人阶级等进步力量对北方的声援。

19世纪中后期正是《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工人阶级力量在西方国家不断壮大的历史时期。英国国内的无产阶级多次组织集会,声援北方废奴和平定南方叛乱的行动,并得到了马克思的高度赞扬。女作家斯托夫人在《汤姆叔叔的小屋》中也展示了黑奴的悲惨命运,作品在英国国内畅销百万部,使得五十多万妇女签名支持美国联邦政府的行动。国内如此重要的政治力量表达了对美国联邦政府的声援,使得英国在对美武力干涉的问题上犹豫不决,议会也没法像打俄国和清朝那样通过多数票的决策。

法国作为爆发大革命的国家,国内舆论对于奴隶制的声讨更加激烈。法国政界、文化界和知识界的民主人士纷纷表达了同情北方和谴责南方蓄奴以及叛乱的行为,反对法国出兵干涉美国内战。这也使得法皇拿破仑三世投鼠忌器。不过在这之前,他联合英西两国发动了对墨西哥的战争,扶持了墨西哥傀儡政府上台并使得“南部同盟”承认了这个傀儡国家。他也只能通过在墨西哥保持军事存在的方式来支援南方。

7.jpeg
上图_ 正在采摘棉花的美国黑奴

第三件事是南方的棉花产量和出口量大大下降,北方的农作物产量和出口量大大上升。

由于战争的巨大消耗和北方舰队的封锁,南方的棉花产量和出口量都遭到了腰斩。而英国在印度和埃及等地推广了棉花种植,弥补了在“南方同盟”这里的进口亏空。这就使得南方没法运用棉花这一外交武器来强力拉拢英国支持自己,你没东西和我交换,这事很难办呐!

与此同时,英国国内遭遇了小麦歉收等严重的农业危机,从法、俄等国进口粮食的数量也下降了不少。而美国北方的小麦连年丰收,对英出口量大增。英国商人们害怕和美国交战会断绝从美国进口小麦的途径,于是开始倾向于避免干涉美国内战。从1863年开始,英国被迫疏远南方,加强了和北方的经贸联系。而且在两头卖武器发战争财的问题上,财大气粗的美国北方越来越满足英国军火商的胃口,而南方能给的钱越来越少。这也使得英国国内对美开战的呼声越来越弱。

8.jpeg
上图_ 内战期间使用的枪支

第四,俄国站出来支持美国。

俄国前不久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吃了英法联军的大亏,而且还被英法介入波兰人民起义问题,十分想找回场子。于是俄国决定拉拢美国对抗英法,宣布如果英法帮助波兰人民起义,那么俄国就会同英法开战。俄国同时派遣两支舰队到纽约和旧金山声援美国联邦政府,密令其等着俄国宣战,就帮助北方打南方。俄国势力的介入,也让英法两国对美武力干涉的决心更难下了。

就在英法两国一直没有出兵干涉的情况下,随着南方军队的节节败退,北方军队攻入“南方同盟”首都里士满,彻底平定了南方叛乱,重新统一了国家。

9.jpeg
上图_ 南北战争的军官

由此可见,美国之所以在内战期间避免了英国的武装干涉,主观和客观因素皆有,行动和运气成分都在。林肯代表的北方政府充分地运用政治、经济和外交手段,稳住了英法等国可能的干涉行动。而国际局势、经济形势和无产阶级、世界民主人士舆论的变化和助推,使得美国获得了良好的避免干涉的外部环境。
 
参考资料:
[1]杜桂枝南北战争期间英美关系 
[1]刘祚昌 《美国内战史》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6 05:34 PM , Processed in 0.04094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