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登极后其实三大集团就已经合流了,但是仁宗身体羸弱,弱者就爱多想,仁宗在永乐时期的遭遇也给他留下了深深地记忆——那就是三大集团泾渭分明,所以仁宗才以亲疏为准则,来分配政治权力。
在仁宗重新洗牌的过程中,杨士奇原先的官职是翰林,翰林系统最高官职就是正五品殿阁大学士,但是杨士奇是仁宗的肱骨,如此官职抵不过夏原吉等人的尚书,所以仁宗采取了迂回的办法。永乐时期杨士奇就是个正六品的翰林侍讲,到仁宗时加授杨士奇从一品、少傅、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位列三公,而蹇义为从一品、少师、吏部尚书,三公,地位略高于杨士奇。
三公缺一个,最后仁宗就只能找夏原吉充数了,因为夏原吉虽然也犯过错,但是可以小惩大诫,过去的太孙系,就是现在的太子,现在的太子完全依附于皇帝,所以夏吉元某些荣誉也可以给,也因实在不能再给北巡系权力了(北巡系在仁宗还是太子的时候就是最大的威胁),所以最后把他列为三公中最低的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