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1|回复: 2

[荤菜] 中国炸肉地图,除了锅包肉,还有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24 04: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炸肉地图,除了锅包肉,还有啥?

 风物菌 地道风物  2022-04-24 06:57

IMG_2863.JPG

IMG_0942.PNG
猪肉裹面下油炸
香飘人间干饭佳



中国人和猪的关系有多紧密,提笔写一个“家”字,你就知道了。所以,在许多菜名里,“肉”往往指的就是猪肉


注:“家”字下面的“豕(shǐ)”,就是“猪”的意思。


猪肉最诱人的吃法,就是:裹面,炸它金黄的色泽、酥脆的口感,是我们给猪肉最高级别的待遇。


IMG_2866.JPG

炸肉:

浑身散发着卡路里的光芒。

图/视觉中国


仅仅是油炸,就被中国人玩出了不知道多少种花样锅包肉、小酥肉、糖醋里脊、炸醋肉……究竟哪个地方的炸肉才最好吃?



 

01

锅包肉、咕咾肉、荔枝肉……

谁才是酸甜课代表?

 
 
这一口酸甜,有谁不爱呢?

东北锅包肉:

和酸甜深刻绑定的炸肉

 

在东北,锅包肉如果排第二,就没有菜敢排第一。


IMG_2868.JPG

你的锅包肉已经下锅了。

图/视觉中国


锅包肉为什么好吃?因为东北人宠它,把猪身上最嫩的一块肉留给它,切的大小、薄厚也是恰到好处,再裹上一层薄薄的芡,才算做好了准备工作。


刚从油里捞出来的锅包肉,颜色金黄、晶莹透亮,飘着扑鼻的焦香味让人忍不住想伸爪子。


IMG_2869.GIF

你的锅包肉出锅啦。

图/老饭骨


别急,关键的一步来了——浇汁。这汤汁千万不能敷衍,既得牢牢地挂在每片肉上,又不能挂太厚,否则盖住了肉香,厨师的面子可就挂不住了。


IMG_2870.GIF

关键的一步来了:浇汁。

图/老饭骨


外地人初次和锅包肉亲密接触,第一反应是:原来是酸甜味的!


的确,锅包肉生而酸甜。锅包肉不是东北的“原创肉”,而是从熘肉段改进来的。一位娶了个洋媳妇儿的东北大厨,为了照顾老婆口味,把熘肉段的咸香口改成了酸甜味。这么一来,就得改个名儿了,叫“锅爆肉”。叫着叫着,竟被拗成了“锅包肉”


IMG_2871.JPG

你的锅包肉得了,开吃!

图/视觉中国


锅包肉的酸甜味从哪里来?在东北,一直存在糖醋派番茄酱派之争。黑龙江、吉林坚定地站糖醋,辽宁人则习惯番茄酱。至于哪个更正宗,就看你问的是东北哪里的人了。


在东北,锅包肉可谓爆得大名,之后,又冒出了许多酸甜炸肉——松塔肉片、樱桃肉、酥白肉……它们或仿效、或做改变,成功地蹭了一波锅包肉的流量。


IMG_2872.JPG

锅包肉遍布东三省。

图/视觉中国


但最终,只有酸甜炸肉的本尊——锅包肉,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依旧笑傲东三省。



广东咕咾肉、福建荔枝肉:

水果般酸甜的炸肉

 

炎热的广东福建,必须得来一盘酸酸甜甜的肉,颜色越鲜艳、汤汁越浓郁,才越能下饭


IMG_2873.JPG

五颜六色的咕咾肉最下饭。

图/视觉中国


广东的咕咾肉不像锅包肉那样“较真”,糖醋汁、番茄酱,都来一点,一个主要负责酸甜,一个还得负责上色。再切几块青红椒,红红绿绿的,看上去就更有食欲了。


在广东,咕咾肉要搭配水果炒。搭配谁,就跟谁姓。搭配菠萝,就叫菠萝咕咾肉;搭配荔枝,就是荔枝咕咾肉


IMG_2874.JPG

咕咾肉里配菠萝,就叫菠萝咕咾肉。

摄影/刘都


对于水果炒菜这件事,北方人是嫌弃的,尤其是见过某些大学食堂的奇葩创新菜之后。但唯独对咕咾肉例外


咕咾肉,应该是色彩最艳丽的一款酸甜炸肉,光靠颜值,它就很能打了。


IMG_2875.JPG

油炸肉,颜值=食欲。

图/视觉中国


出了东北,很难再吃上正宗好吃的锅包肉;咕咾肉却不一样,它志不在广东正在以“酸甜肉”为名,征服着全世界的歪果仁。


相比之下,福建荔枝肉就有点“不写实”了。它只是把肉做成了荔枝的样子,形似荔枝,细品,也有那么一点荔枝的酸甜


IMG_2876.JPG

刚炸出来的荔枝肉,

和荔枝傻傻分不清楚。

图/视觉中国


看上去,这家伙特别像北方的丸子,但和丸子完全不是一回事。丸子是把肉馅纂成一个球,荔枝肉则是把肉片卷成一个球


给肉上色,福建人有自己的方法——加红曲粉。这个东西,喜欢吃午餐肉的人都和它打过交道。所以刚炸出来的荔枝肉,自带鲜红,不再需要番茄酱提色,只需要来一点糖醋汁就可以了。


IMG_2877.JPG

天然色素红曲米与红曲粉。

图/图虫·创意


荔枝肉里没荔枝,但必须有马蹄。洁白的马蹄从酸甜的汤汁里滚过,染上一层淡淡的黄,和鲜红的肉球形成最佳组合。



糖醋里脊:
横扫大半个中国的酸甜炸肉


东北以南、广东、福建以北,留给糖醋里脊巨大的生存空间


因口味不同,南北之间常引发争论,但糖醋里脊的出现,给了双方一个握手言和的机会。不论是北方的山东菜、山西菜、陕西菜、河南菜里,还是南方的川菜、江浙菜里,都有糖醋里脊的位置。而且,各地的做法、味道差别都不算大。


IMG_2878.JPG

一枚小小的糖醋里脊,

能解决“南北争端”。

图/视觉中国


糖醋里脊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因为没有人不爱炸肉,更没有人能拒绝酸甜的炸肉


用探究本质的眼光看,糖醋里脊和锅包肉区别似乎不大;但是,细节上的几处不同,让它们成为了完全不同的两种菜。


首先,肉的形状不一样,糖醋里脊的肉是条状的。第二,糖醋里脊外面裹着的面糊,和锅包肉一比,可就厚多了。第三,糖醋里脊需要更加浓厚的汤汁


IMG_2879.JPG

IMG_2880.JPG

同样一块里脊肉,

在东北叫锅包肉,

出了东北叫糖醋里脊。

摄影/刘都


如果烧菜的师傅功夫稍一不到家,糖醋里脊很容易就


凡事有利必有弊,糖醋里脊有幸横跨南北,受众广泛,但也不幸失去了地域特色它既不如锅包肉那样霸气,也很难超越咕咾肉的人气,虽然不可或缺,却存在感不强,成为了甜肉界里“普通的大多数”。


IMG_2881.JPG

全国各地炸肉之不完全统计。

制图/孙璐


 楼主| 发表于 2022-4-24 04: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2

内蒙锅包肉、山东炸肉、川渝小酥肉:

谁最咸香?

 
 
最传统的味道,还是咸香。


内蒙锅包肉:

锅包肉的另一副面孔

 

内蒙的锅包肉,颠覆了很多人对锅包肉的认知。


在内蒙,锅包肉是用大蒜酱油调味的。假如把一盘东北锅包肉和一盘内蒙锅包肉放在一起,一看就知道,深褐色的便是内蒙锅包肉了,因为它浑身散发着咸香的魅力。而且,它比东北锅包肉更薄


IMG_2883.JPG

大蒜和酱油之友:内蒙锅包肉。

图/图虫·创意


虽然都叫锅包肉,但有人很难接受它们属于同一个物种。内蒙的锅包肉,其实更接近东北菜里的熘肉段,也就是东北锅包肉的“前传”。


但内蒙人似乎并不热衷于争论,他们只管享受自家的特色锅包肉,尤其在赤峰地区,锅包肉是当之无愧的老少皆爱的头牌菜


IMG_2884.JPG

赤峰锅包肉是长方片的。

图/汇图网


赤峰锅包肉切的是长方片,外面裹的是杂粮淀粉。它在油锅里待的时间也比较长,大概是为了更好地配合酱油,所以得打扮出更加焦脆的模样。咸鲜适宜、蒜香浓郁,又微微带一点点甜酸,是赤峰锅包肉的最佳口感。


有了内蒙人的偏爱,咸香版的锅包肉便不愁没有立足之地了。



山东的炸肉:

各有各的特别之处


山东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炸肉。其中的代表,要数博山炸肉老潍县五香炸肉


山东的炸肉,制作起来都很简单,但是各地炸肉的识别度却很高。


IMG_2885.JPG

老潍县五香炸肉,

看上去是不是有些不同?

图/汇图网


比如博山炸肉,只要拿一块新鲜的猪腿肉,把它切成筷子粗细的条,加调料腌制一下就可以下锅炸了。但调料里的精髓,外地人却拿不走。因为必须要用当地的花椒皮酱油


博山炸肉诱人的色泽,大概就是博山本地调料的颜色。


IMG_2886.JPG

博山硬炸肉,

有当地的花椒和酱油撑腰。

图/汇图网


刚出锅的炸肉,必须得撒上一层花椒面。这层花椒面,绝对是博山炸肉的点睛之笔,没了它,博山炸肉就没了灵魂。


博山炸肉个个质感饱满、鲜咸醇厚,继承了博山菜的优良传统。随便挑哪一根出来,都不能丢了博山菜的脸面。


IMG_2887.GIF

花椒面,博山炸肉的灵魂。

图/网络


博山炸肉必须趁热吃,但老潍县五香炸肉就得趁凉吃了。


老潍县五香炸肉是一种特立独行的炸肉。你得把肉切一下,但不能切小了,得有巴掌那么大,厚厚的,加调料和淀粉腌制,反复揉搓。肉片太大,一时半会儿腌不好,最好放进冰箱冷藏一晚。给调料足够的时间,让它慢慢渗透到肉的每一个细胞里。


IMG_2888.GIF

老潍县炸肉要厚切。

图/网络


所以想要制作好吃的老潍县五香炸肉,就得耗得起,不怕等


老潍县五香炸肉的灵魂,来自五香粉,所以叫五香炸肉。说五香,就五香,要是加了十三香,那就多此一举了。


炸肉的时候,也是这么大片地炸,炸到它硬挺、焦脆。捞出来放凉切成薄片。一口小肉,一口老酒,太香了!


IMG_2889.GIF

肉炸好之后切片,放凉再吃。

图/网络


老潍县五香炸肉是炸肉界唯一的“凉菜”。以往,潍坊人都习惯凉吃,但如果你等不及,趁热吃,也没人拦你。反正不管怎么吃,都好吃。



小酥肉:

最年轻时尚的咸炸肉

 

在陕西、云贵川等地,炸肉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酥肉


把肉切块,裹上蛋液、面糊,炸过之后通常还要继续上锅蒸。或者像陕西的长武酥肉,蒸完以后,还要下到红油汤里,搭配老豆腐、菠菜、黄花菜、红萝卜、木耳,做上一碗热乎乎的佳肴。


IMG_2890.JPG

碗蒸酥肉,又酥、又软、又香。

图/视觉中国


被蒸煮之后的炸肉,吸足水分和汤汁,丢掉了脆感,只剩下酥软和香嫩


这是过去的吃法。以前没有冰箱,就会把吃不完的肉拿去炸,然后储存起来,慢慢吃。现在,这种吃法越来越少了,但是,酥肉却不甘就这么退出。于是,小酥肉在川渝地区横空出世了。


IMG_2891.JPG

油炸小酥肉横空出世。

图/图虫·创意


之所以叫它小酥肉,因为它确实不大,如川渝美女一般乖巧。它不需要蒸,不需要煮,甚至都不用拿它当饭吃。它像小吃一样,在川渝人的生活里来去自如。这种不拖泥带水的风格,有一年轻人的时尚洒脱。


社会上炸肉那么多,怎么迅速判断它是不是小酥肉呢?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咬一口,看看里面有没有藏着完整的花椒粒。这麻麻的花椒,正是四川特产的麻椒


IMG_2892.JPG

小酥肉,火锅不可或缺的搭档。

图/视觉中国


小酥肉能走红,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抱住了火锅的大腿。这几年,它跟着川渝火锅走南闯北,收割了不少粉丝,成为了火锅店的必备小菜。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4 04: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3

上海猪排、泉州醋肉、闽南炸五花:

谁最有个性?


在上海,单说猪排,就有两种。一种叫炸猪排,一种叫大排别误会,猪排不是猪的排骨,而是猪身上最嫩的里脊肉

IMG_2894.JPG

上海的猪排,不是猪的排骨。

图/视觉中国


炸猪排源自西餐, 制作时要“”,这是上海话里特地为它量身打造的一个词。要不停地拍,直拍到肉比你的脸还大


面包糠,是上海炸猪排和其他炸肉的本质区别。炸猪排的外表特别酥脆,咬一口甚至能听到“咔嚓咔嚓”的声音,中间的肉又特别鲜嫩,还可以爆汁。淋上辣酱油,再搭一碗罗宋汤,简直过上了神仙的日子!


IMG_2895.JPG

炸猪排外酥里嫩。

图/视觉中国


而上海的大排,却是另一个物种做大排,用普通面粉就可以。关键是,炸出来之后,要用浓油赤酱红烧,就是红烧大排或者放到饱含葱香的汤里小火慢炖,就是葱烤大排


颜色深、味道重,是大排的特点,它天生就是来下饭的。加一块大排,一碗平平无奇的面条,就成了上海特色的大排面


IMG_2896.JPG

有了大排,这碗面就可以叫做大排面。

图/视觉中国


泉州醋肉的特点,全在一个醋字。泉州炸肉,要用当地的永春香醋来腌制。因为永春香醋在酿造时加了芝麻,所以醋香中透着淡淡的芝麻香把肉在油锅中炸至金黄,捞出来,这股醋香仍然淡淡地萦绕在肉的周围,直至慢慢飘到你的鼻尖。


IMG_2897.JPG

泉州醋肉,

隔着屏幕都能闻到淡淡的醋香。

图/图虫·创意


泉州醋肉适应性极强,可以直接吃可以入菜,还可以搭配面线糊之类的面食吃。


在过去,醋肉靠着走街串巷,走进了每一个泉州人的心里。今天,上得了五星级大酒店,下得了泉州人的厨房,依然是闽南人过年过节餐桌上最缺不得的美食。


IMG_2898.JPG

醋肉与面线糊。

图/图虫·创意


闽南其他地方,炸肉则是红色的。酸甜的荔枝肉是这样,酥炸红糟肉、南乳炸五花也是这样。


闽南人喜欢用红曲酶来给米发酵酿酒。红糟,就是酒发酵之后留下的残渣,它原是弃之不用的糟粕,后来不知道哪个天才,发现它竟是一味好用的调味料。红糟肉,便成了闽菜的经典菜肴。红糟鸡、红糟鸭、红糟酸菜……闽南人恨不得红糟一切


用红糟腌制肉,有一种大道至简的智慧。有了红糟,什么花椒、八角、桂皮,都没了用武之地。


IMG_2899.JPG

红曲米:闽南人的创造。

图/图虫·创意


南乳,是红曲发酵而成的豆腐乳,它比北方的腐乳颜色更加鲜艳。


闽南人独爱五花三层酥炸红糟肉,就是将腌好的五花,裹上地瓜粉,整块入油炸。南乳炸五花,则需要将捣碎的南乳抹在五花肉上腌制,再裹上糯米粉后炸。


吃的时候,都要切开。每一块肉都带着鲜红的酥皮嫩白的横切面,吃在嘴里,软糯、酥脆兼而有之,还有一股淡淡的甜味和淡淡的酒香。这是闽南人才懂得的滋味。


IMG_2900.JPG

闽南炸五花。

图/图虫·创意


在我国,吃猪有着悠久的历史;悠久,也就意味着多样。炸肉代表了我们对肉的最高追求,从南到北,炸肉的吃法数不胜数。至于哪种更好吃?实在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或许,要数你从小吃到大的那款,才最好吃。


热量即正义,吃完这顿炸肉,我们可以聊一聊减肥的事了!


 

文 | 董大
文字编辑 | 董大
图片编辑 | 吴学文
制图 | 孙璐

文章首图 | 视觉中国

封图 | 视觉中国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8 10:16 AM , Processed in 0.12624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