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7|回复: 0

[转贴] 近代中国海军将领为何多半是福建人,只因为是近海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6 03: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代中国海军将领为何多半是福建人,只因为是近海吗

 大狮子 历史D学堂  2022-03-06 09:04

60.jpg

作者:大狮子  校正/编辑:莉莉丝
全 文 约 4000 字
阅 读 需 要 12 分钟



在中国近代史的波澜壮阔画卷上,海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法战争、甲午战争、辛亥革命、抗日战争都活跃着海军的身影。胜利与失败、抗争与投降、进步与反动,旧中国的海军在历史舞台上,上演着一幕幕的悲喜剧。

如果我们再拉近一些距离,对近代中国海军进一步地进行观察,会很容易地发现,这些旧中国的海军将领的籍贯多半来自于福建。而且集中在当时省城福州府及其周边的闽县、侯官、长乐、连江、闽清、永泰等几个县。



61.jpg
上图_ 福建马尾船政学堂,第一、二届生员情况,基本以闽系为主



在民国初年直到抗日战争时期,一连十余位海军总长、海军总司令如李鼎新、刘冠雄、黄钟英、蓝建枢、萨镇冰、杜锡珪、杨树庄、陈绍宽等人均为福建籍。

而这些长官手下的,本贯闽省的更不计其数。如1920年萨镇冰任海军总长时,海军部职员总数为329人,福建籍有146人,占比46%。这个几乎由福建人掌控的海军,在历史上被称为“闽系海军”。

在一个时期,一个领域内的杰出人物皆出于一处。此种现象非独中国特有,似乎是世界各地都普遍出现。日本近代的陆军多为长洲人、海军多为萨摩人。美国早期的政治领袖多处于弗吉尼亚,弗吉尼亚州一度被称为总统之乡。

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地方的自然人文环境熏陶,再加上特定的历史机遇。闽系海军兴盛也是地利加上天时的产物。



62.jpg
上图_ 荷兰人笔下的明朝福建省地图



  • 一是地利


福建地区,多山靠海,人多地狭,要发展需求食于海,故有航海之传统,又有骁勇之士,长于海战。泉州为宋元海上丝绸之路之起点,海商水手无数;明郑和七下西洋多经行停靠福州招募水勇;后来又有抗倭名将俞大猷,枭雄郑芝龙、收复台湾的郑成功,攻克台湾的施琅等等等等。


  • 二是开放的历史机遇


近代海军与传统海军不同,是工业化的产物,是用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队伍。对于古老的中国来说,缔造这样一支海军,需要有开拓胸襟开放包容的态度接纳学习新知识。鸦片战争前,福建籍钦差大臣林则徐主张“睁眼看世界”。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中,福建省就有福州、厦门两处,早早地被东渐的西风吹拂。



63.jpg
上图_ 阿思本舰队,亦称英中联合舰队



  • 第三点,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福州船政局和船政学堂的建立


清政府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切实深入地体会到了西洋技术的威力,为了“剿发匪,勤远略”,开始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具体到海军建设上,1860年,清政府和英国人合作,采用洋炮洋舰,建立“阿思本舰队”。但这个舰队完全由外国人控制,这是清政府所断不能接受的,故而组建筹备阶段即寿终正寝。

对此,晚清名臣左宗棠认为“借不如雇,雇不如买,买不如自造”,1866年,左宗棠担任闽浙总督时,上书朝廷,提出“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奏请在福州创办船政局,引进外国技师,学习西方技术,建造现代军舰。

在开办船厂的同时,左还创办了“船政学堂”作为“随厂学堂”,“养成翻译与制造船械及海陆军人才”。是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

次年,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船政事务由林则徐的学生、外甥兼女婿沈葆桢接管。这就是福建人掌控中国海军的开始。



64.jpg
上图_ 福州船政学堂一般指马尾船政学堂(近代海军学校)



  • 成长


船政局和船政学堂开设在福建,福建自然就近水楼台先得月。船政学堂开设时,所招学生为福建本地资质聪颖、粗通文字的16岁以下学生。因所收学生不足额,才将招生区域扩展到临近的广东省,例如邓世昌就是船政学堂的广东籍学生,但学生中绝大多数还是福建本省人。

1878年7月,船政学堂的第一批学生毕业,被选去英法留学,这些留学生中就有刘步蟾、林泰曾、叶祖珪、萨镇冰等人。他们学成归来后被编入北洋水师、南洋水师供职,成了中国海军的中坚力量。北洋水师的“洋官”,英国人琅威理,就说北洋水师有一个“福建帮”。



65.jpg
上图_ 中法战争



  • 繁荣


清朝的新式海军尽管学习了西方技术,但本质上还是一支封建军队,充满着腐败和内部矛盾,在对外战争中屡战屡败。1884年甲申中法战争,闽系的娘家福州船政局和福建水师受损严重;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三十年洋务运动的成果毁于一旦。累累败绩使得中国海军遭受严重损失,闽系也失去了刘步蟾等一批干将。但是这些挫折却没有阻碍闽系势力在海军中的扩张。



66.jpg
上图_ 天津水师学堂学生伏案阅读



清政府在福州船政学堂之后,又陆续创办了天津水师学堂、江南水师学堂、烟台水师学堂、北洋旅顺口鱼雷学堂、吴淞水师学校等等海军军校。这些军校多半由福建人负责创办督办。通过师生、同学关系,福建势力在海军急速扩张。到了清末,中国海军有了“福建人私营之海军”的称呼。从海军提督、都统到舰队司令、海军学校校长、大型舰船的舰长、轮机长都由福建人担任。

辛亥革命后,闽系海军将领刘冠雄因拥戴袁世凯做大总统,被任命为海军总长。刘冠雄担任海军总长后,下令收编全国的海军力量,统归海军部管理。集全国的海军舰艇、军港、院校军政大权为一身。此时的闽系海军,一统中国海疆,从松花江到海南岛的水域都是闽系海军的地盘。当然,在半殖民地的中国,真正的海上霸王还是洋大人。



67.jpg
上图_ 袁世凯复辟 (袁世凯天坛祭天)



  • 分裂


盛极而衰、月盈则亏。在达到巅峰后,闽系海军也走了下坡路。1916年,袁世凯称帝不成,在众叛亲离中死去。中国陷入了多方军阀混战的局面。闽系海军也走向分裂,依附于各种势力,不少还被抽干换血。

1917年段祺瑞打跑了辫子军张勋,掌控了北京政权,拒绝恢复国会和临时约法。孙中山在广州联合粤桂滇等地方势力,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号召北伐讨段,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海军也陷入了分裂。



68.jpg
上图_ 段祺瑞(1865年—1936年),字芝泉,曾用名启瑞,生于安徽合肥,皖系军阀首领



孙中山号召护法讨段后。海军总司令程璧光(广东香山人,但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和闽系关系亲密)和第一舰队司令林葆怿(福建侯官人)宣布脱离北洋政府,率领第一舰队“海圻”、“海琛”、“福安”等十艘战舰南下广东,组成“护法舰队”。护法舰队吨位占当时海军总量的一半,且大舰新舰为多,这是闽系海军的一次大分裂。

护法舰队南下后,没有在战场上立下大功,却陷入了南方军政府内部错综复杂的斗争之中。程璧光遇刺身亡。林葆怿策划将舰队北上带走,遭到属下反对后,被迫离职。由于南方军政府经费短缺,闽籍海军人员渐渐对军政府不满,时常闹事。对此孙中山就有了将护法舰队换血的打算,将闽系从护法海军中清除出去。

1922年4月,孙中山指示海南人陈策、山东人温树德等非闽籍军官,开始了策划已久的夺舰行动。1922年4月27日,夺舰官兵乘坐小艇,突然登上军舰,解除舰上水兵武装,抢取军舰。此次行动令护法舰队的十余艘军舰在一日之间全部易主。总司令林永谟、参谋长毛仲芳以下1100多名闽籍官兵被逮捕遣返原籍。闽系就此失去了对这全国一半规模的控制权。



69.jpg
上图_ 刘冠雄(1861—1927),北洋政府海军上将,福建闽县人



继续跟随北洋政府的闽系情况更加复杂。刘冠雄原来是袁世凯的死忠,袁世凯倒台之后,刘冠雄又去跟着段祺瑞,段祺瑞下台后,刘也退隐山林。萨镇冰周旋在直系、奉系、皖系之间,一度担任内阁总理,但是无足轻重。还有杜锡珪和林建章两人,一个跟着直系、一个跟着皖系,水火不容,互相攻讦。

在中国的最北边,还有一支吉黑江防舰队,司令王崇文和属下各舰长也是福建人。后来舰队被张作霖的奉系收编,张将中间的闽系人员全部炒鱿鱼,交由沈鸿烈管理,组建了奉系军阀自己的东北海军。



70.jpg
上图_ 张作霖(1875年-1928年),字雨亭,奉天省海城县北小洼村(今辽宁省盘锦市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人,北洋军奉系首领



话说南方军政府海军在夺舰行动后,由温树德掌控。后来温树德叛变革命,带着“海圻”等舰北上,成为渤海舰队。这渤海舰队在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又被东北海军吞并。吞并渤海舰队后,东北海军实力一度超越闽系,成为了中国最强大的海军力量。而留在广东的原“护法舰队”余部,由陈策率领,后归附于广东军阀陈济棠,成了粤系海军。

就这样,经历了军阀混战,闽系海军实力在分裂中大为衰减,风光不复。中国海军由原来闽系海军一统天下,变成了闽系、东北系、粤系三足鼎立的局面。



71.jpg
上图_ 杨树庄 (民国海军上将)



  • 谢幕


1927年,闽系海军总司令杨树庄宣布易帜,闽系海军投靠国民党,参加北伐。在北伐中,闽系海军在长江中下游协助陆军,大破吴佩孚、孙传芳部,取得了龙潭大捷,立下汗马功劳。之后闽系又追随蒋介石,在蒋桂战争、中原大战中为老蒋效犬马之力。

闽系海军跟从蒋介石,本来是想通过蒋介石重新实现自己一统中国海疆的企图。闽系海军部长陈绍宽就向蒋介石提出在统一全国后,要收编东北系海军和粤系海军,统归海军部管辖。但是蒋介石本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想法,拒绝了陈绍宽的想法。全国海军统编为四个舰队,陈绍宽只能实际控制原来闽系属下的两个,船只设备也常常得不到更新。



72.jpg
上图_ 蒋介石(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



蒋介石还在海军中安插了自己的力量“电雷系”,电雷系得名于是蒋介石自己组建的海军军校“电雷学校”,此学校直接归属于总参谋部,不由海军部管辖。“电雷系”作为“天子门生”,凌驾于闽系之上。

抗日战争时期,海军损失了绝大多数的军舰。为蒋介石清除其他势力,一统海军创造了条件。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撤销了海军部,设置新的海军处,由自己的亲信桂永清担任海军司令。桂永清处处排挤闽系人员,任用蒋系人员。闽系在海军中彻底失势。解放战争中,因不满蒋介石,闽系的林遵、方滢等人纷纷起义投诚,福建帮和旧海军一起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参考资料:
〔1〕《闽系海军的形成和发展》 高熔 闽都文化 2021.01
〔2〕《左宗棠与福州船政局》 陈君聪 贵州社会科学 1983.3
〔3〕《闽系海军的兴衰及功过》 刘传标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4.02
〔4〕《陈绍宽与国民政府海军部》 韩真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科版) 2002.04
〔5〕《参战与重建 ——二战时期国民政府海军赴英美参战、实习的背景与经过论述》 黄山松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11 01:09 PM , Processed in 0.06055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