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体的代表创建的苏维埃,是一种新的政府形式。各个政党都竞逐苏维埃的权力,取得对苏维埃的控制之后,布尔什维克掌握了俄国的大权。
全俄苏维埃第二次大会于“十月革命”期间在彼得格勒召开,并由布尔什维克及其盟友主导。会议承认了这场推翻临时政府的革命。布尔什维克打算在乌克兰采取相同的策略,宣布于1917年12月在基辅召开乌克兰苏维埃大会。然而,大部分出席大会的代表都是支持“中央拉达”的农民,布尔什维克在基辅策划的革命失败了。
这对他们只是暂时的受挫。布尔什维克组织者们离开基辅,前往哈尔基夫。12 月下旬,乌克兰东部工业地区的苏维埃大会在哈尔基夫召开。大会于1917 年12月24日宣布成立一个新的国家——乌克兰苏维埃人民共和国。
1918年1月初,来自俄罗斯的布尔什维克军队进入乌克兰,向基辅进发。这支军队搭乘火车,一路夺取了许多主要的工业中心,并在这些地方得到工人团体的支持。
“中央拉达”在事实上失去了对工业城镇的控制——它在这些地区得到自由派知识分子拥护,却没能赢得工人的支持。面对俄国的入侵,“中央拉达”少得可怜的军队也无法为它提供保护。
在1917年夏天,曾宣布支持乌克兰独立的那些部队已经被派往世界大战前线。此时“中央拉达”的领袖们发现:他们不得不宣布自己的国家从俄国完全独立出来,却又没有军队来保卫它。
1918年1月25日,“中央拉达”发布了第四份,也是最后一份通令——这是哥萨克时期对“法令”的称谓——宣布了乌克兰的政治独立。“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就此成为一个属于乌克兰人民的、独立的、自由的主权国家,不臣服于任何人。”通令写道。
在将通令草案向“中央拉达”提交时,米哈伊洛·赫鲁舍夫斯基强调了通令的两大要务: 第一,促成与德国和奥地利的和约签署——只有独立国家才有这样的资格;第二,保护乌克兰不受布尔什维克入侵和赤卫队叛乱的破坏——后者是布尔什维克在主要工业中心组织起来的工人团体。
然而,这第四份通令的历史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其紧急要务:它是自伊凡·马泽帕时代以来,乌克兰与俄罗斯的第一次公开决裂。独立乌克兰国家的理念17年前才在第聂伯乌克兰地区被首次提出,如今已经获得了广泛的政治合法性。独立的精灵已经从帝国的魔瓶中逃离出来。
“我们希望与所有邻国和平友好地共存,包括俄罗斯、波兰、奥地 利、罗马尼亚、土耳其,以及其他国家在内,但任何邻国都无权干涉独立的乌克兰共和国的命运。”通令写道。
当然,表态很容易,要把这样的愿望变成现实难。俄军正从北方和东方两路向基辅会合,布尔什维克也在基辅城内的军械厂掀起了暴动——这座军械厂是基辅最主要的军事工厂。
“中央拉达”发出了总动员的号召。在切尔尼戈夫地区的克鲁季火车站,一支由约400名乌克兰学生和士官生组成的部队,与来袭的布尔什维克军发生了交战,后者队伍中有波罗的海舰队水兵,也有一支来自彼得格勒的部队。
27 名乌克兰战士落入敌手,并遭到枪杀——这是为了报复他们在面对布尔什维克军时长达5个小时不屈不挠的抵抗。在乌克兰人的历史记忆中,这27名战士成为第一批为民族独立事业付出生命的烈士。更多人将步上他们的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