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2|回复: 0

[哲史艺丛] 你瞅啥?瞅你咋地!这个对话引发明朝辽东战略崩盘,后金加速入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12 08: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瞅啥?瞅你咋地!这个对话引发明朝辽东战略崩盘,后金加速入关

 文史君 浩然文史  2021-12-12 07:30
IMG_5480.jpg

攻城战


戚家军、白杆军都是明末为数不多的忠于大明的精锐,但正正得负,两支忠于大明的军队相遇却加速了明朝的灭亡。1620年,“戚家军”和秦良玉的白杆军入京勤王,在通州发生了大规模械斗,造成两军关系恶化。其后两军入辽参战,在浑河一战,双方互相坑害,致使明军全面崩溃。不过,这里所谓的“戚家军”并非戚继光嫡系,而是挂着戚帅名头的浙江兵,和真正的戚家军不是同一支部队,真正的戚家军早在万历二十三年(1595)蓟州兵变后或被剿杀,或被遣散。


IMG_5481.jpg

戚家军


一、四川兵入京


石砫宣抚司是明代四川东南的一个土司,其族长马氏相传是东汉时收复越南的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至万历时期,马千乘继承石砫宣抚使的职位,并迎娶了四川忠州秦氏的秦良玉。1599年,播州土司杨应龙造反,明朝调集各省官军和亲朝廷的西南土司四面围剿。马千乘夫妇率3000土司兵(号称白杆军)随官军平叛,其军队作战勇猛,为南路第一,自此石砫的土司兵就成了明朝重要的军事力量。1613年,马千乘被太监邱乘云诬陷致死,自此秦良玉就成了实际管理石砫的土司。


IMG_5482.jpg

明朝太监


1618年,努尔哈赤造反。1619年爆发了萨尔浒之战,明军惨败后,辽地明军几乎全军覆没,后金趁势侵略,东北多地沦陷。当年9月,新的辽东经略熊廷弼上书万历,首先建议让3000石砫兵入辽参战;11月,经廷议后,兵部正式向万历提交了从湖广、四川、贵州等土司处征兵的计划,万历帝朱批“从之”,这可以看作是朝廷正式的征兵令。当命令传达到四川,秦良玉完成出征准备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万历四十八年(1620),这一年7月,万历帝去世,光宗朱常洛继位一月而死,所以万历四十八年也就是泰昌元年,因此《明史·秦良玉传》称“泰昌时,征其兵援辽”,但究其根本,召四川兵入辽的决议实际来自万历。就是万历这个决策,引发了通州事件,连锁造成了浑河之败,造成了辽地形势的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了明朝灭亡。


IMG_5483.JPG

秦良玉


二、通州事件


秦良玉接受朝廷征召后,率3000白杆兵前往北京,驻扎通州,准备修整之后入辽参战。就在此时发生了一个小事件,进而引发蝴蝶效应,造成了明朝辽地战略的全面崩溃,最终致使清朝取代明朝。


《三朝辽事实录》说,4月末5月初,秦良玉率3000四川兵驻扎通州,当时在通州军营,除了四川兵,还有浙江兵(被误认为是戚家军,但戚家军早在万历二十三年的蓟州兵变中被屠戮,余者皆被遣散,戚家军早已灭亡),二者发生矛盾,进而发生大规模械斗。在通州官僚调解后,双方暂时忍下仇恨,入辽参战。当时的兵科给事中薛凤翔的《推广要务以备采择疏》说,械斗事件是在4月17日。但是关于双方产生矛盾的原因,不论是《三朝辽事实录》,还是《明实录》,都没有说,薛凤翔说“片言之争,遂成大隙”,类似就是“你瞅啥”“瞅你咋地”而引发的械斗,但事情肯定不是这么简单,下面我们就通过常理分析两军矛盾。


IMG_5484.jpg

明军


首先,四川和浙江相距千里,虽然大区划上都属南方,按理来说双方同在北地,又是即将入辽参战的战友,该有同袍的情谊。但在明朝,四川可不被认为是南方,明朝著名的科举南北榜,在仁宣时期就将四川列为南北榜的异类,使四川独立于南北之外被称为“中榜”,所以双方地缘不同,四川腔和浙江话不同,双方互相看不顺眼,地域黑是矛盾发生的根本原因。


第二就是双方战法不同。四川兵所在的四川多山地,所以秦良玉军实际是山地军,擅长冷兵器、个人肉搏和攀爬。而浙江兵虽不是戚继光直系,但深受戚家军战法影响,擅长火器和组团战法、战阵,战术差异也造成了双方的矛盾。


第三就是身份问题。浙江兵是根正苗红的明朝正规军。而秦良玉的四川兵为土司兵,身份类似民兵,双方待遇工资不同。秦良玉曾说“臣土兵自川抵辽。一概计费每名不过四两”。朝廷会给浙江军补充军备,而四川兵则没有,所以在通州事件后,秦良玉上书皇帝,希望平衡双方待遇,“请皇上假臣战车、给臣火器” 、“臣兵跋涉万里。若非器械颓损不堪。何敢喋喋比恳”。


IMG_5485.jpg

明军


三、通州事件的后续


关于此次械斗的损伤,当时的调停官徐光启上报说双方有伤无亡。薛凤翔说两方械斗可是动了火器,“炮声与喊声齐鸣几至天地动摇,城砖与瓦屋皆震”,川浙兵都有死伤,甚至殃及通州百姓,造成多名百姓死亡,百姓大片房屋也因此损坏。


可能是朝廷也觉得四川兵情有可原,也许是为了尽快督促这些军队入辽,所以在械斗之后的5月份,朝廷赏赐秦良玉三品官服,升秦良玉之兄秦邦屏为都司佥书。但朝廷对械斗之事的责任核定则采取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没有处置任何人,只是严令“仍各率众星速赴辽。如再逗留生事,依议从重究治”


虽然通州事件和平结束,但川浙二军矛盾并未化解,反而随着时间的积淀,双方矛盾愈演愈烈,终于在辽东战场发生了恶行互坑事件。


IMG_5486.jpg

秦良玉


四、浑河之战


1620年7月,秦良玉派儿子马祥麟、兄长秦邦屏率三千名白杆兵到达辽东,自己则在通州迎接第二批三千人的白杆兵。1621年3月,努尔哈赤侵略东北重镇沈阳,沈阳保卫战爆发。马祥麟、秦邦屏的白杆兵随大批官军救援沈阳,在浑河马祥麟等人扎营,准备和沈阳守军内外夹击后金。明军以浑河为界,分南北扎营,马祥麟等川军在河北,浙江兵在河南。当努尔哈赤得知明朝援军到来,马上调转马头攻击援军,就此爆发了浑河之战。


后金军首先攻击已经渡河的川军,马祥麟、秦邦屏率领的3000白杆兵和四川酉阳土司的4000人,面对几倍于己的后金骑兵死战不退,而河南的3000浙军就在桥对面看戏,拒不支援。《明实录》说:“浑河血战杀奴数千。皆石砫酉阳二司土兵之力。”结果秦邦屏战死,马祥麟则夏侯惇附体,“目中流矢,犹拔矢府马逐贼”,但奈何后金军人数太多,川军孤立无援,最终在后金军第四次全军冲锋中被击溃。


川军溃败后,后金军转攻浙江兵,浙江兵被围,马上派人向辽东经略袁应泰求救,但袁应泰畏惧后金军,他的3万援军也在浙江兵后方看戏,致使最后保有戚继光遗风的浙江兵也被全歼,浙江兵大小将官120人皆战死。随后袁应泰的辽东军也溃败。就这样救援沈阳的援军被后金逐一击败,致使沈阳孤立无援最终沦陷。后金入沈阳,改沈阳为奉天,以此为据点开始蚕食辽东诸城,最终入主关内。


IMG_5487.jpg

后金军


文史君说


一件小事逐渐引发成两军的矛盾,明朝和稀泥的做法又放大了双方的矛盾。就在这种情况下,川浙这两支忠于明朝的精锐互相坑害,正正得负,双方不仅没有起到巩固边防的作用,反而贻误战机,致使辽东的关键一战沈阳保卫战失败,辽东局势日益崩坏,最终明朝被清朝所取代。


参考文献


《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


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2年。


彭福荣:《石砫土司文化研究》重庆出版社,2009年。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7 12:09 PM , Processed in 0.04455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