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三联美食」原创内容
『亲自操作一番才更了解不同粉类的口感特质,变换配比尝试新品,内容物随心意而放,也颇有一番乐趣。』
文 / 南询一
南北在食物上的“对战”从未“停火”。
从咸甜粽子之争,到咸甜汤圆之辩,同一种类的食物在南北总能出现不同内涵的演绎。南北方的人们为争夺食物的正统地位而唇枪舌剑,尽管最后总以“各自安好,下次继续”收场。
我的老家在丹阳,也许是地理位置处于苏中,兼收苏南苏北特色,我从小就知道既有咸口的肉粽,也有甜口的豆沙粽,汤圆既有肉馅的,也有芝麻、豆沙的。作为一个南方人,我爱吃咸粽子,也爱吃甜汤圆,对所谓的“饮食差异”并没有切身体会。
小时候每当爸爸送我上学,出于多数父亲们懒于做早饭的特质,同时在便利店还不像今天一样遍地都是的年代,我的早餐自然只能由早点摊承包。我也乐得逃离“千日一律”的“老妈牌”安心早餐,兴冲冲地背上书包,跟着爸爸奔向早点摊。
摊头常见一块厚重的黑色铸铁圆盘。圆盘周围摆放着各式丝状炒菜和酱料,土豆丝、海带丝必不可少,火腿肠、里脊肉就成了各家特色。这就是用来做煎饼的装备。
图 / 摄图网
老板用长勺舀起可顺滑流动的面糊,倒在烧得滚烫的铸铁盘中央,迅速将竹蜻蜓一头对准面糊中心,以其为圆心不断打圈,将面糊均匀地推向四周,不一会儿一个标准的刚好覆盖住整个铸铁盘的圆饼就出现了。
等面糊成型后打上一颗鸡蛋。当然,鸡蛋的量是可选的。我总是非常自觉地只要一颗蛋。老板用竹蜻蜓将鸡蛋打散,推向四周,覆盖饼皮表面。
趁蛋液还未完全凝固,撒上一把葱花,将铲刀伸向饼皮下方,敏捷地一推一抽,转上一圈,将饼皮和圆盘完整分离,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翻面,饼皮也就那么正正好好地落在圆盘上。
这时又到了自选环节。煎饼里可以裹各种你想吃的菜品。我最爱火腿肠、土豆丝、海带丝、榨菜的组合。老板先用刷子麻利地刷上一层酱,将菜品抖散、铺在饼皮上,再用包春卷的方法将饼皮折叠翻滚,往塑料袋里一送,一个煎饼就做好了。
第一口总是咬不到多少馅的。但饼皮的软弹和香葱、鸡蛋经过高温煎制产生的焦香同样令人满足。
再咬一口,饼、肉、菜、酱一起入口,实在是大清早的提神醒脑良方。
图 / 视觉中国
我对煎饼的认知一直如是,直到去北京上了大学。
大学里自然少不了煎饼摊,可眼见招牌上都写着“煎饼果子”。难道“果子”是某个方言的语尾修饰词,是北方人给煎饼的昵称?
我走到煎饼摊,边疑惑为什么看不到熟悉的土豆丝、海带丝,边要了一份煎饼。
老板以同样的手法操作着面糊,但这面糊显然比以前见过的都要浓稠。同样打个鸡蛋,芝麻取香葱而代之。
待蛋液凝固后迅速翻面,从一旁堆积如山的炸面片(俗称“薄脆”)顶端取下一片放在饼上,再刷上一层酱,上下左右一折叠,一个方正的“煎饼果子”就递到了我手里。
我好奇地咬了下去。原来如此!这就是顶着同样名字的两种食物嘛(甚至名字也不能说完全一致)。“煎饼果子”外软内脆,饼皮更薄且更具面香,“薄脆”带来的咔滋咔滋的咀嚼声令人感到愉悦。
初始几口极为满足,但从头至尾同一口感的不断重复则不免显得有些乏味。
“果子”自然不是昵称了。“煎饼果子”学名作“煎饼馃子”,许是字形复杂,逐渐简化成“煎饼果子”。“馃子”在“煎饼果子”的发祥地——天津指油条,而“薄脆”作为油条变形的“薄片状馃子”被称为“果蓖儿”。
据说天津正宗的“煎饼果子”里头裹的是油条而不是“果蓖儿”,只可惜在北京遍寻难得。
而“煎饼果子”只是北方煎饼的一种。山东煎饼在北京的影响力同样不可小觑。
与摊煎饼果子的铸铁圆盘不同,山东煎饼需要专用的工具——鏊子。同样是铁制,鏊子中心略微凸起,表面呈圆弧状。
煎饼多通过画圆打圈手法推出圆形,而山东煎饼还有一种更“粗犷”的方式。舀出一勺更为浓稠近乎成团的面糊,置于“鏊子”右下方,顺手就开始推面糊,推完一个圆煎饼就成型了。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看似简单,但高温下越是浓稠的面糊越易凝固,一不留神就会这边厚那边薄。如今的街头鏊子难见,大多也换成了普通的铸铁圆盘。传统山东煎饼不打鸡蛋,饼熟即成。以饼为底,剩下的就是想象力了。
山东的“煎饼卷万物”早已声名远播,既有人口相传的“煎饼卷大葱”配黄豆酱,也有卷上土豆丝等各式菜品的“菜煎饼”。
但北京见到的山东煎饼吃法大多和“煎饼果子”类似,只卷个“薄脆”,抹层酱,上下折叠后拦腰截断九成,只剩最后一层皮相互联结,再左右折叠,塞入纸袋即成。
如果说家乡的煎饼皮是软、润、弹的话,那山东煎饼皮就是正相反的韧、干、脆,煎饼果子则位于其间。面糊原料不同,口感自然有所差异。家乡的煎饼以普通面粉作糊,煎饼果子主打绿豆面。
绿豆面制品本应呈现粗糙口感,但一个鸡蛋就起到了充分的润滑作用,给予粗糙以缓冲,使整体变得柔和湿润而又不失韧劲。
山东煎饼则充分体现粮食大省特点,各式杂粮均可,小麦、荞麦、高粱、玉米、豆子、红薯,只要是粮食,都有做成煎饼的潜质。有的招牌则直接打出“杂粮煎饼”,积极迎合现代人对健康饮食的心理需求。
煎饼在他处是小吃,在山东却是如同米饭之于南方人的主食,因此山东煎饼吃法之多样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趣的是,如今煎饼果子和山东煎饼的“煎饼果子版吃法”这两大派别几乎占领了全国煎饼界,甚至“薄脆”也大有超越“油条”之势,取代所谓“正统”,成为煎饼标配。
而“菜煎饼”(家乡煎饼与山东菜煎饼实也有所不同,此处仅泛指)只留给了原本就熟悉这一吃法的“老主顾们”,甚至可以说只留在了“老主顾们”的记忆中,好似现在店家不往里头加个“薄脆”都不好意思叫它“煎饼”,网红不吃带“薄脆”的都不好意思介绍自己吃的是“煎饼”。
城市越大,小摊越是难寻。有时馋了,用各式APP搜寻城市里的煎饼店,出现的必属上述两大派别。无奈,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幸好,亲自操作一番才更了解不同粉类的口感特质,调制自己喜欢的口感,变换配比尝试新品,内容物随心意而放,也颇有一番乐趣。
微信审核:同同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8 11:32 AM , Processed in 0.03758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