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2|回复: 0

[哲史艺丛] 清王朝在一统中原过程中,为何在南方遭到的民间抵抗要比北方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23 10: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王朝在一统中原过程中,为何在南方遭到的民间抵抗要比北方多

 王金百 历史D学堂  2021-11-22

IMG_1142.JPG

作者:王金百  校正/编辑:莉莉丝
全 文 约 2500 字
阅 读 需 要 7 分钟


我国封建王朝之间的更替,几乎无不伴随暴力征伐而完成,最后的明、清更替亦是如此,而且其血腥程度,照比前朝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细研究你会不难发现,清王朝实施惨无人道的屠城劣行,多发生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也就是说,清军在长江以南遭遇的抵抗,尤其是民间组织抵抗要远多于北方地区,这又是为何呢?


IMG_1143.JPG
上图_ 明朝与后金版图


 
  • 北人与关外满洲接触更为“频繁”

 
众所周知,清王朝发迹于关外东北,其前身就是女真人建立的(后金)满洲政权。在满洲政权逐渐壮大后,开始向关内扩张。而最先受到这种扩张冲击的,就是明王朝的北直隶以及山东地区。

一方面,这些地区由于受到满洲人的劫掠与蹂躏,切身经历过“八旗铁骑”的强悍与凶残,因此从心理上极度恐惧满洲人的武力;另一方面,随着满洲政权的实力大增,很多关内特权阶层的汉人,开始与满洲暗通曲款。这种现象尤其在,满洲不断招降明朝辽东边境官员,以及八旗汉军不断增编之后。
 
这类前期的“铺垫”,确实让清王朝入关之后,北方很多地区是望风而降。很多时候,清王朝几乎是兵不血刃就成功占领一地或一城。反之,南方地区因为地理原因,并未有亲历满洲蹂躏之惨痛,对于满洲兵的凶残也多是听说,因此,南人思想意识上没有正确认识到满洲兵战斗力的强悍。这也南人表现出更为勇敢的原因之一。

IMG_1144.JPG
IMG_1145.JPG
上图_ 李自成起义图


 
  • 北方士绅更加痛恨李自成以及农民起义军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的难以捉摸,李自成轰轰烈烈地折腾了大半个中国,结果他所取得的成就,似乎就是为了“助攻”大清王朝一样。
 
由于当时李自成的农民军,主要是席卷北方地区,因此北方地区的士绅阶层,被农民军“收拾”得更加普遍与彻底。甚至在李自成败退之后,很多地区残余的农民军依然以“落草”的形式,持续与士绅阶级做斗争,士绅们真是这折腾地苦不堪言。
 
清王朝入关之后,成功地团结了大批前明官员与地方士绅。这些人之所以心甘情愿地抛弃前明主子以及那“根深蒂固”的忠君信仰,主要原因是清王朝答应打击农民军,为他们保护财产。由于这些有头有脸的人物们“忠君”信仰的快速转变,也就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组织。至于,星星点点的零星抵抗,在清军铁骑之下,自然是不堪一击,也就不足挂齿了。
 
而南方士绅,因为幸运地逃过“打土豪,分田地”,因此生产资料被破坏得较轻,士绅们并不急迫地需要得到新政府的保护。更何况,新政府还是由外族夷狄所建立。



IMG_1146.JPG
上图_ 明朝官场上的地域朋党斗争


 
  • 明王朝时期,南官对北官的压制

 
明王朝的党争,尤其是王朝的中后期,那绝对是全方位,多角度的。不但有所谓的“阉党”与“东林党”,势均力敌,你死我活的缠斗,更有南方官员对北方官员的全方位打压。这种极其明显而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让北方士大夫长期游离于朝廷权力中枢之外。可以说,北方官员对南方官员是十分痛恨的。
 
随着明王朝的倒台,清王朝进驻北京后,“团结”前明官员政策的实施,让同为北人的北方前明官员重新找到了“地域优越感”,于是更热衷于为新王朝尽忠。大量数据表明,清初投降的前明官员,大部分为北方人。在新王朝初期,迅速形成了北官对南官的全面压制,一解北官们的心头之恨。
 
当然,这与另一个客观原因有关,就是南方官员在明朝北都陷落之后,还可以返回南方老家,甚至加入江南南明政权,而北方官员,则无处可去了。这也是北官们为自己之变节,所做的辩解之一。



IMG_1147.JPG
上图_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


 
  • 臭名昭著的“剃发令”

 
早在清王朝入关之初,多尔衮就想要推行这“剃发令”,但是遭到关内汉人的强烈反对而不得不暂且搁置。
 
那么何为“剃发令”,又为何会遭到汉人的强烈抵制?
 
“剃发令”,简单说就是令被征服地区的汉人男子,摒弃之前的发式而改为与满洲人同样的发式。又因为满洲发式与汉人发式区别极大,汉人男子需要剃掉大部分头发而仅在脑后保留一个小辫子。这道命令,遭到了汉人,尤其是汉族文人的强烈抵制!
 
儒家文化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种观念是根深蒂固地植入中原文人的脑子里,剃发从价值观上就不被接受。而且明代文人头发留得很长,他们每天都会花费大把时间来整理一头长发,这俨然成为了身份与地位的象征。而满洲统治者却命令将发式剃为满洲的“金钱鼠尾”,显然与汉人文人的意识形态截然不同,这必将遭到汉族文人们的强烈抵制。


IMG_1148.JPG
上图_ 清朝的发型演变


 
在清王朝入关之初,因为要团结汉族文人与士绅阶层,因此多尔衮不得以而暂缓“剃发令”,仅要求归降军人剃发,而文人则不强制为之。但是,随着清王朝在中原的统治区域逐渐扩大,以及一些归降汉族官僚,为迎合满洲统治者而主动剃发等不齿行为,让多尔衮错误地认为强制推行“剃发令”时机成熟,并且号称“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强制推行“剃发令”之际,恰是清军刚过长江,正打算实现和平统治江南之时。实际上,当时不少地区的士绅阶层已经主动上交了地方税收薄以及人口册等,这类象征着归降新政权的重要文件,但由于“剃发令”的强制执行,使得这些本打算归降的士绅们立刻“反水”。一些人甚至不惜散尽家财,置个人及家人生死与度外,也要组织一些力量拼命抵抗清军与“剃发令”的实施。面对如此激烈的反清浪潮,清王朝的解决方式就是血腥粗暴地镇压。

尽管,清军不断地镇压各地“反动”行为,但实际上,贯穿整个清王朝,江南地区的反清组织也没能够被肃清。所以,“剃发令”的强行推行,不但让清王朝在其初期占领江南时遭遇极大阻力,而且即便在完成一统之后,江南地区仍然存留许多反清复明的地下组织,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地下组织都是清王朝统治的重大隐患之一。



IMG_1149.JPG
上图_ 1647到1648各地反清活动


 
相反,在“剃发令”实施之际,中原北方大部分地区早已经被清王朝占据并形成了相对有效的统治,因此也很难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但局部地区,尤其是农村的反清活动,在清初并未间断,这也反映出北方汉人对于“剃发令”的强烈抵制。“剃发令”之臭名昭著,由此可见一斑。
 
汉人如此激烈地抵制“剃发令”,是多尔衮等清王朝统治者们始料不及的。这也让新王朝的统治者们反思并明白,妄图以野蛮而粗暴的征服而坐稳中原江山是不可能的,唯有与汉民族的融合,顺应这一历史铁律,才能够实现长久的统治。此后的王朝统治者们,再也没有明目张胆地破坏中原文明的行径,相反以推崇儒家文化而代之,清王朝这才实现了近三百年的统治,而它自身也的的确确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之一。
 
参考资料:
〔1〕《洪业:清朝开国史》 (美)魏斐德/著 新星出版社
〔2〕《南明史》 顾诚/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


............................EN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7 12:24 PM , Processed in 0.04343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