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美食片,大家可能会想到像《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这样馋人又养眼的片子。
但有这么一部另类的美食片,拍摄地点遍布墓地、监狱、火葬场、烧炭村、黑帮活动区域...
有网友说:就没有节目组去不了的地方,导演也是牛逼,什么饭都敢尝!
这部《超硬派美食大搜查》,绝对和你见过的美食片不一样!
壹 | 美国最强黑帮爱吃啥?
在洛杉矶,有这么一个地方,是普通人绝对不能靠近的...
这里聚集了两大黑帮(墨西哥帮和黑人帮),平均一周发生一起杀人案。
路易斯,墨西哥帮现任帮派成员,也是一名刺青师。
第一次坐牢时,他才13岁,后来就和监狱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曾在家中前院和死对头枪战,万幸只是伤到手。
和节目组见面的时候,路易斯正忙着给客人纹身。
忙完生意之后,路易斯向导演安利起一种狂野零食:仙人掌果实。
他有自己的一套独特吃法:先把果实割开一道口子,挤上青柠汁,再撒上辣椒粉,完美!
拿给节目组小哥品尝后,这位彪形大汉发出了死亡提问:好吃吗?
小哥点点头:好吃好吃!(就算不好吃也不敢直说呀!)
让人惊讶的是,黑帮成员不止吃水果撒辣椒粉,喝啤酒前也要撒,难不成辣椒粉有啥奇效?!
晚饭时,路易斯带着节目组,前往当地一家专门吃墨西哥菜的老店。
他点了三份烤干酪辣味玉米片和大家分享,真·无辣不欢!
拍完墨西哥帮之后,头铁的节目组并没有满足...
隔天就去拜访了墨西哥帮的死对头:黑人帮。
画面外的观察员都替导演捏了一把汗:看看墨西哥的不就行了吗,干嘛黑人那边也要去呢?
开车5分钟,就到了黑人帮的领地。(是的,就是这么近!)
刚下车不久,前来接应的黑人帮成员,就领着导演,去看他们兄弟丧命的地方...
“这边有人死过,那边也有...”
看起来异常平静的街道,到处都有血斗过的痕迹...
在拍他们吃饭之前,一位高个子说:有件事得私底下聊聊。
什么事这么神神秘秘,不能在镜头前说呢?!
原来,他们是想让导演请客...
黑人帮成员们准备去的餐厅,是他们帮派自家开的炸鸡汉堡店。
看黑帮大哥做汉堡的画面,竟有种莫名的和谐感...
这家店和其他地方的汉堡店很不一样,因为帮派做的汉堡,用的都是有机食材!
看来黑人帮在吃方面,有自己的坚持和追求,也难怪这家店能做到全加州No.1!
贰 | 尼泊尔火葬场餐
在印度恒河上游,有一家尼泊尔境内最大的印度教寺院。
寺院附近,沿着河岸排列着许多混凝土台,是简陋的火葬场。
67岁的甘帕萨,是一名火葬师,有长达30年的工作经验。
一具遗体大概要烧三个小时,他必须持续不停地捣碎骨头,以加速火化...
完成火葬仪式后,甘帕萨会去附近的餐厅吃饭,走路5分钟就能到。
在吃饭前,他会从盘里抓出一些米饭,倒上水,以此为逝者献上祭品...
当盘子里的饭快吃光的时候,餐厅的服务员会过来免费加饭。
为了省钱,甘帕萨30年来每天只吃一顿,每一顿都是同样的咖喱饭。
提到不成器的儿子,头发发白的甘帕萨,眼泛泪光:我儿子吸毒坐牢了,为了孙子,我不继续工作不行啊...
平时,甘帕萨和另外四位火葬师,挤在一间只有25平米的屋子里生活。
他每天只能睡一两个小时,不仅因为这份工全年无休,而是房间里透光的小窗,经常传来死者家属的哭声...
叁 | 前食人族童兵的饭菜
赖比瑞亚共和国,位于非洲西部。
在这个国家,有这么一群人,被称为“前食人族少年兵”。
他们在内战中失去了父母,十几岁就被绑架,训练成上阵厮杀的少年兵...
少年们为了逃避现实,经常吸毒变装,传闻在极端的处境中,他们还曾吃过敌军的肉...
他们把骷髅头当成玩具一样,人的尸骨随处可见...
内战结束之后,这些少年兵没有了住的地方,逐渐聚集到一片墓地里生活。
28岁的莱福蒂,是墓地里为数不多的女性。
她在11-13岁时当过童兵,父母早在战争中死去,她现在没有其他家人。
为了生存,她从18岁开始卖身接客,每次赚到钱,她都会上同一家店吃饭。
这家开在黑暗中的饭店,伸手不见五指,但莱福蒂已经轻车熟路,直接入座。
一份黑乎乎的番薯叶咖喱加白饭,莱福蒂吃得津津有味...
导演问她:你现在开心吗?
莱福蒂:我很开心,因为我能上街工作,赚钱,买食物吃,还有回家睡觉...
以上故事片段,出自纪录片《超硬派美食大搜查》,豆瓣得分9.4。
这是一部极其冷门又非常猎奇的片子,堪称美食界的“法外狂徒版”...
如果不是节目组命够硬,头够铁,我们可能都没机会看到这样一部另类美食片。
去拍摄黑帮美食的时候,摄像曾被人拿枪怼着,对方说:记得帮我打马赛克,要不现在就毙了你...
摄像小哥慌得镜头一抖,叮嘱导演:记得叫后期打上马赛克啊,要不大家凉凉...
在非洲拍摄食人族童兵时,摄像机瞬间被抢,钱包也差点被扒走,导演在一群少年兵的包围下,毫无还手之力...
虽然片名清清楚楚地写着美食两个大字,但实际上,这片真的不下饭!
一路看下来,它更像是一部打着美食幌子的社会纪录片,拍美食是其次,拍吃的人才是重点。
比如,埃博拉病毒的生还者。
22岁的洁西卡,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现在和婶婶生活在一起。
导演问:感染埃博拉之后生活有什么变化吗?
洁西卡边吃边说:没什么不同,生活还是一样不幸,虽然能活下去,但活着不容易...
导演又问:为什么不容易?
洁西卡:没有吃的啊,婶婶虽然会给我饭吃,但也不是每天都给。
即使逃过死劫,也不代表每天都能吃上饭...
有网友说:贫穷限制我们向上的想象力,富有也一样会限制我们向下的想象力。“不知柴米贵”已经是一些人眼中的幸福了。
在这部片里,导演鸡贼地借着镜头,让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界的参差百态...
在尼泊尔的火葬场,除了火葬师,还有这么一群孩子,经常在河边晃荡。
你以为他们在玩水?
错!他们在找钱。
因为随着河水流下来的骨灰里,可能混着死人的钱或金牙。
孩子们会用一根长的细绳绑住磁铁,抛到河里收集金属或硬币,当然,这也全凭运气...
8岁的阿策,是节目组在河边遇到的小女孩。
为了有饭吃,有衣服穿,她和其他小伙伴,经常会提起裤腿跑到河里找钱...
她在地震中失去了自己的家,父亲因为没钱治病成了盲人,一家八口“搬到火葬场”以乞讨为生。
导演:在这里生活怎么样?
阿策的姐姐:我在这里生活是因为我想要和爸爸妈妈待在一起。
但阿策更想回到自己的故乡...
尽管生活艰难,但一家人能够待在一起,对于孩子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
同样在贫穷的困境中挣扎的,还有菲律宾短命烧炭村的孩子。
菲律宾有一个村庄,因烧炭而闻名。
据说这个村子不分昼夜地冒着黑烟(含有废料燃烧成炭时产生的有害化学物质),这里的居民比其他地区的更早丧命。
含有废料燃烧成炭时产生的有害黑烟
导演在村子里遇到了一位少年杰罗姆。
父母离婚之后,他和送快递的父亲一起生活。
为了让两个年幼的弟弟能吃上饭,他在烧炭村打工。
尽管工作很累,但他却不曾苦着脸,脸上始终有开朗的笑容...
杰罗姆
1年的工作经验,杰罗姆现在已经可以辨别出什么木材能烧,什么不适合...
烧炭所需的废木材上,往往会嵌着铁钉等尖锐物,但杰罗姆每次都是徒手拿...
他的午饭,只有一个蛋黄酱面包,而且为了工作效率,得快点吃完,容不得细嚼慢咽。
看着大家一起搭的木材,他边吃着面包边说:看上去像圣诞树一样吧,真想给它贴点装饰啊!
没有玩具的童年,却把烧炭场看成自己的游乐场。
节目组问他:工作辛苦吗?
他笑着说:easy.
下班后,杰罗姆带着节目组去他家。
他用自己做的炭烧火煮饭,很自豪:我做的炭能烧得很旺呢!
杰罗姆的家
平时他和弟弟们都是吃加了盐或者酱油的米饭,今天恰好赶上父亲发工资会带点小菜回来,他既期待又不安。
因为他的父亲自从离婚后,就成了酒鬼...
为了省钱,爸爸回来之前家里也不舍得开灯,等到肚子饿了,也没有先吃饭,而是想着干脆睡觉吧...
后来,终于等到了父亲带着小菜回来加餐...
内脏串 10日元(约0.58人民币)
杰罗姆说:生活在这里真的很辛苦,也有太累想要逃走的时刻,不过对生活来说这是必要的。
作家余华曾说过: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中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影片所记录的每一刻,无不在呈现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
每个人都被自己的生存环境所限,但都不曾在镜头前抱怨过什么。
曾在战场上杀敌无数的赖比瑞亚妓女,怀抱着成为亿万富翁的美梦,入夜后回到了墓地的家,与骸骨同眠...
而在暴力和血腥中长大成人的黑帮少年路易斯,现在成了父亲,经营着一家纹身店,想和家人好好生活下去...
曾想当公车司机的火葬师甘帕萨,全年无休,和遗体打交道的30年,他的生活并没有过得更容易...
小小年纪,已经老练得像做了好多年苦力活的杰罗姆,想要努力工作存钱,离开烧炭村回学校读书...
在看这部片的时候,我总反复想起史铁生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这个世界如此广阔,又是如此复杂。
生命看似渺小脆弱,但又坚强不屈。
正如芥川龙之介所言:我们必须在同人生的抗争中学习对付人生。如果有人对这种荒诞的比赛愤愤不平,最好尽快退出场去,但决心留在场内的,便只有奋力拼搏...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18 04:08 PM , Processed in 0.06397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