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牛Steve 于 2021-11-7 12:25 PM 编辑
也谈三乘皆是佛法(更新)
2020年3月28日
刚开始接触大航法师视频讲法的时候,感觉到师父对阿含部经典的熟悉非同一般,但不知道为什么需要学习小乘佛法,就是声闻乘的解脱法。弟子曾好多次聆听南传上座部尊者善戒比丘尼的讲法,故对声闻乘佛法的印象特别深刻。我们这里基本上只讲大乘佛法,不但不讲声闻乘佛法,实际上背后有认为小乘佛法是焦芽败种的思想,这部分修学净土法门弟子系统性地缺乏关注,基本就是空缺。
在学习"实证佛教导论和修行方法"时,基本上离不开声闻乘阿含部经典的解读,因为要解决断三缚结这个必修课,就是让我们声闻见道,是依赖于声闻解脱法的修学,我们修学大乘菩萨法的无法绕开声闻乘的四圣谛、三十七道品这些佛法的基石。不理解八正道,怎样讲正知正念、讲如实知见,都不太可能信服。这里再补充说明断三缚结,这是修学佛法很重要的事。三缚结的内涵是有三项:第一项叫做“我见”,或者另外的名称叫做“身我见”;第二项叫做“疑见”;第三项叫做“戒禁取见”。
大象图书馆转载的《瑜伽师地论》内明处(198)写道:佛教所应知处相(107)五种(6)二种下分诸结差别 可以看到了证初果的定义:"依初下分,说萨迦耶见、戒禁取、疑;依第二下分,说贪欲、瞋恚。"初果是断了萨迦耶见、戒禁取见、疑,断除三种见。断三缚结不单是声闻解脱法证果的命门,也是大乘修行人开悟明心的关键,可以大幅度减少知见上无明颠倒的烦恼。
修行人一直要到证得声闻初果才成就不坏的信根,换句话说,在这之前多少都还存在有疑问,这是有经教依据的,这主要是依声闻乘的佛法。这里所谓的信,是指信佛、法、僧、持戒。所以,对于不信佛法的大众,可以依声闻乘佛法带入进到佛门,一直到断疑生信。至于生起大乘佛法的般若信慧,包括到仰信阿弥陀佛的净土法门,实际上也都离不开这里的信根,不然再怎么讲,我们都不可能信得踏实。
在阅读学习杨新宇居士《为什么进入大乘要分成两步》一文时,弟子注意到这段话:"从不信佛引导到信佛,这一步在阿含经中比较多,在大乘经中几乎没有。"站在三乘菩萨法的立场,大乘经没有必要与阿含经过多重叠,就好比大学不必再把中学的课本拿来重温。声闻解脱法是三乘佛法修学的基础,而这部分正是我们可以增补的薄弱环节。
离开了声闻乘的修学,我们的知见会出现错误偏差,大乘菩萨法也会没有着力处,譬如我们把仁、义、礼、智、信拿来当佛法的五戒解说。修持五戒是顺向解脱的,而仁、义、礼、智、信则不然,是世间法,不具备这样的功德。离开了声闻乘谈大乘佛法,往往只能用世间善法来弥补这块空缺,很难在观行上做到如实知见,导致许多佛门弟子以信仰式的方法信佛,而不是以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实践佛法。
缘觉乘和声闻乘都属于小乘,合称为二乘,但缘觉乘行人的根基和智慧比声闻乘高,能够不因他说,偶缘散而体真,修行十二因缘观而自悟,所以称为缘觉。缘觉有两种,一种叫独觉,第二种是真正的缘觉,就是听佛讲的十二因缘观后,以十二因缘观为正修行,悟入人生真相。
佛法认为,万法是因缘和合的产物,而因缘共有十二种,就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相互勾连形成千差万别的万法。十二因缘观是佛教基本的教理之一,讲的是万法形成的规律。缘觉乘在小乘里称为上根利智,能从十二因缘悟到生死的根源是无明,从而了断它,证得涅槃,这是缘觉行人的修行过程。
我们进入佛门,皈依三宝、发四弘誓愿之后,首先就要学习四圣谛和十二因缘观。我们讲三皈依,以为自己三皈依已经完成,可是否具足呢?不尽然。要是没有修学声闻乘和缘觉乘的核心内涵,我们说真深信三宝,也未必尽然。佛法的信为实德能,信这个法如实知见的实际。修学二乘法的重要性,在于得到佛法完整义理,是重要的解行,缺失掉这部分基础,信解会有很大障碍。所以必须要了解佛法僧所建立的根本体性,才能真信佛,而不是外相的佛。
正常情况下我们离死还有一段路可走,我们信愿在死那一刻真正显示作用,现在还是没有十足把握的。那成就不坏的信根这件事,却是当下可以办成的,不必等到死亡这一天。有坚实的信根,也不落三恶道。成就不坏的信根,再加上我们发起大乘菩提心,那对求生极乐世界绝对有加分,你我往生的把握已经大不一样了。这些事情是可以办得到的,又不用花一毛钱,除非你没有真心切愿,为什么我们不去做?
这里同时想起另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遮断菩提心也是一样道理。把大乘菩萨法的核心价值舍弃掉的所谓老实念佛,或者换个说法讲发菩提心是做不到的,这是严重的过失,与其说是无法承担的怯懦,不如说是还没有觉悟。一旦我们讲的大乘菩萨道偏离了菩提心的觉悟,不愿意也不敢承担这成佛之心,那这个大乘菩萨法也就是徒有虚名了。
南无阿弥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