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7|回复: 1

[军事] 《校场》2020-11-09:答疑:战斗机超音速巡航真的很难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9 02: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校场答疑:战斗机超音速巡航真的很难吗?
新浪军事   2020年11月09日 07:34


1.png
章越:关于FC31及其改型无法超音速巡航的说法一直甚嚣尘上,网上有资料说YF17在1974年的试飞中不使用加力在平飞中超过了音速,如此说来超音速巡航并不只与发动机推力大小直接挂钩,而是看设计师根据设计指标对性能进行的取舍,那YF17是否也算具备超音速巡航了呢,还有哪些三代机或三代验证机具备这种能力呢?



2.png
其实按照最简单的定义,超巡甚至都不是三代机时期的产物。世界上第一种能超音速巡航的战斗机是美国一架试验型F-104人操小火箭。这架飞机装备了一台法国阿塔尔101发动机。在1954年8月3日不加力平飞超过了1马赫。



3.png
几天之后英国一架闪电P.1截击机也达到了超音速巡航的标准,作为一种原型机,闪电P.1的发动机并没后后燃加力的功能,但该型飞机能够在对流层顶稳定飞出1.2马赫的速度。



4.png
除了战斗机外,XB-70女武神也拥有一定的超音速巡航能力。



5.png
另外同一时期也诞生了很多“伪超巡”的飞机,比如洛克希德的黑鸟一家子(SR-71、A-12、YF-12)。这些飞机都可以在使用加力达到超音速后关掉加力并长时间保持超音速飞行。



6.png
进入三代机时代,飞行速度的重要性没那么高了,但仍有一些飞机拥有超巡或者伪超巡的能力,比如法国的阵风、欧洲台风、瑞典JAS-39、俄罗斯苏-35、大三角翼的F-16XL等等。



7.png
在实现超巡方面,发动机的推力固然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但只看发动机推力或整机推重比也是不可取的。最简单的例子,一个发动机带着一桶油推重比肯定比F-22高,但它肯定不能超巡。别说超巡,飞起来都费劲。同样重要的还有飞机的跨音速、超音速升力、阻力、升阻比等等方面的气动优化。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协和客机的推重比还不到0.4,但人家就能超巡。不仅能超巡,甚至还能2马赫超巡,你说是不是得把那些天天黑歼-20的人气死?



8-compressed.jpg
另外F-22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能超巡的,其在YF-22设计阶段就出现过无法实现超音速巡航的问题,因为当时设计团队发现这东西超音速阻力比预想中大得多。后来也是经过了长时间的设计修改,重新设计了部分机体结构,取消了大量航空电子设备(包括很重要的IRST和机翼天线)以减重才最终实现了超音速巡航。



9.png
新桥散人:小新歼35看起来大概率空优,那我军对面四代机会出么,听杨总师话音会有对地型20,是我解读错误?以后战场遮断由十五十六承担?SF的话会忽悠人要看他怎么做再摸,问题是人家35确定装备上千啊…



10-compressed.jpg
海军舰载机不存在“纯空优”这个概念,呃,除非这支海军是国内网友出资运营的。海军的生命力在于进攻,海军制空的最好手段就是击沉/击伤敌军的航母(因为航母远比陆地机场更加脆弱)。这就要求己方航母甲板上的一切战术飞机都可以在短时间内转化为进攻配置,突破敌军的防空圈,攻击敌军的航母。
 楼主| 发表于 2020-11-9 02: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png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从二战后期开始,美、英、日的舰载战斗机都开始拥有了对舰攻击的能力。英国的海火可以挂RP-3火箭弹和500磅炸弹、日本的零战可以挂250公斤炸弹、美国的F6F、F4U更是堪称炸弹卡车,连鱼雷都能挂。到了二战之后,美国的F-2H可以挂6枚500磅航弹,英国的飞龙可以挂鱼雷、1000磅炸弹和鱼雷。再后来,战后航母和喷气式舰载机彻底成熟之后出现的F-4鬼怪可以挂18枚Mk82 500磅航弹,甚至还能挂B61核弹。F-14比F-4略少一些,也能挂14枚Mk82航弹。



12.png
另外在美国那边,美国海军一共只买了273架F-35C,加上马润的67架也不过只有340架。差不多相当于34个中队(实际上会更少,因为会有备用飞机)。再除去训练中队、转换中队,大概每个航空联队(一共9个)能装备3个F-35C中队就已经很不错了,其余的空缺还是要F/A-18E/F来填补。而就算是这样,还是在2035年海军和马润的F-35C全部交付以后才能实现的。而就算实现了,F-35依旧不算是一款有隐身攻击能力的舰载机(现在只能野兽模式挂反舰导弹)。考虑到假想敌的状况,未来我军航母三代机四代机同时装备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13.png
YUANKUN:台军买的这些破烂是新的还是二手延寿的?另外问一下在攻台的情况下,台匪军如何向解放军船只瞄准?



14.png
从现有的消息来源还没有办法确定台匪军采购的这批鱼叉到底是新生产的还是二手的,但是考虑到这笔交易2025年才能完成,猜测应该是波音公司新生产的。



15.png
此次台匪军采购的鱼叉导弹具体项目包括100台发射车,400枚导弹,4枚训练弹,25辆雷达车和其他配套设备。在使用时,大概会以4台发射车+1台雷达车编组成为一个作战单元。在我军横渡海峡准备实施登陆的时候,这些作战单元可以隐蔽在基隆市附近的大尖山上或者台湾岛中部的山脉上。此时因为雷达的部署位置非常高,所以其探测距离也会变得非常远,可以探测到横渡海峡的船团并为导弹提供射击参数。



16.png
而在我方实施登陆作战时,滩头的台匪军通过目视就可以确定我方登陆点的大致方位,此时通过任何通讯手段都可以把我方登陆船队的位置通报给发射单元。发射单元只需要确定导弹的大致飞行方向和导引头模式(确定导弹锁定最大、最小还是中间大小的目标)就可以进行发射了。之后导引头会自行搜索并锁定目标。



17-compressed.jpg
曾经的飞翼: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的区别在哪里?(卡尔.古斯塔夫M3有时被称之为火箭筒,也有时被称无后坐力炮,到底哪个定性准?)2,现代的军用长波雷达真的无法测定目标的具体位置?若是,为什么?



18.png
传统意义上的火箭筒和无坐力炮主要是以弹丸的动力来源区分的,无坐力炮和正常的火炮一样是引燃炮膛中的发射药提供动力的。比如美军二战时期使用的M18 57毫米无坐力炮。



19.png
而火箭筒的弹丸是以自身的火箭发动机作为动力的,发射筒里并不装发射药。比较典型的有美军的巴祖卡、德军的坦克杀手等。



20.png
另一种兴起于二战的兼具两者特性的武器在国内一般被称为“无坐力炮型火箭筒”,这种武器既有无坐力炮的发射药推进,弹丸自身也安装了火箭发动机。比如德国的铁拳,苏联的RPG都是这种构型。



21.png
说回到古斯塔夫,其基本构型是无坐力炮,早期的炮弹也都是无坐力炮的炮弹构型。不过后来也陆续开发出了一些有火箭助推的炮弹,因此遵照设计时的定位叫无坐力炮也行,按照现在的发展叫无坐力炮型火箭筒也没问题。



22.png
第二个问题是雷达原理决定的,雷达的波长越大,主瓣也就越宽。主瓣越宽说明能量越不集中,测向的精度也就越低。所以不需要太高精度的预警雷达可以用比较长的波段,而需要高精度的火控雷达必须用X甚至波长更小的波段。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11 04:20 PM , Processed in 0.03531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