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89|回复: 1

[军事] 《校场》2020-11-03:以史为鉴看美国是否已到了内战边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3 03: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校场:以史为鉴看美国是否已到了内战边缘
新浪军事  2020年11月03日 09:37


1.png
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一句:Proud boys,stand back and stand by.(骄傲男孩,暂且退下,时刻准备好)引爆了全美的舆论。特朗普口中的Proud boys是一个美国的极右翼组织,主张沙文主义,新法西斯主义和白人至上主义。让这样一个极右翼组织“时刻准备好”,被很多美国人理解为这是美国二次内战的征兆。实际上,美国如今内部问题的根源仍然延续自南北战争,在当时是废奴运动引发的社会问题,而现在则是包含主族主义在内的一系列或新或旧的社会问题。因此美国是否会陷入第二场内战,这一问题还要从美国第一次内战的复杂起源提起。当年奴隶制到底是怎样影响了美国社会,美国为何会走向战争?今天的美国又是否会重蹈覆辙呢?



2-compressed.jpg
说到奴隶制,决不能简单地认为“北方废奴者战胜南方蓄奴者”。毕竟美国最早的废奴主义者是英国人。独立战争时期,英国为了在经济上扼杀新生的合众国,就曾号召黑奴起来造合众国奴隶主的反,美利坚开国元勋杰斐逊甚至直呼:英国鬼子这么干真是臭不要脸。南北战争中的“废奴运动”,本质上可以看做是一次历史的重演。如果废奴就是正义,那么靠反对废奴起家的合众国又算个什么?



3-compressed.jpg
为了战胜殖民者,新生的合众国就只能选择接受蓄奴制的存在,一旦强制废除,国家经济将会崩溃。何况在当时的美国,蓄奴制下的黑奴尚且能够养家糊口,取消蓄奴等于“强制下岗”,对美国的黑人奴隶来说真就是好事吗?因此合众国选择的道路是不再增加新的蓄奴州,法不能溯及既往,生米煮熟饭的蓄奴地区管不着,但可以不再增加。毕竟在当时看来,蓄奴制生产技术低下,效率低下,总有一天会被淘汰的,用我们今天的话说,这就叫做和平演变。因此当时废奴主义者没有一棒子打死奴隶制,但致力于限制增加新的蓄奴地区。



4.png
显然,蓄奴制的灭亡是必然的,但发展道路是曲折的。纺织业的兴起,让种植棉花成为了暴利行业。同时给废奴者们泼了一桶冷水:生产技术低下是吧,种棉花就低下了怎么着?男女老少都能干;生产效率低下是吧,但是效率低下的种棉花能赚钱啊。有些人会觉得,奴隶就是贫穷、低贱,实际上并不尽然,一个摘棉花熟练的奴隶甚至能卖到一两千美元,要知道当时的工人一个月工资才几十美元而已。后来为了留住干活好的奴隶,奴隶主还得发工资。少数工资高的奴隶甚至可以“翻身做主人”。



5.png
合众国力图限制蓄奴州发展,但蓄奴州也想扩大自己的影响,在国会维持自己的政治力量,双方都没有撕破脸,尽量以大局为重。1820年,第24个州密苏里州加入合众国。密苏里州存在蓄奴现象,因此纽约州众议员提出,密苏里州的人在25岁以后全部拥有自由,力求最终逐步消灭奴隶制。众议院通过了,但参议院的蓄奴州议员显然不可能买账,因此这个一边倒的方案最终没有通过,而是达成了妥协:保持密苏里州现状,但自此以后以北纬36.5度线(密苏里州南边境)为界,蓄奴制度不得越过此线,双方各有收获,皆大欢喜。



6.png
不可否认的是,此时,合众国宪法已经变成了一摞废纸(1857年合众国最高法院宣布密苏里妥协违宪,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取而代之的是政治博弈,并且这种博弈已经剑拔弩张:在众议院,南方乔治亚州议员慷慨陈词“你们点燃了熊熊烈火,靠水是扑灭不了的,只有靠鲜血的海洋才能终结” 。提出25岁自由方案的纽约州议员还以颜色“要分裂,那就分,要内战吗?来啊,战个痛啊!”面对这一切,年迈的杰斐逊感叹道:合众国的丧钟敲响了,这是缓刑,不是最终的审判……



7.png
杰斐逊的看法是正确的,划一条北纬36.5度线的“楚河汉界”,虽然表面看符合之前废奴者确定的“限制奴隶制发展”的政策,但美利坚土地上因此出现了一道人造裂痕,它代表着南北双方政治上的彻底决裂。南方蓄奴州决定先把到手的肉吃下去,毕竟这条线怎么看都算不上“公平”。因此南方开始积极向36.5度线以南的西部地区扩张。北方则着眼于工业集约化——人口集中、资源集约才利于工业化——扩张的意愿反而不强烈,这就给了南方机会。



8-compressed.jpg
1836年,九百名德克萨斯男儿在18分钟内以11比650的战损比结束了“史上最一边倒”的战斗,俘虏了墨西哥总统桑塔·安纳,“孤星共和国”得以独立。德克萨斯的经济实力显然无法维持这支军队,因此德克萨斯人一直在考虑加入合众国以求自保。但以德州的体量,从美国当时的局面看,南北双方的天平上,不是落下了砝码,而是一个秤砣。无论最终倒向哪一方,都难以平衡局面。顺便一提,在1840年,和墨西哥友好的英国,为了削弱德克萨斯,又一次在德克萨斯开展“废奴运动”。



9.png
为了吸纳德克萨斯入伙,获得太平洋的出海口,美墨战争打响了,1845年,德克萨斯共和国并入了美国,但到底怎么分配这块“秤砣”,是一个大问题。结果,南北双方又开始了“妥协”的老办法,北方认为,自己给了南方好处,应该能缓解分裂;但南方不这么看,他们认为自己由于坚持“州权”获得了土地,这是他们应得的权利。实际上,就像沦为废纸的宪法,所谓“州权”当时本没多大意义,但北方废奴者的一顿操作,让南方蓄奴者觉得“州权”意义重大。



10.png
这次“妥协”中,加利福尼亚州成为自由州,新墨西哥州、犹他州公投决定是否蓄奴,德克萨斯州成为蓄奴州,并分出部分土地换钱还债。影响最深的则是《逃奴法案》,规定北方各州公民有义务协助抓捕逃亡奴隶。蓄奴州依旧认为自己扩大了实力,但北方州对《逃奴法案》深恶痛绝,人们怒斥政府:凭什么自己要为南边的奴隶制买单?一部《汤姆叔叔的小屋》更是燃起了控诉《逃奴法案》的燎原烈火。支持这一法案的辉格党也因此四分五裂,很多反对这一法案的人(如林肯)就退出了辉格党,声讨一贯以来的妥协政策。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 03: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png
广大民众对蓄奴的反对,和宗教也密不可分,虽然独立宣言代表了自然法和人权,但美利坚合众国最终还是选择了向宗教妥协,造就了近乎政教合一的特色。新教影响的是美国的政治和观念,所谓“第二次大觉醒“,导致了新教在美国的大规模传播,和新教观念相悖的被认为是错误的。其中就包括蓄奴制度。之前我们提到在美国曾经存在对德裔、爱尔兰裔的种族歧视,和“第二次大觉醒”也有一些关系。因为新教觉得喝酒有错,是罪,喜欢喝酒的德国人和爱尔兰人就这样被扣了帽子。



12.png
虽然反对声剧烈,但“妥协”的脚步仍未停止,1854年,同样是为了解决新领土归属问题,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发布,为了通过密苏里州修建铁路,作为妥协,同意堪萨斯州和内布拉斯加州自行决定是否蓄奴。初衷是好的:既然政府和议会谈不妥,北方民众也在反对蓄奴,不如让人民投票解决南北纷争。但是显然违反了之前蓄奴制度不得越过36.5度线的规定。因此这一法案遭到了废奴主义者的大量反对,而蓄奴主义者也不尽支持,比如当年领导德克萨斯独立的德州州长山姆·休斯敦就强烈反对,他认为这个破法案肯定会导致战争。



13.png
对1850年妥协的破坏,以及堪萨斯州敏感的地理位置,导致了南北双方在堪萨斯州的争夺。北方认为,堪萨斯州在36.5度线以北,理应是非蓄奴州;南方认为,如果堪萨斯州归给北方,被三面包围的密苏里州迟早要完蛋。因此双方不断向堪萨斯州派遣移民,在堪萨斯各自成立了地方政权,双方为了操纵投票,大打出手,史称“流血的堪萨斯”。最终堪萨斯州“投票”决定禁止蓄奴,这就让南方各州普遍认为,北方已经放弃和平解决,面对态度强硬的林肯政府,只能拿起武器捍卫自由。这时候战争已经不可避免,至于谁打响第一枪,已经不再重要。



14.png
纵观北方的“妥协”政策,一方认为自己的“妥协”是施舍、示好,并且主动放弃利益,甚至可以不顾底线,最后突然又将态度来一个180度大回环。但在另一方看来并不是“示好”,而是由于坚持目的,步步得胜的成果,进而步步紧逼。废奴者态度突然强硬,但蓄奴支持者面对自己几十年的有利进展,显然不可能一夜之间退让,最终便演化为一场战争。战略家李德哈特将其比喻为:先烧开水,最后把盖摁死,锅炉炸了后把责任甩给水蒸气。若干年后,这一作法被人们称作“绥靖”,和外交天才张伯伦一起成为了经典反面教材。一些美国学者坚持认为,堪萨斯法案将南北战争推迟了十年,这种看法和张伯伦“带来了和平”一样令人发笑。



15.png
最重要的一点是,合众国政府每一任总统都以平衡南北矛盾为目标,反正自己的任期内两边不打起来就万事大吉,进而争当奴隶制的“裱糊匠”。可真正的目标显然应该是帮助黑奴融入美国社会。辉格党等派系虽然曾经试图解决问题,但没有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法,甚至提出了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这种火上浇油的政策。因此轮到林肯当总统的时候,战争已经几乎无法避免。“妥协”政策也不是他的锅。



16.png
说完南北战争,再看今天的美国:从短期看,今天的美国总统有没有当“裱糊匠”?美国的疫情完全足以回答这个问题。从长期历史问题看,奴隶制虽然不在了,可黑人有没有完全融入美国社会?南北战争后,哪怕到此时此刻,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依然存在。在二十一世纪,小布什甚至还要靠暗箱操作禁止黑人投票上台,这和一百多年前“流血的堪萨斯”何其相似。



17.png
今天,美国的种族歧视可能比纳粹德国还要严重,“白人至上论”划出的“劣等种族”比希特勒和希姆莱分的还多;美国3K党员曾经多达五百万人,而今天美国的“3K党”“新纳粹”有多少?没有人知道,但有人估算,可能比历史上的纳粹党人数还多。另一方面,被压迫了数百年的黑人也在长期的斗争中明白了要用暴力反抗暴力的道理,部分极端的黑人组织也正以相反的目的,做着和“3K党”“新纳粹”相同的事。



18.png
当然美国也曾作出正确的选择,那就是在振兴经济的同时,消除分裂和隔阂。小罗斯福的“罗斯福新政”大家并不陌生,这一政策实际上带动了南方的城市化,缩小了南北经济差距,为黑人们提供了数量可观的工作。这些都比老罗斯福的政客作秀有用多了。可新政也确实对南方的白人至上主义者作出了一些妥协和拉拢,毕竟再怎么说,这个长久的问题显然不可能靠一个总统,在打着世界大战的同时全都解决掉。



19-compressed.jpg
从19世纪开始,美国以黑人为主的穷人普遍拥挤在贫民窟中,而且人数越来越多,贫民窟不断壮大。新政为穷人带来了廉价住房,在南方的准入门槛只有北方的一半,这为穷人们,尤其是黑人带来了信心,美国住房管理局局长称:一百年来美国的贫民窟首次停止了增长,而且缩小。这一行动由于二战爆发而中止,直接效果并不显著,但新政面对问题的态度,间接带动了美国的地方政府和企业,促使他们解决中低收入员工住房问题。



20.png
在小罗斯福的顾问团队中,黑人顾问遍及国防、法律、商业等各个重要部门,一些北方州也出现了不少黑人议员和法官。罗斯福作为总统和新政的推动者,需要考虑同样支持新政的南方白人主义者,不便公开表态,更不能亲自行动。但这些顾问和官员充当了总统的手足,罗斯福曾经向有色人种协进会会长沃尔特·怀特表态:你放手去干,你想干什么我都支持,但是这些事我做不了。道理很简单,如果罗斯福真的和南方翻脸,那么这些对黑人有利的法案一个都通过不了。这样设身处地的,用合理的手段去解决问题的根源是治国者应有的态度,然而可惜的是,在小罗斯福之前,之后,没有一任美国总统能够像小罗斯福一样直面这些问题。



21.png
二战后,如果美国政府想要解决黑人问题,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解决贫困黑人的教育和住房。美国冷战时期经济强势,但历届美国总统及政府,选择将大量资源投入到打不赢的侵略战争和打不起来的星球大战中去。黑人越贫穷,反而对总统越有利,只要给他们一点小恩小惠作为福利,就能得到大量选票。因此,历届总统的黑人政策关键词都是“福利”。而到了解决现实问题的时候,见不到一项正经的政策。比如罗斯福政府着眼的黑人住房问题,冷战后,住房管理局认为黑人会影响作为抵押的房价,如果周围有黑人,就会降低贷款评级。这无疑是变相地鼓励种族歧视和隔离。直到克林顿时期,提出了“房屋机会平等”,乍一听很有道理,但当时对黑人开放的是次级贷款,克林顿得到了名声,银行得到了更多的放贷机会,黑人却只得到了08年次贷危机。



22.png
2020年美国的社会动荡,并不是疫情单方面引发的,而是美国数十年延续的“裱糊匠”做法,将其社会矛盾掩盖,进而发酵的结果。美国黑人感染新冠病毒的死亡率远高于白人,追根溯源是之前医疗系统对黑人的虐待,使得黑人族群不信任医院。加之落后的生活条件,毒品及烟酒使得黑人社区的健康程度相对较低,共同造成了这一结果。



23.png
另一方面,现在已经是2020年,美国社会的撕裂早已不能用“种族问题”一言以蔽之,巨大的贫富差距,城乡分化,以LGBT等为代表的少数群体的平权斗争,禁枪运动……越来越多的新问题时时刻刻都在撕裂着美国的社会。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非凡的智慧和热情,但如果美国继续以历代总统的“经济发展”“美国第一”为借口,为了一己私利沽名钓誉,对问题视而不见,不去解决矛盾根源,未来就极有可能会以战争的形式爆发。当年罗伯特·李作为北军上校,拒绝进攻自己的家乡弗吉尼亚,回乡率领联盟国军队作战,恐怕今天的美军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11 04:26 PM , Processed in 0.04671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