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1948年11月1日,中国解放军攻下沈阳,东北全面解放。
美国驻沈阳总领事华徳,按美国政府指示,留守在原地,寻找与中国共产党对话的机会,屁颠颠地期待着成为中共控制地区的首家美国领事馆。
11月5日,新任沈阳市市长朱其文,将美、英、法总领事召集到他的办公室,按照国际惯例,为领事馆的汽车发放三角旗,作为识别标志。四天后,这位市长又以官方身份,回访了各领事馆。美国国务院听闻,援引此例,用来打消身在中国的美国人的顾虑。
谁料,好景不长。
11月14日,华徳收到一封通知书,收信人写的是:前美国领事。信中要求所有外国人,必须在48小时內,交出他们掌控的全部“电台”。除了美国,英国领事馆和法国领事馆收到了同样的通知。
华徳要求会见市长,就该通知交换意见,却始终没有得到答复。
华徳
规定的时间一到,沈阳卫戍司令立即派兵包围了美国驻沈阳总领事馆,切断了领事馆的电源、水源,领事馆全体人员都被软禁起来,不得与外界接触。
在被中国解放军占领的其他城市中,每个城市的当局都态度如一,在没有相互承认和建立外交关系的情况下,领事馆官员只是一般侨民,没有资格行驶官方职责。
新中国的脚步声,近了。
旧的游戏规则,亟待打破。
1949年4月20日,百万解放军陈兵长江北岸,渡江战役迫在眉睫。
就在此时,英国皇家海军护卫舰“紫石英号”,强行闯入长江上游。在多次警告无效后,解放军炮兵排长梁学成下令开火,众炮齐发,紫石英号以及另外两艘赶去支援的英国军舰,在炮击中被驱逐,伤亡惨重,逃到香港。
事后,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叫嚣,要派航空母舰到远东,实行武力报复。
中国共产党接到汇报,第一时间回应了英国的威胁,毛泽东在报告上写道:英国军舰在中国内河横行霸道,侵犯中国的主权,还报什么复?
4月25日的社论称,英国必须知道,中国不再是1926年英国军舰炮轰四川万县时的中国,也不再是大不列颠和美国联合轰炸南京时的中国。长江现在已属于中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不再属于卑躬屈膝的卖国贼,英国侵略军必须撤出中国。
“紫石英号”事件后,时至今日,再没有外国军舰敢在中国内河横行霸道。
1950年1月6日,元旦刚过,英国政府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
就在英国承认新中国的当天,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布,在七日之内,那些外国列强在不平等条约下获得的建有兵营的土地,将全部被收回。当天夜里,美、英、法、荷领事馆的墙上,都贴上了这份公告,次日清晨,英国领事馆墙上的布告被揭了下来,另外三个国家的“地产”被正式收回。
出于这个原因,美国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撤走全部官方人员。
1950年6月25日,朝鲜向韩国发动进攻。
两天后的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在韩国遭到进攻的情况下,中国解放军占领台湾将威胁太平洋地区安全。以此为借口,杜鲁门命令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全力阻挠中国军队解放台湾。
之后,杜鲁门命令美军及联合国军开赴朝鲜半岛,插手朝战。
9月30日,周恩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说,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侵略战争。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国肆行侵略而置之不顾。
对于来自中国的警告,杜鲁门不以为然。
当时,五角大楼担心的是莫斯科,而不是北京,在美国人看来,如果只有中国出兵参战,那就稳赢无疑。美军司令麦克阿瑟,甚至将中国形容为一个迄今为止以其政治和军事力量弱小而闻名的国家。
中国志愿军进入朝鲜后,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撼。
从11月24日起,麦克阿瑟的军队遇到势不可挡的反击,在短短两周内,中国军队就收复了朝鲜首都平壤。
朝鲜战争期间,美国补给充分,一个食品库长达四分之一英里,装满了肉罐头和果汁。
根据当时报道,美国兵整天都吃不停,他们为了做一块三明治,可以打开一听6磅重的午餐肉罐头,为了喝一口果汁,可以打开一加仑重的罐装果汁。
美国人将无法运走的补给品,塞在棚车里,足足塞满了一条2100码长的铁路桥。工兵们在车厢里放满汽油桶,点燃木质桥架,无数食品瞬间化为灰烬。
而当时中国志愿军,每个人只有一个干粮袋,大概50公分长,里面装有用高粱粉制成的“炒面”,这就是一名志愿军一个月的口粮。由于直接吃炒面难以下咽,所以志愿军都是一口炒面就一口雪,往往吃完的时候,舌头已经被冻得没有知觉。
在长津湖战役最激烈的一场战斗中,美国陆战队史学家蒙特罗斯写道:
我从未见过像中国志愿军这样的部队,如此众多而又顽强,美国的坦克、大炮、火箭筒和机关枪不停开火,中国志愿军仍然不断涌上来,他们身穿厚厚的棉军装,冲进手榴弹投掷的距离内,以血肉之躯抵挡最残酷的炮火。
美国作家约瑟夫在《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这本书里说:
朝鲜战争是美国第一次没有凯旋班师的战争,尽管美国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武器,却只能勉强跟中国打个平手。美国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而当时的中国,刚刚建国不久,正处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