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 ... 40?wx_fmt=gif"); background-size: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background-position: 0px center;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no-repeat;">3
此刻日本人更是心怀鬼胎,日本人被八路骚扰的很惨,沈志华有本书,翻译了美国对华情报,大家可以去看看,说是1944年八路缴获了9万支枪,日军有破坏武器的习惯,国军那边很难缴获武器,缴获一支枪都得打死好几个人,你们大概估下这年八路的战绩吧。
新四军游击队搅的日军烦不胜烦,所以在1940年日本也在偷摸准备偷袭新四军,日军侍从室37534号电令说的就是把新四军赶到国军皖南地盘上,让国军清理新四军。所以那次就算国军不动新四军,日本人也要动手了。
其实延安早就看出来不对了,在蒋委员长电令发出来一年前,就警告项英赶紧向北撤退,但是项英左右推脱,实在是推不掉,将新四军一部分两三千人送过江北,此时国军还没完成布防,如果大部队此时就一起出发,一点问题都不会有。
还剩下9000多人在云岭(云岭现在还有一个新四军纪念馆)。
说到这里就得补充个知识,很多人以为这9000就是全部的新四军,其实不是,上文说了,江北还有7000,这次又去了两三千,加上新加入的,江北大概有1.6万,加上这9000总共2.5万。
磨蹭到1940年12月,收到蒋委员长电报,说是年底之前不出发就剿灭,项英还在拖,其实这个时候跑也来得及,国军围剿新四军的部队还没到位,新四军要是跑路国军拦不住他们。
项英向延安请示,延安显然非常生气,电报是这样的:
你们在困难面前,屡次向中央请示方案,但中央在一年前已经把方案给了你们,向北发展,向敌后发展,你们却始终借故不执行。
被领导们给骂了,项英叫上叶挺赶紧召开会议,讨论怎么办。我们再把局势图放到这里来,那个大箭头,就是蒋委员长让新四军走的路线。
会上首先达成了共识,不能按照蒋委员长的意思往北边走,北边不是日本人嘛,跑日本人的地盘上不是找死是干啥。
然后争论不休走东边还是南边。叶挺主张先派一支部队佯装北上,主力向东,然后过江,原因嘛,之前已经有两支新四军的队伍从这条路过江去江北了,沿途路线非常熟,万一国军阻拦,就指挥部队冲过去,叶挺是打正规战的专家,不怕打。而且国军向来动作缓慢,跑的快点应该没事。后来李先念中原突围其实就是这个思路,一支部队佯攻,主力跑路。
但是项英咬死了要走向南的路,路线是这样的,你看一眼就知道这想象力有多吓人:
为啥要走这么个路线呢?这不明显的绕弯路嘛,而且跑茂林那一带山区去了,那地方就是我们上文说的方志敏全军覆没的地方。
我们现在已经不知道项英选这条路的真正原因,当时的说法是向南国军防御较弱,不过蒋委员长听说新四军向南进发,他立刻就明白了,说是项英想去南边的黄山区打游击,他根本不想去江北,因为去了江北他就要被调到延安嘛,项英担心自己被架空,所以想去皖南,找个理由钻山里去不出来了。到底是不是,大家自己领会吧。
反正最终项英拍板,走南线。
走南线简直是场噩梦,由于事先对困难估计不足,大家没想去打仗,以为是搬家,把所有的家当都带上,慢慢腾腾地向南开进,这就非常业余了,后来总结经验教训,这是最关键的一个错误。
事实上当时新四军里有很多人参加过长征,见过红军一开始大搬家,磨磨蹭蹭,在湘江被屠的七荤八素,不过他们也没人去反对项英。
更倒霉的是,果然被叶挺给说中了,大家对路线不熟,也没侦查,竟然走错了路,大家乱哄哄的,正好又下雨,搭的桥又太短,过不去,又重新搭。
反正倒霉事全碰上了,天灾人祸凑齐了,路上磨磨蹭蹭,从驻地云岭出发,到茂林40里,竟然走了五天,到了茂林又歇了两天,错过了关键逃生时机。
要知道,红军长征时期一天可以飚上百里,后来的中原突围,“皮旅”也是平均每天狂奔80里(我专门问了我在军校教书的同学,他说军校生80里差不多五个小时左右,但是如果天天80里,持续24天,确实是比较难),那才有逃命样,现在新四军简直是在慢腾腾送人头。
而此时国军正在对面那边的山顶上挥舞着小铲子挖工事。
等到新四军到了茂林一带,立刻就被围了。
被围之后的作战过程我们就不细讲了,大概讲下,开始时叶挺主张带领几个主力团对着一个山口猛攻,打开一条血路,大家一起跑,只要冲出去都好说。
但是项英不同意,他觉得我军是游击队起家,不适合攻坚,所以继续磨磨蹭蹭,这个过程中,其他国军慢慢都从附近围了上来。国军行动一直以慢著称,但是这次新四军动作比国军都慢,简直匪夷所思。而此时,八万国军齐聚皖南,围着9000新四军,这9000人里,还有不少地方干部,随军家属,根本没有战斗力。
打不出去,没招了,准备退回云岭,也就是出发的地方,然后按照蒋委员长指示的道路从北走日军驻防地区过江,没想到回去的路也被国军堵了。此时进退失据,更别说国军好几倍于新四军。
此时还有最后一条路,就是大家分散突围,就像粟裕当年那样,大家一哄而散然后到江北集结,新四军里此时还有近两千游击战争期间的骨干,他们身经百战,都是野外生存专家,每人带几个不熟悉游击战的,然后四散突围。但是风险也很大,肯定会有很多人找不到路死在山里,所以大家都犹犹豫豫不敢拍板。
但是倒霉催的,项英自己跑了。
项英带着警卫们跑了这事到现在也没个说法到底是怎么回事,反正是跑了,他自己说是走散了,但是没有一个党史专家觉得他是真走丢了,项英在山里兜圈子,碰上了打阻击的一个新四军团,非常尴尬,又回来了。
回来后才发现他已经被解职了,这几天新四军已经损失惨重,叶挺把最后的力量投入猛攻一个隘口准备冲出去,但由于前期耽误时间太长,国军已经把工事都修好了。
而且新四军事先侦查有误,误以为对面守军是弱鸡,一打才发现对面纹丝不动自己却伤亡惨重,再一查,发现是国军新七师,新七师是国军里出了名的防守铁狮子,这下彻底歇菜了,弹药打光了,没招了,只好分散突围,为了给大家赢得突围时间,叶挺去谈判,随后被软禁了。
反正整个过程乱极了,大军出发前两天才给延安发作战计划,跟中央上报他们作战计划,并且没提他们要向南,而且让中央尽快回电,说后天我们就走了。中央收到电报的时候,他们已经收拾好准备出发了,中央还能说啥,只好批准了,其实那封电报现在还在,大家有兴趣去看看,云里雾里,不知道他们在说啥,延安可能觉得他们之前已经有人去了江北,所以就没再深究。
等到被围后,赶紧给延安发电报,希望让周去谈判解决,当时国共双方合作抗日嘛,还是盟友。
周把电话打到顾祝同那里,质问顾祝同为什么要进攻兄弟部队,顾祝同心平气和地告诉周新四军突然跑到茂林国军防区去了,违反军令,必须剿灭,周还纳闷新四军怎么跑去茂林了,大佬们都挺纳闷新四军北移怎么移到南边去了。
当时担任新四军秘书长的李一氓后来总结皖南失败经验教训,认为主要错误是政治错误,从一开始就没准备妥当,没有任何预案,连路都没探,桥也没搭,连个基本的先遣队都没派,仓促上路,两眼一抹黑,啥都不清楚啥都没准备就出发送人头了,被围之后又乱打一气,9000人没有全部阵亡倒是个奇怪事,最后能从八万人的重围中跑出来两千绝对算重大胜利,也就参加过三年游击战争的老兵们才有这种神奇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