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座教练型
米-28UB(产品298)是米-28N的双座教练型,除了复式操纵能力之外还具有诸多改进,如座舱进行了人体工程学改造,前后座舱宽度增加140毫米以提高机组人员的舒适度,尤其是在佩戴夜视镜飞行时,并配备了改进型AK-2005耐坠座椅。米-28UB保留了米-28N的航电,具有完整作战能力,前教官座舱保留了炮手的全套设备并增加了一个可在飞行中模拟设备和航电故障的新面板,该机甚至还成为俄空天军第一种集成N025毫米波雷达的米-28生产型。
米-28UB双座教练型
米-28UB主要被用于米-28N飞行员的换装和作战训练,这有助于大幅提高培训效率。在该机于2018年问世之前,只有经验丰富的米-24机组人员才有换装“夜间猎人”的资格,因为后者具有更棘手的操控特性,比“雌鹿”更难驯服。
首架米-28UB原型机改装自一架米-28N,于2013年8月9日在罗斯托夫首飞。俄国防部于2016年8月下达了24架米-28UB的生产订单,首批生产型在2017年11月交付,每个一线米-28N中队装备3-4架米-28UB。
米-28空阔的机身航电舱,可以用于装载行李甚至紧急情况下载人
米-28NE出口型
米-28NE出口型的研制始于2009年10月,但很快就在2011年印度22架武装直升机的招标中输给了AH-64D“阿帕奇长弓”(印度订购的型号后改名为AH-64E)。之后伊拉克空军成为米-28NE的启动客户,在2013年订购了15架,首批直升机在2014年8月开始交付,到2016年6月交付完毕,终于圆了自己的米-28之梦。伊拉克15架米-28NE中有11架是米-28NE基本型(产品2941),4架是米-28NE(产品299)双座教练型,交付后很快参加了在伊拉克境内的作战行动。
沙漠涂装的伊拉克米-28NE,带N025雷达
阿尔及利亚是米-28NE第二个也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客户,在2013年12月订购了42架具有复式操纵能力的米-28NE,首批直升机在2016年5月交付,预计在2020年交付完毕。阿尔及利亚要求为其米-28NE配备雷达和复式操纵系统,其原型机于2013年7月中旬在罗斯托夫首飞。该机前座舱装有操纵装置、地平仪,座舱宽度增加14厘米,前后座舱均配备了新型AK-2005耐坠座椅,生产代号“产品299”,其俄军自用型就是米-28UB(产品298)。阿尔及利亚的米-28NE还配备了比俄军米-28N更全面的综合自卫系统,包括L150“粉彩”雷达告警接收机、L370-2导弹逼近传感器和L140“回声”激光告警传感器,两侧翼尖吊舱内具有8个UV-26 36发干扰弹发射器。
红星研制的AK-2005耐坠座椅
N025E雷达被作为米-28NE选装件,至少有3架安装雷达的米-28NE在2015年交付伊拉克,所有阿尔及利亚米-28NE都将安装该雷达。由于俄罗斯空天军对雷达认证的要求比出口客户要求更高,所以配备N025雷达的第一架米-28UB直到2017年底才交付科列诺夫斯克空军基地。
阿尔及利亚米-28NE
带“垃圾桶”的米-28NE现代化改进型
在2018年8月于莫斯科附近库宾卡举行的“军队-2018”国际军事技术论坛上,莫斯科米里直升机公司首次展示了米-28NE的改进型,该机根据伊拉克米-28NE自2016年以来的实战经验,以及伊拉克和阿尔及利亚甚至某些未来客户提出的新要求而做出了大幅改进,总体配置介于米-28NE和米-28NM之间,目前尚无正式名称,仅被称为“米-28NE现代化改进型”。
新米-28NE将具有来自米-28NM的全新主旋翼系统,以及功率更大的克里莫夫VK-2500-01涡轴发动机,起飞模式下额定功率达2400轴马力(标准型VK-2500-02发动机的起飞额定功率是2200轴马力)。该发动机还配备了新型“垃圾桶”防尘装置,能过滤掉93%沙尘而不会降低发动机动力输出,而之前的标准PZU过滤装置的效率仅为70-75%,看来实战测试表明后者不能满足沙漠作战需求。米-28NM新过滤装置的核心是数量众多的“空气微粒分离器”(EAPS)小管,管内螺旋结构能在进气时产生涡流,通过离心力把空气中的微粒甩到排污管中,把洁净空气提供给发动机。
新米-28NE 1707号原型机的“垃圾桶”防尘装置
新米-28NE将通过采用米-28NM的新旋翼使最大速度提高到315公里/小时,升力增加也使该机正常起飞重量从10900增加到115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达12100千克。新米-28NE还具有全新设计的橡胶衬里副油箱,可自动封闭由子弹或弹片造成的穿孔,降低起火概率。
新米-28NE 1811号原型机
新米-28NE移植了来自米-28NM的OPS-28M光电瞄准系统,白天对坦克的探测距离增加到10公里,目标识别距离增加到9公里,其热像仪夜间探测距离可达9公里,识别距离7公里。和米-28NM一样,新米-28NE也能通过数据链连接最远50公里距离上的无人机,接收实时视频信息以及无人机传感器获得的其他目标信息。
新米-28NE配备了L370V28E “总统-S28”自卫系统,该系统是米-28NM L370V28“维捷布斯克”的出口型,由L150-28“粉彩”雷达告警接收器、L140“回声”激光告警传感器和L370-2-01紫外导弹逼近警告器(与L140传感器一起被安装在翼尖吊舱中以实现水平360度覆盖)、L370-5激光定向红外干扰转塔组成,后者被安装在机身下方的单个转塔中。该机翼尖吊舱内安装了四个用于发射26mm干扰弹的32发UV-26M发射器,与激光干扰器配合使用。罗斯托夫声称这套自卫系统可同时干扰接近中的两枚红外制导导弹。
新米-28NE同样引入了米-28NM的9M123M“菊花-VM”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得到显著增强。
用于引导“菊花-VM”的毫米波雷达吊舱
雄心勃勃的第三代
在米-28N全面服役后,莫斯科米里直升机公司于2009年12月24日获得了“先锋-3”研发合同,对米-28N实施深度改进,这最终导致了米-28NM的问世,该机的双座教练型将是米-28UBM。米-28NM 701号原型机于2016年7月29日在米里公司位于托米利诺的基地进行了首次悬停飞行,随后在10月13日完成首次全面试飞。2019年3月,该机被被短暂部署到叙利亚。
GOES-451M夜间导航转塔,同样被卡-52采用
米-28NM(产品296)与米-28N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其升级的任务系统和武器系统。米-28NM在旋翼桅杆顶部安装了N025M雷达,在机鼻下方笨重的圆柱形外壳中安装了OPS-28M“路径-M”光电转塔,飞行员夜间导航转塔也升级为GOES-451M。
米-28N与米-28NM的外形区别
国家梁赞仪器厂(GRPZ)为米-28NM研制的N025M雷达在2017年10月开始原型测试,该雷达具有新的硬件和软件,可提供更多操作模式,在空对空模式下也具有更快扫描速率,能跟踪更多的目标(10个),并提高了对目标和障碍物的定位精度。新雷达还具有完整的气象探测功能,并新增了带应答器和询问器的敌我识别(IFF)模式。该雷达能进行360度扫描,具有更强大的计算机,可同时操作在Ka和X两个波段(N025仅工作在Ka波段)上,这种双频功能提供大大提高了目标定位精度。但N025M和N025一样不能直接将目标数据传输给武器,只能将坐标输入OPS-28M光电转塔,再由后者进行瞄准。如果米-28NM要以毫米波模式引导“菊花-VM”,还需在翼下挂载额外的雷达吊舱……
米-28NE预生产型
米-28NM的L370V28“维捷布斯克”自卫系统结合了L150-28M雷达告警接收器、L-140M激光告警接收器和L370-2紫外告警接收器、干扰弹发射系统以及L370V28-5L激光定向红外干扰转塔。这套自卫系统的研发充分借鉴了俄军直升机在叙利亚的实战经验。该机全新的KSS-28NM(S-406-2NM)通信系统完全兼容俄陆航指挥系统。
安装在机腹的激光定向红外干扰转塔
米-28NM在性能上的改进是通过更轻的机身结构、新型主旋翼和尾桨翼系统、新的主减速器和具有全权数字发动机控制单元(FADEC)的克里莫夫VK-2500P涡轴发动机实现的。新发动机增加了喘振保护模型,单发失效额定功率2800轴马力,起飞额定功率2500轴马力,巡航额定功率1700轴马力,发动机测试在2018年11月完成。该机还具有新型TA14-130-28辅助动力装置(APU)。
经过米-24LL PSV高速验证直升机测试的旋翼叶片具有经过优化的翼形和叶尖设计,效率更高,结合功率增加的发动机后将使米-28NM的整体敏捷性和高温高原飞行性能大幅提高,最大速度提高10%(从米-28N的300公里/小时提升到324公里/小时),巡航速度提高13% 。
来自米-24LL PSV的旋翼叶片将装备米-28NM和新米-28NE
米-28NM的数据链接系统可以扩大网络中心战的作战范围,能通过无人机提供瞄准信息,机组人员还可以在最远50公里的距离上控制无人机。梁赞仪器厂(GRPZ)制造的NSTsI-V头盔显示器最终将集成在米-28NM的任务航电设备中。米-28NM的所有主要系统还简化了的维护,并具有更长的大修间隔时间。
米-28NM终于要有头盔显示器了
米-28NM的标准武器是激光驾束和雷达制导的9M123M“菊花-VM”和激光驾束制导的9M120-1“攻击-VM”反坦克导弹,这两种导弹都是首次出现在米-28上。同时,过时的无线电驾驶制导反坦克导弹已从米-28NM的武器库中被删除,导致该机机鼻取消了“米老鼠”数据链天线罩。“菊花”和“攻击”导弹要求直升机配备新的LSN-296激光制导系统,该设备就安装在OPS-28M转塔内部,取代了之前的LD-294激光测距仪。
9M123M“菊花-VM”(AT-15“弹跳者”)是“攻击”的进一步发展,其地面发射版本“菊花-S”于2005年开始服役。该导弹射程与“攻击”相同为6公里,但战斗部更大,能够穿透1100-1200毫米的轧制均质装甲。“菊花-VM”有两个制导通道:半自动激光驾束制导和毫米波雷达制导,因此米-28NM可同时引导两枚导弹攻击两个不同目标。使用雷达制导时,导弹可在夜间、恶劣天气条件下(雾、雨、雪或战场烟雾)作战。但由于米-28NM的N025M雷达并不能直接引导“菊花”,必须额外挂载一个大型翼下雷达吊舱,该雷达工作在100-150GHz频率或2-3mm波长,可探测并跟踪地面目标,然后自动将导弹引导飞向目标。
“菊花-VM”及其配套的雷达吊舱
9M120-1“攻击-VM”反坦克导弹,用于取代过时的“攻击-V”。这种导弹比“菊花-VM”便宜得多,最大射程6公里。“攻击-VM”的反坦克型装备有7.4千克串联战斗部,突破反应装甲后的穿甲能力850毫米。此外还有高爆/温压和高爆/碎片战斗部版本,并通过近炸引信来提高杀伤力。高爆/碎片战斗部型号是9M120-1F-1,据说也可以有效打击空中目标,高爆/温压型是9M120-1F,专门用于攻击露天的或隐藏建筑物、掩体和洞穴中的武装人员。
该机还可投掷100、250和500千克自由落体高爆弹或者ZAB系列凝固汽油弹,进一步提高了空地能力。米-28NM还可挂载4枚被容纳在“射手座-VM”发射管内的9M336“柳树”红外空空导弹,射程6公里。和“针-V”相比,“柳树”具有更高的杀伤概率和可靠性,并使用全新的氮气冷却高灵敏红外导引头,导引头同时工作在三个频段上,提高了抗干扰性能。
9M336“柳树”也发展自便携式防空导弹
米-28NM还集成了一种全新的多用途导弹,被称为LMUR(轻型多用途统一导弹)。该弹细节被严格保密,到目前为止只有很少的数据被透露出来。根据米-28NM总设计师维塔利·谢尔比那的说法,LMUR是俄罗斯制造的第一种直升机载多用途导弹,可同时用于空空和空地作战。LMUR长约2.5米,直径约250毫米,重量在150至200千克之间,配备大威力战斗部,可以击毁主战坦克和小型船只,似乎配备了红外成像导引头。导弹代号“产品305”,是一种防区外发射武器,可用于攻击硬目标,例如装甲车和混凝土掩体,也可用于防空压制。该弹具有发射后锁定能力,飞行初始阶段采用惯性制导方式并由操作员通过数据链进行中途校正,射程可达25公里。米-28NM原型机在2019年3月在叙利亚的实战测试中首次发射了LMUR导弹。
疑似LMUR的模糊镜头
前景
米-28NM于2018年在罗斯托夫开始低速生产。去年3月,唯一的米-28NM原型机“黄701”号奔赴叙利亚进行了实战测试,执行了昼夜作战任务。俄国防部在2017年12月订购了两架预生产型米-28NM用于评估和测试,这两架直升机原定于2018年底交付,但最终被推迟到2019年6月23日。在2019年5月于黑海沿岸城市契市矩形的军事和工业会议上,俄总统普命令工业界在2028年之前“为部队提供100架升级的米-28NM”直升机。为实现普京的愿望,俄罗斯国防部在当年6月27日在库宾卡举行的军队-2019论坛期间订购了98架米-28NM,计划在2020-2027年交付。
米-28NM正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