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场:冷垂发和热垂发各有什么优劣?
新浪军事 2020年04月30日
Neptune:能否科普一下VLS,冷发射和热发射各自优势?新闻说中国冷热共架。热发射额外设计排焰道,冷发射需要额外的动力辅助,共架发射是要两套都需要配置吗?那是不是浪费宝贵舰体空间?统一只用一种多带弹药不是更好吗?谢谢。
其实说句实话,热垂发相对于冷垂发唯一的好处就是结构简单、质量轻。所以比较适合小型舰艇。
与之相比,冷垂发可谓优势多多。首先,冷垂发不需要额外布置排焰道,这非常有利于节约甲板面积,意味着可以在更小的空间内塞上更多的管子;其次,由于冷垂发的导弹是在舰体外而非舰体内点火的,所以导弹点火不会在舰体内产生剧烈的震动和高温,这有利于提升整个垂发系统的可靠性,降低其故障率;其三,如果遇到不能正确点火的故障弹,倾斜布置的冷垂发的故障弹会直接掉进海里,而不至于像热垂发一样留在舰体内,成为安全隐患;最后,冷垂发尤其是采用电磁发射系统的冷垂发会给发射的导弹一个初始能量,这或多或少会提升
在这些优势中,第二点其实非常关键。因为一旦导弹大到了某种程度,其发射时的火焰温度和冲击力就越难以接受,因此几乎所有的现役ICBM和SLBM都是冷发射的。
而关于我国的“冷热共架垂发”,也就是052D型和055型使用的我国第二代舰用通用垂发,其实本质上就是一个巨大号的冷垂发。根据验收标准,这型垂发可以容纳直径为850毫米的巨型导弹。这意味着其最初之所以要设计的这么大,主要原因还是为了给以后换更强更好的导弹留下余地(比如舰载反舰弹道导弹啥的)。但是作为副产品,巨大的垂发口径和直径相对较小的导弹之间就有了一个非常大的空余空间。那么只要我们把发射筒做成大小两个同心圆,内圆用来发射导弹,外圆用来排焰,就可以在冷垂发上兼容热垂发了。另一个问题是,既然冷垂发这么好,我们的850垂发又本来就是冷垂发,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舍近求远去兼容热垂发呢?这主要是因为鱼-8反潜导弹和鹰击-18反舰导弹在设计之初都是热发射的。此时改发射筒的工作量要远远小于改导弹。
Fighter:咱们搞垂直起降+两栖攻击舰的这种模式适合我们的战略么?毕竟垂直起降战机在航程,载弹量上有天然的不足。为啥不直接两栖攻击舰搭配中型航母这种模式作为近岸攻击力量。大型航母为远海打击力量?另外,话说……有没有反辐射的空空导弹?
两栖攻击舰搭载的STOVL战机最主要的任务是在两栖登陆的同时为登陆部队提供空中支援,而不是真的要把两栖攻击舰当成航母用。因为两栖突击本身的投送距离就很有限,因此为其提供空中支援的STOVL战机也不需要特别大的作战半径。而与两栖攻击舰自己搭载的战机相比,岸基飞机基地太远,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很差;而航母则是宝贵的远洋打击/截击力量,未必有充足的架次来协助登陆。
至于反辐射空空弹,这个还真没有。不过这个没有只是说没有反辐射导弹是专门为了进行空对空打击而研制的,而不是说没有能用来进行空对空作战的反辐射导弹。以我国为例,我国曾专门为了外贸搞了一款小型反辐射导弹——雷电-10。这种反辐射导弹简单点说,其实就是闪电-10(霹雳-12)空空导弹换了个导引头,其具备原本闪电-10的所有飞行性能,完全可以用来进行空对空作战。在使用时,只需要根据雷达告警器上的方向提示让飞机对准敌机的方向,选择雷电-10的作战模式为“疯狗模式”后发射即可,至于能否命中,就完全看造化了。目前,这种导弹已经列装了巴基斯坦空军。
Town:我想请问一下,虽然起飞的时候携带小于6吨的燃油可以轻载做高机动,但是会不会出现英阿马岛之战是阿根廷空军的窘境啊,没战斗一会就要没油,只能返回了 另外,制空的活不是应该交给歼20吗?为啥不让歼20去训练呢?沈霍伊还是比较适合舔地吧
马岛战争时期阿根廷人已经把飞机的作战半径压榨到了极限,而我军是经过事先计算有备而来的,两者并不太相似。另外,空中格斗主要拼的是心理、技巧、配合和战术,如果不能快速解决战斗,则很有可能变成双输的“膀胱局”。如果狗斗持续的时间太长,会造成交战双方都处于低能量状态而无法发起有效进攻,这个时候如果不能顺利脱离战斗,就只能拼一拼看谁先没油摔倒地上去。而另一方虽然自动获得了战斗的胜利,但也未必有油返回基地。也正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实战中战斗机也都是结伴出战的。这样一来就算一架飞机与敌机发生了纠缠,他的队友也可以帮助其进攻或者防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