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是终极春药。——基辛格
看透弹劾那点儿事,也就看懂了美国。
2019年12月18日,美国众议院通过针对特朗普的弹劾条款,使他成为继约翰逊和克林顿之后,美国历史上第三位遭众议院弹劾的总统。
约翰逊是美利坚老炮,他被弹劾的时候,南北战争结束不久,林肯刚被刺杀,属于上上个世纪的陈芝麻烂谷子,姑且不论。
也就是说,在现当代,被弹劾的美国总统就只有特朗普和克林顿这对难兄难弟。
不过,他俩之前,还有一位总统,在弹劾程序到达众议院前,就撂挑子辞职,由此开启现当代美国国会弹劾总统的滥觞。
这个人就是——理查德·尼克松。
1969年,尼克松刚上台,摆脱越战是他的当务之急。
由于撤军计划受挫,尼克松想了个损招,打算先攻后撤,下令美军轰炸柬埔寨。尼克松怕这道命令曝光后,受到民众的抵制,于是,这道轰炸令,成了白宫的最高机密。
谁料,没过多久,《纽约时报》就对轰炸令做了详细报道。
尼克松看了报纸,火冒三丈,却又无可奈何,毕竟新闻言论自由,是写在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里的。他暗自琢磨,自己下达的最高机密,只是在白宫内部的管道里走,如果管道是封闭的,“管子”就不会漏,媒体也搞不出什么大新闻,唯一的可能就是——白宫有“内鬼”。
为了查清是哪个环节走漏了消息,尼克松以国家安全为由,指使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偷偷在白宫的工作人员办公室安装窃听器。
尼克松也是点儿背,窃听器装了没多久,还没听出个子丑寅卯,美国最高法院就在判例中明确规定,政府为国家安全案件进行窃听时,必须先得到法院的许可证。判例一出,联邦调查局的人匆匆赶来,拆走了全部窃听器。
在这个当口,《纽约时报》又搞出一个大新闻,也就是著名的“五角大楼秘密文件案”。
文件曝光前一天,正值尼克松嫁女,第二天的《纽约时报》上,浮皮潦草地报道了总统女儿结婚的消息,在消息旁边,则是一篇充斥猛料的重磅文章——《越南档案:五角大楼研究,追溯三个年代美国的卷入》。
《纽约时报》雄鸡一唱,另外十二家大报共襄盛举,跟风报道关于越战的新闻,把尼克松搞得非常狼狈。尼克松冲冠一怒,向法院起诉,要求司法系统以国家安全为由,判决报纸停止发表这些秘密文件。
经地方法院审理和一级级上诉,最后,美国最高法院一锤定音,新闻界胜出。大法官雨果针对这个案件,还说了段著名的判词:每一次企图用法庭判决去阻止报界,总会导致对于宪法第一修正案不可原谅的背叛。
“五角大楼秘密文件案”里的泄密者,名叫埃尔斯伯格。
埃尔斯伯格
此人曾是主战的“鹰派”,后来转变立场,利用工作之便,偷偷复印了大量政府秘密文件。秘密文件被媒体公布后,他主动向联邦当局投案自首,说自己为了反战宁可坐牢。为此,他在法庭外受到反战者们雷鸣般的欢呼。
尼克松恨埃尔斯伯格恨得牙龈痒痒,决定狠狠整他一下,顺便清理一下白宫的“管道”。
尼克松让隶属于政府的调查机构,鸡蛋里挑骨头,不择手段地找出埃尔斯伯格的其他罪名,找到的罪名越多,判得就越重。
所谓的调查机构,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央情报局。埃尔斯伯格曾是中央情报局的“老人”,参与过越战计划,因此,CIA有他的全套档案。
然而,当尼克松向他们索要档案时,却吃了个闭门羹,这些颇念同袍之情的特工表明态度,总统先生,如果你要的是卡斯特罗的资料,我们立即可以给你,但如果是埃尔斯伯格的,对不起,这涉及美国公民的隐私。
最后,在尼克松强压之下,中央情报局敷衍地提供了一些无关痛痒的零星资料。
因中央情报局不配合,要想搞到埃尔斯伯格的“黑材料”,尼克松就只好求助于白宫里的亲信。
就这样,一个“白宫特别调查组”成立了起来,其任务是调查埃尔斯伯格和防止秘密泄漏,代号叫“管子工”,意思就是对消息管道进行堵漏。
这种难登大雅之堂的“间谍组织”,无法公开招募工作人员,只能通过一些私人关系,找一些“可靠的人”,去干一些违法的脏活。
就在这时,一个叫李迪的莽夫,映入以尼克松为首的白宫小圈子的眼帘,他是个极端保守分子,痛恨自由派,且一派鲁莽天真,有点理想主义的意思。
李迪平时爱看007系列,经常幻想自己是个为国出力的酷毙了的特工,内心戏极多。来白宫上班后,虽然干得多是见不得光的事情,但并不妨碍他把自己定位成詹姆士·邦德那号风流人物。
“管子工”李迪
李迪这位莽撞人士,凭借自己的狗胆包天,很快脱颖而出,成为管子工的头头儿。
他先是单枪匹马,找到埃尔斯伯格的心理医生,向其索要病人资料,被拒绝后,遂决定夜闯心理医生办公室,进行偷盗。
为防止牵扯出白宫,李迪临时找了几个古巴难民,行鸡鸣狗盗之事。这些难民把心理医生的办公室翻了个底朝天,却一无所获。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为了在布鲁克林研究所得到埃尔斯伯格的资料,李迪提出,朝研究所扔个燃烧弹,再雇人冒充消防员冲进去抢文件。
这种绿林好汉的雕虫小技,让白宫的秀才们瑟瑟发抖,将这些不着四六的计划一一回绝。
李迪的手下,比他更“虎”。一个叫科尔森的管子工,故意将他通过非法途径搞到的关于埃尔斯伯格的材料,透露给华盛顿的记者,企图影响法官的审判。
结果,在美国宪法和法律的保护下,埃尔斯伯格丝毫不受这些非法证据的影响,反倒是科尔森自己,被送进了监狱,罪名是:在法院公平审理过程中,侵犯了他人的公民权。
奇怪的是,李迪这个惹祸的莽夫,不仅没被炒鱿鱼,反而通过了“适用期”,在白宫呆了下来。
究其原因,是因为在美国三权分立的模式下,美国总统虽然能统领千军万马,但一旦想违规操作,却可能连一个人都指挥不动。
李迪虽鲁莽,但心眼比较实,“人才”难得。说白了,执行这种见不得光的事,诺大一个白宫,除了李迪这号的,几乎是无人可用。
只是,尼克松万万没想到,这个李迪,会成为他日后被弹劾的一枚定时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