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楼市比喻为一辆列车。这辆列车,象征着财富、安全感以及社会阶层。它也会随着市场、政策高低起伏。
无论能坐上几等座,或者会随着这辆列车驶向何处,首先要“上车”。先上车,后改善,是购房者常有的心态。尤其对那些渴望在城市立足的年轻人而言,踏上这辆列车,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便于“上车”的房子,总价相对低一些——年轻人够得着。也碍于总价有限,“上车房”通常是地铁边上的小户型、远郊房或者城区的老公房。总之,价格对年轻人相对友好,配套能满足年轻化的居住需求。
“房住不炒”是基调,房价在2017年达到顶峰之后,缓缓跌落,偶有回暖。从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在《中国住房市场发展月度分析报告》中发布的数据来看, 2019年9月,北京房价环比下跌1.01%;从近1年的房价走势看,北京累计下跌了4.46%。哪怕下跌1.01%,也会影响购房者的选择。
随着房价起起伏伏的,还有那些年轻人和“上车房”的故事。